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以来壮族文学研究的状况及反思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9986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文学论文,本文对新时期以来壮族文学研究状况进行概括和梳理,将壮族文学研究内容按照古代文学研究和壮族作家文学综合研究和壮族具体作家文学研究三个部分进行梳理,发现壮族文学研究已经呈现一种丰富的文学研究状态。在对新时期以来的研究文献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特点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概括出这些研究的主要取向:一是在新时期初期注重对壮族文学成果的搜集和整理,这一部分研究虽然在研究内容上略显单薄但是为后期壮族文学研究奠定了研究基础;二是研究者一直关注壮族文学的形式探讨,主要是对壮族文学体裁进行研究,在体裁研究中又以小说研究居多,所以壮族小说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视角都得到了极大丰富;其次是对壮族文学中语言的重视,研究者对壮族语言的关注首先是对汉语作品中语言艺术的研究,但是随着语言和话语方式研究的发展,壮族文学也开始关注到壮文写作,并且希冀通过壮族语言的研究去探寻出蕴藏在壮族文学内部所表达的深层民族内涵和民族诉求。

一、新时期以来壮族文学研究概要

(一)新时期以来壮族古代文学研究状态
对壮族古代文学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方面是对壮族民间文学进行研究,主要是对壮族古老的民间神话、民间传说以及民间故事等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则是对壮族古代文人文学进行研究,主要是对壮族古代诗人的诗歌作品进行整理和赏析研究。
1.壮族民间文学研究

壮族民间文学是壮族人民的集体智慧结晶,壮族比较著名的神话《布洛陀神话》、《莫一大王》等都是壮族文学研究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以来的壮族民间文学研究按照时间段主要分为三个重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是 20 世纪八十年代的研究,从搜集的资料来看,80 年代的壮族民间文学研究依然是壮族文学研究的重点,从数量上来看,其研究比重大于作家文学,从内容上看,主要是在新时期以前的搜集整理基础上进行的,大部分是对民间文学再进行补充汇编,挖掘更多的民间文学作品,并进行简要的评价。主要著作大致有:农品冠、曹廷伟《壮族民间故事选》(1982),胡仲实《壮族文学概论》(1982),黄勇刹《壮族歌谣概论》(1983),蓝鸿恩《壮族民间故事选》(1984),黄绍清、欧阳若修、周作秋等人编写的《壮族文学史》(1986 年)、韦其麟所编写的《壮族民间文学概观》(1988 年)等,在这些著作中有的是专门对壮族民间文学进行研究评论,有的还包括壮族作家文学的介绍和研究,但是从所占比重来看,大量篇幅都是对壮族民间文学的介绍。因此可以看出在新时期初期,学者对壮族文学的关注主要是集中在民间文学上。这一时期的期刊文献主要有:农学冠《壮族神话的美学意义》(1983),黄克东《试论壮“欢”的美学价值》(1983),黄绍清《略论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在文学史中的比重——从编写《壮族文学史》谈起》(1987),周作秋《编写民族民间文学史的几个问题——参加编写《壮族文学史》的一些体会》(1987),郭辉《壮族民间文学的文化功能初探》(1988)等,这些论文有的从美学角度来探讨壮族神话的特质,关注到了民间文学的美学价值;有的则是注意到了在编写壮族文学史时,对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所占比重进行讨论(这是新时期初期少数民族编写文学史所面临的共同的问题);有的是追溯壮族民间文学的发展,并探讨壮族文化和壮族民间文学的关系。
............................

(二)新时期以来壮族现当代作家文学综合研究状态
将壮族作家文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可以说这一部分是壮族文学研究的主要部分,也是研究最集中、最复杂的部分。其研究对象有的是整个壮族作家文学,有的是某类体裁研究,有的则是对某个时间段内的壮族作家文学进行研究。由于壮族作家及作品数量众多,所以其涉及的范围、内容非常广泛。从研究时间来看,新时期对于作家文学的发展来说是一个重要时期,从研究资料数量和内容来看,不管是八九十年代还是二十一世纪以来,都可以明显的看出研究者对壮族作家文学的关注度在持续增加,也可以明显看出壮族文学研究正从民间文学研究转向作家文学研究这样一个趋势。
1.壮族作家文学发展的成果展示

将壮族作家文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的著作很多,对壮族作家文学成果研究的梳理也同民间文学研究成果一样,按照发表时间进行梳理:八十年代代表性著作主要有:胡仲实《壮族文学概论》(1982)、欧阳若修《壮族文学史》三册(1986),梁庭望、农学冠《壮族文学概要》(1991),这一批著作主要部分仍然是以民间文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现当代壮族作家文学的研究也主要是对作家创作情况的整理,介绍壮族作家的主要作品,并未进行深入的评价和分析。九十年代以来的研究就非常丰富,这一方面是因为壮族作家群体不断发展壮大,创作出更多的文学作品,另一方面则是新的理论的介入使得对壮族作家文学的研究范围和广度也得到加深和拓展。其主要代表著作有:王敏之《壮族当代文学引论》(1993),王敏之、雷猛发《广西壮族文学评论集》(1999),周作秋、黄绍清等人著《壮族文学发展史》(2007),雷锐《壮族文学的现代化进程》(2008),陈丽琴等《壮族当代小说民族审美意识导论》(2010)等等。这些著作已经不再停留在对作家及作品的简单介绍和赏析,更多是结合新的时代背景来探究壮族文学中更深入的问题,比如雷锐所探讨的“壮族文学的现代化”,以及陈丽琴对壮族小说的民族审美专题研究都是结合着新的时代背景来对壮族作家文学进行探讨。以壮族作家文学为整体研究对象的除了上述的著作外,还有一部分散见于一些多民族文学研究的资料中,比如玛拉沁夫、吉狄马加《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经典文库·理论卷》(1999)中关注到壮族作家寻根意识的研究,关纪新《20 世纪中华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2006)则关注到壮族文学的审美特征,以及梁庭望《中国民族文学研究 60 年》(2010),业师张永刚《后现代与民族文学》(2014)等,这些著作虽未以壮族作家文学为主要研究对象,但壮族文学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多民族文学研究中不可绕开的一个关键,所以这些著作中也有涉及到对壮族文学的重要评论,因此仍然可以视为研究壮族作家文学的重要文献资料。
................................


二、新时期以来壮族文学研究的主要取向

(一)注重壮族文学成果的梳理
从新时期以来的研究文献可知,注重对壮族文学成果的梳理是壮族文学研究一直以来的主要研究取向。这一部分资料在壮族文学研究中占很大比重,它包括对整个壮族文学所取得成果进行梳理以及对具体作家作品的整理,这不仅为当代壮族文学甚至为整个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做了极具价值的资料整理工作,同时这类研究重在对各个阶段的壮族文学发展状况及特点,所取得的成就和壮族文学发展中依然存在的问题作一个全面的概括研究,所以这一类文献在整个壮族文学的研究中有突出的价值,因为这类材料与时俱进具有时效性,不仅在数量上不断增多,在内容上也是随着壮族文学的发展不断地丰富和更新,不仅记录着壮族文学过去的发展情况,更主要的是它还反映着当前的壮族文学状态,这对把握壮族文学内部发展规律做了一个非常翔实的基础工作。
以《壮族文学史》、《壮族文学发展史》、《壮族文学概要》等著作为例,这些著作都是重在对壮族文学的主要成果进行梳理和归纳,都是按照壮族文学发展的时间顺序对壮族文学成果进行梳理,但是在研究内容上我们注意到一个问题,就是梳理对象侧重点的转移,从新时期初期很多研究文献中可以看出,壮族文学研究其实几乎等同于壮族民间文学研究,对壮族文学作品的梳理重点都集中于对民间文学的搜集和整理上面,很多著作比如《壮族文学史》、《壮族文学概要》等等都是以民间文学为主,而对壮族作家文学的研究相当简略,期刊文献亦然。而这种研究趋势不仅表现在壮族文学研究中,甚至整个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都有这样一种倾向。很多学者都关注到这一研究倾向,也注意到这种研究倾向将不利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壮族文学研究者也发表了相同的看法,认为壮族文学不应当只是以壮族民间文学为主,应当加大对壮族作家文学的研究比重,平衡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在壮族文学中的地位。比如黄绍清等人就关注到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在文学史中所占比重的问题,还阐述了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的关系,他指出:“民间文学是一切文学的总源头,作家文学是从民间文学中汲取养料而发展起来的”①。也就是说作家文学和民间文学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在对壮族文学发展的研究中不应当忽视其中任何一部分。这些观点的提出,改变了壮族文学研究者在搜集工作中的侧重点,使更多学者投入到作家文学的研究工作中,加强了对壮族作家文学的搜集工作,这让很多优秀的作家作品不至于被埋没得以展现其价值,还极大地丰富了壮族文学。
.................................

(二)壮族文学形式的持续关注
对壮族文学形式的研究也是壮族文学研究的一个主要取向。对壮族文学形式的关注主要体现在对壮族文学体裁的研究和对壮族文学语言的重视上。
1.对壮族文学体裁的重视

首先壮族文学丰富性主要体现在其丰富的文学体裁上,所以对壮族文学体裁的研究一直是壮族文学研究的重点,其中主要以小说研究成果最丰。但是随着壮族文学研究视角的扩展,研究者不再仅将关注点集中在壮族小说研究上面,开始涉及壮族散文、诗歌、戏剧和影视文学等体裁的研究。从数量和成果来看,现在对壮族文学体裁的研究依然是以小说研究为主。就壮族小说研究而言,八九十年代对壮族小说的评论或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对壮族小说创作的成果的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的介绍和艺术特点的概括等问题的探究上,但自二十一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迎来一个繁荣时期,对壮族小说的研究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著作和期刊论文数量可观,说明壮族小说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成绩,这主要表现在壮族小说研究视角的丰富性上,研究者不再将关注点放在小说的主要内容,艺术特点的分析上,而是结合当下的时代背景以及新的文学理论来深入分析壮族小说,不仅关注到壮族小说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还深入地去探究作家通过小说创作所表达的新诉求。比如研究者开始从后现代视角对壮族小说创作进行探讨,刘纪新在《从统一走向多元——新时期以来壮族小说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中提到“后现代理论登陆中国,对人文主义、启蒙话语的消解,使得知识分子精英文化受到挑战。在这种背景之下,具有后现代主义色彩的小说、女性主义小说先后登上壮族文坛,同时,价值观的混乱也导致出现了一些具有明显庸俗化倾向的小说。所有这些,同此前已经在壮族文坛上形成气候的现代主义小说、曾经一统壮族小说的现实主义小说,共同构成了多元化格局。”

................................


三、新时期以来对壮族文学审美价值的关注...........................34
(一) 壮族古代文学的审美价值探索.........................................35
1.壮族古代文人文学中的美学思想研究............................35
2.壮族民间文学审美价值探索.......................................36
四、对新时期以来壮族文学研究的思考与建议................................46
(一)新时期以来壮族文学研究的价值............................................46
(二)推进壮族文学研究的建议...................................48
1.壮族文学研究中的不足之处.............................48
2.壮族文学研究的发展建议................................49

四、对新时期以来壮族文学研究的思考与建议

(一)新时期以来壮族文学研究的价值
值得肯定的是,新时期以来壮族文学的研究已经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不管是壮族文学的评论研究还是理论研究都取得非常丰富的研究成果,这一方面得益于壮族文学自身的丰富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很多研究者一直的不懈努力和对壮族文学研究视角的不断开拓。

首先从研究方法来看我们发现不管是对壮族民间文学还是壮族作家文学的研究中,都十分强调对这些作品的搜集和整理汇编工作,从宏观性上去把握壮族文学发展情况和特点,可以让读者和后续研究者清楚地了解和认识整个壮族文学发展脉络。就壮族民间文学研究来说,这项工作不仅仅显示对壮族文学文本的抢救与保护的重要性,更体现出一种对壮族文化的保护与重视。壮族文学研究者对壮族文学作品的集中整理与出版,既为后续的壮族文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材料,从文化传承和保护角度来说也有效地用文字记载和保留下很多壮族传统文化。对作家文学作品的搜集和整理,则在文本上丰富壮族文学的同时也丰富着整个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自新时期以来,壮族文学研究者积极借鉴主流文学文学批评方法和西方文艺理论来观照壮族文学发展,既拓展了壮族文学研究深度和广度,又丰富了壮族文学研究的内容。

其次从研究视角来看,新时期以来对壮族文学研究视角不断丰富,研究者注重对壮族文学发展的探索和反思,为壮族文学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体现了从宏观视野下对壮族文学多重价值的挖掘。比如研究者一直强调文学创作中的民族特性,在研究中突出了对壮族文学中民族性的关注和研究,深入探索壮族文学作品的文化价值和民族特色,壮族作家们也积极呼应这一主题,在创作中集中展现自己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责任感。其次,研究者还善于对壮族文学和其他民族文学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和其他民族文学的比较研究来对壮族文学的基本情况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借鉴优秀的民族文学来弥补差距。而对壮族文学审美价值的研究意义则在于,研究者不再将文学研究停留在对文本的思想内涵的研究上,而是开始去探寻文学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并且通过壮族文学中审美特性的探寻来深入剖析壮族文学特有的民族审美文化和民族特有的审美心理,进而丰富了壮族文学审美价值和审美内涵。

..............................


结论


我们在对整个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概括后发现很多民族文学研究已经开始注重对民族文学研究的成果进行梳理和反思。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壮族文学的研究成果虽然和壮族文学作品一样丰富多彩,可在对壮族文学研究状态的梳理和反思方面却非常欠缺,并且在理论建设上也缺少对理论水平的提升,这使得壮族文学研究在观念上或多或少忽视了壮族文学研究的价值内涵,这对于壮族文学的发展十分不利。由于从新时期开始壮族文学研究才开始比较集中系统地对壮族文学进行研究,并且也在这个时期取得丰富的成果,

所以以新时期以来的壮族文学研究资料为研究对象来把握壮族文学研究的基本状态和内在规律,这也基本将对壮族文学研究的主要资料囊括在内。
本文对新时期以来壮族文学研究状况进行概括和梳理,将壮族文学研究内容按照古代文学研究和壮族作家文学综合研究和壮族具体作家文学研究三个部分进行梳理,发现壮族文学研究已经呈现一种丰富的文学研究状态。在对新时期以来的研究文献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特点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概括出这些研究的主要取向:一是在新时期初期注重对壮族文学成果的搜集和整理,这一部分研究虽然在研究内容上略显单薄但是为后期壮族文学研究奠定了研究基础;二是研究者一直关注壮族文学的形式探讨,主要是对壮族文学体裁进行研究,在体裁研究中又以小说研究居多,所以壮族小说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视角都得到了极大丰富;其次是对壮族文学中语言的重视,研究者对壮族语言的关注首先是对汉语作品中语言艺术的研究,但是随着语言和话语方式研究的发展,壮族文学也开始关注到壮文写作,并且希冀通过壮族语言的研究去探寻出蕴藏在壮族文学内部所表达的深层民族内涵和民族诉求。三是对壮族文学的主题内涵的探讨不断深化,主要从对民族性的追寻和对新文化背景下作家创作新诉求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探讨作品中的生态主题、对女性生存境况的关注,对文化身份的焦虑以及作家的文化寻根意识等几个主题。在此基础上,研究还开始从审美的角度来研究壮族文学,对壮族文学丰富的审美内涵和价值的关注是壮族文学研究内容更丰富,研究进入更高层次的体现。但在对壮族文学审美价值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点的概括中,我们也发现由于壮族文学研究长久以来注重对文学主题中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内涵的研究而忽视了文学审美性的探究,所以对壮族文学研究中审美价值的探讨总体上可以说还非常薄弱。综上,我们对壮族文学研究的基本状态进行梳理概括,对壮族文学研究的主要取向进行研究,对壮族文学审美研究价值进行观照的基础上,肯定壮族文学研究已经形成的丰富形态和所形成的价值,同时我们也看到壮族文学研究中依然存在的问题,所以壮族文学研究想要获得突破性的发展还有一段艰辛的路程,为了促进壮族文学研究发展我们给出一些发展建议,并且指出未来壮族文学研究还可继续加强深入的一些新研究向度。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