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990 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台湾从 1987 年 7 月 15 日宣布解除戒严、开放党禁报禁,距今已过去 30 年余。就文学发展回溯的进程而言,由余光中总编的三部皇皇文学大系关涉时限分别为(1950-1970)①,1970-1989②、(1989-2003)③,时间跨度分别为 21、20、15 年,尤其进入后解严时代已 30 多年的台湾文学,其面貌的巨变亦非沧海桑田可以形容。2003 年版的大系序言里,无一例外地,小说、诗歌、散文乃至余光中撰写的总序里都弥漫着对文学衰颓、消费文化当道、信仰迷失之社会的慨叹,似乎“文学死亡”即将到来,影像与网络合谋即将攻城略地,文学已成为一种奢侈品。大系散文卷序中,张晓风在结尾写道:“如果一切顺利,如果文学仍有人肯读有人肯写,则二 0 二 0 年预料会有第四次的大系编务,愿人长久,千里共文学吧!”④既是感慨也是期望。而作为历史发展进程的一环,文学的未来显然仍要以合力的效用来进行考虑,从 2003 年大系出版后至今跨越十五个年度的台湾文学,依然在消费文化主潮的裹挟中以“热闹的寂寞”姿态笃定前行,在喧嚣浮躁的后现代社会,文学尤其是散文所绘制的最贴近人性、人心的繁复而深情的人间风景,仍是丰赡精神、疗愈生命的不变良方。
作为台湾文学的一环,散文的生成与 90 年代以来台湾文化生态的变化息息相关。有意思的是,和小说、诗歌等文类汲汲于吸收新理论新方法相比,散文始终保持其一贯的平稳姿态,以内敛低调的滞后方式迎接各种文化理论风潮的洗礼,也因此散文创作的变化不如前两者剧烈。就 90 年代以来至新世纪的台湾散文发展而言,对其影响最大的文化与理论思潮莫过于所谓“台湾文化主体性”建构、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及资本主义消费文化潮流的冲击。
(一)乡土文化运动与乡土散文创作的再兴起
在1977-1978 年间的乡土文学论争中,乡土文学取得了最后胜利并取代现代主义成为当时的文学主流,涌现出一批优秀乡土文学作家和作品。但乡土文学论争进程中本土意识的高涨也埋伏下分离主义的伏笔。这种分离主义的文学论在解严后的自由多元化语境中急速膨胀,并随詹宏志“边疆文学”的疑虑与广泛争议①而愈发咄咄逼人。80 年代特别是解严以后,一股倡导“台湾文化主体性”的文化思潮开始蔓延,“所谓的‘文化主体性’,指称的是以‘台湾’这块岛屿作为认同地域,而在意识上明显区别‘中国(大陆)’与‘台湾’的不同,企图在这两者殊异的认知上寻求建立‘台湾’的文化主体性”②。“本土化”作为人类学的一个概念主要是指殖民地人民反抗外来殖民统治,主张复兴本民族文化的政治运动。台湾本土化运动可溯源至 1895 年台湾人民的保台斗争。既有早期的武装斗争,也指被殖民时期有意识保持本民族文化生活方式、传承民族文化价值及民族精神。而台湾的所谓“本土文化”则是闽南、客家移民为主体的大陆移民共同创造的。闽台文化在语言、思维、习俗、宗教等方面呈现出高度一致性③。台湾文化作为区域文化,它的根紧系大陆,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文化的一部分。
............................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台湾社会本土化运动,最早开始于蒋经国执政时代的“政治本土化”改革。70 年代以后,由于世界形势的变化,国民党当局在国际舞台上进退失据,加上台湾经济起飞,民主意识崛起,党外活动频繁施压,在强大的内外压力之下,逐步开始重视台湾本土政治文化资源,即在政治上起用与重视本土人士,政策实施向本土文化建设倾斜。而文化运动在推进与实施的进程中,却逐渐沦为以构建“台湾主体性”为核心的新的文化“霸权主义”意识形态,成为“文化台独”论述操弄的理论工具。与 1970 年代的“乡土”内涵与运动目的比较而言,“基本上,本土论述以争取政治自由与建立本土文化的主体性为中心,而不再关怀现代性、阶级性与社会正义,遑论第三世界与大众文化的省思。可以说,乡土论是一种包含政治自由在内的文化运动,而本土论则是一种政治运动,这个政治运动在取得政治自由之后,却以民族主义收场”①。这一论断虽然指出了本土论者的政治本质,但对于其文化影响的考虑则未能加以析论。纵观台湾社会自80 年代以降出现的本土化现象,主要包含政治、教育、文化三方面。有人将其细分为八项:一、政治人物、军人与行政人员的族群交替;二、政治象征的变化;三、政治机构;四、有关台湾认同与两岸关系的官方言论;五、政治社会化,包括教科书;六、语言政策与社会语言自然的变化;七、在社会中,台湾各地本土文化的复苏;八、若干台湾电影与电视节目的本土色彩②。可见,本土化运动基本覆盖了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且历经数十年运作,深刻作用于民众的日常生活、文化认知与文学艺术的创作活动。倘将本土化运动效果与影响全部归入“文化台独”为争夺政治空间与政治权力的工具论,或者将本土化文学创作等同于乡土文学,忽视本土化运动发生、发展及其影响的复杂性,都有草率之嫌。“政治层面上的本土化发展固然形成某种氛围,文学再现却未必与整个时代的环境走向有直接明了的对应关系”③。本土化运动所推动建构的乡土文化语境对 90 年代以后台湾文学的发展影响不可低估,无论散文、小说、诗歌等创作题材、创作手法都因之发生了新的变化。
.................................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上世纪 80 年代以后,台湾经济迅速发展,职业妇女阶层比例快速增长,女作家的比例也随之不断提升。在 2003 年出版的九歌文学大系中,共计收入 71 位作家的作品,其中女性作家有 32 位,占比例 45%。《文讯》杂志社在 1997 年专门推出“十二位新世代女作家”专辑,1998 年则制作“女性作家知多少”调查表格①(如下):
由表可知,战后台湾女作家数量呈急剧上升态势,而在 1998 年,被称为新世代的 1960 年代后出生女作家超过该年龄段作家总数的一半以上,女作家的增加速度已然超过了男作家。愈来愈多的女性投身文学创作领域,成就了 90 年代乃至新世纪文学创作版图的异彩纷呈。这其中,出生于 1950 年代尤其是 1960 年代之后的女作家多接受西方高等教育,拥有海外留学背景和高学历成为普遍现象。她们大多接受过系统的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熏陶与妇女运动洗礼,回台后则投身教育、文化、经济领域,将开放的视野与西方女性主义观念带入台湾社会,为女性平权运动提供了人才资源。而“解严”的宽松氛围加上第三波全球女性主义运动强劲的推动力,使得女性主义、追求性别平权浪潮在 90 年代的台湾得到迅猛发展。加上彼时台湾正面临新与旧的交替、全球化的商业体制所引发的人口与资金的流通、后现代对传统大论述的挑战、后殖民所唤起的本土意识,以及社会认同危机,政治态势的变化等等,都使得台湾本土的书写成为多元论述对话的空间,给女性书写注入了诸多新的元素。“女性既要面对女人即商品的传统偏见,更要面对社会即商场、文化即商品的后现代逻辑。但当注视女性客体的主体也是女性时,一旦注视的角度有了改变,各种仿谑、幽默、讽刺都可能改写既有的权力机制,欲望架构”①。从而赋予女性作家宽广的观照视野与创作可能。
.........................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80 年代末期解严以后,社会文化语境的多元化迅速推动了边缘族群的自我认知和主体建构意识,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原住民族群的强烈主体性意识凸显并随之转化为文化、政治各领域的话语诉求;而”同志”文学也逐渐由边缘游离姿态逐渐顺畅纳入多元文化轨道。使得散文创作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样貌。
一、“原住民”散文创作中的主体性建构
(一)“原住民”文学主体界定与创作概述
原住民族,并非台湾一个特有民族名称。1898 年,日本人类学者伊能嘉矩将台湾原住民族分为“4 群 8 族 11 部”,1890 年代初期分为泰雅族、布农族、邹族、赛夏族、排湾族、卑南族和阿美族,雅美族(后来的达悟族)和鲁凯族稍后加入,成为台湾原住民族的传统 9 族;国民党迁台初期,为消除日据时期对原住民族所产生的影响,以平地山胞和山地山胞两分法取代 9 族分类法,以此认定台湾先住民族同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1998 年台湾原住民族委员会成立后,以先申请后审核考证方式对族群身份名称进行认定,目前有 16 个族群完成认定。依据人口多少,分别是阿美族 Pangcah (Amis)、排湾族(Payuan)(Paiwan)、泰雅族Tayal (Atayal)、布农族(Bunun)鲁凯族Drekay (Rukai) 、邹族Cou (Tsou)、赛夏族(SaiSiyat)达悟族(Tao)邵族 Thao、噶玛兰族 Kebalan (Kavalan)、太鲁阁族(Truku)(Taroko)、撒奇莱雅(Sakizaya)赛德克族(Seediq)拉阿鲁哇族(Hla'alua)(Saaroa)。但是,“原住民”一词的提法其实是不够科学的,或以“先住民”较为可靠。因为目前无论是考古学或民族学上的证据,都无法证明原住民各族是“原住”在台湾;即使由原住民本身代代相承的神话起源故事、口传叙事内容来看,也有若干传说指出他们是由海外发源而来。80 年代以后,居住在台湾的土著族群选择以“原住民”一词作为族群认同、民族识别的诉求,
并通过社会运动推动这一诉求,其中显然包含了强烈的政治意涵,急切期望借助政治性力量来推动民族主体性的实现。“在当前强调多元文化、重视少数族群的趋势中,提举出‘原住民’一词,已脱离以科学事实为基础的判断,成为弱势族群凝聚涣散的认同、争取政经资源的基础,也是行动上的主体性指标或信仰” ①。
.............................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110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110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123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168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168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181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219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219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230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舒国治,1952 年生,祖籍浙江奉化。已集结成书的散文作品计有《读金庸偶得》《台湾重游》《理想的下午——关于旅行也关于晃荡》《门外汉的京都》《流浪集——也及走路、喝茶与睡觉》《台北小吃札记》《穷中谈吃》《水城台北》《台湾小吃行脚》《宜兰一瞥》《台北游艺》《杂写》《舒国治精选集》十三本。讨论新世纪以来的台湾散文,述及旅行散文、饮食散文亦或在地书写、怀旧书写等议题,舒国治都是无法忽略的一个。尤其是其独具特色的“流浪”、“晃荡”书写传达的清简生活美学及个性鲜明的散文风格,被誉为“舒式”美学并广为读者喜爱,被赋予“旅行作家”、“小吃教主”、“晃荡达人”等多种名号,反映了其散文书写的多重面向和受到的多层面关注。作为台湾新世纪散文家中特立独行的一位,舒国治奇特的人生经历,开阔的文化视野,融合精英认知和强烈庶民情结的书写,使得他的散文平衡兼具了雅俗共赏的多元特质。可谓近年来台湾散文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
结语
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近三十年,是台湾当代散文面貌变迁最为剧烈的时期。从散文主题、创作主体倾向、艺术手法创新、散文类型等都演绎出丰富多彩的样貌。总结其梳理其发展路线,就纵向观察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90 年代初期对 80 年代散文类型拓展的深化,社会文化语境的宽松形同“王纲解纽”时代的到来,使得散文创作百无禁忌,散文个性得到充分释放;但同时散文的消费性取向亦逐步深化;二是 90 年代中期至新世纪前五年左右,随着市场运作与散文消费性格的加强,散文的专业化写作得到凸显,涌现出一批所谓的“主题散文”也即“类型散文”;三是最近十年以来专业化写作逐渐为个性化书写所取代,散文家开始有意识地寻找自己的兴趣领域并专注拓展疆域。就散文创作队伍的变化而言,90 年代初期,40、50 后一代作家乃至部分 30 后作家仍笔力不辍,如齐邦媛、逯耀东、陈列、林清玄、亮轩、林文月、张晓风、阿盛、席慕蓉、洪素丽、颜昆阳、徐仁修、林文义、陈幸蕙、曾丽华等;90 年代末期,不少老作家或停笔或作品逐渐减少,60 后作家陆续登上文坛并形成 50、60 后几乎平分秋色之格局,廖玉蕙、凌拂、周芬伶、简媜、张小虹、张曼娟、王家祥、钟怡雯、钟文音、陈玉慧、杨照、郝誉翔、吕政达、王浩威、张启疆、林燿德、夏曼·蓝波安、廖鸿基、庄裕安、唐捐等,这时期有如吴明益、张惠菁之表现卓异的 70后作家也开始崭露头角;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前后,70 后作家全面崛起,吴明益、张惠菁、徐国能、王盛弘、许正平、赖钰婷、许婉姿、房慧真、马世芳等,成为现今散文创作队伍的重要力量,虽未足以撼动 60 后一代的主力地位,但不少作家已基本形成其独具个性化、可供辨识的散文风格,未来堪足持续关注。而于近五年左右登上文坛的 80 后一代,杨佳娴、言叔夏、陈柏青、李维菁、刘梓洁、黄信恩、黄文鉅、甘照文、李时雍以及 1979 年出生的黄丽群等虽出手不凡,语言老辣,但风格塑型仍需假以时日。基本而言,每一世代群作家的登场时间大同小异,天赋异秉者则早秀风姿,如简媜、吴明益、张惠菁等;亦有创作散文较晚、多年磨剑一朝成名者,如舒国治、柯裕棻、唐诺、傅月庵、唐捐、邱坤良等。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