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闻周刊》所呈现的中国镜像——对2008—2013 年涉华报道的框架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8626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 对《新闻周刊》报道内容的定量分析

1.1 报道数量和频率

根据表1-1所示,《新闻周刊》2008年1月7日到2013年5月15日以中国为报道主题的文章为 252 篇。对中国的报道数量在 2008 年和 2010 年分别为 78篇和67篇,相对较多。原因是2008年举办的北京奥运会使中国成为世界关注的中心。《新闻周刊》不惜笔墨,专门开办了“CHINA”这一栏目,大量报道有关中国竞技体育的现状、金牌观以及文化社会等各方面,试图从各个角度立体的建构中国形象。而美国金融危机到了 2009 年已经演变成了一场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此时的中国依然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并取代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新闻周刊》遂在2010年把涉华报道的重心放在经济上,展现中国经济政策“咄咄逼人”的态势,并把这种自信带到外交政策和军事行动上。如2010年3月22号的文章标题《我们当下活在中国的世界中;中国正在重写有关贸易、科技、汇率、气候的规则——只要你能想得到的任何方面》(It’s China’s World We’re Just Living in It; The middle kingdom is rewriting the rules on trade, technology, currency, climate—you name it.)就是最好的证明。除去2008年和2010年两个年份,剩余年份的报道呈递减趋势,这似乎与中国近几年的影响力不相称,但是通过对报道的分析可知,《新闻周刊》对有关中国报道的篇幅却越来越长,深度报道和解读越来越多。这将在下文报道篇幅中作出阐释。

1.2 报道篇幅

从报道篇幅来看,字数在 500—1000 的报道数量最多,为 101 篇,占报道总量的40.1%。除此之外,1—500的报道所占的比重也较大,将近27%。从总体来看,《新闻周刊》对中国的报道以中长篇为主,其中,字数在 2000 字以上的深度报道有16篇,除却3篇对人物的专访,其余的都是对中国政治文化的深度报道。诚然,《新闻周刊》对华报道的篇幅和刊物性质有关,但是从所有对华报道的篇幅来看,还是以中长篇幅的稿件居多。

如果我们把 500 字以上的报道称为中长篇报道,我们可以看到从 2008 年开始,1-500字篇幅的报道在每年所有涉华报道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8%、36%、37%、22%、20%,而到了 2013 年上半年甚至只有一篇。相对应的,500 字以上的报道逐渐增多。尤其是2012年,2000字以上篇幅的稿件有四篇,约占全年对华报道总数的13.3%。由此可见,虽然《新闻周刊》对华报道的总量近几年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但是篇幅在不断增大,从侧面显示了《新闻周刊》近几年注重对包括中国政治历史背景在内的深度解读,而不仅仅停留在具体单一的新闻事件上。

第二章 对《新闻周刊》报道个案的批评性分析

2.1 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及对本研究的启示
批评性语篇分析的理论方法主要建立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础上。[3]语篇体裁和语言选择与语言的使用紧密相关,语篇的组织结构、语场、语旨和语式都服从于语篇的社会目的。系统功能语法将语言同社会结构、社会文化背景紧密地联系起来。新闻语篇分析是研究框架形成很重要的一种方法,但是我们看到,无论是梵?迪克新闻语篇的话语分析,还是潘忠党的叙述结构分析,都没有批评性话语分析对新闻语篇分析清晰而又系统的指导意义。对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的理解有助于掌握新闻语篇背后所隐含的意识形态内容以及作者的倾向性和态度,而这些因素决定了媒体框架的建构和形成。学者将新闻视为一种再现的话语,是媒体及记者运用各种语言策略对现实的再现。而这又是透过一系列选择实现的,包括选择事件不同的侧面和选择不同的文法和词语进行表达。不同的选择自然就呈现不同的意义,而对文本中所涉及的人、事、物再现的分析,亦即是对编码于语言中的词汇、语法的分析,并将事实背后的社会建构揭露出来。
就新闻语篇的批判性分析而言,本文认为费尔克拉夫的三维分析模式是最合适的。首先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和新闻话语结构分析的方法,分析《新闻周刊》新闻语篇的文本话语策略;然后从新闻报道生产和传播、消费的角度探讨运用这些话语策略和技巧的原因,即可能存在的倾向性是什么;最后从媒体的政治经济属性、媒体所处的社会文化语境等更宏观的角度分析这些话语过程背后更深层次的意识形态和权力结构,这是一个从微观到宏观的分析过程。该分析模式包含三层分析单位: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文化实践(表 2-1)。在文本层面,结合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抛开传统的标题、导语、文章结构等新闻语篇分析方法,而从词语表达、名词化、分类、评价与转述引语等语法功能的角度进行分析;在话语实践层面,涉及文本的生产、传播和消费的过程;在社会实践层面,从政治经济、社会历史的角度就语篇在文本层面和话语层面的选择及其所反映的意识形态方面来寻求解释。


2.2 实例分析
2.2.1 新闻语篇的文本分析
本文拟对2010年9月13日的《新闻周刊》题为“All the Propaganda That's Fit to Print; Why Xinhua, China's state news agency, could be the future of journalism.”和2010年10月4日“A New Shenzhen; Beijing aims to turn the remote western city of Kashgar into the country's next big boomtown.”的文章进行分析。这两篇报道的主题分别涉及中国的新闻宣传和国内经济问题,都是国际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案例1(见附录 A)是《新闻周刊》关于新华社发展的介绍,单词数为 1296,而案例 2(见附录 B)是对中国新开设的喀什经济特区的介绍,单词数为 1867。其中,案例 1 中信息性较强,比较适合进行词语表达、名词化、分类、评价等话语策略分析,而案例2中使用的引语较多,适宜进行信源和引语策略分析。
2.2.1.1 词语表达
(1)The conference(the World Media Summit)was a propagandafest(鼓吹的盛宴), a “media Olympics” hosted by the Xinhua News Agency, an official organ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在《新闻周刊》记者笔下,新华社所承办的世界媒体峰会(2009 年 10 月 8日至 10 日,世界媒体峰会在北京举办,会议由新华社与新闻集团、美联社、路透社、俄塔社、共同社、英国广播公司、美国时代华纳特纳广播集团和谷歌等9家世界著名媒体机构共同发起,新华社承办,世界170多家媒体负责人出席会议)是一场“宣传盛宴”(propagandafest),是具有官方性质的媒体活动。“Olympics”在这是一词多义,进一步指出世界媒体峰会和奥运会一样,是由带有官方性质的。而最后“an official organ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作为后置定语对新华社的补充说明,也是强调了新华社的官方属性。
(2)Nevertheless, Xinhua may be the future of news for one big reason: cost; ......,who believe Xinhua's popularity in emerging markets will be fleeting(迅速的), a stop-gap(权宜之计)until private news outlets can afford the higher-quality wires;
As a result, it might do for news what China's state-run factories have done for tawdry baubles (廉价而庸俗的小玩意儿)and cheap clothes:.......
这三句话都表明新华社在未来会取得成功的因素——提供低廉价格的新闻服务,但属于词语过度表达。第一句话里的Nevertheless表转折,因为前一个段落记者一直在介绍新华社的种种“宣传做法”,而到了这一段第一句才点出本篇文章的中心句,新华社靠的是价格取胜。同样的,第二句话中的 fleeting(迅速的)这一形容词更说明新华社在发展中国家的受欢迎程度,而stop-gap(权宜之计)直接体现出一些发展中国家新闻媒体使用新华社稿件的一种“无奈”情绪:因为发展中国家的新闻机构无力支付西方三大通讯社高昂的费用,遂“退而求其次”选择新华社提供的服务,但也只是暂时的做法。因为当三大通讯社的费用下降时,这些新闻机构就会随之选择它们的服务。第三句同样如此。记者把新华社提供的新闻服务比作闻名世界的“中国制造”(tawdry baublesand cheap clothes),而“中国制造”是廉价的代名词。

第三章 《新闻周刊》涉华报道框架的建构和解读 ......................32
3.1 框架理论的渊源和内涵.......................................32
3.2 《新闻周刊》涉华报道的媒体框架.............................33
第四章《新闻周刊》涉华报道框架形成原因及中国的应对措施 ............44
4.1 《新闻周刊》涉华报道框架形成的原因.........................44

第四章《新闻周刊》涉华报道框架形成原因及中国的应对措施

根据文本的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分析,《新闻周刊》所描绘的这样一幅中国形象是可以想象到的。绝对客观的新闻并不存在,新闻必然受制于并因此反映新闻制作者所属社会与文化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以及种种特定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与组织情景,新闻是一种建构。在前一章中,我们分析了《新闻周刊》用高中低三层框架建构了怎样的中国形象,紧接着我们要探讨《新闻周刊》对华报道框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又该采取哪些措施抢夺媒介话语权,维护中国形象。

4.1 《新闻周刊》涉华报道框架形成的原因
4.1.1 受高度意识形态化媒介框架的支配
意识形态为传播提供了一种意识形态化的框架方式。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提供了一种理解框架,借助该框架,人们得以阐释、理解、体验和“生活”在一个能找到自身的物质环境之中。关于意识形态的内涵丰富而复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意识形态是由统治阶级中的一部分人编造出来的幻想,是一种虚假观念。意识形态被想象成为一种纯粹的幻想,一种纯粹的梦幻,也就是一种虚无。在这里的意识形态是一个贬义词,带有阶级性,作为批判支持德国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流派而存在的,不同于法国哲学家德?特拉西单纯把意识形态看作是“科学”的代名词。而德国学者卡尔?曼海姆在继承马克思意识形态的内容和产生的基础上,进一步引申提出了总体性意识形态学说。
曼海姆在《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一书中提出了意识形态的概念,并区分了意识形态特殊含义和总体含义。特殊概念分析中的参照总是个体,认为个体是意识形态的唯一可能载体。而意识形态总体概念试图重建一个社会集团的总体世界观,即特定历史时期或特定社会团体的意识形态。这样,随着意识形态总体概念的一般阐述方式的出现,单纯的意识形态理论发展成为曼海姆所提出的知识社会学。曾经是党派思想斗争武器的内容变成了社会和思想史的一般研究方法。思想社会学史的任务便是不带党派偏见地分析实际存在的社会状况中的一切可能影响思想的因素。这种以社会学为方向的思想史注定为现代人提供经过修正的关于整个历史进程的观点。进而,曼海姆在所谓的知识社会学的讨论中具体化意识形态范畴, 指出意识形态主要存在于社会之中,是一种为集体所共有的思想或观念体系。

结 语
本研究以美国《新闻周刊》对华报道为对象,通过对2008年——2013年涉华报道进行量化分析以及对两篇报道文本的批判性话语分析,试图得出《新闻周刊》对华报道的框架。通过研究,分别得出了以政治议题为主的高层次框架、以否定和消极倾向性为主的中层次框架以及意识形态浓厚的词汇表达。媒体的报道框架形成和构建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离不开媒介所处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环境。而这样的环境向媒体灌输着意识形态,为媒介报道中国提供刻板印象。我们同时应该看到,《新闻周刊》的报道也不完全是带有偏见的,在一些议题上它也展示了中国的进步。而中国如果想在国际社会中维护自身利益以及改善在西方媒体中的自身形象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由于时间以及可使用的文献所限,本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在样本的选择上,由于LexisNexis数据库只能通过关键词进行搜索,这种筛选方式可能会把一些符合条件的文本排除在外,会导致样本缺失的情况出现;其次,在批判性话语分析研究中主观性较强,尤其在对文本的研究中容易对作者的意图进行臆测,可能会出现过度解读现象,缺乏一定的客观依据;再者,国内框架理论的研究成果多是对国外以及台湾地区的总结和概述,同时对框架理论的阐释和论述不够详尽,创新度不高。在今后的研究中,要对更多数量的样本进行更大范围的选择,以求更客观全面的展现西方媒体涉华报道所营造的中国全景。同时,对框架的研究一直缺乏受众的认知环节,即框架的效果研究,而这对框架构建和形成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