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 Z 保险公司 J 分公司为研究对象,首先对 Z 保险公司 J 分公司内控体系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方面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访谈和调查问卷,分析总结出了 Z 保险公司 J 分公司内控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的深层原因。随后结合 ISM 解释结构模型和调查问卷,归纳出影响 Z 保险公司 J 分公司内控体系的直接因素,并针对性的提出了 Z 保险公司 J 分公司内控体系的改进方案。最后,提出了改进方案的保障措施。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尤其是进入 21 世纪以后,我国的 GDP 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增长,2010 年,我国以 GDP 总量 397,983.00 亿美元超过日本,正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7 年,我国 GDP 以 12.3 万亿美元的成绩达到了世界经济总量的 15%。2018 年,我国的经济总量超过 90 万亿元。一系列的数据表明我国的经济保持高速发展,同时人民的财富水平和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此时,保险以其理财和保障的双重作用显现出其独特的优势,这也进一步说明保险行业拥有着光明的前景。
2013 年 11 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拉开序幕,在此次会议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通过了审议。《决定》指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上,保险业肩负着深重的责任和义务,任重道远,在改革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和发挥的巨大作用不容小觑。《决议》更是高屋建瓴地指明了保险业未来改革发展方向。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保险作为风险管理最基本的手段之一,不仅能够实现风险保障,随着保险行业的成熟与完善,更是具有社会保障、经济补偿、融通资金等作用。毋庸置疑,保险成为了社会保险体系与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助推经济发展,在当今社会更加能够加强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中国的保险行业起步较晚,1980 年我国恢复办理国内保险业务,从那以后中国的保险业才正式成长为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对保险业日益重视,国务院于2014 年 8 月发布“新国十条”——《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文件为我国的保险业的发展制定了新的目标,描绘了新的蓝图。文件提出,我国要加大推进保险的密度和深度,要在 2020 年实现建设现代保险业的目标,要提高保险业的竞争能力、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由保险大国变为保险强国。由此可见,在现代金融体系的发展以及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保险业有着重大的责任和深远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对内部控制的研究由来已久,取得了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对内部控制的目标、内部控制的意义以及如何完善内部控制方面,以下选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阐述。
关于内部控制的目标方面:Rotch(1993)认为,内部控制的根本目标是实现战略目标,提高经营效率。因此,为了使持有不同目标的人群和位于不同部门的员工能够开展有效的协作活动,实现这一根本目标,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不应该仅仅是对会计要素开展的活动,业绩评价、结构、战略、动机和激励等也应该被包括进内部控制系统中去。不仅要强调基础的会计控制,也要更加重视观念控制、组织结构、组织战略、业绩评价、授权与分权、信息沟通、监督和激励等组织控制,以及各种控制方式的有机结合[1]。
Dragomir Dimitrijevic;Vesna Milovanovic;VladimirStancic(2015)在他的研究中阐述了他所认为的内部控制的目标:第一、实现资源有效利用和企业的经营战略。第二、发现企业运营中的风险并进行应对,按时编制财务报表并获得了解财务状况所需要的的真实可靠的相关数据,资产保护。第三、确保企业遵纪守法,遵守公司内部的制度或说明。除此之外,他们认为如果将内部控制与其他的控制措施相结合(比如外部审计),能够有效发现并防止欺诈[2]。
Valentin Pirvut(2017)指出,公共内部财务控制是为了检验操作是否合法与规律,从而进一步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如重大舞弊行为或管理不当),并据此提出改进措施[3]。关于内部控制重要性及作用方面: Hermanson(2000)调研分析显示内部控制报告有利于提升内部控制质量,提供审计信息,指引企业发展[4]。
David M.wills(2000)认为,内部控制报告为公司治理行为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内部控制报告中披露的信息促进了企业价值,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与公司的股价呈正相关关系[5]。
Ashbaugh-Skaife et al.和 Doyle et al.(2007)对存在内部控制缺陷可能性更大的公司进行了研究探讨。研究得出,内控不足可能性较大的公司一般都存在着一些共同点,比如:经营范围复杂,公司重大人员发生变化,财务风险控制能力不足,财务状况堪忧,经营者忽视内控,对内控关注度不高[6]。
.....................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
2.1.1 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
内部控制体系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随着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和激烈的社会竞争而日趋成熟的。内部控制制度的起源和发展通常被认为经历了五大阶段:1、内部牵制阶段。古代记录管理财物时的职责分工、会计记账和人员轮换,被认为是早期的内部牵制制度;2、内部控制制度阶段。20 年代初经济危机的爆发促成了“内部控制”这一专门术语的产生,内部控制开始深入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3、内部控制结构阶段。这一阶段产生了最初的内部控制三要素——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4、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是内部控制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这一阶段美国 COSO 委员会首次将最初内部控制的三要素“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进行扩展,产生了风险评估、控制活动、控制环境、监督、信息与沟通这五项要素,使内部控制体系向较为完整的方向发展; 5、风险管理框架阶段。风险管理框架主要包含了八个要素,这八个要素分别是:内部环境、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与五要素相比,实际是将五要素中的风险评估细分为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三部分。
内部控制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主要有:一、能够保证企业日常生产管理活动高效运行。企业内部控制要求不相容职位分离、授权审批等可以有效防止业务运行过程中的人为的差错和纰漏;二、及时准确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支持。管理者的正确决策离不开具体数据信息的支持,内部控制可以为数据的真实准确提供保障;三、为企业接受内外部审计的监督提供充足的资料准备。审计检查监督活动需要企业提供大量的真实有效的信息,通过对企业账务、凭证或其他文件和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检查,评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否合规,为企业下一步的发展提供指导,以实现节约成本和创造价值的目标。
........................
2.2 ISM 解释结构模型理论
解释结构模型法(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Method,简称 ISM)分析是结构模型化技术的一种分析方法。它以定性分析为主,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实践经验和专业的技术水平,理清多个要素间复杂的层次关系,表明要素之间的影响路径。解释结构模型的最初的产生是为了解决社会经济问题,但是如今它的应用范围很广,不仅可以用来解决社会经济问题,对于工程项目的风险管控、企业的发展、个人的决策等方便都有应用。解释结构模型的运行原理主要是从实践中确定关键问题,对关键问题的的导致因素进行提取,然后分析要素间的关系,并根据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构建关系评判表,随后通过可达矩阵对各因素进行层级划分,从而建立解释结构模型,流程如图所示:
...............................
3 Z 保险公司 J 分公司发展现状...............................14
3.1 Z 保险公司 J 分公司概况...............................14
3.1.1 Z 保险公司 J 分公司发展史...............................14
3.1.2 Z 保险公司 J 分公司组织架构.................................15
4 Z 保险公司 J 分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9
4.1 访谈.............................29
4.2 调查问卷............................31
5 Z 保险公司 J 分公司内控体系的改进方案..............................47
5.1 Z 保险公司 J 分公司内部控制体系改进的主要原则.....................47
5.1.1 全面性原则..................................47
5.1.2 有效性原则..........................47
6 Z 保险公司 J 分公司内部控制体系改进的实施建议
6.1 培养良好的内控文化
为了确保内部控制改进措施的顺利实施,Z保险公司J分公司应该建立并形成完整的企业内控文化,向员工传递合规管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的相关理念,引导员工形成统一的合规意识与风险意识以及企业价值观,提高员工职业道德水平,规范员工职业行为。应该使合规文化成为公司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要提高管理者的内控意识。管理者是公司发展的引导者,掌握着公司发展的大方向。管理者内控意识的强弱,对公司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有着深刻影响。首先,管理层自身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作为中小型保险公司的管理者,要多向大型保险公司看齐,比较差距;其次,管理层与员工要加强沟通,及时了解员工动态;最后,要加强对管理层的监督,对于分公司来说,由于地域原因,总公司对分公司的监督比较有限,在分公司内部很容易形成管理层一人独大的“一言堂”局面,因此对管理层的监督就显得尤为重要。管理层不得兼任公司内部监督职能部门的负责人,要接受内部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同时内部监督部门在对管理层进行监督检查时要客观公正,严格按照监督流程和制度开展工作。
另一方面,要要求员工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和服务态度。同事间要全力配合,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业务操作;对待客户要积极沟通,耐心听取客户的意见和建议,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此外,要加强员工高度安全意识的培养,将安全意识融入企业内控文化,时刻将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积极贯彻落实公司的内部控制要求,使每一个员工都熟悉自己工作范围内的风险点,在工作时有意识的规范行为,降低风险。公司应该明确奖惩制度,对违规操作的当事人进行问责。强化员工对内部控制的理解和认识,逐步改进公司内控体系的运作情况。
.....................
7 结论
7.1 研究结论
现阶段,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考虑到保险的保障和理财双重作用,保险行业成为朝阳行业,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然而,保险公司数量的增多并不代表内控质量的优化,反而随着越来越多保险公司的出现,保险行业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内控问题。无论是保险公司的管理层,还是业务员,都没有对企业的内控问题给予充分的重视,不仅缺失内控观念,也在公司的内控环节上有着较大的漏洞。因此,保险公司尤其是中小型保险公司的内控体系的完善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公司能否在市场上拥有立足之地。
本文以 Z 保险公司 J 分公司为研究对象,首先对 Z 保险公司 J 分公司内控体系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方面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访谈和调查问卷,分析总结出了 Z 保险公司 J 分公司内控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的深层原因。随后结合 ISM 解释结构模型和调查问卷,归纳出影响 Z 保险公司 J 分公司内控体系的直接因素,并针对性的提出了 Z 保险公司 J 分公司内控体系的改进方案。最后,提出了改进方案的保障措施。通过对 Z 保险公司 J 分公司内控体系的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
首先,结合内控五要素理论指出了影响 Z 保险公司 J 分公司内控体系的问题并分析了问题的深层原因,它们分别是风险评价体系、业务环节把控、业务成本投入、内部监督机制、员工职业道德风险、人才审核与聘用机制、管理层的内控意识和绩效考核指标共八个方面;
其次,结合 ISM 解释结构模型和调查问卷的分析,归纳出影响 Z 保险公司 J 分公司内控体系的直接因素,它们分别为风险评价体系、业务环节把控、业务成本投入、内部监督机制;
然后,通过对内控体系直接因素的分析,提出了 Z 保险公司 J 分公司内控体系的改进方案,它们分别为:健全风险评估、加强业务环节的把控、增加业务相关投入和强化内部监督机制。
最后,通过 Z 保险公司 J 分公司内控体系的改进方案,提出了相应的实施建议。
参考文献(略)
Z保险公司J分公司内部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会计论文,保险公司,COSO框架,内控体系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会计论文文章
- 网络时代影视版权会计处理研究——以KL公司
-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T公司成本控制研究
- 经济增加值(EVA)在TY公司价值评估中的应用研
- 炭黑行业上市 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 基于DCF模型的互联网B公司价值评估研究
- A证券公司的股权质押风险问题研究——以千
- 东道国国家风险与互联网企业海外并购区位热
- 中国碳排放权市场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 蒙古国公司治理与优化问题研究——以MCS为
- 股价崩盘风险对企业投资效率影响的实证范文
- 对黑恶软暴力的正当防卫认定
- 综合收益决策有用性研究——基于沪深A股上
- 财务柔性、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
- 房地产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股权结构对企
- 大股东侵占行为对上市公司连续性造假的影响
- 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对企业经营绩效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