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绪论
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选题意义
在传播公共信息方面,新媒体具有传统纸媒不可比拟的优势,比如:多媒体的表现形式、信息量大、即时性强、互动性强等,新媒体是一个强大的公共信息平台,越来越多的人把新媒体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在此过程中,公共信息生产经历了由专业生产内容到用户生产内容的过程,受众的参与性更强了。“传播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行为之一,传播方式不可避免地对人类的思考与行为方式产生影响,传播媒介必然会影响人们理解与思考的习惯,这其中包括阅读方式。”一定程度上来说,阅读方式其实也就是受众对信息的浏览和检索方式,是公共信息生产关键的一个环节。
除了新媒体更新换代的必然性和来自微信等社交平台的竞争,微博自身的问题正日益凸显出来。比如过度娱乐化、信息碎片化等等,直接导致了受众思维的异化,公共信息生产效率下降,如何发挥微博作为公共信息平台的优势作用,成为当前微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以新媒体阅读为背景和切入点,结合微博作为公共信息生产平台的特点,解读新媒体时代公共信息生产的优势和劣势,对微博公共信息生产的未来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对有效提升公共信息生产效率有一定启示作用。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国内研究综述
从笔者搜集的资料和文献来看,对于新媒体阅读方式”、“新媒体公共信息生产”这两个领域进行的研究不在少数,然而从阅读方式这个视角对新媒体公共信息生产进行研究的屈指可数,目前较为少见。
在文献整理中,笔者把相关的研究分为以下两类:
(1)对新媒体阅读的研究:
在CNKI数据库上以“新媒体阅读方式”为主题进行搜索,共有139篇相关文献,期刊论文50篇,硕、博论文33篇。
专著:目前国内还没有专著对新媒体阅读进行专门研究的,仅在一些研究新媒体的专著中有一些论述。比如熊澄宇、金兼斌所著的《新媒体研究前沿》,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陆小华《新媒体观信息化生存时代的思维方式》,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等。期刊论文:对于新媒体阅读的研究,大多是从新媒体阅读方式的变革和基本特点来研究的,而且在图书情报学领域的研究较多,新闻传播领域的研究较少,以下列举其中几篇:
梁建生在《现代情报》上的文章《阅读革命一论多媒体文献对人类阅读方式的影响》,通过对新媒体的阅读现象进行分析,同时研究和探讨了新媒体阅读方式表现出的基本特性,突出受众文化内涵的重要作用。作者还论证了新媒体时是阅读方式的一种变革,指出新媒体会引发阅读革命以及新的阅读体验,从而优化人们的阅读行为。
朱晓华在《现代情报》上的文章《从阅读需求和阅读方式的变化看电子出版物的发展》指出在电子出版物发展的过程中,新的社会条件下读者阅读需求和阅读方式的改变是推动电子出版物产生和发展的动力,而电子出版物又带来了阅读的新问题和对传统方式的挑战,从载体形式和超文本两个方面论述电子出版物对人们传统阅读习惯的冲击,并对电子出版物的未来发展趋势做了简要分析。
朱尉在《编辑之友》的文章《跨媒体传播与国民阅读方式变革》结合传播学理论,在分析人类传播史上五次传播方式的基础上,对跨媒体传播进行概述。以此为背景,作者论述了国民阅读方式变革的几个关键阶段和最终形成的格局。最后,作者揭示了跨媒体传播与阅读方式之间的互动关系,对引导受众良好的阅读行为有一定启示作用。
刘红梅在《创新》上的文章《浅论大众传媒时代大众阅读方式的变迁》,论述了大众传媒时代阅读方式的特征,包括多元化、视觉化、大众化和娱乐化等,并揭示了大众传媒时代阅读的本质一一消费性,导致碎片式、“即看即扔”的阅读成为常态。
第2章阅读方式的嬗变轨迹
2.1阅读的涵义
加拿大著名作家、翻译家阿尔维托曼古埃尔曾在他的著作《阅读史》中这样说道:“阅读,几乎就如同呼吸一般,是我们的基本功能。”比如动物学家阅读动物,情人阅读爱人的身体,精神科医生帮助病人阅读他们的梦,农民阅读天空的天气
“阅读”一词在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看(书报)并领会其内容。可见阅读最通俗的涵义是阅读书面文本,然而随着媒介的不断变迁,阅读的涵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阅读的对象不仅仅是文本,还包括了声音、图像等。
很多专家学者对“阅读”一词下了定义,但也都大同小异,其中最普遍应用的一个概念是“阅读是人从符号中获得意义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心理过程,也是信息知识的生产者和接受者借助于文本实现的一种信息知识传递过程。”
随着符号和文字的诞生,人类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行为。虽然书籍里也印刷少量图片,但在一段漫长的时期里,文字阅读是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主要方式,这时候的阅读,一般指的是对文本(文献)的阅读。广播、电视的出现改变了阅读的传统定义,声音、图片和影像也成为阅读的对象,形成“听觉文本”和“视觉文本”,供人们“阅读”。新媒体时代的阅读形成了文本、声音、图像等多媒体的交互阅读。
笔者认为,“阅读”,是具有一定知识积累的人对文本符号的获取与吸收,它是人类进行认知的基本手段,也是思维方式养成和不断变革的源泉。
2.2阅读方式的嬗变
“阅读方式”的涵义:第一,指的是阅读的方式,也就是怎样阅读,比如精读、泛读、默读、朗读等等;第二,指的是阅读的手段和途径,包括阅读时的媒介选择和阅读模式、阅读行为以及阅读习惯。本文研究新媒体阅读方式,也就是从第二个层面来解读,结合媒体的特性来分析阅读方式的变革。
笔者把媒介变迁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包括“笨媒体”时代、纸媒时代、电子媒体时代、网络媒体时代。
2.2.1“笨媒体”时代
原北京广播学院著名教授朱光烈在其文章《媒体“大革命”》中这样说到,“与纸媒相比较,在它出现之前的所有媒体又笨又贵,无法普及,我们可以把它们称为‘笨媒体’”,也就是说,所谓“笨媒体”,指的是纸张出现之前的信息传播载体。笔者认为,之所以称为“笨媒体”,首先源于它所传递的符号是不成形的文字,较为原始;另外一方面,相对于纸张来说,当时的传播载体显得“笨重”一些,所以称为“笨媒体”。
比如,上古时代的中国和秘鲁印第安人使用的结绳记事法,应该算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信息传播,结绳记事法指的是利用绳子打结的方法来传递信息的一种方法。当时人们通过阅读绳结来获取信息,然而这种利用实物来传达信息的手段不能全面记录一些复杂的信息。原始社会时期,劳动力生产低下,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仅仅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大多是为了获取采集和狩猎等生产、生活经验而进行阅读活动。
纸媒主要有书本、报纸和期刊杂志等,也就说我们通常说的“读书看报”。纸媒阅读基于文化的积存与传承,它最大的特点是秉承线性思维。朱熹有言,“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他提醒我们,读书的正确方法应该是遵循一定的逻辑,循序渐进,熟读以后才能领悟其中深刻的思想。纽约大学传播艺术教授内尔颇斯特曼是捍卫传统纸媒阅读的一位学者,他认为“阅读是有一定规范的,它要求我们在桌边坐下,从左到右汲取思想,并且做出真与假的判断。从本质上说,阅读教授我们推理。”
纸媒阅读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较多,从认知心理学来看,传统纸媒阅读是一个完整的信息加工过程,从感知、注意、思维直到解决问题,受众有足够的时间去接触和消化信息。德国心理学家冯特认为,在认知过程中,注意不仅能够帮助人们获得清晰的印象或观念,而且有助于经验的组合。有了清晰的观念和经验组合,思维才能够更流畅更有深度。受众对于传统纸媒的阅读是一种面到点的深层信息加工的过程,在进行阅读时,离不开对阅读内容的系统把握和线性逻辑的阐释。纸媒阅读对于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具有重要作用,一本老书,阅读起来总会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独特的书香气,另外,作为实物的书本具有很大的收藏价值。
第3章新媒体公共信息生产的变迁.......15
3.1公共信息生产的定义........15
3.1.1信息的定义.......15
第4章微博作为公共信息生产平台的特点........24
4.1微博简介.........24
第5章提升微博公共信息生产效率的路径........33
第5章提升微博公共信息生产效率的路径
喻国明教授在论及微博等新媒体对社会变革的影响时说,“一种新媒介的出现主要不是为我们增加了新的传播平台,而是在改变着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在改变着社会资源,社会权利在社会成员当中的分配。所以它是整个社会从上到下波及到每个人,波及到每个设施,包括制度,包括现有所有规则的深刻的革命。”微博作为一种信息平台确实起也起到了这个作用,在公共信息上产方面具有革命性意义,然而信息的过渡膨胀和信息质量下降,让公共信息俺没在浩激的信息海洋中,公共议程设置遭遇阻碍,公共信息生产效率还有待提高。
5.1技术层面:加强监控和把关
“当下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公共的价值体系不够明朗,法律约束也并不完备,亟须加快构建并大力弘扬符合社会主流、时代特色的核心价值体系,并增强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约束力。无论社会如何多变、诉求如何多元,在基本价值上必须有起码的共识,公序良俗是不可触碰的底线。②”在微博公共信息传播中,务必要加强监控和把关,防止虚假信息和恶意信息的传播和泛滥。
微博上,权威人士由于长久以来树立的威信,得到了大多数网友的认可和追捧,拥有粉丝的数量成为衡量知名度和权威性的一种指标。为了冲粉丝,很多网友花钱去买“粉丝”,也有一些人为利益所趋做起了这样的生意,在淘宝上输入“微博粉丝”,会发现很多商家在出售“微博粉”,也就是微博账号,这些虚假粉丝属于恶意注册用户,主要是为了满足一些用户的虚荣心或者商业需求。
这些虚假粉丝对微博的信息生产造成了严重干扰,首先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其次助长了一些不良用户的歪风邪气。微博运营者应该加强对粉丝的搜索分析,定期清理垃圾账号和虚假账号,营造良好有序的信息环境。
结语
微博阅读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使受众在单位时间内获取信息的总量增大,符合现代社会人们的快节奏生活,满足了人们对各类信息的需求;另一方面,信息的碎片化以及大量娱乐性信息容易分散受众的注意力,对公共信息的认知和判断造成一定影响。在微博的信息传播中,大规模用户的无意识行为代替个人的有意识行为。对于信息的分享和转载,很多受众在接受信息时可能并没有进行检验和批判,另外,信息量激增使得受众缺乏时间对信息进行甄别和思考。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中指出,形成“公共领域”必须的三个要素:公共空间、理性讨论和公众舆论。微博空间的开放性、共享性以及互动性恰好契合了这些要素,可以作为公共信息生产的有力平台。然而,新媒体阅读使受众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微博带来受众思维的异化。大量垃圾信息导致信息阻塞,受众的理性思考的能力下降;虚拟与现实的混合,导致人与现实疏离,对公共信息的关注范围广而薄,围观过后关注即消失;另外,在微博的公共信息生产中受众被消费性文化和娱乐性文化所裹挟,已经逐渐丧失了思维的否定性和批判性。
综上,笔者认为,微博的“公共领域”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在公共信息生产方面还有很多不足。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第一,提升受众的信息素养,培育良好的理性思维,加强对信息的鉴别能力;第二,从法律法规上入手,使政府和运营商齐力加强监控和把关,从源头上杜绝垃圾信息和虚假信息;第三,提供适当的舆论引导和权威信息发布,引发受众对公共话题的关注。
参考文献(略)
新媒体阅读方式下微博的公共信息生产——以受众思维方式为视角的考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新媒体,新,媒体,阅读,方式,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新闻媒体文章
-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舆情应对研究
- 城市政府微博传播城市形象的研究 ——以新
- 大媒体时代电视科普节目的品牌建构研究
- 网络环境新闻的报道框架研究——基于“人民
- 媒介融合背景下网络报纸研究——以《赫芬顿
- 北京卫视和上海东方卫视早间新闻节目内容的
-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危机公关的新思路——以“
- 网站民生新闻摄影报道研究——以中新网、腾
- 中美预测性经济报道比较研究——以《21 世
- 新媒体反腐功能探究——以互联网为主的新媒
- 新闻自由的责任与特权——美国新闻法判例研
- 自媒体传播失范行为研究——以布尔迪厄的场
- 商业银行金融产品营销策略研究——基于AB银
- 传播仪式观视角下的网络节日营销研究——以
-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政府、媒体与公众的舆论
- 中文网络小说的传播学“五W”要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