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旅游领域成为社会投资热点
近年来,在文旅融合发展的政策背景下,中国旅游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旅游目的地的收入快速提升,旅游业已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产业。随着旅游行业战略地位的提高,旅游投资的规模和质量也在快速提升,旅游领域已经成为社会投资热点。旅游投资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支持性力量。目前,我国旅游投资规模仍然保持稳步增长的发展态势。旅游投资开始从高增速向高质量转变,各类旅游产品的整体品质和技术含量在不断提升。随着旅游投资由规模扩张进入提质增效时代,旅游投资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的综合效益显得更为重要。与此同时,旅游融资渠道的进一步拓展,互联网旅游投融资迅速发展。旅游投资的不断高涨改变中国旅游业的格局,成为中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力量。
旅游管理论文怎么写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旅游投资作为一种与旅游业相关的投资行为,其概念不仅包括投资主体、投资环境、投资风险、投资收益、投资意愿、投资潜力、投资对象等投资活动的基本要素,在研究方法上,也借鉴了很多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方法和理论。对旅游投资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就旅游投资主体、旅游投融资模式、旅游投资环境、旅游投资项目及旅游投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旅游投资主体研究
Kemal Kantarci(2007) 研究指出获得国内外的资金是中亚国家(CAS)成为主要旅游目的地的关键,由于许多中亚国家的国内资本有限,外国资本将发挥更重要作用[1]。陆林(2008)从制度变迁的视角探讨浙江省民营资本的旅游投资行为,分析了民营经济进入旅游业的主要渠道,探讨了市场主导的旅游经济制度下,民营资本在促进浙江省旅游发展和创新旅游投融资方面的重要作用[2]。卜洪运(2009)从旅游环境分析的角度,探讨了政府旅游投资的重要性,提出地方政府作为地方资源的拥有者和受益者,在旅游投资中起着主导作用[3]。张世兵,龙茂兴(2009)认为在乡村旅游中,社区、投资商和政府三个投资主体要建立良好的旅游合作关系,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4]。李涛(2018)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研究了中国乡村旅游投资发展历程,基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分析其主体特征演化的内在机制[5]。
目前,针对投资主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政府、企业、个体等不同投资主体参与旅游投资的情况,较少从中国宏观旅游发展的角度,研究旅游投资主体的变迁。
(二)旅游投融资模式研究。
目前关于旅游投融资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企业层面和政府层面,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旅游投资模式。Kumi Endo(2006) 探索了旅游业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格局和规模,发现旅游业的 FDI 随着时间的推移显著增加,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外国直接投资在旅游业中所起的作用在其整体经济活动中非常重要[6]。钱益春(2006)认为目前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不能采取单一的政府投资模式,应推动社会资本参与旅游基础设施投资[7]。杜俊义(2007)提出根据不同价值的旅游资源确定与其相匹配的旅游项目分级投资模式[8]。黄小芳,张辉(2010)在比较自筹模式、合作模式和 BOT 模式三种旅游房地产融资模式优劣的基础上,提出旅游房地产的综合融资模式[9]。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全球地方化
全球地方化概念最早出现在 20 世纪 80 经济学界跨国企业为适应地方市场而做出调整的行为。从词源上看,全球地方化来源于日语单词“dochakuka”,指的是农业技术要适应不同地区的耕地政策。直观地理解“全球地方化(Glocalization)”一词,它指“全球化”(Globalization)与“地方化”(Localization)的相互融合[32]。1992 年,英国社会学家罗兰·罗宾逊(Roland Robertson)在《全球化:社会理论与全球文化》(Social Theory andGlobal Culture)一书中将全球地方化的概念引入文化领域,构建了全球地方化理论的新框架。他认为全球化无法完全取代地方化,地方化也无法完全阻挡全球化,从本质上看,真正的全球化并不存在。全球化与地方化不是对立矛盾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全球地方化是普遍化与特殊化、国际化与本土化、一体化与分散化的相互渗透。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所指的“全球地方化”是全球商品、技术、思想、资本与人才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与地方进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二)旅游投资模式
关于旅游投资的概念,国内外学者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构建了不同的旅游投资模式。赵黎明(2011)从旅游投资环境的角度将旅游投资划分为资源主导、经济主导、综合发展和基础薄弱模式[33];黄郁成(2007)从旅游投资主体的角度,将旅游投资分为政府投资、外来投资、乡村集体组织和个体投资[34];兰英英(2011)认为我国旅游企业投融资模式有成立旅游股份、成立产业投资基金、旅游资产证券化、PPP 融资、BOT 融资五种[35]。李涛(2018)将乡村旅游总结归纳出自主经营、合作经营、股份合作经营和市场混合经营 4 种模式[36]。本研究中的旅游投资模式是指从全球地方化的角度,对区域旅游投资发展历程和经验教训进行分析总结,从中抽象出共性内容,用于指导投资分析与决策。
....................................
二、理论基础
(一)全球地方化理论
全球地方化概念最早出现在 20 世纪 80 经济学界,主要应用于全球性产品或服务适应地方市场的实践,即全球化产品或服务要想成功,需要考虑地方的法律、习俗和偏好,针对地方市场推出产品或服务[37]。从词源上来看,全球地方化来源于日语单词“dochakuka”,最初指的是农业技术要适应不同地区的耕地政策,后来,这个词被日本商人用来表达“全球本土化”或“适应当地情况的全球视野”[38],这就说明,全球地方化这一概念的提出,最初的灵感是来自于国际资本对地方化市场的进行的适应性实践,其形式是根据不同的地方化市场,做出适当的调整,其目的是契合和进入地方化市场[39]。20世纪 90 年代,齐格蒙·鲍曼(Zygmunt Bauman)[40]、戴维·赫尔德(David Held)、罗纳德·罗伯森(Roland Robertson)[41]等学者对于当时备受推崇的全球化理论进行了反思,深刻批判了全球化进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其中,罗纳德·罗伯森(Roland Robertson)构建了全球地方化的理论体系框架。
罗兰·罗宾逊(Roland Robertson)构建了全球地方化理论,他在跨国资本适应地方市场的实践以及对“全球”“地方”两个概念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全球地方化”的一般性理解,即全球地方化的过程是“全球”和“地方”两个主体相辅相成、互动发展形成的,全球化没有单方面的吞噬地方化,地方化也没有单方面的反抗全球化,“全球”与“地方”两个主体互动互融从而形成了全球地方化的概念[42]。罗宾逊的全球地方化理论指出全球化过程是建立在普遍与特殊的关系的基础上,将对立的普遍主义和特殊主义结合起来,就能够构建出全球地方化理论。根据全球地方化理论,全球与地方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共生共存、相互渗透的,全球的要素和地方的要素同时渗透到全球化中。
全球地方化理论不仅在在商业活动上有所应用,在文化、社会等领域也有所涉及。在社会文化领域,吕斌,周晓虹(2020)从全球地方化视角研究全球和地方的社会文化互动[43]。钱丽芸,朱竑(2011)研究了全球化背景下地方感的变化,以广州的粤语文化和移民文化为例,认为在全球化的时代,地方的重要性没有减少,地方的意义在于其内部与外部复杂的社会互动[44]。在商业活动领域,宋宪萍,陶纪坤(2011)从空间生产的视角,探讨全球流通网络的“去地方化”现象[45]。朱华友,王缉慈(2014)研究了中国沿海外贸加工集群的去地方化过程[46]。
................................
第三章 全球地方化对旅游投资的影响................................ 14
一、中国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全球化和地方化...........................14
(一)改革开放与全球化力量的提升..................................... 14
(二)国内旅游业崛起与地方化力量的抬头.......................... 14
第四章 区域旅游投资模式演化过程分析...............................18
一、研究设计.......................18
(一)案例地概况............................................18
(二)数据收集与整理............................... 18
第五章 全球地方化背景下区域旅游投资模式演化机理..............................33
一、 全球地方化—市场需求—旅游投资对象的范围和方式—旅游投资模式.................33
二、 全球地方化—产业环境—旅游投资主体选择和投资效益—旅游投资模式............ 35
第五章 全球地方化背景下区域旅游投资模式演化机理
一、全球地方化—市场需求—旅游投资对象的范围和方式—旅游投资模式
旅游市场国际化是促进区域旅游投资模式演化的重要驱动性力量。在中国旅游发展初期,旅游创汇是中国旅游发展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大量入境游客促使中国萌生了发展旅游的想法,村民在当地政府的带领下自发发展旅游,中国和部分跨国公司成立了少量旅游合资企业,对景区、酒店、饭店等领域进行旅游投资,该阶段旅游投资的目标是为了满足外国游客的需求,可以说,入境旅游市场决定了当时中国旅游投资的方向。21世纪以来,中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居民可自由支配收入不断提升,对旅游消费产生了越来越多的需求,国内旅游市场兴起。国内大众旅游市场的兴起带来了强劲的旅游投资,跨国企业以独资、合资、股份合作等方式介入中国旅游,国内大型旅游企业集团也纷纷兴起,掀起了旅游投资的热潮。2012 年后,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旅游消费不断转型升级,对文化旅游消费进一步提升,中国旅游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转变,全域旅游成为发展趋势,地方旅游投融资集团也因此成为区域旅游投资主导,对内整合旅游资源,对外与外来投资合作。结合黟县旅游发展实际,从旅游市场国际化和地方化需求分析全球地方化对黟县旅游投资模式演化。
1979 年,邓小平在黄山发表讲话,掀起中国旅游改革开放的浪潮,黟县发展旅游的意识觉醒,开始自发发展旅游,在黟县旅游发展的初始阶段,只有少量的游客前来,主要是黄山旅游辐射效应带来的部分游客,村民和政府对村落、景点进行少量的投资即可满足这部分游客的市场需求。随着中国旅游市场国际化程度的提升,对区域旅游投资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黟县通过引入以北京中坤集团为代表的外来大型企业进行古村落旅游的开发,提高了黟县旅游投资质量,加强旅游供给水平。2000 年西递、宏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黟县旅游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吸引了大量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的外来资本进行投资,投资开发了宏村奇墅湖国际旅游度假休闲中心、金陵黟县宾馆、西递“桃源人家”度假村、水墨宏村、鸳鸯谷景区、中法徽州乡村旅游合作项目、猪栏酒吧、碧山书局等旅游项目。
旅游管理论文参考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旅游投资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研究选取具有典型旅游投资演化特征的旅游强县黟县为案例地,首先从一般性的角度研究全球地方化的旅游投资,形成全球地方化下旅游投资的研究框架,再者,以黟县的访谈座谈和新闻文本分析等调研文本,采用质性研究方法进行互证,划分了黟县旅游发展阶段,深入研究了黟县旅游投资模式阶段性演化过程,最后,从全球地方化角度总结黟县旅游投资模式演化的机理,为区域旅游投资模式选择提供实践指导。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球化、地方化力量的交替发展对区域旅游投资产生深刻影响。全球地方化背景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发展经历可以划分为改革开放与全球化力量的提升、国内旅游业崛起与地方化力量的抬头、中国加入 WTO 与全球化、地方化力量的相互作用、供给侧改革和地方化力量的崛起 4 个阶段。地方化力量和全球化力量共同对区域旅游投资产生影响,区域旅游投资的演化沿着“初遇全球化-全球化与地方化相互影响-全球地方化”呈现出本地资本与外来资本博弈的特点。
(二)区域旅游投资存在“地方资源-政府-自发型”、“外来资本-市场-合作型”、“股份合作-市场-协同型”3 种投资模式。根据全球地方化背景下旅游投资研究框架,基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可以将黟县旅游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在生命地周期演化过程中,本地资本和外来资本相互博弈,受黟县旅游生命周期的演变的影响,其旅游投资模式形成了地方主导模式、外资注入模式、协同发展模式的阶段性演变,同时,本文从旅游投资主体、投入要素、投资对象、投资环境、投资效益等多角度分析每种模式的演化过程。旅游目的地应根据自身不同的发展阶段选择合适的旅游投资模式,确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旅游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