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美术教学运用文字博物馆的材料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6368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引言

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广泛利用博物馆等校外资源,学校与博物馆应加强教育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美术教育活动。博物馆教育与学校美术教育互补的广度和深度正逐步增强。
博物馆是“凝固了的历史”,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基地。将地方博物馆资源引入基础美术教育体系不仅可以丰富地方美术教育的素材资源、优化校内外教学环境、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与融合;同时,将地方博物馆资源引入美术教学,还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文化学习情境,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当地文化历史的理解与认识,增强学生的本土文化认同感及对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责任心。
目前,虽然在我国部分大城市,如:上海、湖南、广州等地的个别大型博物馆已开展了相关美术教育实践活动,但是这些活动主要停留在简单的博物馆导览层面,与学校美术教育的结合度不高,课程化性质不强;这种情况在我国大部分中小城市以及乡镇等地尤为严重。由此可见,博物馆资源在基础美术教育中有很大的研究利用空间。
因此,笔者以家乡的中国文字博物馆资源为研究对象,力图从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出发,通过对博物馆资源的分析和选择,进而对如何实施馆校结合美术教学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分析。

第一章博物馆与美术教育

第一节博物馆的功能与博物馆教育的主要特征
我国对博物馆定义为:博物馆是收藏、研究、教育机构。收藏文物是为了积累并增强博物馆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文物资源的前提条件。研究是为了探索并挖掘文物背后的历史,揭示文物的历史文化意义,以及科学和艺术价值,为博物馆的教育工作提供科学的史料资源。博物馆教育则是以丰富的馆藏文物和科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陈列布展等直观的方式,传播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进行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以及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等的活动。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文化大发展战略的实施,博物馆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和特征。首先,博物馆的数量迅速增多,机构更加多元化,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其次,博物馆职能从传统的保藏与研究为主,逐步转向更加重视文化传播与宣传教育等方面。
博物馆是社会公共教育的重要承担者,是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探索历史发展历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塑造民族精神的神圣殿堂。博物馆教育具有实物性、直观性、自主性、社会性、寓教于乐等特点。实物性是指博物馆以形象化的文物、标本反映出科学的内容和事物的面貌;直观性是指博物馆利用文物、标本以及其他辅助展品组成的展览为观众创造从直观上、感性上认识事物的条件;自主性是指博物馆可根据社会需要和馆藏特点来办展览,观众可据其所需所好来汲取知识;社会性是指博物馆参观不受出身、性别、职业、民族、文化程度的限制,因而具有最广泛的社会性;寓教于乐是指博物馆的教育活动把知识、娱乐溶于一体,寓教育于娱乐之中。博物馆教育的特征决定了博物馆在服务国民教育上的独特优势,主要表现在:第一,以博物馆的实际展品作为学习的载体,教育手段丰富多样,强调学生的参与体验和互动交流,教学内容直观而又生动。第二,教育的对象非常广泛,无论何种民族或国籍,无论何种文化背景或教育经历,从幼儿园的孩子到敬老院的老人,从一般群众到残障人士,都可以自由游览各陈列室,通过参观学习,获得审美情趣的熏陶。第三,教育内容丰富多彩。从社会历史到自然科学,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到世界各地民族风情,均可以在博物馆中得以体现。为青少年营造了一个充满新奇和激发创造力的天地;为成年人提供了一个补充新知识、研究问题的资料库。第四,博物馆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是对国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升人们精神文明素养的重要课堂。①

第二节博物馆教育与学校美术教育合作的必要性
在全世界范围内,学生参观博物馆的人数都在迅速的增长,博物馆学习活动逐渐的被许多国家地区的学校纳入正式教学活动,学校成为博物馆愈来愈重要的观众来源,以及教育活动合作伙伴之一,博物馆和学校的相互合作已成为推动博物馆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馆校结合的美术教育模式尤其值得提倡。

一、学校美术教育的特征
学校美术教育是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课程标准,并采用不同的学习形式进行的有计划的、持续性的教育过程;是引导学生循序渐进,深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学校美术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所具有的这种规范性和持久性优势是目前博物馆美术教育暂时不具备的。然而,学校美术教育无论是课程设计思路或是课程理念的应用上,均偏重于技能的训练和掌握,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美术文化领域的学习;同时,由于传统学校课堂教学无论是在教学时间、教学地点、还是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程度的约束性和局限性;尤其是人文性质的文化学习情境和审美教育的素材资源相当匾乏,使美术教育模式陷入古板而又乏味的往复循环。而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美术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规律,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欣赏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因此,单单只靠学校课堂教学来教授理性的美育知识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需求;只有让学生去参与艺术实践活动,学生才有直接的体验,进而形成美的感受能力。

二、博物馆的美育功能
美育,是指运用艺术美、自然美以及生活美,培养学生正确审美观念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②同时,在感知美、鉴赏美的基础之上,最终培养学生追求和创造美好事物的能力,让学生把这种美好的感受迁移到自己的事业中去创造美,这才是美育最重要的目标。
博物馆作为社会公共教育的重要文化基地,在历史文化知识的传播、社会思想道德教育、科学研究以及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在博物馆美术教育过程中,对传统艺术展品的学习与欣赏,又深刻展现了博物馆在美育方面的独特功能。

1、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各地博物馆均收集、保存了大量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的文物史料,这些珍贵的资料大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学生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对相关艺术品的学习和欣赏是其感受美、领悟美的过程,初步的审美情趣以及审美感受能力亦在此过程中得到了潜移默化的培养与提高。博物馆的展品摆放、灯光的运用、展览环境、主题风格以及建筑造型等均是结合艺术规律或者人机原理精心设计的。博物馆整体布展格局,既蕴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又具有强烈的视觉审美效果。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讲,博物馆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审美观念的特殊艺术课堂。

2、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通过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进而使学生自觉的继承并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美育义不容辞的责任。传统文化是先人在世世代代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综合体现,同时,也是一切更高文明的再生之源。因此,我们不但要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更要注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运用与创新。青少年是我国未来社会发展进步的主力军,从小培养孩子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加深孩子对本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是激发孩子爱国热情的关键。博物馆中的展品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白强不息、艰苦奋斗等民族精神的历史见证,通过对博物馆藏品的学习和欣赏,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这种爱国情感将激励每位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为祖国美好明天的建设奋斗不息。
综上所述,博物馆的美育功能正契合了基础美术教育新课程标准的美育方针,同时,对学校美术教育在美育方面的不足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因此,只有博物馆教育与学校美术教育相结合,才能更好促进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

第三节国内外博物馆美术资源研究与利用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文化需求的不断增加,博物馆的文化教育功能愈加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一、国内外的艺术课程标准中均将博物馆资源纳入美术教育范畴
国外:美国1994年颁布的艺术教育标准强调:应经常性、创造性的利用博物馆、美术馆等校外艺术教育资源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日本的中学美术学习指导指出,应以本国或者外国少年儿童的作品、亚洲的文化遗产作为鉴赏题材进行美术欣赏教学;同时,还应积极主动的运用博物馆、美术馆等校外文化资源来丰富学生的经验。
国内:我国199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美术大纲指出:应按百分之十到二十的课时比例补充校本教材,以加深美术教育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的联系,体现地方美术教育特色。2000年,美术课程标准将美术课程资源的范围从学科本身拓展至人文社会、自然科学、文化艺术等方面。02001年、2003年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美术新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均明确指出:应广一泛利用博物馆、美术馆等校外资源,学校应与博物馆加强教育合作交流,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教学活动。②

二、在博物馆美术教育实践方面
国外:在美国,博物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资源,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课外学习条件。大部分博物馆都有高水平的教育人员以及素质较高的义工团队,他们针对不同的参观群体和对象设置了侧重点不同的讲解辞,设计了风格各异的讲解方法。同时,博物馆还积极与当地学校合作,组织策划了一些特色美术教学活动,既丰富了学校美术教学内容,又使学生的欣赏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在日本,学校美术教学中鉴赏模块的学习是与当地博物馆合作进行的。让学生走进博物馆,在教师或者导览员引导下实地欣赏艺术品原作,并学习具体的鉴赏方法。
英国大部分学校把每年定期参观博物馆当作学校美术教学活动的一部分,还强调,中学生的美术参观学习活动应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英国的美术教师教师通常通过借用博物馆的教具或资源包、浏览博物馆网上资源以及实地参观博物馆获得相关教学资源和信息。
在国内,香港、上海、厦门等地已组织实践了若干博物馆美术教学实践活动。
香港教育学院联合当地博物馆、艺术馆以及若干所中学,组织了长达一年的学校与社区组织合作进行艺术教育的实践活动。整个计一划分三个阶段实施,分别是:参观博物馆和艺术馆、社区文化考察以及综合性的艺演和展览。该活动主要是为了研究与验证学校与社区组织合作构建的艺术课程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上海美术博物馆经常性的采用博物馆定期讲座、博物馆实地讲解、并成立长期招生的主题性美术工作坊、博物馆艺术主题征文以及相关问卷调查等方式,来加深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认识与理解;同时,还建立了开放式的美术资源数据库和艺术图书馆供学生和教育人员查询利用。并且,在2000年举办以教育为宗旨的博物馆展览《亨利,摩尔》时,馆内教育人员与当地的中小学优秀教师合作,策划了一场探讨中小学美术教师如何利用一博物馆资源进行创造性教学的主题讲座。
厦门美术馆中配备有专业的教育人员专门为学生团体进行导览教学,引导学生与展品实地互动。例如:在“海峡两岸少儿美术作品展”中,利用馆内展出的台湾小朋友的美术作品进行现场教学,通过讲解员的讲解与分析,学生对台湾小朋友的作品以及创作技法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体验到了在博物馆中学习的轻松与乐趣。②
同时,陕西省太原市九一小学教师王开宇以六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学校美术课程中的“家乡系列”学习模块与当地博物馆资源进行整合,在当地博物馆和学校之间进行了历时一个月的研究性教学实验,旨在探索一种新型美术教学模式,更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发掘学生的潜力、增强学生对家乡传统文化艺术的了解与热爱,并生成了一系列可操作的教学经验,为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可借鉴经验。③
 通过以上综述可见,虽说目前国内外均比较重视博物馆美术教育资源的研究与利用,但是由于国外研究起步一早,对于博物馆资源的研究与利用比较充分,馆校结合教学实践模式己比较成熟;而我国对于博物馆资源的利用仍停留在简一单的导赏层面,博物馆与学校的教育活动的实质性联系与互动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通过一些文献的回顾,借鉴国内外较成熟的博物馆教育理念与实践经验,以更好的引导本论文的写作以及我国各个地区馆校结合美术教育活动的开展。

第二章 中国文字博物馆及其美术教学......................15-20
第一节 中国文字博物馆及其.................15-17
一、中国文字博物.....................15-16
二、中国文字博物馆........................16-17
第二节 教学内容...........................17-20
一、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17-18
二、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经验........................18-19
三、选择内在联系性强.........................19-20
第三章 中国文字博物馆.......................20-40
第一节 美术教学案例........................20-37
一、初进博物馆:调.....................20-21
二、再进博物馆:主题.......................21-33
三、回归课堂:个人标.....................33-37
第二节 中国文字博物馆.............................37-40
......................................................

结语
如果说典藏是博物馆的心脏,那么教育则是博物馆的灵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博物馆的教育职能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博物馆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己被视为学校美术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因此,如何更有效的将这些资源有选择、有针对性的引入学校美术教学,加强馆校教育合作效度,成为制约博物馆美术教育职能发挥的关键因素。
本研究通过对安阳地区中国文字博物馆资源研究利用的实践探索,关于如何将博物馆资源更有效的引入中学美术教学,进一步加强馆校合作见解如下:第一,增强博物馆教育部门综合研究实力,提高教育策划实践的针对性;第二,提升学校美术教师的专业理论学习能力和研究的水平,加深其对博物馆美术资源的认识、研究和利用;第三,博物馆、学校以及家长应加强交流与合作,经常性采取相应的宣传教育措施,加深对青少年对博物馆的认识,从小培养孩子博物馆学习意识。
 中国文字博物馆作为我国的第一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以及安阳地区文化灵魂的代表,其丰厚的文化底蕴深深的感染熏陶着每一个安阳人。本课题的研究只是撷取馆内一小部分资源进行了浅显的研究与实践,其丰富的传统文化艺术资源尚待每一个博物馆人去深入的研究和挖掘。同时,在本论文的研究与实践过程中,无论是在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教学理论的学习深化、博物馆资源的研究选择、还是教学实践方式的把握实施等方面,都还不成熟,仍有许多问题需要在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中去解决。然衷心希望通过本课题初步的探索,可以引起更多研究者、学生和家长对于博物馆资源的关注以及有效利用;同时,也为馆校结合美术教育模式的研究及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1] 贾玉霞. 利用乡土资源优化初中美术教学的实践探索[D]. 山东师范大学 2010
[2] 王晓婧. 初中美术教学与健全人格培养研究[D]. 温州大学 2011
[3] 王正鹏. 新课改下的乡镇中学美术教学研究[D]. 曲阜师范大学 2011
[4] 张冲. 地域美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 河南师范大学 2011
[5] 敖高娃. 通过中学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观[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1
[6] 刘雅丹. 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学生审美情感培养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 2011
[7] 王亚欣. 浅谈蒙古族民间美术资源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0
[8] 赵永泉. 河源地区中学美术教学资源的本土化开发研究[D]. 广州大学 2011
[9] 李芳. 初中美术自主学习教学策略研究[D]. 首都师范大学 2007
[10] 朱永. 地域性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D]. 新疆师范大学 2011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