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概念界定
1.1.1 艺术频道
什么是艺术频道?艺术频道并非全部网络媒体通称的频道名称,有的频道名称叫做“收藏”,如“新浪收藏” 、人民网的“收藏”频道,有的频道名称叫做“书画”,如新华网的“书画频道”,尽管这些网络媒体的专业性资讯频道名称不同,但内容都涉及艺术与收藏,即提供与艺术和收藏相关资讯、服务和产品营销的网络媒体平台。此外,上述举例属于全国性网络媒体的艺术频道,而本文研究对象是地方网络媒体艺术频道的发展现状与盈利模式。
网络媒体内容丰富,类别繁盛,众多频道共同成就了网络媒体信息文化大餐。信息时代,通讯越来越发达便利,网络媒体相比较传统媒体具有无比的优越性,而艺术界搭上互联网的列车,也展现出勃勃生机,发展迅速。目前为止,除全国性网络媒体的艺术频道以及全国性的艺术门户网站发展迅速外,各地方网络媒体的艺术频道也取得一定进展。但整体而言,艺术品互联网的春天并未像很多人预想的那样随着互联网发展如期而至,地方网络媒体的艺术频道更是发展缓慢,盈利模式也多处于单一状况。
....................
1.2 研究背景
1.2.1 文化产业发展
中国是文明古国,民族文化深厚且源远流长,其文化印记在世界上来说都是不可磨灭的。文化是民族发展的根,也是民族发展的果,文化对于人类社会的调节作用不可忽视。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凝聚民心,文明传承。现在,国家提出大兴文化产业,正是为文化产业发展吹响进行曲,为文化发展保驾护航。抓住机遇,大力振兴文化产业,需要全国上下和社会各界联动努力。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文化能够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陶冶情操,提升素养。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关系到民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社会的整体和谐与文明,更关系到国家的长足发展。艺术发展属于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部分,因此在国家整体繁荣文化发展的背景下,艺术领域同样要顺应时代潮流,借力打力,塑造一个欣欣向荣的艺术界风貌。
在文化繁荣的大背景下,从事艺术创作的人越来越多,呈现出万象更新的态势,这些人是艺术领域的生力军。无论是专注于市场还是潜心创作之人,他们的作品都良莠不齐地充斥着艺术市场,带给人们不同的艺术感受。人们也在诸多的艺术作品中或得到陶冶,或评头论足,或进行投资。
文化与金融结合,有效刺激文化产业发展。2014 年 3 月 17 日,文化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印发《关于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 “文化产业尤其是艺术行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到步伐加快,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升。”
目前,众多金融机构大力支持文化消费,从结算系统,第三方支付机构方面着手为文化消费和艺术品交易保驾护航。事实上,中国自 2010 年起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艺术品交易大国。
......................
第 2 章 “互联网+艺术”发展现状
2.1 “互联网+艺术”发展状况
2.1.1 “互联网+艺术”的由来
早在 80 年代,国外就有一个平台震惊艺术界。二十多年前,世界第一个艺术品价格数据库与网络交易平台 Artnet 在美国成立。Artnet 现任首席执行官雅各布·帕布斯表示,Artnet 线上销售艺术品的利润以每年 20%的速度增长,“得益于网络的发展和信用的确立,越来越多的人以更高的价格购买更多的艺术品。”
而在国内,互联网与艺术的结合在 2008 年开始发展,2012 年才逐步步入正轨。艺术品也从传统的交易模式变得更加多元化,例如基金化、份额化、一直到现在的网络交易形成趋势。
2012 年,艺术品市场经历高峰之后步入调整期,这一年创办的“艺典中国”起初定位为鉴定网站,在线售卖以泛艺术品为主的拍卖品,包括当代艺术、中国书画、艺术衍生品等多个种类。2013 年 5 月,其与淘宝合作的“傅氏家族书画作品淘宝拍卖会”取得了总成交额 250.95 万元、成交率 95%的成绩。如今,“互联网+艺术品”展销已越来越成为风气。
似乎“互联网+艺术”没有一个特定的由来说法,只是两个领域的融通,促进各自发展。艺术丰富了互联网的信息,展示着互联网的包容性,而互联网延伸了艺术展示与销售的渠道和平台,两者相辅相成。艺术拥抱互联网,实现了更大的传播价值以及促进了市场流通,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艺术文化的传承以及艺术市场的活跃。
2.1.2 “互联网+艺术”的发展路径
“互联网+艺术”对于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当互联网越来越广泛运用于生活实践的各个领域时候,艺术自然而然跟随时代,搭乘互联网的列车进入越来越多人的视野中,逐渐更加大众化。
互联网与艺术的结合在最初绝大多数是信息方面的结合,发展到后来就是“信息+服务”,网络与金融逐渐汇流,形成 O2O 模式。
.......................
2.2 互联网时代艺术品交易模式
2.2.1 艺术品网络交易
正如前面笔者所说,互联网发展,其作用深入到各个领域,被人们广为用之。其作用更加多样化,信息流通,商务交易等等。
根据近年来的《中国艺术市场报告》可知,目前的几大收藏群体或者说艺术消费群逐渐重视网络交易。艺术品的网络交易即艺术品电子商务,艺术品电商指除了使用互联网基本技术外(如线上支付、在线展示等),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各种方式创造稀缺艺术家、稀缺艺术品、稀缺用户、稀缺体验的艺术消费品电子商务机构,通常包括网络售卖、网络拍卖。网络交易和线下交易的流程大致相同,共有产品展示、拍卖、出价、竞价、成交、付款等几个步骤。互联网平台为艺术品展示解决了时空限制问题,让天南地北的艺术爱好者可以看到艺术品信息,很大程度带来了便利,有利于艺术朝着大众化发展。但是如此也有弊处,后面笔者会提及。
第一、艺术品网络拍卖的特征。网络拍卖具有以下特征:首先是流程简便、省时省力。网络拍卖,打破时空限制,人群参与面广,交易成本降低;其次是网络交易较传统拍卖更加透明,由于在线拍卖,因此需要罗列出拍品的详细信息,供人参详,吸引收藏者;第三,在线拍卖的联动服务要求高。例如要解决传播、鉴赏、物流等领域的问题。
第二、网络拍卖的延伸之一——微拍
据统计,截至2016年12月,微信作为即时通信工具所衍生出来的社交服务,用户使用率为 85.8%。从这一数据可见,微信作为一个社交媒体在人们手机应用使用率的比重之大,这类应用也与商务交易紧密结合。
......................
第 3 章 地方网络媒体的艺术频道......................21
3.1 地方网络媒体特点与功能 ...................... 21
3.2 地方网络媒体艺术频道现状概述 ................. 22
第 4 章 中国江西网艺术频道分析....................27
4.1 中国江西网艺术频道简介 ............... 27
4.2 中国江西网艺术频道频道栏目设置 .............. 27
第 5 章 中国江西网艺术频道盈利模式.................36
5.1 信息服务 .................. 36
5.1.1 艺术活动采编 ........... 36
5.1.2 艺术人物专访 ............. 37
第 6 章 地方网络媒体艺术频道发展对策建议
6.1 内化生力
6.1.1 搭建权威媒体宣传阵地
地方网络媒体是地方民众以及外地民众了解这个城市的视窗。媒体同样具有很强的引导和教化功能,人们通过掌握的信息来了解生活的环境,社会的状态,并以此来引导自己生活,作出相应的变化。因此无论从地方网络媒体而言来讲,要树立自身宣传品牌,增强公信力与权威性,增强受众粘性,其下的各个专业频道也要端正意识,增强内容质量,提高服务意识。
笔者调查发现,现在的许多地方网络媒体艺术频道还处在发展初期,究其原因主要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是:重视意识、原创意识、发展意识、营销意识、专业素养、互联网思维缺位;外因是:宣传环境缺位、艺术市场混乱。
地方网络媒体与其各个专业频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搭建权威媒体宣传阵地,有利于整体发展。
........................
第 7 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地方网络媒体走“互联网+艺术”之路,任重而道远。“互联网+艺术”的气息席卷而来,地方网络媒体艺术频道在立足已有优势的前提下,如何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来进行艺术文化宣传并实现经济效益,是接下来走的每一步要探寻的。
目前市场并未完全形成一个标准,所幸各个地方网络媒体艺术频道可以立足本地艺术资源,传扬本土艺术文化,树立具有地域特性的艺术文化宣传阵地,将其艺术文化发扬祖国各地,甚至传播至全球。
地方网络媒体艺术频道能够落地生根,自然能够花开有声。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以制定多元化的策略来服务于地方艺术乃至全国艺术的发展,将自身的信息中心优势转化为流量优势,促进艺术品变现,艺术市场繁荣,艺术文化普及于传承。
第一,创新组织管理加强互联网思维。地方网络媒体艺术频道要逐渐形成较为成熟的管理和运营模式,强化发展的互联网思维,较为灵活地深入艺术市场和文化领域。
第二,增强跨界互动将艺术广而告之。艺术频道自身传播属性与职能意味着它能够更好地进行跨界互动,同时利于其整合资源,把艺术文化发扬光大。
第三,优化产品模式并升级用户体验。地方网络媒体艺术频道要充分利用平台以及平台优势,充分利用大数据,从而优化产品模式,增强用户粘性,升级用户体验感。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新商机,快速精准地找到消费者,实现个性化推荐和精准营销。频道联合线上与线下,开展更多有影响力的艺术活动,开拓更加权威和影响力强的艺术交易渠道。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