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监督、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之会计分析--基于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234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 21 世纪,环境问题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19 世纪工业革命引起的“雾都”噩梦如今在 21 世纪又重现。近几年,我国的环境污染愈发严重,有雾霾天气的省市逐年增多,环保问题受到了各界的重视。随着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人们对环境问题也日益重视,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等口号已经深入到日常生活中,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社会各界都在践行着习总书记提出的“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环境”的号召。为了解决环境问题,政府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从社会、企业、个人多方位对环境治理做出引导。在政府的引导下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企业生产所带来的环境问题,采取多种措施减小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污染,其中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从公司长远发展角度出发,一方面市场经济下现代企业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经营目标,通常用经济收入衡量一个公司的价值。这样的大环境就导致大多数企业对其应承担的环境保护、员工关爱等社会责任有所忽视,再加之政府监管力度不够给企业价值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另一方面,客户对于一个产品的满意度与该公司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逐渐紧密,大众更愿意购买环保工作成绩卓越的公司的产品,这一点深刻影响着一个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对于公司价值的影响力不容小觑。所以,对于政府监督、环境信息披露、企业价值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具有深刻长远的意义。

就环境污染而言,大气污染 80%都是因为重污染行业的废气排放,其中煤炭的排放更是重中之重,然而无法回避的是煤炭作为我国现在的主要能源,其使用量无法减少,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于煤焦化等能源的需求更是出现大幅增长,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环境污染表现尤为突出,因此本文以煤炭行业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内外部两种因素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进行分析,从内因中选出一个主要因素——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进行研究,以政府监督作为外部因素,从而做到内外结合,客观、全面的对影响企业价值的因素进行研究,并将环境信息公开程度作为中介变量,研究政府对于企业环境活动方面的监督力度、环境信息公开程度与公司价值之间的传导机制。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政府监督与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政府在信息公开方面起步较早,因此到目前为止,是世界各国中信息公开监督水平比较高的国家,其主要是通过制定各种法律法规对公司的环境信息公开行为做出约束,政府的举措吸引相关领域的学者对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进行研究。Brammer [1](2001)认为政府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公开程度要求越高,企业倾向于更加自愿地公开更多环境信息。Charles 和 Dennis [2](2013)的研究表明:政府强制性要求披露环境信息有助于解决企业信息公开需求不足的难题,能增加公众和利益相关者对于企业信息的掌握情况,并为企业经营者提供更贴合公司现状的经营战略。
(2)国内研究现状

王建明[3](2008)在博弈论的理论基础上构建了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求解和讨论得出结论:政府加大公司隐瞒环境信息的成本,企业隐瞒环境信息的概率大大减少。段洪波、张双才和刘花洁[4](2011)以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政府的监管对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意识、内容、合格程度与质量四个方面分别产生的影响,发现我国环境信息披露现状不容乐观,政府应发挥导向作用,引导我国环境信息公开走上全面、正规的道路。沈洪涛、冯杰[5](2012)基于政治学合法性理论,研究了社会舆论和政府监督对公司与环境信息公开的相关性,发现政府部门及社会舆论对公司环境信息公开的监督能够明显加强公司环境信息公开程度,政府监督从合法性的角度影响公司环境信息披露。高凯丽、程勇和李晗[6](2013)对我国环境信息披露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和评述,发现自相关监督部分发布《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后,对于环境信息披露的研究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越来越多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此进行深入的探讨,表明政府颁布的法律法规对于企业披露环境信息有促进作用。王霞、徐晓东和王宸[7](2013)认为制造业上市公司对与其自身的环境活动公开情况日益好转,但“报喜不报忧”,负面信息存在较多隐瞒,并且发现政府压力和政治成本促使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提高。叶陈刚[8]等(2015)将政府的监管细化为环境补贴等具体内容,研究结果表明监管部门的监督能促进公司环境信息公开。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界定概念有助于明确其内涵与外延,划清研究内容的边界,正确的运用它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对此,本文将首先界定“环境会计”的定义,其次对政府监督和企业价值的基本概念分别进行研究。
2.1.1 环境信息披露
对这一定义内外学者众说纷纭,下面选取部分代表性说法列示如下:
英国学者 R.H.Gary[32]通过研究发现,环境信息披露是通过会计方式体现公司环境活动成本的增减,可与普遍意义上的会计互相转化。因此要界定环境信息披露首先应明确“环境会计”的含义。葛家澍、李若山[33](1992)二位教授认为环境会计产生于当前西方会计理论基础之上,是对资源利用的一种衡量指标。孙兴华[34](2000)认为绿色会计是现代社会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必然产物,是环境经济学与会升学相互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门全新的生态会计科学。李祥义[35](1998)通过对比传统会计的局限性对绿色会计做出定义。李芳[36](2003)等从环境会计的具体核算方面定义环境会计。

据此,本文认为环境会计就是自然资源在使用过程中与会计相重叠的部分,即某一资源的使用给企业带来的利益和损失,可以给企业经营过程中遇到的自然资源赋予货币衡量标准;环境信息披露就是企业通过会计手段和方式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相关的环境信息进行公开。

2.1.2 政府监督
迈克尔-波特在《竞争论》谈到:“在经济上,政府无可避免要扮演多重角色,政府最大的角色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第二是改善经济体中微观经济的一般能力,第三是建立整体的微观经济规则与监督竞争的诱因,而且此种竞争有助于生产力的提升”。李志刚[37](2015)等认为因矿产行业的特殊性,从供应到最终消费中间环节较多,导致信息传递不顺畅、不及时,因此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
........................

2.2 理论基础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孟晓华和张曾[43](2013)从案例中分析了影响公司环境信息公开水平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政府部门(如国务院、国家安监局、地方政府等)、新闻媒体、环保组织、当地社区、社会人士(知名学者、业内人士等)和公众(社会大众等),其研究结果具体如下图所示:

上图中的利益相关者均与企业的经济水平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他们也有责任和义务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并参与企业的部分决策,为了其自身的利益,他们往往会对企业提出更严格的要求,若企业不能实现他们的预期目标,利益相关者将给企业施加更大的压力。在环保方面也是如此的,若企业因环保不达标而受到处罚将会影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

3 研究假设.................................... 19
3.1 政府监督程度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 19
3.2 政府监督程度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 19
4 研究设计.............................................. 22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22
4.2 变量设计............................................. 22
5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31
5.1 描述性分析................................................... 31
5.2 回归分析.................................. 31

5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5.1 描述性分析

表 5-1 报告的是政府监督、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公司价值的描述性统计情况,依据该表可知,政府监督程度最大值为 79.6,最小值为 5.0,均值为 43.089,表明政府对于企业环境方面的监督总体水平不高,各城市对于环境方面的监督程度有较大差距,评分低的城市应加强监管力度。
环境信息披露指数最高得分是 0.9,最低得分是 0.2,平均数是 0.5609,表明样本公司环境信息公开总水平不高,且各个企业披露水平差异较大,反向反映出政府对于环境信息披露没有形成统一政策。
.......................


6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本文结合我国煤炭行业上市公司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水平不高、政府监管力度不足的现状,对政府监督、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回归分析。本论文以煤炭行业 26 家上市企业为样本,对政府监督、环境信息的披露、公司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证明分析,利用 Eviews 和 Spss 做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四个模型都通过了多重共线性检验和拟合优度检验等其他相关检验,也证实本文所构建的经验模型具有意义。
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
(1)我国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不容乐观,需加以改善。煤炭行业对于环境会计信息日益重视,但仍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例如:没有统一的披露形式和载体,大都只披露自身优越的方面而缺乏对风险的预估和负面信息等问题。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2)政府监督具有强制性,其可以通过发布相关条例、政策对企业公开环境信息的水平进行约束。政府对企业环境活动监管越严格,公司价值越高,也就是政府对于企业环境活动的监督与公司价值之间呈正比例关系,假设 1 成立。
(3)煤炭行业上市公司所在地政府监督水平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水平呈正相关,假设 2 成立。各城市政府对企业环境活动的监督给企业在环境风险上施加了压力,迫于环境风险与环境成本增加的压力,企业会极力配合相关部门,对环境信息进行全面、及时、真实的披露。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