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学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新课程实施中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新课标实施以来,许多教师在其先进理念的指导下,积极运用各种识字方法,用心组织各种识字活动,最大限度的激发儿童识字的兴趣,尽其所能的培养儿童主动识字的热情,把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入课堂,使识字教学取得的重大突破。可是在这和谐的主旋律下,也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新课标指导下小学识字教学,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笔者将其简要概括为如下四点:
1.单调抄写机械训练,无视儿童的兴趣
有些教师,对新课标的理念理解的不是很透彻,加之受传统的蒙学观念重背诵重识记的影响比较深,在目前的识字教学仍存在忽视学生的识字兴趣和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重机械识记的问题。他们在识字教学中采用千古未变的流程:分析字形,指导抄写,强迫记忆。这种识字教学根本无视学生的需要,把学生当做识字的容器去“灌输”、去“填充”。此过程中的单调抄写机械训练对学生来说只是枯燥乏味和痛苦不堪,毫无兴趣可言。这与新课标理念所倡导的学生是识字的主人,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养成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等理念都是背道而驰的。可是由于教师落后的教育理念和滞后的思想观念的存在,这种识字教学如今仍是新课标下的一道灰色风景线。
2.双层目标认识不到位,识字负担重
新课程中,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知识积累情况,把小学识字教学,分为三个阶段。并且对每个阶段学生的识字和写字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第一阶段要求学生“认识常用汉字 1600~1800 字,其中 800~1000 个会写”;第二个阶段的要求是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2500 个,其中 2000 个左右会写”;第三个阶段是“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000 个,其中 2500 个左右会写”。由此可见,新课程中识字目标与写字目标是分开的。也就是说生字表中的一部分生字,是只要求学生会读,不要求学生写的,尤其在低年级阶段更是如此。这种规定是其科学依据:一方面,多识字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为学生作文及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打下基础。另一面,少写字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因为受汉字的字形结构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的影响,此时字形识记往往成为学生识字的难点。...........
............
二、字理识字与趣味识字相结合教学模式相关概念阐释
为了便于研究和表述的方便,笔者认为有必要字理识字与趣味识字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相关概念进行阐释。
(一)字理识字概念阐释
1.汉字与字理
汉字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根据生产生活的需要创造出来的。它反映了造字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状态。正如安子介在《劈文切字集》中所言:“汉字是古代先民创造的,与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关系密切,整个汉字系统就是一幅‘初民生涯图’”。如“男”字,上田下力,描写了一幅古代社会男耕女织图(古代男子在田里劳作,女子在家织布);而“明”字,日月为明,则绘制了一幅日月同悬于空中,交互辉映图;而“婚”字,从女、昏亦声,又向我们展示古代社会的抢婚风俗。汉字不仅是反映了古代社会造字的精神风貌,其字形构造也具有一定的规则。汉字的构造特点和规律称之为字理。具体的说,字理“指汉字构造时每一个部件,乃至每一个点画被采用、被按某种程式拼装的理由和依据”。
2.字理研究的历史
对汉字理的研究,古已有之。《吕氏春秋·博察》中,就有孔子弟子子夏对“三豕涉河”,实为“己亥涉河”的考证。后《左传宣公二十年》中也有“止戈为武”的记载。不过系统全面的研究汉字形体结构的还应当是东汉的许慎。许慎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大量的汉字结构现象,分析归纳造字规律及条例,穷尽毕生精力写成字书《说文解字》。书中介绍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造字之法,简称“六书”。实际上“六书”的后两种转注与假借与汉字的构造没什么关系,一般作为用字之法。“六书”的前四项基本上反映了古文字阶段的字理系统。字理揭示的汉字字形构造的规律和特点,汉字的字形不是一成不的,因此字理也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汉字汉语的一些简化字,与古代的汉字字形已有了极大的差异。北京师范大学的王宁教授等人,在分析现代汉字的基础的创立的汉字构形学理论,对于我们分析汉字理据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
三、字理识字与趣味识字结合的实践基础...............................18
(一)古代字理识字与趣味识字的渊源 ................................18
(二)现当代字理识字与趣味识字的发展 ...........................20
四、字理识字与趣味识字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24
(一)文字学理论基础 ........................................24
1.汉字构造与识字教学..........................................24
2 .汉字三要素与识字教学......................................28
(二)心理学理论基础 .......................................31
1.兴趣培养与识字教学..........................................31
2.观察力与识字教学..............................................33
3.思维力发展与识字教学......................................35
4.创造力培养与识字教学......................................36
五、字理识字与趣味识字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构想.......39
(一)教学目标 .................................................39
1.新课程识字教学理念........................................39
2.本模式识字教学目标........................................39
(二)研究过程 .................................................41
1.模式借鉴,初步探索........................................41
2.进一步探索,形成程序.....................................44
(三)操作程序 .................................................44
1.经验触动,激发兴趣........................................44
2.利用字理,创设情境........................................46
3.析形索义,发展思维........................................48
4.指导书写,陶冶情趣........................................49
(四)教学设计 ..................................................50
1.识字课教学设计.................................................50
2.识字教学片断设计.............................................53
(五)适用范围 ..................................................55
结 语:
在字理识字与趣味识字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验的过程中,学生高涨的热情,兴奋的神情,甜美的笑声,及优异的识字成果多给了我很大的鼓舞。但是在欣喜之后,冷静的思考。字理识字与趣味识字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与目前的识字教学的现实还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冲突。
首先,汉字意义分类与结构分类之间的矛盾。在字理识字与趣味识字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中,识字教学重视从汉字的构字理据出发,对汉字进行解析。这样对汉字的结构分类必然是依据意义进行分类。如“束”字,从意义上来看,它是有“木”字和“口”字组成的合体字。可是小学教科书和小学生使用的字典中,侧重与按照汉字的字形结构进行分类。这样从字形来看,“束”字就是无可再分的独体字。这两种汉字字形分析方法,意义分类和字形分类存在着矛盾。如果教师引导不当,容易引起学生字形分析的混乱。
其次,此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字理识字与趣味识字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直接实施者是教师,教师是此模式实施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具有深厚的文字学知识又要具有丰富的心理学知识。还要结合教学的内容,学生的心理规律,合理的呈现字理,恰当的把握字理。反之,如果字理讲解的过深,而容易把识字生成文字课;而如果字理讲解的过简,而如蜻蜓点水,在学生头脑中留不下半点痕迹。
再次,字理与趣味相结合的识字教学模式还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由于本人缺乏识字教学的经验,对字理识字与趣味识字相结合的识字教学的研究多停留在总结识字教学经验的优劣和模式假设阶段。现有的经验仅限于个人的识字辅导班和家教经验,缺乏与小学教师合作的机会。因此可能会在实践过程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字理识字与趣味识字相结合的识字教学模式研究是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笔者对其研究还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完成。如利用计算机开发字理识字与趣味识字相结合的教学课件。运用多媒体活动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悦耳的声音展示汉字构形理据,达到以情促理,以理增情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