第1章绪论
本部分是研究的基础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的思路、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等。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充满激烈竞争与挑战的时代,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时代。大力发展教育加快人才培养,是世界各国在21世纪采取的一项重要策略,高等教育在实施这项战略的过程中承担着举足轻重的历史责任。世界各国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均较重视资助经济困难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问题。
1.1.1研究背景
帮助家庭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是践行“二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在不同历史时期探索形成了多种具有历史特点的资助制度和模式。建国以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人民助学金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1983年),人民助学金与奖学金阶段(1983年一1986年),奖学金与贷学金并存阶段(1986年一1989年),“奖、贷、勤、补、减”多元化的资助体系阶段(1989年至今)。进入21世纪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特别是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教育人、引导人,又要关心人、帮助人”,“不断完善资助政策和措施,形成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包括奖学金、勤工助学基金、特殊困难补助和学杂费减免在内的助学体系,帮助经济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校贫困生的比重也在逐渐增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创新理念、创新思路,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如何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做好家庭经济苦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将勤工助学的经济资助与精神扶助、能力帮扶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帮困育人工作的最佳效能;如何进一步发挥参与勤工助学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助人自助的目的等一系列问题,待认真研究和回答。
1.1..2研究意义
高校勤工助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一项复合性、交叉性的研究课题。从研究内容看,该课题研究既包括勤工助学问题又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问题。张选民先生曾强调:“大学生资助问题在教育领域只是一个很小的点,但它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具体到本选题“高校勤工助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丰富理论和探索实践两大方面。
第一,理论意义。我国的专家学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一系列精深的研究和论述,同时随着《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文件规章的颁布实施,高校勤工助学工作也进入到规范化与制度化建设的轨道上。但是着重研究高校勤工助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的课题却比较少。本选题在学习、研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深入挖掘高校勤工助学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一方面,基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新视角,来审视勤工助学的开展实施,展开勤工助学研究的新视野;另一方面,把如何做好勤工助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内容之一,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领域。最后,有助十进一步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的统一。郑永廷教授曾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要着重十当前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特别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难题的研究,这既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价值的需要,也是深化与完善学科体系的根本途径。”z;挖掘高校勤工助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就有效地综合了万美容教授所说的“理论建构范式”和“经验建构范式”渝。本选题的理论研究,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载体论出发,探讨高校勤工助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并对高校勤工助学的进一步开展展开有益探索。
第二,实际意义。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2004年)为标志(以下简称中央16号文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伴随着中央16号文件的下发实施,中央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短短几年内便初步建立起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并形成了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工作格局。2005年4月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十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的意见》,对高校开展勤工助学工作、大学生参与勤工助学作了更加明确的规定,并再一次突出强调了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育人”功能。通过多年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在新环境下,我们要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勤工助学结合起来,利用现实环境和条件,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勤工助学工作。一方面,通过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规范勤工助学的指导思想、组织模式、活动实施等,促进勤工助学的有效开展,完善勤工助学的功能发挥;另一方面,勤工助学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创新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方法、途径,借助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更加恰当、有效的方法解决大学生在成长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进}fn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发挥。本选题的研究,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拓宽视野,探索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
1.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没有“勤工助学”这一专业名词,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国外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的研究进行分析整合。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是当前国外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外关十高校贫困生资助的研究大体集中在主要理论、基本模式和管理体系二个方面,其研究视角、研究思维和研究方法对十本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
第一,国外高校贫困生资助的主要理论。国外学者关十高校贫困生资助研究的理论成果集中体现为人力资源理论、筛选假设理论、教育公平理论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等。这些理论研究较好地回答了为何资助高校贫困生、如何资助高校贫困生等基本问题,对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特别是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是当前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是由美国教育经济学家D " Bruce " Johnstone于1986年提出的学生资助理论。该理论被认为是学生资助的最主要的理论基础。成本分担理论认为高等教育成本应该由多方负担,包括政府、学生及其家长、学校和社会捐赠人等。需要注意的是,由十意识形态、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文化等诸方面的差异,国外的高校贫困生资助理论并不完全适用十国内的高校贫困生资助实践,我们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学习中借鉴、在改造中借鉴、在实践中借鉴。
第二,国外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基本模式。在人力资源投资、教育成本分担等贫困生资助理念的支撑与主导下,国外主要形成了免费高等教育加助学金资助模式、免费高等教育加贷学金资助模式、收费高等教育加贷学金资助模式、混合资助模式等一系列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其中混合资助模式是多种资助理念交织的必然结果,即政府、高校、社会根据贫困生的具体需要,设立多种具有不同价值取向和实际功能的资助方式(如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勤工助学等),并按照贫困生的不同情况给子其两种及两种以上形式资助的贫困生资助模式。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印度、荷兰、中国等采用的均为混合资助模式。美国是最早采用混合资助模式的国家,美国联邦政府、各州政府、社会慈善团体、大专院校将来自不同渠道、有着不同用途的资助资金,以贷学金、奖学金、助学金、校园工读的方式资助给在校大学生。在管理方面,构建“资助包”管理模式,即把提供给学生的各种资助混合成一个“包”,协同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国外贫困生资助模式对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绝不可照搬。我们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自主设计适合中国高校情况的资助模式。
第二,国外贫困生资助的管理体系。根据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考察报告(亡,国外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体系方面,与我国现行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体系有着很大不同,如美国和加拿大,美加两国的高校并非资助的实施主体,}fn只是起到了协助政府和中介机构完成资助工作的作用。首先,在资助目标上,我国更加强调资助对家庭贫困学生的人才培养效应,旨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着重强调资助的政治效益和育人效益;其次,在资助实施上,我国没有采用社会中介机构来实施资助管理,}fn是直接以高校为主体开展资助管理;再次,在资助实施的具体流程上,因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还未真正建立,在甄别贫困生和受助学生的管理上均还需要高校的深度介入。因此,我国高校在贫困生资助管理方面就具备了特殊背景和独特属性。据此,笔者认为本选题的研究应当主要针对国内贫困生资助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概括,特别是勤工助学部分的相关文献,以期得到清晰的研究逻辑与研究思路。
1.2.2国内研究现状
高校资助问题同样是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以“资助”为主题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博士论文数据库、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中进行综合检索,自1994年1月至2011年11月,国内共发表相关研究论文743篇(核心刊物论文219篇,非核心刊物论文524篇);完成相关硕士论文66篇,相关博士论文3篇;出版相关专著6部。以“勤工助学”为主题在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博士论文数据库中进行综合检索,自1979年1月至2011年11月,国内共发表相关研究论文577篇,其中硕士论文7篇,出版社相关研究专著3部。可以看出国内对“勤工助学”的研究在高校贫困生资助研究中所占比例不是很大,在杜富强所著的《高校贫困生发展性资助理念及管理体系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版)一书中可看到,高校贫困生资助研究内容重心分布中,针对“勤工助学”的研究远不及“国家助学贷款”和“社会资助”两方面;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入手的远不及“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方面。
1.3研究思路、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新时期高校勤工助学发挥作用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结合时代特征,从高校勤工助学的新特点出发,通过深入系统的理论探究和科学广泛的实践调查,分阶段、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研究,是准确把握勤工助学发展规律、探索其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基础,也是本选题展开的独特路径。
第2章 高校勤工助学概述及其...................15-21
2.1 高校勤工助学......................15-16
2.2 高校勤工助学的.......................16-17
2.3 现阶段高校勤工助........................17-18
2.4 高校勤工助学的思..................18-21
2.4.1 价值导向功能.....................18-19
2.4.2 素质拓展功能................19
2.4.3 认识开发功能......................19
2.4.4 心理疏导功能....................19-21
第3章 影响高校勤工助学中............................21-31
3.1 高校勤工助学现........................21-23
3.1.1 调查问卷的设......................21
3.1.2 调查样本的基.......................21-22
3.1.3 调查问卷的技....................22
3.1.4 调查问卷的..........................22-23
3.2 影响高校勤工助学中思...........................23-31
3.2.1 高校对勤工助学.....................23-24
3.2.2 高校对勤工助学指................24-27
3.2.3 学生对勤工助学认...............27-28
3.2.4 勤工助学.................................28-31
第4章 实现高校勤工助学中思想....................31-44
.........................................................................
结语
本论文的研究置于高校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愈来愈受重视的背景下,结合笔者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实践经历,展开了对高校勤工助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研究。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勤工助学的新特点、勤工助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结合实际的调查研究,从高校、大学生、勤工助学形式二方面分析了新形势下制约高校勤工助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从确立勤工助学中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原则出发,突出勤工助学中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内容,到完善勤工助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的途径和构建勤工助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的机制等方面实现高校勤工助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鉴十时间和能力有限,在研究中还有诸多不足的地方,如针对勤工助学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途径,还需要逐步完善和改进,并需要不断的实践检验。但笔者相信在众多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高校勤工助学指导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能发挥其更强大的功能。
探究大学勤工助学中的思政教育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勤工助学,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