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契约期限结构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382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会计论文,本文以 2009 年—2014 年我国沪深两家股票交易所的 A 股主板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从契约的角度,针对债务契约期限结构对稳健性会计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将稳健性动因进行深层次探讨,首要选取了短期借款比例及长期借款比例两个维度。加上我国资本市场的特殊性,把产权性质这一重要因素考虑进来,进而将样本总体划分为国有控股企业和非国有控股企业两部分,分别再对其短期借款比例、长期借款比例区分后形成四个维度考虑。从多个角度衡量了债务契约期限结构对稳健性的影响,并对这几个维度的作用力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了债权人对借款企业起到公司治理的作用,且选用 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实证检验。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在实务界及理论界,会计稳健性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依然是当今的研究热点。作为企业财务报告信息质量要求的重要原则,会计稳健性(Accounting conservatism, 即谨慎性)在准则中强调了企业在日常核算中,应当保持谨慎的态度。或者说,企业可以确认未来发生而现在并没有实际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而对于收入则要求具备一定条件才可以确认。会计稳健性的这种处理原则,无疑可以增强企业的风险敏感性,将风险及时的反映在企业的会计信息中,即信息反映越及时,企业违约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稳健性对于报表使用者来说,不仅降低了契约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带来的“逆向选择”,而且还可以帮助债权人防范风险,由此可以看出会计稳健性不仅是会计准则规范企业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的客观要求,也是报表使用者为风险把控的现实需要。

稳健性原则的烙印,一直以来就影响着会计实务操作。Basu(1997)]1[指出会计稳健性早在五百年前就对会计实务产生了一定的深远影响。Sterling(1970)]2[把会计谨慎性称为“会计度量中最具古老且影响力居高的原则之一”。在 20 世纪之初,谨慎性已经在会计处理原则中处于主导地位。经过长足的发展,稳健性在会计职业判断中的主导地位始终没有动摇。虽然稳健性的职业操作理念曾受到业内人士如准则制定者、资本市场监管者和一些学者的质疑,但这一会计原则并未消失,反而在近 30 年逐步增强(Givoly &Hayn,2000)]3[。Watts(2003a)]4[指出,稳健性之所以能长期存在的原因主要在于它的债务契约和报酬契约,这不仅有利于契约效率的提高,还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减少代理成本。因此,正是由于债务契约的重要程度,所以本文从契约的期限结构角度去研究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是一个极具价值的主题。

........................

1.2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这部分内容首先介绍了本文所研究内容现在所处的背景环境、研究出发点、以及研究目的和意义,然后简要说明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所采用的主要方法以及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第二部分为相关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首先提出衔接债务契约期限结构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基础,主要涉及的理论是契约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以及债权人保护理论,然后再分别对债务契约期限结构与会计稳健性进行文献综述,其中债务契约综述主要从债务契约以及契约期限结构的相关文献入手,会计稳健性综述主要从稳健性定义、计量以及存在与成因三个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阐述;最后阐述与本文研究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及目前相关文献研究的述评,并为本章节进行总结。
第三部分为假设提出。首先根据已有的理论基础,深度剖析债务契约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将债务契约展开,以期限结构为主线,分别从期限结构的两个代理变量,即短期借款比例、长期借款比率及区分产权性质下短期借款比例、长期借款比例这几个维度入手,进行理论分析阐述,并提出研究部分所需要的假设。
第四部分为研究设计。根据已有的分析,首先对所研究的内容进行模型设计,运用Basu 模型并对其加以修正,以期达到预期效果,然后对相关变量进行选择并定义,最后对所选样本进行筛选。
第五部分为实证分析。通过上述几部分的铺垫,运用 SPSS21.0 进行数据处理,以量化的实证研究来剖析债务契约期限结构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程度对假设部分进行实证检验分析。
第六部分为研究结论与展望。这部分内容主要对实证研究部分得出的结论进行总结归纳,说明由这些结论可以提出相关启示性对策,然后指出本文存在局限性,最后为会计稳健性的后续研究指出主要方向,主要从会计稳健性的计量适用性和新旧会计准则对比研究两个角度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

2 相关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契约理论

由于企业的债务融资属于契约行为的一种,因此我们从契约理论出发,来探索债务期限结构对稳健性的影响。首先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结果,最初由科斯于 1937 年以契约理论视角出发来阐述。他把企业看作是各种有关生产要素经过长时间发展,形成的契约组合。然而,契约本身并不完善,这就产生了完全契约与不完全契约的划分。其中,完全契约主要指契约双方在签约过程中,能够完全预见契约未来的存续期内可能发生的所有情况,约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且双方自愿按照契约条款约定执行,当双方在履行契约过程中存在分歧时,也能够由独立的第三方强制干预下达到预约效果。

苛刻的假设条件是构成完全契约的基础。但是这些条件在现实生活中很难达到,因此契约就变的不完全,在理论上称之为不完全契约。能够对此作出解释的有以下几种:第一,契约双方都是有限理性的经济人,在所执行的契约中,不可能预见未来的所有情况。第二,即便是契约双方当事人可以预见所有可能的情况,但是将其以准确的文字纳入到契约条款中来避免双方产生争执也实属不易。第三,契约双方对相关事项易于观察和证实,而对于独立的第三方来说,不易于验证。因此,正是由于企业契约的不完全性,才有可能需要稳健的会计信息来弥补交易双方的不同利益。只有通过构建各契约方需要的机制,才能保证契约的有效完成,弥补不完全性的不足,使交易双方在博弈过程中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

2.1.2 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Asymmetric information),简单的来讲,就是交易双方之间掌握相关信息的不对等地位。在契约中,债权人与借款企业二者都没有完全掌握所需要的信息,相对于债权人来说,借款企业拥有较多的信息,处于信息的优势方。Akerlof et al于 1997 年把信息不对称定义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参与交易的主体在获取的信息存在差异,而这些信息无论是时间上、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显著不同,由此会带来市场失灵以及资本配置效率的低下。同时,信息不对称又可具体的分为事前不对称与事后不对称两方面。事前不对称会使信息劣势方做出“逆向选择(Adverse choice)”,从债权人的角度讲,在签订契约债务时,由于债权人对企业的真实状况并不了解,就会做出为降低其未来不确定性所承担的风险而提高贷款成本或者缩短借款期限。而事后不对称则会使信息优势方形成“道德风险(Moral Hazard)”,双方缔结契约后,企业的经理层会为获得超额利益投资于风险较大的项目,甚至投资过度。因此,事前不对称的逆向选择使得债权人(银行)产生了“惜贷”或“慎贷”的心理。而且为了防止事后不对称产生的的道德风险,又要承担较大的监督成本。
..................................

2.2 文献综述
2.2.1 债务契约期限结构综述
2.2.1.1 债务契约债
务契约,始于 Jensen and Meckling(1976)]6[所著的经典文献中,将债务契约定位为债权人对贷款金额具有索取权的债务合同。在契约合同中,债权人可以凭借这份契约约束债务人在未来不仅要偿还本金,还要偿还一定金额的现金流,即利息。他们还提到企业是多种契约的集合体,在这些契约中,股权契约只是公司治理的一部分,除了考虑所有者的利益外,还要考虑其他相关利益者的权益。这在理论上称为利害相关者集体治理理论,与股东治理理论有所区别。
基于这种理论,债权人开始意识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成为企业外部治理机制的一员。由于债权人自身权限具有局限性,对公司事项没有决策权、表决权,只能通过契约条款来限制企业的不当行为,从而起到保护自身利益的作用。因此,债务契约的内容及条款的设定会对契约双方的影响作用都很大。关于本文的债务契约基本属于银行借款类契约,数据取自上市公司公布的财务报表信息。
此外,债务契约是由金额、期限、利率、限制性条款、偿还方式等因素构成。其中债务期限结构是研究债权人风险承担的重要课题。Diamond(1991)]7[的研究中发现债务水平期限结构与风险存在函数关系。之后的国内外学者有从不同角度去研究了债务契约的构成因素。Joy Begley et al.(1999)]8[指出股利政策与债权价值稀释与管理者激励因素(持股比例)之间显著相关。Holthausen and Watts (2001)]9[认为债务契约的限定性条款注重稳健性的程度要比国际公认会计准则(GAAP)要强,这是因为债权人对债务人企业的净资产评估时会把商誉及无形资产等进行剔除处理。陆正飞等(2008)]10[研究中指出银行对契约期限选择不同,那么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也不同,期限长短依赖于盈余信息的稳健程度。正是由于债权人和债务人本身的利益冲突的存在,所以,要想使资本市场高效运行,不仅要降低债权人所承受的风险、保护债权人利益,使得债权人能够对风险溢价做出合理定价,还要确保债务人提供的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稳健透明。因此,债权人的期限结构选择,对于识别债务人企业的会计稳健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3 假设提出................................ 27

3.1 债务契约期限结构对稳健性会计的影响................................28
3.2 产权性质下期限结构对稳健性会计的影响.................................29
4 研究设计......................................... 33
4.1 债务契约期限结构对会计稳健性影响的模型设计......................... 33
4.2 相关变量选择及解释..........................................34
5 实证分析.......................................... 39
5.1 描述性统计结果分析.................................39
5.2 相关性统计结果分析.........................................41
5.3 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分析.................................41

5 实证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结果分析

从表 5-1 中可以看出,表示会计盈余的指标 EPS/P 的平均值为 0.0286,极大值为0.3177,极小值为 0.0012,标准差为 0.0373,其标准差略大于均值,表明每股会计盈余波动并不大。总体样本中的年股票收益率 R 的均值为 0.3497,标准差是 0.7265,与反映会计稳健性的指标相比,其浮动程度比较强烈,这说明市场走向比企业会计盈余的变动幅度更为明显,这种经济变化特征也表明我国的上市公司受市场化冲击影响较大。资产净利率 ROA 的平均值是 0.0488,极大值与极小值之间的变动较小,其标准差为0.0553,这表明所选样本中体现企业资产净收益率的指标 ROA 水平基本平稳。短期借款比例的均值为 0.1106,长期借款比例的平均值为 0.0343,短期借款比率要大于长期借款比率,说明从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上看,企业更倾向于短期借款,原因可能由于短期借款较灵活、限制条款少及易筹措等或者可能是由于短期借款融资成本低,有利于企业在低成本下运作资金。DR 的均值为 0.38,表明有 38%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回报率为负。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与启示性对策
6.1.1 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 2009—2014 年我国上海和深圳两家股票交易所的 A 股主板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且对经典的 Basu模型进行修正扩展,运用统计学软件 SPSS21.0,实证了分析了债务契约期限结构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从契约的角度,将会计稳健性动因进行深层次探讨,首要选取了短期借款比例、长期借款比例两个维度。加上我国资本市场的特殊性,把产权性质这一重要因素考虑进来,进而将样本总体划分为国有控股企业和非国有控股企业两部分,分别再对其短期借款比例、长期借款比例区分后形成四个维度考虑。从多个角度衡量了债务水平期限结构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并对这几个维度的作用力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了债权人对借款企业起到公司治理的作用,原因在于债权人期限结构的选择会影响债务人公司采纳的会计政策水平。同时,从侧面也反映了债权人对借款企业所提供的稳健会计信息有需求动机。孙铮等(2005)]38[实证检验得出债务契约能够使企业增强其自身的会计稳健性水平。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得出两个结论:1.债务契约期限结构与会计稳健性呈负相关关系,即债务水平期限较短的公司,其会计稳健性较高;而债务水平期限较长的公司,其会计稳健性较弱。2.考虑产权因素后的债务契约期限结构对稳健性的影响有差异,在非国有控股的企业中,较短的期限结构对会计稳健性的反应较敏感,且短期借款比例与稳健性显著正相关;而对于国有控股企业,较长的期限结构对会计稳健性的反应较敏感,且长期借款比例与稳健性显著负相关。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