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休形势下都市类纸媒在社会新闻报道中的伦理问题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8230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都市类纸媒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产物,一直带有鲜明的市场性和市民性。社会新闻,因来源于百姓生活,和读者具有很强的接近性。因此,社会新闻一直都是都市类报纸的新闻报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近些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传统的都市类报纸一面遭受着新媒体的冲击,一面不断探索与其融合,不少纸媒都推出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以及APP等等,尤其是一些都市类媒体。

作为社会新闻“富矿”的都市类报纸,纷纷利用起新媒体的时效性、互动性,实行“一稿多发”的机制,在第一时间就将记者采写到的社会新闻发布给受众,抢占先机,再将全面的报道发布在次日的报纸上。这样的变化,也给其王牌的社会新闻报道带来诸多的伦理混乱、失范的问题。

首先,一味追求时效性、抢夺最先“发声”,往往忽略了对社会新闻真实性、准确性的核实,新闻失实的现象时有发生。

其次,盲目地将社会热点先发至新媒体,利用其与读者的互动性,形成一种非理性的网络舆论,影响了纸媒报道的主观性。

同时,纸媒对社会热点的把握,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出现偏颇,有些媒体为了博得关注,甚至会报道一些违背伦理道德的新闻,甚至会出现新闻寻租和媒介审判的现象。这些问题不仅对纸媒的公信力,甚至对读者的价值观、社会舆论、社会道德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因此,本文将运用笔者自身的媒体工作实践,结合新媒体形势下都市类媒体的报道变革,从而重点分析其在社会新闻报道中产生的新的新闻伦理问题,分析这写新的新闻伦理失范所带来的危害,并最终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和对策,希望能对当今新媒体形势下都市类媒体的社会新闻报道,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

1.2本文研究方法

本文将运用笔者自身的媒体工作实践,结合新媒体形势下都市类媒体的报道变革,从而重点分析其在社会新闻报道中产生的新的新闻伦理问题,剖析这样的新闻伦理问题出现的危害,并且最终提出解决这些论题问题对策,希望能对当今新媒体形势下都市类媒体的社会新闻报道的良性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形势下,作为纸媒的新闻工作者,在报道社会新闻时,如何运用新媒体平台和报纸平台,进行符合伦理的报道。而在在身陷选择困境时,通过何种途径才能做出符合伦理的决策。

在伦理学的视野下,结合新闻传播学的知识,分析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所遇到伦理困境,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操作方式。

一、案例分析法。选取各大都市类纸媒对社会新闻报道中的经典案例,分析新闻职业的伦理困境,并进行理论实践推导。采取“为我所用”的方式,不局限于一个案例之中。

二、对比分析法。选取一些关注高、受争议的社会新闻事件,将不同的都市报纸媒对该事件的不同报道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分析这些报道中的伦理问题。

三、文献综述法。查阅以往关于新闻伦理的资料,学习其经典伦理,分析其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

​........................

2关于新闻和伦理的概念

2.1新闻和社会新闻

定义,是对事物本质特征,或事物的外延内涵,做出简要的说明。因此,给新闻下定义,一定是对新闻本质特征的概括。

在西方,国外的学者和专家,争论了100多年,给新闻下了上百种的定义。在国内,对新闻的定义也是百家争鸣。但总结这些给新闻下的定义无外乎有这样三个特征:新近、事实和报道。

国外,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院长莫特认为:“新闻时最近报道的事情。”美国《纽约太阳报》编辑约翰博加特认为:“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英国的《泰晤士报》则认为新闻时变迁的记录。

国内,范长江在《记者工作随想》中认为:“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邵飘萍在《新闻学总编》中说:“新闻者,最近时间内所发生、认识一切关系社会人生的兴味、实益之事物现象也。”徐宝璜也在《论新闻学》中认为“新闻者乃多数阅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也。”陈力丹则认为:“新闻时新近发生的事实变动的信息。”

在众多的定义说法中,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给“新闻”所下的定义,是最有影响力的。他说: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此前,有人认为新闻是一种事实。但笔者认为,这是新闻和事实是两个概念。事实是客观存在的,而新闻是主观对客观存在的一种客观的反映。还有人认为,新闻是对事实的一种报道。这将新闻定义成了传播。有闻必录不是新闻。没有突出新闻这两个字当中的“新”字。没有加入对“新”这个字的定义,就不能称得上新闻,只能叫做历史。历史不是新闻。新闻所报道的事实,一定要是新近发生的,而且不仅如此,有多“新”还决定了新闻的价值。

因此,只有陆定一对新闻的定义是全面而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既指出了事实是新闻的基础,也强调了对其报道的主观能动性。​

.........................

2.2伦理和新闻伦理

无论是西方和是国内,伦理都有着习惯和规则的意思。

伦理发展到现在,更多的专家和学者认为,伦理学是一门关于道德的学问。伦理和道德在界线上似乎不是非常的明确,但事实上,道德和伦理还是有区别的。

黑格尔就认为,道德是“自由在内心中的实现”,是人的内在自由,表现为一定的社会组织关系。但是伦理,则是人的内在的自由和外在的自由的统一。它们是一个包含的关系。伦理应该是一种道德表现,表现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与他人交往中。

新闻伦理又是什么呢?周鸿书认为,新闻伦理是研究新闻道德现象的。作为研究对象的新闻道德,也叫做新闻职业道德。它指的是新闻从业者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形成道德被社会广泛认同的行为规范。​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笔者认为,新闻伦理是一个偏正短语。“新闻”是“偏”,“伦理”是“正”。可以望文生义地理解为,新闻传播方面的伦理问题,也可以是说伦理学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运用。因此,笔者认为,新闻伦理,就是新闻传播活动中产生的道德现象和行文争议,从伦理学的角度进行研宄其规律,探究其本质,然后探索出一个行之有效的伦理规则。​

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在一切活动中都存在伦理。他说,人类所有的活动和技术都抱着某种目的。这个目的是人类视作善的东西,实现这些目的意味着达到幸福。因此,伦理会对人类的各种欲望,采取理性的态度。而这个理性的态度,过度、不及都不好,它应在处于中间。这也就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中庸之道”,或者是“适度原则”。这同样适用于现今的新闻实践报道中。​

........................

3都市类纸媒社会新闻报道的发展........7

3.1都市类纸媒发展.............7

3.2社会新闻的发展..............8

4新媒体形势下社会新闻伦理困境的表现...........10

4.1新媒体在纸媒中的运用...........10

4.2新媒体给社会新闻带来的变化..............11

5新社会新闻伦理问题产生原因.............18

5.1社会新闻伦理产生原因............18

5.2新媒体带来的原因剖析.............19

6社会新闻伦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6.1两种伦理决策模式

博克模式,是博克的伦理决策模式。他在《撒谎:公共与个人生活中的道德选择》中说,如果要走出伦理困境,要满足两个前提:一是做出伦理决策的人是值得同情的人,而要维护基本的信任。

在此之上,博克还提出了走出伦理困境的三步。首先是问自己的内心,到底认为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自己又是怎样感觉这种行为的。其次,可以寻求意见。用备用的方案,在不会引起争议的情况下,去解决问题。第三是与人讨论。和处在同样处境的人讨论自己的行为决策,讨论这个决策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除了博克的伦理决策模式外,还有一个伦理决策模式是波特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

定义一忠诚归属一伦理原则一价值观念。这四点,是从道德分析定义、价值、原则、忠诚四个方面推演出来的。

首先要给一件事情下一个定义,其次媒体给予这件事情下了一个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再次,分析原则,最后分析这个事件是否违背了基本的伦理原则,它忠诚于受益方,受益方是谁?最后这一步,也就得出结论,解开问题的关键。

比如,在白百何出轨的事件报道中。首先,我们给这个事件下一个定义。白百何和陈羽凡在公众面前是一对夫妻,最近白百何被“中国第一狗仔”卓伟拍到白百何在泰国和一男模亲密游玩。坐实了白百何婚外情。该事件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和关注。​

..........................

结语和展望

​在新媒体形势下,都市类纸媒进入寒冬的声音越来越大。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如何运用好新媒体技术,为自己所用,这是都市类纸媒急需面临并需要找到出路的问题。同时新闻工作者所需要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

面对同一个社会现象,不同的媒体会给出不同的报道,不同的受众也会给出不同的态度和建议,会产生出不同的伦理争议。而在新媒体的形势下,纸媒的新闻报道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对新闻工作者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能力不仅是日积月累出来的经验,更重要的是能在年复一年的工作中,能不忘初心,坚持最开始的新闻理想和原则。​

很多出现新闻丑闻的记者,在刚入行的时候,都是怀揣着正义和道义走进新闻报道的行列中,希望能有朝一日用手中的笔维护社会的正义,但在长久的工作中,在诱惑中,在压力中,渐渐迷失了自我。最终沉陷在错误的道路上一再犯错,不知悔改,不可自拔。当深陷牢狱的时候,才开始悔恨,想起一开始入行时的初衷。​

如今,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正在艰难地转型升级,正在积极地和新媒体融合,新闻工作者面临的压力和诱惑将越来越大。而作为即将踏上媒体岗位的新闻学子,怀揣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理想,但面对即将到来的日益巨变的媒体生活,是否真的准备好了呢?

笔者希望,无论社会发展到哪个时代,无论媒体发生什么样的改变,新闻报道还是应该以真实作为第一要素,要“以人为本”。新闻工作者也要一直坚定初心不改,正确地面对每一个新闻线索,面对媒体的转型升级,真正能在新媒体形势下的传统媒体中,找准自己的新闻路,完成自己的新闻理想。​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