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王小波小说创作的心理特征
第一节 自卑情结
本节将会运用阿德勒的自卑心理学理论去探讨王小波个人的自卑情结如何物化到作品人物中。所谓自卑,是指人在某个阶段思想上未能达到自己的期望,或生理缺陷、生活经验不足时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情绪。而“情结”则是“指一种无意识的心理纠葛,是被意识压抑在心灵深处日积月累形成的具有本能冲动与情结倾向的某种意念群。” ??? 每个人身上都交织着各种的情结,有明显的,也有潜藏的,而作家作为知识分子,心中的情结自然较一般人强烈,并善于将其转化为创作心理而升华在思想里,渗透在作品中。自卑情结最早由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所提出的。“自卑情结是指一个人在意识到他要面对一个他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表现出的无所适从。” ???阿德勒一生都在致力于个性心理的研究,他研究得出的以自卑情结、补偿心理、优越感为中心概念的个体心理学体系,也广泛应用在文学艺术创作领域对作者的心理分析研究上。阿德勒认为,一个人生理有缺陷,或者年少时期受过创伤,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自卑感,进而积聚成难以排解的自卑情结。当自卑情结的不断加深,作为与之平衡的优越感自然而然也在不断的加强。作家们在自卑情结的驱使下,通过文学创作的方式以寻求内心的优越感。阅读王小波的小说文本,在那个离经叛道,张扬自我的表象下,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作家强烈的自卑情结。而这一情结,直接影响了作者创作的立意取向及情感态度。
阿德勒指出:“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更优秀,让自己过更好的生活。” ???在行为表现上傲慢自大,不可一世的人,内心深处或许都隐藏着自卑感。作家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改变的事实,或者无法获得的认同,都成为了作家在文学作品中寻找更好的自己的创作动力。部分学者研究认为,王小波的作品,天马行空,张扬个性,但笔者从作家的小说作品中也发现了其挥斩不掉的自卑气息。首先在小说主人公形象塑造上,他笔下塑造了一个个样子怪异、粗陋、一脸恶相的“王二”,如《黄金时代》的“王二”:“身高一米九以上,面色焦黄,嘴唇干裂,上面沾满碎纸和烟丝,头发乱如败棕,身穿一件破军衣……完全是一副流氓相。” ???还有《革命时代的爱情》里那个“小个子王二”等等,这都源于王小波对自己长相的自卑。“长相”这个东西,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有时候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如司汤达就长得不好看,所以他的作品中就出现了那瘦削的,备受女人青睐的美男子的形象。因为在创作中,这种自卑情结会化为艺术的动力,让作家在作品中塑造出作家理想中的自己,这就是阿德勒所说的心理补偿。人的内心是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的,如果自卑太多,就会变成抑郁,反之,优越感太多,就会变成自恋,这都是不正常的。从王小波的书信、杂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王小波对长相是很在乎的。在细读王小波的小说作品,就不难找出,他笔下的这些“王二”长相特异,作家对其如此重笔勾勒,实际上是通过戏谑幽默的方式,掩饰其对长相不满意的自卑心理。如果对于外貌的自卑只是浅表的,那么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和面对生命脆弱所感到的恐惧,就是更深层次的自卑体现了。王小波的作品中,经常会出现对死亡的探讨。
............................
第二节 叛逆心理
反抗,在现代汉语中的解释就是抵抗、反对。反抗心理则是个体对外界影响的心理抵抗,主要表现为当个体对外部世界感到不适时,采取反其道而行的方式来诉说自己的不满。在王小波的小说作品中,反抗心理一直贯穿其中,从表层的故事题材选择、人物形象塑造、故事情节安排、语言叙述手法,到作品要表达的深层次思想,无不表现出强烈的反抗意识。
据亲朋好友对王小波的回忆,王小波自己写的杂文、书信以及关于王小波的人物传记等资料显示,王小波是个生性沉静,但性格叛逆的人,王小波自己也曾说过自己很早就不是一个好孩子了。他的人生处处都充满了叛逆精神。小学时代,当别人都努力让自己成为当时标准中“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时,他就用上课发呆,拒绝回答问题这种消极抵抗的方式,对这种压制学生个性和创造能力的教育制度发起反抗;别人都在看主流书籍,他却在看“杂书”,甚至是一些有叛逆色彩的作家的作品。到后来文学创作之路,他也是剑走偏锋,坚持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独立的立场,对现实生活中的非常态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这些叛逆精神,让王小波在中国文学界中成为了一个“异类”,就如李银河所说:“按照中国当代文学的评价体系,王小波的确无法评置,因为从经历到作品,他始终都游离在这个体系之外。”???这种与生俱来的叛逆意识,在王小波的小说作品中无处不在。如早期小说《绿毛水怪》中的陈辉,五年级的陈辉经常会揭露老师们还有老师最宠爱的学生们内心的阴暗面,弄得老师们都恨他;当他回家后发现门锁了,他不会像其他同龄的孩子一样在门口傻站,而是转身就坚决地走了。又如《黄金时代》中的王二,当军代表要他交代和陈清扬的事情,他的选择是沉默:“他跟我讲话,我觉得很讨厌,就一声不吭地走掉了……最后他也没从我嘴里套出话来。他甚至搞不清我是不是哑巴。别人说我不是哑巴,他始终不相信,因为他从来没听我说过一句话……想起这一点,我就万分高兴。”???小说中的这些人物,都承载着王小波那颗叛逆的心。
.........................
第二章 王小波小说创作心理的嬗变轨迹
第一节 自卑与焦虑
王小波的创作始于 70 年代,也就是他参加“上山下乡运动”时的知青生活,这里可以看作是王小波小说创作的萌芽时期。美国心理学家克雷奇曾指出,早先的经验和像需要、情绪、态度和价值观念这样的一些重要因素,会决定一个人的知觉定势。???简而言之,就是我们会倾向于看见我们以前看过的东西,以及看见最适合我们当前对于世界所全神贯注和定向的东西。???而知觉定势会导致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无意识地将自己的经历作为蓝本进行定向的创作,这种无意识在创作主题和创作风格方面表现得尤其明显。在创作心理上,作家先前的经验影响决定其心理知觉,再将其投射于作品当中。那几年的知青生活,既为王小波后面的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也给王小波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心理创伤,也为其日后小说创作的格调和模式定下了基调。
1969 年,身为大院子弟的王小波第一次离开自己生长的北京城,来到云南生产建设兵团。这是他一次自主选择的生活。因为在北京这个有着“革命”标签的地方,讲究出身、血统,而作为“灰色分子”的王小波,在当时既不能热情地参加革命,又不能完全置身度外,生活是受到压抑的。在王小波的哥哥王小平写的《我的兄弟王小波》一书中,就对当时王小波家的处境进行过描述:“由于出身的原因,我在学校里没有参加任何的活动,整天无所事事,经常袖一本线装古诗,溜达到鱼塘边的树荫下消磨光阴。再后来根本不到学校去了,成了个彻底的逍遥派。”???由此可以知道,实际上王小波是不被大众群体接受的。这种大环境激发了王小波内心深处的自卑、忧郁的情绪。他急切地想融入这个群体,急切地想改变这个现状。于是,他毅然选择了到云南支边,是对祖国风光的向往,也是对改变目前生活境况的一次大胆尝试。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刚到云南时,农场领导就对这群 17、18 岁的知青训话道:“你们这些知青,来到这里,没有一个不是家里有问题的!你们要认真劳动,不许偷懒,扎根边疆,争取早日成为毛主席的合格战士!”???面对严厉高压的领导管理,荒凉贫瘠的物质生活,这群知青们从开始的欢欣雀跃和无限的憧憬,一下子掉进了底谷,开始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现实环境。在云南的生活,军事化的管理,造成知青们的私人空间的极度狭小,很多时候个人的隐私,都要被暴露在当时的强权管理中,大家开始陷入了无限的迷茫和彷徨中。
.............................
第二节 自我解释,走向成熟
大学四年生活和国外四年的求学经历,是王小波小说创作的第二个阶段,也是其小说创作定型并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
结束了自己的知青生活后,王小波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商品学专业,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在校期间,王小波阅读面不断拓宽,弥补了王小波知青时期知识的匮乏。随后,王小波奔赴美国匹兹堡大学留学,在这期间,他认识了许倬云先生,并挂在东亚研究中心当研究生,成为了许先生的学生。而在许先生门下学习的这一段经历,成为其文学创作的第一个转折点。
当时,王小波刚从文革的伤痛中走出来,美国这个地方,远离故乡,而在情感上远离了那个让他有痛苦回忆的年代,让他可以更好、更理性地审视那一段历史。这段时间,对王小波小说创作影响最大的是许倬云先生,许倬云先生对问题的多重思考的思辨方法和思想态度,让王小波在反思文革这段岁月时得到了很多的启发,而这些启发也为日后的文学创作起到了启蒙的作用。在许先生的指导下,王小波对中国古典文学进行了补习,也填补了王小波当初在古典文学方面的重要缺失。
赴美留学期间,他又开始了小说的创作,《黄金时代》和《唐人秘传故事》就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创作的。这期间,王小波在匹兹堡大学的图书馆大量阅读各类书籍,同时也接触到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地下小说,这在王小波的杂文《文明与讽刺》中有提到。王小波曾说,他对这时期的小说创作持怀疑态度,对小说中的内容也有批判,虽如此,但这些小说也开启了他以禁欲革命时期的性爱来表现人性的扭曲的创作思路。后来创作的《黄金时代》系列小说,就可以看出这种有别于中国文坛主流的创作风格。
.................................
第一节 自身气质的不断激化 .............................................. 21
第二节 人生经历的改变和教育层次的提升 .................................. 23
第三节 人生阅历的增加和人生意识的升华 .................................. 26
第四章 创作心理嬗变对王小波小说创作的影响 ................................ 29
第一节 人物形象塑造的变化 .............................................. 29
第二节 叙事方式的变化 .................................................. 32
第三节 精神结构的改变 .................................................. 35
第四章 创作心理嬗变对王小波小说创作的影响
第一节 人物形象塑造的变化
王小波小说的人物,算起来并不多,他的作品不像其他的作家一样,需要很丰富的人来对情节进行深化,王小波每一部作品,都只有寥寥几个角色。通过不同时期,人物塑造的前后变化,我们可以了解到作家小说创作心理的改变。归纳几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人物形象。
(一)众多的“王二”们
王小波曾在《革命时期的爱情》里写过:“在作者的作品里,他有很多同名的兄弟。作者本人年轻时也常被人叫作‘王二’,所以他也是作者的同名兄弟。”???这在其他作家的作品中是很少见的,也许王小波想通过“王二”在各个作品,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事件中的成长,见证作家在创作历程中的成长吧。“王二”们是王小波在“时代”系列小说中一个重要的人物,有时候,他是小说的主人公,如《黄金时代》、《三十而立》、《似水流年》、《革命时期的爱情》、《我的阴阳两界》、《白银时代》、《未来世界》等;有时候,他既是小说中的主人公,可他又是小说故事中的叙述者,如《万寿寺》、《红拂夜奔》、《寻找无双》,他既生活在现实的社会里,又是唐传奇中的讲述者。他们拥有同一个名字,身上也具有某些相同的特质,他们既是作品中的参与者,又是王小波本人的创作意志的反映。这些王二和作者本人都有着极为相似的经历,几乎都去插过队(除了《革命时代的爱情》中的王二)经历过那段荒诞的时代,然后或上大学、或当工人、或当教师,而这些都是作者自己真实人生中经历过的事情。虽然他们都叫“王二”,但是他们各却又有着不同的故事经历,那是因为作者在创造他们的时候,自己的思想和心理都在发生变化。
..........................
结论
王小波是当代文学中一个现象级的作家,他是那么的特殊而且无可替代,是因为他有很特殊的内在,拥有很自我的价值。时代在变,人也在变,时代环境对所有人都是一样的,但是在同一个时代环境下,每个人做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正是因为这种不一样,让王小波给中国当代文学留下了不可多得的一笔财富。王小波的创作心理是独一无二的例子,是值得进行深入研究的。王小波小说的特别,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因为王小波小说独特的创作心理,因着其特殊的作家气质、环境时代的变迁、人生阅历的增加和人生思想的升华,不断地变化发展,最终形成了其独特的小说创作模式,通过对王小波小说心理的研究,让我们更深层次地了解这位作家和他的小说作品,其小说创作心理在文本中的体现,既是个人的情感在作品中的物化,同时也是作家所处的时代在某一维度上在作品中的呈现,这也为日后的研究提供了实证的意义。王小波独特的创作心理,其形成与嬗变,对王小波小说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而通过本次对王小波小说创作心理的研究,笔者还得出了以下的发现:
第一,通过研究发现,作家王小波的内心一直存在着自卑心理。我们一直只看到了一个张狂、荒诞、自由不羁的王小波,但是我们却忽略了张狂荒诞背后,王小波想表达的内心想法。虽然他有自卑,但是随着年龄、生活的环境、自身视野的拓宽以及思想的提高,自卑的心理不断地在减少,甚至变成他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动力,实际上他的文学创作,就是他不断克服自己自卑心理,实现理想升华的一个过程和一种手段。
第二,目前的文学评论界对王小波文学意识形态的继承,大部分都停留在了对外国文学流派和个人意识研究上,但是笔者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分析,王小波的文学创作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不可忽视的。王小波身处的环境,以及从小接受的教育,尽管有时候他是叛逆的,但经年的浸染,始终对其成长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早期经验对一个作家的创作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在对其创作进行研究时,不能忽略了本土文化对作家的影响,应该综合各种因素对其创作的影响,这样才能把一个作家创作历程和要表达的思想完整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