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城市社区邻里关系之行政管理研究--以南昌W社区为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5486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行政管理论文,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以南昌市 W 社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谈话访谈的方式,对新型社区邻里关系现状及问题进行剖析。研究发现,伴随着社会的转型,城市社区逐渐由“单位人”转至“社区人”,城市社区邻里关系逐渐弱化,

邻里之间互动频率少、层次低,互动带有强烈的功利性等特点,这与城市社区生活节奏加快、人口流动增大、缺少公共沟通平台、现代通信和休闲娱乐方式的弱化作用相关。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 40 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特别是大城市的人口正在逐年增加。数据显示:2017 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为 13908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37 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 8147 万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58.52%,比上年末上升 1.17 个百分点①。应该说,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成为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城市的细胞,社区是城市社会治理中最基本的单位。社区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建设必须关注的重点。社区没有有效的治理,社会建设就失去了全面发展的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这是国家从更高的角度重视和强调了增强人民幸福感的重要性。
然而,社会各界也密切注意到:随着近年来城市社会的不断发展,也逐渐暴露出了许多问题,生活中城市社区共同体的成员各种异质文化的交流、碰撞非常频繁和剧烈。建立在物质丰富、技术发达、高度现代化基础之上的城市文化,与建立在原始、封闭生活方式的乡村文化之间有所差异,由此形成的城乡文化壁垒随处可见。

现代社会社区的整体繁荣与社区人际关系逐渐冷漠形成强烈的对比,这种割裂的社会状态不仅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与人民生活期望背道而驰。习近平总书记在有关如何构造和谐社会的讲话中提到:“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团结,谅解宽容,与人为善,这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友善观”将社会公民维系相互之间良好人际关系以及社会关系作为基本道德的准则,要求人们通过善待他人以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从而达到缓解社会矛盾、保障社会秩序正常有序的目标,最终实现促进社会和谐的目的。

由此可见,在分析和解决城市问题过程中,构建良好的邻里关系应当成为学术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邻里和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生活在同一社区的人们不可避免地要与周边居民相处,邻居是不可避免的社区居民的非家庭成员,只有建立和谐的邻里关系,邻居之间的正常人际关系才能保证基层人际关系的稳定,才能稳固而又长久地建立良好的和谐社会。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城市社区治理研究概况
1.2.1.1 国外研究现状
“社区”的概念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他在《社区与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该概念。他认为社区指的是建立在血缘、亲缘和邻里关系基础上的由同质人口组成的具有价值观一致、关系密切、出入相朋、守望相助的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共同体①。他将社区划分为血缘、地缘及情感等三类共同体类型,相应产生亲属、邻里、友谊三种对应关系,居民间一定的社会关系是社区存在的重要纽带。滕尼斯的论述是基石性的,为以后的社区研究提供了参考。美国学者罗伯帕克提出,社区的本质特征是指在特定地域中的一定数量的人口,这些人口或多或少对所居住的土地存在着依附性,还包括在社区在发展过程中建立的邻里关系等。②Sable 认为治理作为一种结构,理应将重点放在国家与非国家行动者之间有关组织与制度的安排,基于此,政府等公共部门的角色由此发生重大的变化,政府和社会组织开始尝试建立正式的合作关系。③国外关于社区治理的研究主要有如下三种视角:
第一种是从政策网络的视角。研究者们发现治理的进行需要靠伙伴关系和组织、社区内的网络联合作用,同时社区层面的“政策过程包含社区部门在初期的问题识别,而后决策、执行和评估的矩阵”①。社区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因而其治理靠单一的主体是行不通的,需要的是多主体团结合作。这就促使广泛的利益相关者——民选官员、社区居民、市场组织和专业服务一起工作。②Bovaird认为政策制定应该是许多相关的政策系统的协商;相似地,服务应当是由使用者和社区共同生产。
第二种是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视角。社区在治理的过程中,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日益紧密,二者贯穿社区治理的各环节。城市政府结构的变化,会带来社区治理外部环境的变化。③而在社区治理过程中,一些学者指出,治理是介于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合作,国家应当加入到治理过程中。Marsden 认为治理应当集中于政府和社会组织在面对社会挑战时的协同合作,他关注的重点是何种集体行动能够满足与之相关的治理模式。④有学者认为只有商业组织、推动居民、非营利组织等所有工作者一起解决问题并采取行动,才会使得社区治理取得实效。

另外一种重要视角是社会资本视角。西方学者们通过引入社会资本理论来阐释社区治理的效果。O’Mahony 致力于研究社区的集体产出是如何通过组织、管理以及协调个体行动而达成的。另外一些学者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和社区福祉的提高可以通过成功的网络和社区治理来实现。⑥因而,一种“互为因果”的良性循环关系,存在于社区治理与社会资本之间。有学者指出,“由社区及其领导人之间信任关系组成的社会资本,有助于提升邻里再生伙伴关系的有效性,带着伙伴关系的社区参与同样也是能够催生社区社会资本的重要新资源”。

.................................

第 2 章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邻里关系理论分析框架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邻里关系的概念
邻里,出自《论语·雍也》:“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指邻居,家庭居所;地缘相邻并构成互动关系的初级群体,住地毗连的人们,认同特定的一组角色,据此形成密切的互动关系,有着显著的认同感和感情联系,由此构成相对独立的小群体,即邻里。在我国古代,“邻”和“里”作为一种居民组织单位存在,如“五家为邻,五邻为里”,“邻”是最小的行政组织,统治者出于便于管理的考虑,往往将同一“邻”与同一“里”的住户安排得很近,时间一长,人们就用邻里来形容住得很近的居民,如杜甫《寄题江外草堂》:“霜骨不堪长,永为邻里怜”。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邻里本质上是组户的联合,他们在地理空间上住的很近,在日常生活中又有着相对密切的接触”。①顾朝林认为,邻里是指住地毗连的人们并由此而形成密切的互动关系,他们有着相对明显的认同感和情感联系,在此基础上构成了相对独立的小群体从而形成邻里。②由此可以看出,邻里的形成往往是由于临近的地理关系作为前提,居民之间的情感认同是作为建立邻里关系的重要纽带。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邻里较之传统社会的“远亲不如近邻”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变化,但即便如此,邻里作为分析社会系统的重要概念,在基本特征上没有发生改变。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第一是地缘性,邻里形成的前提是基于特定的地缘关系;第二情感性,邻里是以社区成员之间的情感作为基础,并由此而内生的社会共同体;第三非正式性,相对于政府、企业等正式组织,邻里的形成很少有正式行为规范作为约束,更多的是依靠风俗习惯以及伦理道德的制约。

在综合前人分析的基础上,为了便于论述,在本文中邻里是指:基于城市特定地缘关系而建立起来的个体之间互动关系的总和。具体来说,本文分析的邻里关系是指在城市社区范围内,生活在特定社区的成员,在日常互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普遍并且稳定的个体关系的总和。在邻里关系的体系中,无论是从人数规模还是功能作用而言,城市社区的主体是社区居民,并会因行为个体的不同与社区居民、家庭之间产生不同形式的互动。
..............................

2.2 我国城市社区中的邻里关系变迁及现状
2.2.1 我国城市社区中的邻里关系变迁
邻里关系属于社会关系的一种。因此,邻里关系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并且随不同时期的社会特征而出现新的特征。在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文化中,邻里关系的初始形态主要是亲属关系。宗族和家庭是邻里关系的主体。在封建社会,它们与严格的等级制度相结合。建国后,我国进入计划经济时代.城市社区居民的生活空间以及生活方式受到单位制限制,邻里关系表现为生产单位或职业的趋同。在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时代,居民社区多元化,社区居民来自全国各个角落,来自各行各业,邻里关系趋于复杂。通过分析,中国城市社区邻里关系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变化阶段。

阶段一:传统街坊型社区邻里关系(1949 年以前)
在本阶段,邻里关系仅次于亲缘关系排在社区居民人际关系中的第二位,在俚语“远亲不如近邻”中得到充分体现。良好的邻里关系带来“守望相助,葱酱相借”的良好社会局面。

阶段二:单位制社区邻里关系(1949-20 世纪 90 年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进入计划经济时代。为了有效促进工业化进程,社区将工作区和工人住宅区融为一体,这样形成的社区被称为“单位制社区”。单位制社区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产物。在此期间,单位群体也是城市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的邻里关系相比,计划经济附属的邻里关系中的亲缘关系被削弱,地缘政治和专业边界成为其特征。

阶段三:现代社区制社区邻里关系(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单位群体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单位机构的转型,市场经济思想的兴起以及居民主体意识的提高,大大降低了单位人对单位制社区的依赖性。同时,交通、通信和网络技术越来越发达,居民社区之外的各种社会关系已经开始发展。居民的邻里关系普遍弱化,出现“同门居住三年,而不知邻居姓甚名谁”的乱象。

...........................

第 3 章 城市社区居民邻里关系的现状——以南昌 W 社区为例.......................... 24
3.1 南昌 W 社区概况........................ 24
3.2 W 社区邻里关系现状............................... 26
3.3 W 社区邻里关系陌生化原因............. 28
第 4 章 国内外利益相关者视角下邻里关系发展经验 ............................. 38
4.1 国外利益相关者视角下邻里关系建设基本经验 ....................... 38
4.1.1 德国的“代际互助”模式 ............................ 38
4.1.2 日本邻里互助网络 ........................ 38
第 5 章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和谐邻里关系构建途径探讨 ............................... 44
5.1 增强居民社区认同感 ................................ 44
5.2 建立共建共享的合作机制 ........................... 44

第 5 章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和谐邻里关系构建途径探讨

5.1 增强居民社区认同感
“邻里”一词,既是对人们彼此邻近居住的地理空间状态的一种描述,也是对经由日常生活互动而形成的团结、互助、友爱关系的一种表达。良好的邻里关系显然必须要有居民的积极参与,只有在参与中产生了交往行为才会逐渐形成睦邻友好的关系状态。因而,邻里关系的构建,必须要以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积极性,增加邻里间交往行为为重要内容,从而逐渐增强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 要吸引居民参与公共事务并非易事,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要有宽松的参与环境,无论是社会大环境还是社区实际情况,对居民参与社区事务不应当是排斥态度,相反还要积极鼓励和引导他们参与社区治理过程中去。在前期,可以鼓励他们参与到一些非正式,但是可能对社区产生影响的组织,例如志愿者组织、文体组织、业主委员会等。这不仅能够培养居民的兴趣,同时还能提升他们公共事务的参与水平.

..........................

第 6 章 结语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