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小说文学批评论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9983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文学论文,本文立足探究马原小说批评的特征,是因为马原作为 80 年代文学转型时期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史意义是开创性的。不论是他的“形式实验”,还是独特的藏族叙事,都在批评家那里得到了丰富多元的解读、阐释和判断。马原小说除了本身的独特性与丰富性之外,文学批评对其的质疑与肯定、探索与阐释也是其历史意义与价值重要部分。1985—1989 年可以说是马原小说批评的兴起。这一阶段,马原小说的“形式实验”探索与 80 年代中后期文学批评对小说的形式自由和审美期待是相互契合的。马原的小说创作与“新潮批评家”的努力共同创造了“马原现象”与“先锋神话”。1990—1999 年的马原小说批评,由于文学语境的变化,批评主体的更替、批评理论资源的更新,与上一个时期相比,马原小说批评的视阈从“现代性”向“后现代性”转换。这一批评视阈的转换可以看出,90 年代文学环境的不断多元化。批评家开始对马原小说的民族文学叙事的精神内核、后现代的写作技巧等多方面进行探究与反思。到了新世纪,马原小说批评在“重返八十年代”“再解读”等文学思潮的发展下,主要有溯源式研究与文本细读两大批评路径,重读马原小说文本、重回“马原现象”发生的历史现场,对有关马原小说的文学史叙述进行反思与批判。有关《牛鬼蛇神》等新作的批评则呈现出由媒体、出版商、批评家联合打造成了一次“王者回归”的商业化活动。然而,“马原回归”这一文学现象能够反映出批评界对复出的作家的普遍反映。

一、马原小说批评的兴起

(一)马原小说是如何从“流浪”到受追捧的
据统计,从 1986 年下半年到 1987 年上半年,全国关于马原的研讨会有十多场。在这一年之内举办如此多的专题探讨会,足以说明马原在当时文坛受关注的程度。但在这之前,马原已经笔耕十余年,马原在访谈中曾提及他的小说在 1985年之前基本都不能发,“大部分都是在各种各样的编辑部里流浪,直到一九八五年之后才逐渐地很容易发出来,而在这之前很多年根本就发不出来”①。可见,

对于马原小说来说,1985 年是一个转折。这一年,马原在《上海文学》发表《冈底斯的诱惑》,此时马原才算真正进入批评家的视野。那么,为什么马原小说在1985 年之前是“流浪”的?马原小说又是如何从“流浪”者成为批评界追捧的对象?本小节将围绕以上两个问题,探讨 1985 年前后的马原小说批评状况。

实际上,马原是在 70 年代末开始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海边也是一个世界》《方柱石扇面》《新忏悔录》《蟋蟀又叫了》《他喜欢单纯的颜色》等。虽然马原创作不是从 1985 年开始的,但文学史意义是从 1985 年开始的。因为《冈底斯的诱惑》的发表成为中国当代小说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马原曾在回忆中提及:“我说文坛接受马原这个人,大概应该算从《冈底斯的诱惑》开始。”②虽然这篇小说有着如此震撼力,但“《冈底斯的诱惑》的发表是个很耐人寻味的过程”③。1983 年,马原将《冈底斯的诱惑》投到《上海文学》。主编李子云回复马原:“看你的小说挺有意思,但是没太看懂。我自己拿不准,又给编辑部其他同事看,有的说喜欢,但是大家也都说没看懂。不好意思,给你退回来。”后来,这篇小说又辗转到四川作家龚巧明手中,也是相同的遭遇:“我觉得你写得特别好,但是我怎么没看明白呢?”当时,龚巧明力主在《西藏文学》上发表,但最后也未发表。机缘巧合下,龚巧明将小说推荐给著名的批评家李陀,李陀看完很激动,他告诉马原:“你的小说我得想办法帮你发出来。”一年后,李陀向编辑张斤夫推荐《冈底斯的诱惑》。张斤夫告诉李陀,这是《上海文学》一年前的退稿。但在李陀的推荐下,张斤夫还是为这篇小说写了“推荐语”并把小说带回上海,但因各种不可抗力量,这篇小说在复审和终审中没有通过。直到 1984 年秋杭州会议的召开,周介人将《冈底斯的诱惑》带到会上,让大家讨论这篇小说该不该发表。根据韩少功的回忆,在这次会议上马原开始受到当时文坛的关注,也正是这次会议推动了《冈底斯的诱惑》的发表进程。当《上海文学》杂志社负责人茹志鹃和李子云在发不发《冈底斯的诱惑》犹豫时,李陀、韩.少功等批评家、作家在看完稿子之后“给陌生的马原投一张很兴奋的赞成票” ①,并在此次会议上就《冈底斯的诱惑》及小说“形式”等问题展开激烈的探讨。虽然在这次会议上,当时文坛上有权威的作家、批评家给《冈底斯的诱惑》投了赞成票,但是它“流浪”的状态并没有就此结束,因为文章还需要经过刊物领导的同意才能正式发表。杭州会议结束后一段时间里,作品依然未发表。直到批评家李庆西“警告”了《上海文学》的领导,“不发表你会后悔一辈子”,领导才同意在 1985 年《上海文学》的第二期正式发表《冈底斯的诱惑》。
..........................

(二)马原小说批评的主要类型
上一节我们主要探讨了马原小说在 1985 年结束“流浪”的过程和原因,马原小说结束“流浪”之后,批评家是从哪几个方面分析马原小说将是本小节主要探究的问题。梳理马原小说批评的主要类型,可以发现批评界在 1986 前(包括1986 年)多将注意力放在马原小说的主题上,在 1987 年之后转向马原小说形式层面的研究。
1985 年《西藏文学》第 1 期刊发了刘伟的《〈拉萨河女神〉别具一格》和李佳俊的《生活的描写和文学的思考——读〈拉萨河〉断想录》,这两篇文章是最早研究马原先锋小说的文章。刘伟在文章中指出,《拉萨河女神》是篇“技巧性很高的小说,风格独特,很难归类属于哪个流派,哪种创作手法”,但他并没有深入分析马原小说的技巧,而是从故事细节出发给予作品积极的肯定:“《拉》是以一系列非常客观的细节描写连缀而成的,大量的细节,有的甚至攫取得荒诞无经,但一思索,又有一定的象征意义。”①李佳俊则认为《拉萨河女神》的情节混乱,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小说过分强调“生活的直觉”和“非理性倾向”,是对作者所见所闻缺乏应有的选择,致使小说意在创新,“客观上却陷入了自然主义的覆辙”。至于作品的主题方面,“看似没有主题,但细细品味,我们能隐约听到一曲时起时伏而响彻全篇的主旋律,支配作者创作这篇小说的情感冲动,那就是对原始美、自然美的崇拜和追求”②。在 1985 年的《西藏文学》第 1 期还发表了马原的《我的想法》,他从“小说没有惯常意义上的主题”“结构和作品的文学性”两个方面具体分析了《拉萨河女神》,他指出他的小说在文学构成上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似乎不相关的事物(色彩)的拼合,造成心理机制新的感应程序”,是一种“化学化合过程”③。但可惜的是,马原本人所强调的“新的感应程度”即“形式实验”在这一阶段并没有引起了批评家格外的注意。虽然他们已经意识到马原在小说形式上的创新与突破,但是批评家更多地还是以传统现实主义的批评眼光关注马原在小说形式上所做的努力究竟是为了传达一种怎样的精神内涵这一问题上。譬如,辛力在《对一个遥远世界的发现——马原西部小说的视角特点》中直接指出,虽然马原小说在艺术形式“搞得扑朔迷离”,但是读者最终还是希望在作品中寻求所谓精神层次的“内涵”。
...............................

二、马原小说批评的多元化发展

(一)反思与总结:对马原小说的历史评估
90 年代初,面对马原暂停小说创作的状况,批评家不得不停止“保卫先锋文学”“向先锋派致敬”①的行动,而转向对马原小说以及先锋小说的“缅怀”“反思”与“总结”②。这一时期,批评家对马原小说的反思与总结主要集中在形式式微的原因分析及小说的历史价值评估这两个方面。
陈晓明是最早对马原小说进行历史评估的批评家之一。他认为:“在清理‘先锋派’的历史轨迹时,马原不可否认是一个标明历史界线的起点。”③并且,陈晓明用严密的理论依据,联系当代文学发展脉络,对马原的历史地位作出了高度评价:马原的“叙述圈套”“不仅垒起了一个时代,同时也垒起了他自己的纪念碑”④。然而,在具体分析马原的“叙述圈套”时,陈晓明辨析了“写什么”与“怎么写”的本质区别,认为马原的“叙述圈套”是一次由“创作”向“写作”的退化,其真实目的是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寻找“有限的突破口”,但“叙述圈套”的“有限性”与“重复性”是马原小说最后走向式微的重要原因⑤。他对马原“叙述圈套”的局限性做了进一步的分析之后,提醒新一辈的写作者,虽然在马原之后,当代小说观念的新思路已经被打开,某些局限已经被打破,但是马原等先锋作家留给后继者的“不是一片广阔的可以任意开垦的处女地,而是一个前途未卜的疑难重重的世界”⑥。
实际上,有关马原小说形式式微这一问题的讨论,在 1987 年马原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上下都很平坦》之后就开始了。王干的《马原小说批判》是较早提出马原“形式实验”出现疲软现象的文章之一。他毫不客气地指出,马原在 1987年以来,不仅没有继续他的“形式实验”,反而不断消耗了他“所特有的良好艺术知觉和语言才禀”⑦。这种“艺术知觉”和“语言才禀”的消耗最主要体现在《上下都很平坦》中。他从《上下都很平坦》的小说背景、语言的灵敏度、操作故事方式等多个方面阐释了马原“无节制生产”的现象。同时王干指出,“无节制生产”是培养职业写手的过程,但他也认为马原不会加入到畅销小说的写作队伍中,所以在文章的最后他提醒道:“我想,马原写得太累了,该搁一搁笔了。”①吴俊在 1998 年《没有马原的风景》中也认为,马原在《上下都很平坦》中没有把握好“形式实验”的分寸,这预示着马原对“叙述圈套”的激情消退,对小说的激情也开始消退,而对小说激情的消退正是马原最后暂停小说创作的主要原因。
..............................

(二)“学院派批评”与“后现代主义”阐释
进入后新时期,新的文学环境已经在召唤一种全新的批评形态。一批操持着新批评理论和批评语言的批评家,主要包括王一川、陈晓明、张颐武、王岳川、王宁等,他们接手了吴亮、李劼对“先锋小说”的研究。他们在西方理论的基础上,采用了更为新潮的批评理论、批评话语——“后现代主义”,由此构成了新的批评圈子⑤。
那么,陈晓明、张颐武等人与吴亮、李劼相比,两者之间存在哪些区别与联系?他们的马原小说批评又有哪些新的文学成果?其实质意义表现在哪些地方?本小节将围绕以上几个问题展开。

首先,陈晓明、张颐武等人与吴亮、李劼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批评家的身份和存在方式。与吴亮、李劼的编辑身份不同的是,陈晓明、张颐武、王宁等大都出身于北京高等院校,这就代表着他们是更注重批评学理性的“学院派批评”①群体。正如王宁所说的:“‘学院派批评’,亦即学术批评,具体说来,就是追求一种理想的批评模式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文学批评学术化,文学理论科学化,文学研究理论化。”②的确,相比较吴亮、李劼,他们对西方 20 世纪文学及理论研究得更深,有更强的理论自足性和鲜明的自觉意识。他们一方面大力译介西方“后现代主义”理论和文学文本;一方面就“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后现代”特征、“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等问题展开广泛探讨;另一方面运用“后现代主义”理论武装后的批评策略,对“先锋小说”展开具体的文本批评。其次,批评主体构成的变化,带来了批评内质的变化。当文学批评成为职业的一部分,陈晓明、张颐武等批评家在面对具体的批评对象前,他们似乎更加小心与谨慎,力求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评价。比如陈晓明在阐释“先锋小说”的发生学意义时说道:“我无意于夸大当代小说(特别是“后新潮小说”)所达到的历史高度,我宁可认为这是在穷山恶水中的铤而走险的抉择。”③像是这样更加谨慎、稳当的评论,当然不是出于无法评估“先锋小说”的价值,也不是对意识形态的某种忌惮,而是来自“学院派批评”固有的学理性特性以及对知识生产的偏重,显示出重阐释的新批评形态。这两个批评圈子的相似点在于他们都将对马原小说的阐释当作一种智力游戏,吴亮认为“阐释马原肯定是一场极为有趣的博弈,它对我充满了诱惑”④。陈晓明也曾表示“先锋批评”是“一项智力活动”⑤。
...............................

三、马原小说批评的再出发........................................... 36
(一)“重返八十年代”语境下的马原小说批评 ...................... 36
(二)《牛鬼蛇神》:大众语境下的接受差异 ......................... 42

三、马原小说批评的再出发

(一)“重返八十年代”语境下的马原小说批评
“重返八十年代”是李杨、程光炜在 2005 年《当代作家评论》开设的文学专栏。他们以“知识考古学”作为理论资源,试图与 80 年代的主流文学批评观念对话,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完成对 80 年代的文学批评、文学史的的反思。在方法论意义上,“重返八十年代”是将“80 年代文学”这一整体变成一个问题,通过对“80 年代”的不断知识化和历史化,从而探讨是何种文学方式参与了 80年代的文学建构。像是程光炜、贺桂梅、杨庆祥等人就是通过对“先锋小说”“现代派”“重写文学史”等热点事件的知识谱系的梳理及重要作家作品的个案研究从而完成对“80 年代文学”的“重返”工作。马原作为 80 年代“先锋派”文学一个“标明历史界线的起点”①,必然成为批评界“重返”的重要对象之一。这也是马原小说为什么时隔 30 年依旧能够成为批评界热点研究对象的原因之一。
在具体的文学批评中,“重返”指的是重新返回某一客观存在的对象,即重新返回到“马原现象”的历史现场。这是一种历史化的批评方式,它要求还原对文学作品产生的历史语境,将问题置于“马原现象”发生的特定语境中去考察其产生和发展,所以“重返”这一本质特征预示着批评家“重返”“马原现象”时有两种批评策略的选择:其一是“去蔽”,即“悬置”关于“马原现象”的一切体系化的、既定的批评话语,对那些既定的文学批评范式、文学史叙述进行清理、反思和批判;其二是能动的面对客体对象,以一种全新的批评视角进入“马原现象”的历史现场,探讨何种力量与何种方式参与了“马原现象”的建构,从而挖掘出新的意义。
..........................

结语


在马原小说批评近 40 年的发展历程中,批评家的多元化解读和整体性观照为梳理 1985 年以后的文学史脉络、考察当代文学发展的历程和不确定性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文学讯息。本文梳理了 1985 年以来的马原小说批评三个不同阶段研究的特征,并认真分析了阶段特征的具体原因,得出结论的是马原小说批评所显示的特征和每个阶段性背后的文学语境和时代思潮有密切关系的。马原小说批评呈现的阶段性特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特定文学语境的实践性产物,也是时代思潮在文学批评领域的具体表现。
本文立足探究马原小说批评的特征,是因为马原作为 80 年代文学转型时期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史意义是开创性的。不论是他的“形式实验”,还是独特的藏族叙事,都在批评家那里得到了丰富多元的解读、阐释和判断。马原小说除了本身的独特性与丰富性之外,文学批评对其的质疑与肯定、探索与阐释也是其历史意义与价值重要部分。1985—1989 年可以说是马原小说批评的兴起。这一阶段,马原小说的“形式实验”探索与 80 年代中后期文学批评对小说的形式自由和审美期待是相互契合的。马原的小说创作与“新潮批评家”的努力共同创造了“马原现象”与“先锋神话”。1990—1999 年的马原小说批评,由于文学语境的变化,批评主体的更替、批评理论资源的更新,与上一个时期相比,马原小说批评的视阈从“现代性”向“后现代性”转换。这一批评视阈的转换可以看出,90 年代文学环境的不断多元化。批评家开始对马原小说的民族文学叙事的精神内核、后现代的写作技巧等多方面进行探究与反思。到了新世纪,马原小说批评在“重返八十年代”“再解读”等文学思潮的发展下,主要有溯源式研究与文本细读两大批评路径,重读马原小说文本、重回“马原现象”发生的历史现场,对有关马原小说的文学史叙述进行反思与批判。有关《牛鬼蛇神》等新作的批评则呈现出由媒体、出版商、批评家联合打造成了一次“王者回归”的商业化活动。然而,“马原回归”这一文学现象能够反映出批评界对复出的作家的普遍反映。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