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型谈话节目的公共话语空间研究——以《一虎一席谈》和《奇葩说》为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8297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从人类自身发展的意义看,本世纪以后,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更新和技术手段的变革,在这个时代中,传播技术让每一个个体都能自由的通过某种手段与整个世界对话成为了可能,个体的创造性与个体价值的实现,是在对话过程中得以实现的。这要求我们必须作出深刻的反思,要在节目设计时候考虑怎么培养受众的媒体意识与对话意识,在一些文化落后地区,这一点显得更加迫切。

话语是每个人的语言出口和欲望,在以往的社会环境中,这种语言的出口和欲望是不易在公共场合实现的。按照福柯对权利与话语的解读,话语和言语的背后是权力的作用,而随着新世纪人民化话语权利的提升,让意见和言语的表达有了更加广泛和公开的平台。而电视节目和网络节目通过“谈话”的方式,使这种话语有了具体化的可能。就像节目主持人白岩松说的那样,这是一个平民的快乐时代,快乐的平民享受着说话带来的乐趣。随着话语的进一步发展,就会产生出话语效果,而这又是和节目形式相关的,所以笔者想研究在此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辩论型谈话节目如何以讨论的形式就某一个热点话题进行对话和交流,如何借助大众传播媒介展开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互动来营造一个群言式的公共话语空间,这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其次,本文选择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和网络自制节目《奇葩说》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研宄,具有现实意义。第一、凤凰卫视的总部在香港而不在内地,受内地政策的约束较弱,面临广电总局和其他部门的审查也较少,具有一定的地缘优势。第二、《一虎一席谈》开播至今已有400多期,有相当丰富的文字和影像资料供研宄,本文希望以此为基础梳理出该节目在构建公共话语空间过程中的轨迹。第三、《奇葩说》作为一档网络自制的辩论型说话节目,于2014年11月29日首次上线播出,之后每期节目上映后1天时间内都会获得过千万的播放量,现在第四季《奇葩说》己经开始,截至2017年4月16日,整个《奇葩说》的播放量已经超过13亿次,俨然已成为一档互联网现象级辩论型谈话节目。这两档都是在各自的制播领域很有代表性的节目。

......................

1.2研究方法

主要研究方法有以下四种:

1、文献研宄法:通过梳理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相关概念,结合我国学者对该理论的应用研究,通过对不同的辩论型谈话节目差异化的研究,对影响我国辩论型谈话节目的因素进行本土化分析与归纳,揭示制播平台、传播渠道、节目风格等对构建话语空间的影响强弱。

2、对比分析法:从产生背景、制播平台、传播途径、节目面向人群、节目议题、节目环节设置等方面对《一虎一席谈》和《奇葩说》进行对比,分析两者在构建公共话语空间上的异同,从中找出构建好公共话语空间的一些内在的规律。

3、内容分析法:通过对节目视频的视听语言的细读和文本的解析,同时将节目中重要的声画语言进行记录,制作成原始材料,并在此基础上将电视节目进行具体分析。同时与定量的数据相结合,统计具体的某一期节目的主题名称、参与嘉宾、参与反馈和回应的网友的点赞数和评论数做成数量统计进行编码,并将结果进行可视化呈现。

4、个案研究法:本文以《一虎一席谈》和《奇葩说》这两档节目为对象,以节目样本为基础素材,从话题、嘉宾、节目形式等元素对两档节目进行分析,进而分析对公共话语空间产生影响的元素。

........................

2辩论型谈话节目概述

2.1辩论型谈话节目概念界定

从传播学的角度,谈话具有以下传播优势:互动交流。在话语双方的互动交流中,节目的话语是支撑起整个节目的核心。若是公共话语缺失了,那么整个节目就会像是一部无声影戏,就算是有再好的戏也出不来。只会出现演员们在幕布中歇斯底里,观众却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的尴尬场面。谈话的轻松有利于促进传播过程中形成传受双方地位平等的构建,在这个传播过程中,没有自上而下的二级传播,也没有意见领袖的舆论引导,只有畅通的传播路径和渠道,平等的传受双方自由的表达意见的行为模式,“你说我也说”是最为常见的一类现象。话语权的平等容易构建出没有言谈禁忌的范式,这种传播范式容易使得目标受众产生共鸣,从而使得意见的表达更为精准有效,进一步促进传播效果最大化。

“辩论”作为必不可少的元素存在于辩论型谈话节目中。只有当有差异或者完全相反的看法同时出现时,持有不同方看法的人之间的对抗才得以存在和继续。参加辩论的人一般分为正反两个持方,正方和反方。辩论双方都抱有不同或对立的看法,双方都在用各种方式阐释乙方的看法,或找到各种证据来支持乙方看法的合理性,人们在收看节目的时候也会被他们说服。

主持人调控着节目现场的氛围。当辩论氛围过于放松,现场只见一片和气的时候,主持人就可以祭出言语催化剂,挑明两边争论的胶着之所在,激起双方话语的冲突,使得节目更具张力和戏剧性;当辩论氛围和场上双方过于严肃的时候,主持人这时候又要承担调解者的职能,将场上人员的情绪安抚下去,掌握谈话进行的节奏,不让其脱离预期设定的轨道。从正反两边来说,主持人要掌握整个局面,让谈话节目不至于“过冷”而显得毫无对抗性,也不至于“过热”而失控。

.......................

2.2辩论型谈话节目的历史和现状

探讨辩论型谈话节目的历史,首先绕不开的是谈话节目的历史。谈话作为一种形式,一种方式,几乎和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体发展是同步的。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广播也好,电视也好,都是出现没有多长时间就有“谈话节目’’了(多为插入式的)。但是把谈话作为一种节目或者一种类型,这种情况却是在广播电视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才出现的,而谈话节目发展成为一种很普遍的形式,在中国应该是1990年代后期,而在世界上,也只是在1980年代后期才开始大量出现谈话节目的。

中国从中央台到地方台都涌现了大批的电视谈话节目。若要对这些已经出现的节目进行研究,首先可以进行分类。按照节目形态分的话,电视谈话节目可以分为叙事型谈话、辩论型谈话、专题讨论型谈话、清谈型谈话等四种。在当前的中国谈话类节目中,纯粹的辩论型谈话节目数量不多,出现时间不长,但也涌现了一些受到业内和观众赞赏的节目。以下是笔者大概整理的目前还在录播的部分华语辩论型谈话节目:

.........................

3《一虎一席谈》和《奇葩说》公共话语空间建构的理论基础............10

3.1“公共空间”的内涵及其适用性.............10

3.2辩论型谈话节目为建构公共话语空间提供了可行的交流范式............11

4《一虎一席谈》和《奇葩说》公共话语空间建构路径之对比...........14

4.1节目公共话语空间元素分析................14

4.1.1节目话题...............14

5辩论型谈话节目公共话语空间建构的现有障碍与趋势展望............25

5.1现有障碍............25

5.1.1表达空间的有限性..............25

5辩论型谈话节目公共话语空间建构的现有障碍与趋势展望

5.1现有障碍

5.1.1表达空间的有限性

从表面上看来《一虎一席谈》和《奇葩说》的确向观众展示了多元的价值观念表达,但其实这两个节目是受到制约的。他们所构建的公共话语空间受到了经济和政治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在《奇葩说》的节目中,制作方希望通过选取具有感染力和争议性的话题来吸引更多人的关注,设置多样化的辩论环节吸引更大的收视人群,从而达到增加节目的广告费收入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制作方渐渐会在话题设置、嘉宾选择和节目形式设置等方面,向受众的喜好靠拢。但受众不总是对一些严肃的议题感兴趣,他们可能希望看到更多轻松娱乐的话题被探讨,出于收视率和广告费的考虑,制作方就可能会放弃一部分关于节目制作的主动权,从而只能展现一个部分真实的公共话语空间。​

​由此可见,作为标榜多元话语表达的《一虎一席谈》和《奇葩说》尚且只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由表达,目前且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受到经济条件和政治环境的两重束缚,对距离构建我们理想中的公共话语空间还有一定的距离,都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结语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民众的民主意识和媒介素养越来越高,观众在面对汹涌的信息流时不再只会全盘接受,而是慢慢习得了一种新的权力形式和权力意识。这些个人不再只会“消费”信息,而是主动地为文化进步创造了强大的向前推动的力量。在面对这股前进的力量时,传媒人应该在时代潮流的推动下顺势向前发展。中国现在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伴随着快速发展而来的,是一些不可避免的社会矛盾和政治冲突。这种冲突和矛盾会在民间引起各种不稳定的现象,往往是社会焦点所在。老百姓关注问题,进而讨论问题,往往会带有一些受阶级属性和利益影响的情绪和倾向,从而形成汹涌民意。这些民意往往需要一个疏散的出口,否则便有可能如山崩海啸般一发不可收拾。​

在这个背景下,传媒人更是要发挥好引导正确社会舆论的作用,《一虎一席谈》和《奇葩说》作为两档具有代表性的辩论型谈话节目,通过辩论型谈话节目来创建一个话语空间,在这个话语空间中,各个阶层的人都可以有序地、自由地、平等地表达真实地自己。不仅让观众们感受到了思想碰撞的活力与张力,又可以让公众关心的事情得到充分的讨论,还可以创造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社会舆论。​

值得强调的是,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是在资产阶级背景下提出的,带有很强的理想主义色彩,而且与中国的国情也不完全相符。所以我们只能借鉴性地用他对公共领域基本特征的概述来研究我国的公共话语空间的构建,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有所取舍,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