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消费时代的文学活动与文学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1274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第 1 章 由文学的边缘化说开去

对于“文学消亡”、“文学理论死亡”等概念,人们已经由开始的震惊、恐惧,经过了短暂的思考期、争论期发展到了现在彻底的平静与完全的接受。尽管学界对于这些说法有着不同的学术观点,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地共同之处,就是文学已由中心转向了边缘。虽然对于文学的“边缘化”问题西方与我国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现实背景,国内外学者也有着不同的认知环境和背景,但文学“消亡”或“边缘”的原因、现实,以及将要面临的问题,却是各国学者试图共同解决的问题。“终结论”的问题,早在黑格尔那里就被提出来过,关于艺术的、文学的终结的争论在西方已经存在了几十年。作为一个热点被中国学界关注,是在《文学评论》2001 年第一期发表了美国知名学者希利斯·米勒的文章《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存在吗?》之后。西方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文学艺术实践所总结出的理论,在中国十几年之内就全部上演了一遍。当研究者们准备将这些理论消化融合之后付诸于中国的创作实践充满鸿鹄之志时,“文学消亡”、“文化研究”却又扑面而来了。日益制度化和学科化的文学研究已经不合时宜甚至和文学本身的发展现状脱节了,文化研究的介入是早晚都要到来的,只不过是西方学者比我们先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文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这个“消亡”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外延的不断扩大让“中心”抑或“边缘”的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在当今时代,文学以及和文学有关的创作者、鉴赏者等等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和挑战。这种压力不仅来自商业主义规则,生存经济控制,也来自其它种类文化的不断侵入,使得文学对自身创新甚至生存的要求越来越高。其实,“消亡”只是一种极端的说法,西方和中国持“消亡”论者也不得不承认文学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艺术门类,是不会消亡的,并且事实也的确如此。
根据北京开卷图书研究所于2004年12月3日到20 日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和沈阳等6个城市有影响的综合性大书店对14岁以上读者进行的调查,我们看到2003年,处在读者最喜欢的书前三甲位置的图书与2003年的调查结果没有发生变化,..............
...............................

第 2 章 消费时代的作者

2.1作者在历史上的中心地位
20世纪末,消费社会现状的出现,商业文化、消费文化解构了原有的精英文化概念,取而代之的在中国这块新鲜的文学领域内大张旗鼓了,经典作品和精英作家顿时失去了往日的辉煌。由于市场经济规则的介入,文学的创作原则、评判尺度、研究标准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原有的创作动力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在进入当前的文学创作状况之前,我们不能不先回顾一下历史上作者中心论的发生与发展的线索,试图找到作者创作活动转变的内在根源。西方传统文学理论认为,一部作品的文学意义,就是作者创作时寄予其中的意义,作者在创作完成作品时就决定了这部作品的全部,而读者阅读欣赏这部作品的全部就在于发现与寻找这个原意。
19世纪欧洲文学在批评历史中先后出现了实证主义、唯美主义和现实主义三种影响较大的批评模式。实证主义批评注重收集和考证文学相关的传记材料,它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 17世纪意大利哲学家维克的批评思想;二是实证主义哲学的发展。维克运用对古希腊社会的研究成果,对荷马史诗中的主人公进行全新的分析,从而发现了“真正的荷马”。而“实证主义哲学关注可感知的事实而不是观念;是这些事实如何发生,而不是为什么会发生。凡是不建立在感性证据之上的知识全都被认为是捕风捉影。”
在这种实证主义时代因果论造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一部作品只有一个真正的愿意,那就是作者创作时注入的原意,如果没有发现它,那是我们理解或者运用理论的失误。只有这一原意,才是衡量对作品意义的解释与理解是否正确的客观标准。德国解释学鼻祖施莱尔马赫认为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就是由读者理解作品时的心态向作者创作时的心态复原的一种心理转移;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中作者创作的明确意识到的意图,和没有明确意识到的潜意识和无意识在作品中的表现;到美国当代批评家提出的“意义”和“意延”的界定。后来现代西方历史意识的兴起标志着解释学终结,他也曾给作者创造的“意义”带上了一抹“客观性”的虚幻光圈。这种哲学指导下,圣·伯夫主张批评的任务只是探求搜集有关作家和文学史上的种种实证事实。认为如果不去考察人,便很难评价他的作品。.........................
........................

第3章消费时代的阅读.......................................20
3.1 读者走向中心................................................20
3.2 消遣型阅读.....................................................22
3.3 身份、时尚型阅读........................................24
3.3.1 名人效应...................................................25
3.3.2 身份、时尚的象征..................................26
3.4 消费时代文学阐释的意义...........................28
第 4 章消费时代的文学研究............................30
4.1 20 世纪文化景观............................................30
4.2 消费时代的消费文化研究................................31
4.3 消费时代的文化研究与文学之互动..................34
4.4 消费文化研究对文学研究之新变.....................36
4.4.1 传统文学中心的消解.......................................36
4.4.2 无标准的狂欢..................................................37
4. 4. 3 说服的时代...................................................39
..........................................

结 语
作为文学系的学生,不论是对消费活动的关注也好,或是对文学活动的坚守也好,都应站在事实的基础上,做中肯的研究。消费文化影响的不只是我们的头脑,它重点在于组织和规范我们的社会实践,影响我们的行为,从而对我们的创作、接受以及鉴赏产生真实而实际的后果。通过对消费活动与文学活动的关系的初步探讨,试图在混沌的概念和命名中为文学活动与文学研究理出一片新天地。精英话语权的旁落,对个人生存状态的极度张扬,后现代语境下语言所指的无休止的扩大,以及在生存压力下对故事性作品的偏爱。都让作者的地位这种后现代语境下文化的转向、现实中主动权的被迫出让,使作者的创作心理和创作实践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消费时代的阅读也不再是过去培养素质、陶冶情操的手段了,它已经仿佛是日常生活的延续,接受过程和日常生活是交织在一起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消遣型阅读、时尚型阅读越来越成为时代的主流,读者的地位也有过去的倍受冷落到了今天的风光无限。消费文化研究的兴起、文学活动的新变,对于古老的文学研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消费文化研究给文学研究带来了新的研究对象和新的研究角度及方法,让日益边缘化的文学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中心或者边缘、说服抑或阐释,都不是文学活动甚至文学研究存在或消亡的依据,文学永远不会消亡只会随着社会时代、文化历史求新求变。这就是文学这个学科几千年来存在和发展的根基。执着于精英旁落的挫败感还是消费文化盛行、大众文化占主流的失落感都对文学的发展毫无益处,消费时代文学自有其迎接挑战的坚韧力!

参考文献
[1] 陈晓明.后现代的间隙[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2] 王先霈.文学批评原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 [德]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黎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 [法]布尔迪厄.信仰的生产:为符号商品经济而作 [A].吴士余.大众文化研究[C].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1.
[5] [美]柯塞.理念人[M].郭方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6] 王一川.汉语形象与现代性情结[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 [德]西美尔.时尚的哲学[M].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8] 斯炎伟.图像文化逻辑与当前文学的生存境遇[J].文艺理论研究,2005,(2):26~31.
[9] [英]斯图尔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M].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0] 程正民.巴赫金的文化诗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1] 刘再复.性格组合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