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经济及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个人的情感发展状况与水平成为人们日益关心的问题。因为它不仅在生命的原动力上支持个人的理想、物质及精神需求的实现,而且以自然和谐的力量,支持着社会中人们相互间的合作与共处,使得个体能够和社会无限融合,促使个人实现其本能愿望与现实追求。如果我们对表征生命价值取向和面貌的情感漠然无视,就很难从根本上做到以人为本,更不能谈及构建和谐社会。所以,从这方面来说,重视人的情感发展是个人及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要通过恰当的教育及培养来实现情感的发展及水平的提高。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一些心理学专家认识到,人体右脑的开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增加过程与方法、文化与能力、感情认知和价值取向等心理目标,并由此认识到情感发展会对人的一生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从那时起,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重视个人情感教育的活动。
我国的传统教育在理念及体制上较多的重视智力教育,实际上情感教育理论的研究是由于中小学情感教育实验推动的结果,研究的对象也以中小学生为主。目前专门针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理论的研究较少,尤其是以高等职业学院的学生为研究对象的更少。我国大学生的情感教育急需得到重视。
目前,在我国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情感教育处于“边缘化”状态,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缺乏相应的计划性、规划性、系统性,且没有必要的理论支持,因此进行高职教育中的情感教育研究己经势在必行,并需要在实践中进行理论的探索及研究。
近些年来,在大学校园时常发生学生自杀坠楼事件,这些悲剧给我们不时的敲响警钟,提醒我们要关注大学生的情感生活、内心世界,加强大学生情感世界的教育及培养,增强大学生的抗压抗挫能力的教育及培养,以帮助他们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引导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树立健康的人生观。
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加强高等职业学院学生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探索有效的教育方法及途径,积极开展情感教育理论研究及实践,是我国目前高等职业学院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1 .1选题意义
1.1.1理论意义
目前,我国专家学者对于情感教育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对于情感教育的作用、实施对策等提出了很多具体而丰富的见解,这些研究成果都非常重视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情感教育,并提出了相关的理论及原则,这对于研究情感教育起到了较好的帮助和借鉴作用。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情感教育理论的研究较多的集中于中小学校,这也是中小学情感教育实践推动的结果。我国对于高等院校的情感教育研究较少,对于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的研究更少,特别是高等职业学院尤为缺乏相关的理论研究。因此研究高等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其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对于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情感素质,拓展我国情感教育理论的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 1. 2现实意义
自1999年开始我国的高职教育开始进入规模扩大快速发展时期。到2007年,全国己有高职院校1168所,和普通高等院校相比其规模已占到全国高校的60%以上,在招生人数及规模上大大超过了普通本科院校。中国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国家。
高等职业学院的学生和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相比,受到自身考试分数影响而不得不进高职院校的情况比较多,因此,高等职业学院的学生,大都具有自卑心理,心灵更为脆弱、敏感,而目前学校又缺乏相应的情感教育进行及时的疏导,使得一些学生自闭、性格极度扭曲、不敢面对社会现实,甚至有的学生因为心理障碍不得不退学、休学甚至出现自杀、违法违纪等事例。由此看来,高等职业学院在规模迅速扩大的情况下,其教育教学发展还不是很成熟,尤其是一些合并而成的院校出现很多的新问题,这也是目前我国高等职业学院所面临的难题。
因此,加强高等职业学院的情感教育理论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分析我国目前高等职业学院情感教育的现状,找到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探索其情感教育的途径及方法,这对于解决高等职业学院学生出现的情感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保证高等职业学院的稳定持续前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 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2. 1国内研究现状
对于情感教育,教育界专家学者一直给予了密切关注,尤其是在新的发展历史时期,大学生的思想受到多种思潮及价值观的影响,其心理世界及情感世界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变。
关于情感教育理论的研究,我国的研究始发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次由《教育研究);在1982年刊登了冷冉的《谈情知教学》,冷冉此篇论文的发表,打破了我国没有情感教育研究的历史,掀起了国内研究情感教育理论的热潮。
我国的学者对情感教育的定义及开展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做了多种角度的分析。1993年,朱小蔓教授在对情感教育进行了深入研究后出版《情感教育论纲》,指出:“情感教育就是注重在教育的影响下关注人的情感是如何产生并不断变化、向教育的既有目标靠近,作为人的生命机制之一,情绪机制在教育的影响下发挥自我导向作用,和人的生理机制相协同,使之均达到最佳状态。
张志勇认为:“情感教育和学生的个性发展紧密相连,是学生德智体美劳素质培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教育者在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下,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在情感领域产生新的变化,形成新的情感,形成一定情感品质的过程。
鱼霞认为:“情感教育是教育整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是要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体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向积极健康的情感方向发展,培养自我情感的调控能力,能够适应不同环境下的生活、学生及工作,形成健全的人格,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有用之才。
宫艳丽指出:“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情感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通过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品质,引导他们树立积极的情感,养成调整自我情感的能力,使其德智体美劳都得到充分发展,能够积极主动的适应不同的生活和学习及工作环境,形成健全的人格,成为全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的有用人才。
1 .2. 2国外研究现状
实际上,在国外一些国家的教育家,如法国启蒙时代的卢梭就早已发现人类情感的缺少,强烈抨击理性教育。在《爱弥尔》中,卢梭提倡人们重视情感教育,谴责理性教育对于情感教育的忽视,提倡根据人的情感及良心确定神的存在。
雅科布松强调:“情感教育要具有一定的方向性,要在遵循社会要求的基础上,通过专门的教育过程给受教育者施加专门的情感培养,使其情感向着既定的教育目标发展,形成新的情感及品质,产生新的变化,消除原有的不健康的情感。[l]”
美国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罗杰斯的研究思想为代表,强调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非常重视情感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并主动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
在前几年英国沃里克大学的一个世界性的情感教育学术研讨会上,世界各地不同的情感教育研究学者对于情感教育形成了一致的认同,认为“情感教育是整个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在教育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态度、感情、情绪及思想发展,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在英国,有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情感教育试验,即“夏山快乐教育”和“体谅教育”。前者是尼尔在1924年成立夏山学校时推出的教育模式,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生存,不仅仅是知识的留声机,检验教育成功的标准就是拥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愉快工作的心情;后者兴起于英国的20世纪60年代,重视德育的培养,强调少批评多关心,其教育目标就是消除学生的不良行为,其代表性人物是彼得麦克费尔。
综上所述,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情感教育进行了较为深入和广泛的研究,对情感教育的定义、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及具体的实践等都提出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虽然表述内容较多,但也有着许多相同的共性,都认为情感教育是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肯定了情感教育实施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具有较强实践意义的理论及模式,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实施情感教育起到较大的帮助和启发作用。
1 .3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了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陕西省图书馆的数据库,收集了情感教育的相关资料,分析并探讨了与本文相关的内容、观点;通过观察和与学生交流,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理论文献进行归纳、分析,挖掘其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由于本人学识较浅,能力有限,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需进一步深化。
1. 4研究内容
本文在现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以高等职业学院大学生的情感教育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和结合大学生情感发展特点,并对现阶段情感教育在高等职业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原因进行分析,为高等职业学院情感教育寻找切实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1. 5可能创新点
本文以现阶段高等职业学院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分析了大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及出现的问题,并进一步分析了导致该问题的主要原因。
本文针对高等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情感教育的现状,从怎样对已有资源进行充分利用的角度出发探讨高职学院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第二章 高等职业学院思想.............................13-24
2.1 情感教育的.......................13-16
2.1.1 情感的概念............................13-14
2.1.2 情感教育的.....................................14-16
2.1.3 思想政治教育方...............................16
2.2 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情.......................16-17
2.2.1 激励性..........................16
2.2.2 感化性...........................16-17
2.2.3 疏导性....................................17
2.3 高等职业学院在思想政治教.......................17-21
2.3.1 情感能力的培养.........................19-20
2.3.3 社会性情感责任的.............................20-21
2.4 高等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21-24
2.4.1 有助于学生良好情感...............................21
2.4.2 有助于学生成为真...........................21-22
2.4.3 有助于学生和谐人际.............................22
2.4.4 有助于融洽师生关................................22-23
2.4.5 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23-24
第三章 高等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24-33
3.1 高等职业学院学生情......................24-26
3.1.1 学生的情感状..............................24
3.1.2 学生情感发展所具有........................24-26
3.2 高等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26-29
3.2.1 学校对情感教育的.................27
3.2.2 教育工作者对情感.........................27-28
3.2.3 情感教育内容缺............................28
3.2.4 情感教育方法.................................28
3.2.5 情感教育环境有...........................28-29
3.3 高等职业学院情感教...............................29-33
3.3.1 学生自身的主观........................29-30
3.3.2 家庭、学校和社会的....................................30-33
第四章 加强高等职业学院思想政.................................33-39
.....................................................................................
结论
在每个人的人生发展过程中,情感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它与道德教育、智力教育、劳动教育、审美教育、体育教育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并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五育”中的情感教育由于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作用和影响而被家长、学校乃至社会所忽视,而缺乏情感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也是无效的。
所以,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与国外相比,现阶段我国所实行的情感教育不管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具体的应用实践过程中都存在较大差距。本文基于现有的实践经验,着眼于现阶段高等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现状,对高等职业学院情感教育的具体实施途径进行了研究分析,从而希望能够为开展高等职业学院情感教育做出一定的贡献。
高等职业院校的职责并不仅仅局限于将高级技能人才输送到社会的各个岗位,与此同时,它还具有另外一项重任—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而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大学生的情感教育,它不仅仅是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它还是彻底贯彻实施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当然,学校教育是情感教育的主要阵地,但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三者相互依赖、相互补充。
笔者作为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感到肩头责任重大,为了促进高等职业学院学生全面发展,将进一步关注大学生的情感发展和情感问题,并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积极开展有效的情感教育探索和实践,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陈万柏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 孟昭兰主编.普通心理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3] (意)阿米琪斯原著,魔法熊工作室绘画.爱的教育[M]. 连环画出版社, 2004
[4] 朱小蔓著.情感教育论纲[M]. 南京出版社, 1993
[5] (俄)П.М.雅科布松著,王玉琴等译.情感心理学[M].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7
[6] 王琳,叶怀祥主编.21世纪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4
[7] 罗洪铁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研究[M].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2
[8] 吴远,郝文清主编.心理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 河海大学出版社, 2004
[9] 鱼霞著.情感教育[M].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
[10] 黄蓉生著.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M].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探究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情感教育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高等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情感教育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教育论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