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文学小说的流浪叙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9992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文学论文,笔者认为现代小说流浪叙事的形成来源于现代特殊环境:封闭国门被迫打开,西方新思潮的涌入冲击了知识分子固有思想,促使知识分子思想的转变;近代文学革命和小说界革命,提升了小说的地位,小说由文学边缘向中心地位靠拢;西方流浪汉小说的译入,拓展了现代作家创作思路,拓宽了文学创作视野;再就是中国社会时代背景给作家提供了充足的书写素材。

第一章 流浪叙事的含义及生成

第一节 流浪叙事的含义

何谓中国“现代小说”?现主要有两种意义表现,其一是强调其价值维度——即“现代”性质的小说。小说是中国古代就有的文学样式,魏晋时期的志人志怪小说,初具小说的形式;唐代传奇小说,表现出创作的主动性;至明清时期,小说有了长足发展。中国古代小说被视为“小道”,不能与诗文同登大雅之堂。但到了清末民初,随着“文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的开展,小说从文学边缘地位开始向中心地位移动。1902 年梁启超发起“小说界革命”竭力强调小说的启迪民智的社会功能,认为小说是“文学之最上乘”,“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①由此,“新小说”创作开始。“五四”文学革命给小说带来了“现代化”, 1926 年郁达夫在《小说论》中讲到“所以现代我们所说的小说,与其说是‘中国文学最近的一种新的格式’还不如说是‘中国小说的世界化’。”②这里的“中国现代小说”一词明确地指称新文学运动兴起后的新的格式。胡怀琛在《中国小说的起源及其演变》一书中,其中一章的题目就是“现代小说”,说:“现代小说,是指最近在中国最通行的小说…他所具有的特质如下……用现代语写……是写的不是说的……写一般人的日常生活……表现出民众的生活实况……”③在此,“现代小说”是用现代白话语言写成的文章,用于展现社会现实境况,展现民众真实生活,已达到启人心智的作用。“现代小说”还有一层意义则强调时间的维度,指以 1919 年“五四”文学革命为开端,到 1949 年 7 月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的现代文学小说。本文所要研究的现代小说是 1919 年至 1949 年时间段内的小说作品。

何谓“流浪”?中国古代原指在水里漂荡,或顺水势漂游,如晋代孙绰《喻道论》:“鳞介之物,不达皐壤之事;毛羽之族,不识流浪之势。”后引申为流转各地行踪无定,居无定所,四处漂泊。晋代陶潜《祭从弟敬远文》:“余尝学仕,缠绵人事,流浪无成,惧负素志。”唐代于逖《忆舍弟》诗:“饥寒各流浪,感念伤我神。”又指放浪、放纵、无拘束。唐代李渤《喜弟淑再至为长歌》:“嗟余流浪心最狂,十年学剑逢时康。”陈少白《兴中会革命史别录·尤少纨之略史》:“尤烈字少纨,放诞流浪,喜大言。” 还有轮回之意,宋代无名氏《异闻总录》卷一:“汝无始以来,迷己逐物,为所转溺于淫邪,流浪千劫,不自解脱。”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流浪被解释为:“生活没有着落,到处转移,随地谋生。”现代小说流浪叙事中对流浪的理解多表现为行踪无定、四处漂泊。陈召荣对流浪的界定是:“流浪的基本属性是就物质和精神生存境遇中那种失根或无归属感,以及与此相应的流动不定的生存状态。”①陈召荣在流浪表现形态的基础上,提出了流浪精神上的无归属感与失重感。流浪就是人们不停行走在路上,不停转换物理空间,伴随精神迷茫的动态生存状态。
............................

第二节 流浪叙事的生成机制
流浪叙事为什么会在 20 世纪的中国文学创作上集中出现?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看一下现代文学与现代小说的生成机制。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在肯定西洋学术著述与小说翻译对现代文学的积极影响时,追溯现代文学的源流,力图从两千多年来“白话文学”的传统中寻求现代文学成立的依据。胡适在《中国新文学运动小史》强调,影响白话文运动成功的“最重要因子”:“第一是我们有了一千多年的白话文作品”②。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在讲现代文学的源流时,是注重传统文学的潜在影响的,同时还注意到时代原因、社会背景及外国文学思潮等的影响。王哲甫《中国新文学运动史》第二、三、七、八章探讨了新文学运动发生的远因与近因,即自汉魏六朝以来民间文学演进、外国书籍的译介、社会政治文化环境变化等三个方面对现代文学产生的影响作用。郑振铎同样探讨过传统文学与现代文学创作的关系,认为新文学运动是在建设新文学观的基础上,重新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③。钱理群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在探讨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时提到:“文学革命既是文学发展自身孕育的结果,是社会变革与文化转型的产物,而外国文艺思潮的影响,则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外因。”④朱栋霖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肯定了西方小说翻译对现代小说的影响,在具体作家作品分析中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陈平原在探讨“新小说演进的动力”时总结道:“政治思潮、文化因素和域外小说的译入是现代小说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①。纵览以上内容可以发现,中国现代文学和现代小说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社会现实的综合作用。现代小说流浪叙事作为现代小说的组成部分,同样受到这三个方面的影响:文化渊源是流浪叙事能够产生必备的温床,是现代小说流浪叙事萌芽的基本文化养分;西方流浪汉文学观念和文学创作,对流浪叙事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社会现实环境是流浪叙事产生的催化剂,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


第二章 现代小说流浪叙事的发展脉络

第一节 二十年代流浪叙事作品
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是 1918 年 5 月鲁迅发表于《新青年》第 4 卷第 5 期的《狂人日记》,此后中国现代小说创作拉开序幕。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帝国主义入侵引发中国社会剧烈动荡,大批农民被抛离土地开始流浪,知识分子寻新知开始异国求学之旅;近代以来西学东渐风潮日益兴盛,新思想与旧观念、传统与现代交织一起,让旧社会挣扎出来的新知识分子无法适应,精神茫然不知所措后的知识分子开始了他们精神的流浪;“五四”文学革命后,现代作家在“人的觉醒”思想启蒙下,开始追寻个人的价值之旅。二十年代,小说家就在社会现实环境和社会文化变革影响下,开始了各种类型的流浪叙事创作,产生了一大批流浪叙事文学作品。

主要有:成仿吾的《一个流浪人的新年》,1920 年初作于日本,发表于 1922 年 3月 15 日的《创造季刊》第 1 卷第 1 期,描写了一个留学日本的中国青年在寄人篱下生活中的孤冷情怀,带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反封建色彩。潘漠华 1922 年 7 月发表在《小说月报》第 13 卷第 7 号的《乡心》,讲述了青年木匠阿贵为摆脱农村贫困生活,携妻跑到杭州奋斗却不尽人意的流浪之旅;《人间》1923 年 8 月 10 日发表于《小说月报》第 14 卷第 8 号,染工火吒司因窥视小姨梳妆而被赶走,踏上了流浪与困顿生活之路。庐隐的《或人的悲哀》1922 年 12 月发表于《小说月报》第 13 卷第 12 期,以书信体的形式演绎了主人公亚侠的生命悲剧;《海滨故人》1923 年 10 月始连载于《小说月报》第 14 卷 10—12 号,写了五个女大学生在恋爱问题上的失意苦闷,两部小说写出了现实束缚与追求理想矛盾中现代女性的流浪。冯沅君的《隔绝》1923 年 7月发表于《创造》季刊第 2 卷第 2 期,《隔绝之后》发表于 1924 年 4 月《创造周报》第 49 号,两部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或书信体写法,写出了时代女性在两难处境中的复杂心理和流浪。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全文两万五千余字,创作于 1924 年 2、3月间,在结构上分为三部:第一部《歧路》最初发表于 1924 年 3 月初旬上海《创造周刊》第 41 号,文末自注写于“二月十七日”;第二部《炼狱》最初发表于 1924 年3 月 16 日上海《创造周刊》第 44 号,文末自注写于“三月七日”;第三部《十字架》最初发表于 1924 年 4 月 5 日上海《创造周刊》第 47 号,文末自注写于“三月十八日”,后收入小说散文集《橄榄》,由上海创造社出版社在 1926 年 9 月出版。本书中的爱牟在国内遭受了冷遇和困苦之后,发誓要漂泊向自由的异乡,抛离故国开创美好的未来,可真正漂泊到日本后却因财务问题依然四处漂泊,依然感受到漂流的不安与痛苦。《行路难》最初发表于 1925 年 4 月 10 日至 25 日上海《东方杂志》第 22 卷第 7 号、第 8号,文末自注“十月十五日脱稿”。《行路难》描写的是爱牟一家漂泊到日本以后,生活的压力与痛苦、冷落与歧视,《行路难》的篇名取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归去来!”抒发心中不平之气。
............................

第二节 三十年代流浪叙事作品

现代文学的第二个十年,即从 1928 年到 1937 年抗战前的这一阶段,亦称之为30 年代现代文学。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30 年代的中国社会经历了剧烈动荡,以上海为中心的沿海城市加速了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进程,而广大内地农村封建宗法统治依然存在,此外中国革命历程由思想革命转向社会革命,异质文明的冲突和革命性质的转变使得作家们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转向了对社会性质、出路和发展趋向的探求。在无产阶级思想和革命时代背景的引领下,30 年代作家群创作了大量流浪叙事作品,很大部分作品突出了 “革命文学主题”。主要有:洪灵菲的《流亡》1928 年 4 月由现代书局出版,书写的是沈之菲政治流亡的经历。叶圣陶的《倪焕之》1928 年 1 月连载于《教育杂志》第 20 卷第 1 至第 12 号,反映了主人公倪焕之在在从辛亥革命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生活历程和精神面貌。蒋光慈《丽莎的哀怨》在 1929 年 8 月由现代书局出版,描写贵族少妇丽莎在十月革命后流亡到东方巴黎上海,苦苦挣扎一生的凄艳故事;《冲出云围的月亮》1929 年蒋光慈写于日本,上海北新书局 1930 年 1月初版,写了女学生王曼英大革命失败后流离失所辗转到了上海,在堕落中幡然醒悟重新走上革命道路的故事。柔石的《二月》1929 年由上海春潮书局出版,描写了青年知识者萧涧秋离开学校后,怀着热爱而有所顾忌的追寻理想,几经周折也不可得的故事;《为奴隶的母亲》1930 年 3 月发表于《萌芽月刊》第 1 卷第 3 期,主人公春宝娘被丈夫典给邻村地主作生育工具,在生下秋宝后被赶回家,此后的春宝娘开始了两地两孩之间的游荡之行。茅盾的《虹》1929 年 6 月开始连载于《小说月报》第 20 卷第 6、7 号,1930 年 2 月开明书店出版,讲述了主人公梅行素反抗包办婚姻而冲出家门的流浪成长故事;《幻灭》1930 年 5 月由开明书店出版,《幻灭》描写了主人公章静在革命浪潮中追寻光明的流浪之旅。许地山的《春桃》1934 年 7 月发表于《文学》第 3 卷第 1 号,写出了因战乱流离失所而流浪的春桃的故事。
...............................

第三章 流浪叙事的形象塑造 ........................................... 15
第一节 知识分子流浪者 ...................................... 15
第二节 农民工人流浪者 ............................................ 18
第三节 女性流浪者形象 ................................................... 20
第四章 流浪叙事的主题意蕴 ............................................... 22
第一节 批判主题............................................ 22
第二节 追寻主题............................................. 23
第三节 反抗主题.............................................. 26
第五章 流浪叙事的叙事特征 ............................................ 29
第一节 叙事视角.......................................... 29
一 第一人称叙事 ....................... 30
二 第三人称叙事 ................................... 30

第五章 流浪叙事的叙事特征

第一节 叙事视角
叙事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根据叙述者观察故事中情境的立场和聚焦点而区分。法国学者热奈特将叙事视角分为“零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三种类型;徐岱在《小说叙事学》中将叙事视角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中国现代流浪叙事在西方流浪汉小说的影响下,应用了第一人称叙事视角来创作。第一人称叙事方式虽能够强化真实感,却因叙事视角而不能客观、全面的再现流浪过程。为解决这一问题,第三人称叙事进入流浪叙事的创作。
一 第一人称叙事
相比较而言,小说中常用的人称是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第一人称叙事是以“我”为叙述者,从“我”的视角去看世界。第一人称叙事的优势是真实感强,尤其是当叙述内容中夹杂有某些具体可考的历史事件与明确的时空背景时,小说便有一种仿佛是某人真实生活经历的写照。现代流浪叙事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方式,以主人公“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现流浪过程,暴露社会生活阴暗面,增强流浪者形象的动态美和立体感。第一人称的真实感特点,让读者能介入叙述者所描绘的广阔的生活场景,跟着叙述者的视角一起移动,一起领略纷繁的世态,感受流浪者复杂的内心世界。
艾芜的《南行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特色的流浪叙事小说,依据作者自身经历描写了从四川、经云南、入缅甸的经历。文章大都以第一人称进行创作,透过“我”的视角对西南边陲地带的人、物、事进行观察,讲述“我”所遇到的流浪者的故事。流浪叙事中,艾芜对流浪者的行为常不加以评判,只让读者去认识西南边陲一个较陌生地带的人与事,给读者带来新鲜感。除此,艾芜还把视角放在对人性与生命意义、生命本原的观察,将流浪者的心酸苦楚、挣扎求存和人性真实的一面呈现出来。如在《我的爱人》里,“强盗婆”怒目相向的样子与时时不停的咒骂声让我们嫌恶,在偶然听到了“儿子和猪一块儿烧死在灶旁”的信息时才明白她心中的苦楚。使读者感受到她家破人亡的悲伤,认识到大众在黑暗中挣扎求生的凄凉。
.............................

结语 现代小说流浪叙事的当代影响


“流浪”是文学永恒的书写主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地更迭其主题呈现方式。流浪书写一直存在于中国文学活动中,自古至今,由诗歌创作到小说创作再到影视呈现,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对现代小说流浪叙事的研究,可了解中国文化中的流浪意识和流浪书写流变踪迹以及社会政治环境,为人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价值观念转变的研究打开了新的思路。

现代小说流浪叙事的形成来源于现代特殊环境:封闭国门被迫打开,西方新思潮的涌入冲击了知识分子固有思想,促使知识分子思想的转变;近代文学革命和小说界革命,提升了小说的地位,小说由文学边缘向中心地位靠拢;西方流浪汉小说的译入,拓展了现代作家创作思路,拓宽了文学创作视野;再就是中国社会时代背景给作家提供了充足的书写素材。经过初期的试笔,小说流浪叙事在迈入现代时期后迅速兴起,爆发了现代小说流浪叙事创作的热潮,涌现了大量小说文学作品。从小说角度来看,小说是中国古代就有的文学样式,从魏晋到近代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文学内容、创作目的等方面多侧重于才子佳人爱情描写和消遣娱乐,缺少对流浪现象的关注和书写。现代流浪汉小说的译入和流浪素材的出现,开创了小说创作新的书写样式,现代小说流浪叙事可谓是中国小说流浪叙事的发端。现代文学流浪叙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后来的叙事文学发展提供了借鉴。

新时期之后,小说创作依然保持着高昂的势头,文学作家结合自身经历和社会实际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流浪叙事小说占很大比重。如王蒙的新疆流寓小说,张炜的《你在高原》系列流浪小说,张贤亮、陆天明、赵光明等的新疆流浪小说。新时期小说创作受到了现代小说流浪叙事题材、主题、人物形象等的影响。如题材的选择,新时期作家多关注流浪行为,不仅是个体选择还有群体迁徙;人物形象塑造上,当代流浪形象塑造在受现代流浪叙事的影响下,刻画了不同类型流浪者,尤其是现代女性流浪者形象塑造,为新时期多样化的女性流浪者刻画奠定基础;新时期文学中的知识分子“精神流浪”现象普遍,充满了追寻的痛苦和焦灼,如知青群体迁徙后个人价值与理想的追逐,这是现代小说流浪叙事追寻主题的延续。新时期及以后的流浪叙事小说,既是现代流浪叙事小说的延续,又体现了新时期政治、文化和社会环境的特点,如新疆流浪小说的向西走模式和传奇性模式。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