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视角下碳排放权交易对电力行业企业绩效影响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902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本文利用双重差分模型模拟了碳排放权交易对电力行业绩效的影响效果,实证结果表明碳排放权交易对电力行业绩效的提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模拟结果及验证试验都表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存在能够显著的提升电力行业企业的环境绩效及财务绩效。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生态恶化已然让全世界尝到了忽视环境保护的恶果。为遏制环境进一步恶化,欧盟早在本世纪初就已启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之后迅猛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碳减排效果,同时也为全球环保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为低碳经济的高效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面对环境恶化的困境,我国政府同样从未停止努力。节能减排将不仅是未来发展的国际趋势,更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低碳发展无疑将长期作为引领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保障绿色发展的重要引擎。单纯的减排命令虽然能够即时降低排放,却极有可能损害当地的经济建设,因此将污染物排放权交易机制引入我国,实现灵活的市场机制与环境治理机制的有效融合将是我国环境治理工作进程中的重要拐点。2011 年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在北京、上海、深圳、广东、天津、湖北和重庆等省市全面启动,自此,我国的环境治理工作开始正式引入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在节能减排的大势之下,高耗能企业将再一次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在节能减排、精细高效发展还是继续对环境保护置若罔闻、粗放发展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不仅与企业存亡息息相关,更加关乎社会发展,国家命运。

作为首批被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制对象的电力行业,长期以来都是高能耗、高排放的代表,短期看来,节能减排无疑将增大企业的运营成本,电力行业减排将意味着短时间内大量经济利益的流出。由于电力行业的特殊性质,长期粗放发展的企业模式严重制约了电力企业减排创新能力的提升,更为严峻的是,天然的行业垄断优势,使得电力行业长期忽视技术创新的投入,企业先污染后治理的亡羊补牢模式最后还是得由环境买单,合理的政策指引迫在眉睫。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旨在打破企业原有的天然垄断格局,避免了由来已久的粗放发展问题,将能够为相关企业敲响警钟,从而使企业不再继续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同时,适当的排污负担将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创新减排意识,

随之而来的资金投入将促使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加快能源结构的升级换代,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从而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政策是我国目前现行的治理排放、保障绿色经济发展的首要手段,同时也是积极与国际合作,对于国际先进经验的一次大胆借鉴,碳排放权交易政策通过提前评估当前环境资源所能承受的合理排放总量,设置排放总额,通过新颖的市场化手段将排放权利分解,并鼓励不同的排放权需求者及持有者进行交易,通过市场自身的调节性能降低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对于电力企业来说,碳排放交易市场在促进碳减排的同时也会直接改变企业的生产经营战略,直接引起其经营结果产生波动。随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政策的不断推广及成熟,社会各方及相关学者开始关注碳排放权交易对企业的影响效果,并取得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但相比于宏观研究,对于某特定行业的针对性研究却依然相对缺乏。电力行业作为碳交易市场的主要参与行业,同时将接受来自碳交易市场政策带来的巨大机遇,二者相辅相成,息息相关。并且由于电力行业的计量系统相对先进,环境及财务指标体系完善[3],将能够为研究提供良好的数据基础,因此研究碳排放权市场对于电力行业的影响不仅可以满足我国当前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实践方面同样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现对国内外已有的针对电力行业与碳排放交易市场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归纳。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碳排放权交易对电力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研究
欧盟是全球最早启动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地区,目前在国际上运作最为成功且最具影响力,国外关于碳排放交易市场的研究较为丰富,其中不乏关于欧盟碳市场对辖区内电力行业企业的影响研究,国外学者普遍认为,电力企业将会选择加快技术创新、改善能源结构等方案应对碳排放市场的管制所带来的减排压力。Michael Pahle(2011)[4]认为,欧盟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存在向发电企业设置了排放上限,因此长期投资者将会更加青睐于选择天然气等排放效率大大高于煤炭发电的技术,企业的能源结构将能够更加高效绿色。Xiaoli Zhao(2015)[5]则对中国电力行业进行了考察,其研究结果发现相比于指挥与控制法规,市场法规对提高电力企业生产效率和降低二氧化碳促进作用更强。同时Ke Wang(2016)[6]使用前沿分析估计了中国火电行业通过排放交易可获得的未实现收益,认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相对于指挥控制政策工具的效率优势显著,如果将各类交易制度完全整合起来,可以保证发电量增加的正净协同效应。

Pasicko(2010)[7]通过模拟欧盟碳排放交易市场对克罗地亚能源系统的影响得出了类似的结论,电力行业只有在排放二氧化碳的长短期边际成本达到某一特定数值时,企业才会考虑优化其能源结构,使用其他更为高效的能源。但也有学者认为,排放市场的减排效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碳市场在建立之初缺乏执行力和可控性,对于电力行业的影响将极其有限,排放市场本身可能无法在确保实现政策长期目标的前提下为企业创新活动的根本性变化提供足够的激励(2012)[8]。甚至有学者提出碳排放交易并不能改善企业的环境绩效水平,或者说对于不同规模的发电企业来说具有不同的影响效果,Hoffmann(2007)[9]从电力企业的投资方向及其背后的驱动力视角出发,欧盟碳排放交易市场虽然可以直接影响中小型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战略,但是对于资本雄厚的大规模企业,却依然难以撼动。

.........................

2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环境绩效
企业环境绩效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基于环境因素考量所达到的经营效果。如何科学且全面的计量企业的环境绩效是近年来企业研究的热点话题,但尚未在学界形成统一的观点,多样的计量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不仅阻碍了环境绩效的相关研究,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研究结果的失真。环境绩效作为衡量经济主体是否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环境目标的重要指标,其设置的初衷在于为企业自身及相关管理者提供可供量化的衡量标准,为企业改善生产经营决策提供现实依据,为管理部门完善管制手段反馈信息,最终为企业成长提供帮助。现行的环境绩效度量指标多种多样,按照指标性质划分可分为绝对指标、相对指标、指数指标及加总指标等。绝对指标,如排放总量往往只关注企业某一方面的生产数据,并不能客观完整的反映企业所创造的环境绩效水平;而相对指标由于包含多项指标信息,信息量更大更加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环境绩效水平,如单位产品能耗等;而指数指标则根据某行业内的特定标准相对比而得出,如废弃物回收比等;通过总结现有的研究成果,结合电力行业的生产技术特点,本文选取相对指标即电力行业煤耗率作为衡量企业环境绩效的标准。
2.1.2 财务绩效
财务绩效能够反映企业在某一时间区间内最终的经济成果,同时能够全面清晰的反映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如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指标,此外财务绩效指标也是衡量企业战略及其实施优劣程度的重要指标,企业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往往能够从多个视角展示企业特点,即使是同一企业,其不同视角下的财务绩效也往往各不相同,选择从哪个角度出发,在一定程度上将能够左右模型的拟合结果。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梳理,发现目前关于电力企业财务绩效的研究中普遍选取总资产报酬率(ROA)指标,用以评价企业的财务绩效。因此,本文在建模时决定选取总资产报酬率(ROA)作为企业财务绩效的衡量指标。
..........................

2.2 相关理论基础
本章通过阐述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相关的理论为下文的研究搭建了理论基础,其中科斯产权理论是我国之所以构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理论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和波特假说则能够解释为何碳排放交易市场能够影响电力行业绩效。各理论之间相辅相成,为后面章节开展实证检验搭建了必要的理论支撑。
2.2.1 外部性理论
外部性概念首先由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描述某一组织由于生产经营活动对其他外部组织所产生的影响,是发出效应的主体将其经济波动转移给他方的无意行为。学界目前对于外部性的分类较为多样,截至目前,学界研究主要聚集在外部性所引起的促进或抑制效果,促进作用的外部经济性如高效的运输通道的建立将能够对西部地区的瓜果运输带来好处。而抑制性的外部性通常如水坝的建立会破坏下游的生态环境,由于促进性外部性以及抑制性外部性的交互作用将会产生经济资源配置失灵的状况,而消除这种影响的办法则是要求外部性的制造者将造成的外部性内部化,但是关于内部化的具体措施到目前为止却没有统一的结论。其中,影响力较大的学者为庇古和科斯。前者主张以税收为手段,而后者则强调以市场为手段。后来的学者在此基础上做了一定的衍生。目前普遍认为单纯依靠市场机制达到资源最优配置的情况是不存在的,只有依靠补贴等手段才能消除外部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大气属于公共资源,任何人不但享有使用的权利,而且与其最基础的生存权密切相关,而电力行业的污染排放就会对其造成不利影响,不仅损害其他企业,而且损害众多个人的权利,此现象就是电力行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抑制性外部性。而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设计初衷正是从源头上解决这一问题,其通过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商品化将外部性抑制效应逆向转移回企业的生产成本之中,通过市场的调节机制约束企业的排放,进而消除外部性抑制效应。

.............................


3 碳排放权交易对电力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设计................................20
3.1 DID 模型设定....................20
3.2 变量选取及界定......................20
4 碳排放权交易对电力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29
4.1 碳排放权交易的环境绩效模型实证结果分析...............................29
4.1.1 DID 估计结果.................................29
4.1.2 差异性分析............................30
5 结果讨论及对策建议................................43
5.1 结果讨论....................................43
5.1.1 碳排放权交易能够提升电力企业绩效...............................43
5.1.2 碳排放权交易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性..............................44

5 结果讨论及对策建议

5.1 结果讨论
本文利用 2009—2018 年我国 26 省份的电力行业数据,运用煤耗率水平测度当地电力行业企业的环境绩效水平,以总资产报酬率(ROA)衡量各电力企业的财务绩效,以我国建设施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事件为基础建立双重差分数理模型,并纳入了行业要素、企业特征、地区发展水平要素等控制变量。在计量方法上,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碳排放市场的建立对电力行业企业绩效的影响,同时通过纳入 PSM 倾向得分匹配模型等保证结果的稳健性和可靠性。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确实帮助电力企业提升了自身的环境绩效及财务绩效,且其模拟结果能够通过稳健性实验。现将研究假设与实证研究结果汇总如下表 5.1。

根据实证结果可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显著降低了电力行业企业的煤耗率水平,这表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政策对当地电力行业起到了节能减排的促进作用,同时激发了电力企业的环境绩效潜力。而且在不同等经济背景之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对于电力行业企业环境绩效水平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性。与此同时,通过模型结果可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政策的实施确实促进了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并且在不同规模的电力企业之间,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对于电力行业企业财务绩效水平的影响存在规模差异性。
.......................

6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电力行业一方面是国内最大的排放行业,同时又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撑,本文以我国电力行业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宏观与微观视角对电力行业绩效进行了分解,利用双重差分模型模拟了碳排放权交易对电力行业绩效的影响效果,实证结果表明碳排放权交易对电力行业绩效的提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模拟结果及验证试验都表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存在能够显著的提升电力行业企业的环境绩效及财务绩效。
但是,碳排放权交易对不同经济背景下的电力行业环境绩效的提升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特点。在按照省际 GDP 总额将全体样本城市划分为经济较发达组及经济非发达组后,再次使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了检验,回归结果表明,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电力行业对于碳交易的受益程度更高,碳市场管制对于经济发达地区的电力行业环境绩效提升促进作用更强,而反观非经济发达地区的电力行业,面对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受益程度相对较低。可见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政策对于电力行业环境绩效的促进作用呈现区域性差别。与此同时,碳排放权交易在不同规模的电力企业之间的影响同样存在差异性。在按照电力企业规模为标准再次对样本企业进行了二次划分后,双重差分模型回归结果表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财务绩效提升作用在企业规模较大的样本组内效果更强,更加能够帮助大规模电力企业提升其财务绩效,由此可见碳排放市场政策对于电力行业企业财务绩效的促进作用呈现规模性差别。

针对本文的实证结果,本文认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政策的管理者应该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综合考虑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用效果的区域差异性,科学制定碳交易区域政策,同时积极推广碳交易金融属性,帮助各方参与者挖掘碳交易的金融属性,扩大碳交易的受惠范围。而电力企业应该尽快明确碳交易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未来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同时科学合理地调整企业在未来的发展战略,主动把握机遇帮助企业实现增长。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