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中国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体制改革都有了快速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一切都得益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是,不均衡的改革利益分配和改革变化速度,导致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逐渐扩大,加深了社会矛盾,破坏了社会治安,
公安机关,担负着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当今社会是一个文化日益发展、繁荣的社会,言论自由逐日开放,人们越来越追求自由平等民主的新价值观,在新媒体的影响下,人人都抓住机会去发表言论,参与社会事务,几乎每个人都在新媒体发展的大背景下被感染和激发,每个人都可借助网络的快捷与方便去表达自己的想法,所谓的“网络推手”、“意见领袖”、“草根记者”就是这样产生的。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运用自己本身的影响和知名程度以及网络的匿名性去散布不良信息,尤其是一些临时爆发的言论更滋生了虚假信息。
普遍而言公安机关是普通群众十分关注的热点单位之一,但凡与公安机关有关的人或事,尤其是一些关于公安机关的负面事件,总能引起普通群众的极大关注,而且在手机以及网络化背景下,信息传播的越来越快,越来越广泛,例如“广东大学生孙志刚在收容所被打死案”事件、云南“躲猫猫”事件等,一发生人们就对此特别关心,成了茶前饭后谈论的话题,并上了热搜,在全国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群众降低了对公安机关的信任度,严重破坏了警察在百姓心中的形象,警察与百姓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更严重的是破坏了我们社会的和谐稳定,使人民内部矛盾更加激化,所以开展舆情引导工作,化解矛盾问题,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就成了摆在公安机关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
1.2 国外与国内研究综述
1.2.1 国外发展现状
(1)危机的概念及特性研究
欧洲的一些学者对危机是这样认识的:在他们眼里,危机代表着一种社会价值观,其短时间爆发的特性决定了其对社会的有害性,这就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必须在舆情发生时迅速进行处理,但由于危机事件的偶然性和不同事件的特异性,因而政府相关部门对舆情的引导往往无法预测结果。早期的危机公关一般只关注后续处理,而不是从根源阻止,更没有危机爆发后的应急善后管理。
危机处置包括预防危机、控制危机、解决危机、在危机中恢复、在危机中发展、实现社会责任,这是奥古思丁的伟大发明,他的贡献为理论研究界提供了发展动力与源泉。
根据社会危机的一些特征,罗伯特提出了 4R 原则,即 Recovery,Response, Reduction, Rediness,在他看来,我们除关注危机爆发前的预计外,也要处理好危机爆发后的善后总结。他认为,假如与政府常规的管理相比,危机管理在着重点、组成、管理方式等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第一、着重点不同,政府常规管理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公开透明原则,但危机管理更注重危机的预防与处理;第二、组成不同,政府常规管理属于上级指挥,下级执行,而危机管理必须把涉及到的所有人都组织起来,大家口径一致,步伐一致,协作支持并快速行动;第三、日常管理方式不同,政府常规管理的管理方式比较灵活,手段比较柔和,先有计划,再去执行,用时很长,但危机管理往往通过下达命令、暴力行动去解决问题,命令一旦下放,立马行动,用时很短,管理的方式趋于军事化管理。
(2)新闻媒体的作用及其导向
研究发现,新闻媒体用不同方法来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并最终成为传播的主流方向,这被人们称为所谓的议程。其实早在 19 世纪 70 年代,议程设置就已经被研究者提出了。研究者们发现,新闻记者和编辑的选题与公众的关注和讨论热点有很大的联系,即新闻报道这个“厨子”掌控了读者的胃口和“消化的内容”,读者的兴趣和阅读的方向就成了新闻媒体报道的方向。议程设置可分为公共、媒体和政策三种类型。一般而言,议程设置主要是以媒体为主,即媒体通过报道或议题设置来影响公众舆论,由此影响政策或舆情走向。好多部门都采取此项举措,希冀通过大量的舆情引导来影响公众的看法,从而促进政策的实施或者改变公众的观念。由此可见,新闻媒体在舆情引导中至关重要。
..........................
2 涉警舆情理论基础
2.1 舆情与舆情引导
2.1.1 舆情
“舆情”的全称为“舆论情况”,因此其包含两个含义在内:其一,“舆”表示的是舆论,即公众对某一件社会事件看法、观点、态度等的总和;其二,“情”表示的是事件发酵的情况,即公众言论对事情走向、社会等各方面所造成的影响。整体而言,“舆情”是指在某一空间范围内,围绕中介、企业、个人及其他各类组织及其政治、社会、道德等方面的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态度。
“舆”“论”二字首次一块出现是在《三国志》中,被解释为大众的言语、评论,更体现了人的真实想法。
事实上,我国《旧唐书》曾经提出了“舆情”的概念,但是只是简要概括,并未成理论。在 2003 年,学者王来华在其著作《舆情研究概论》中,则正式提出“舆情”,并对其进行解释:“舆情”是指在社会中,作为社会主体的公众围绕某一重大社会事件所表达的社会态度以及价值取向。
各个领域多多少少都会受到舆情的影响,所以各个领域的专家们都不放过对舆情的探究,他们希望研究结果对自身有一定作用。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就有了如下四种看法:
(1)少数服从多数
“舆情”是指在社会生活中获得绝大多数公众认可的,能够集中反映公众态度以及意识的共同意见。
(2)公众意见的集合
舆情是社会评价的一部分,是公众意见的集中式体现。从某种程度而言,其表示的是社会公众大多数热的观点,是所有人观念的集中,无论是对或错或放弃。然而大多数情况下,还是牺牲了少数人的利益。
(3)利益集团的舆情
所谓舆情,就是有些利益集团,试图对公共政策施加影响。他们的成员可以是普通公民、非赢利性组织、公共部门组织、也可以是寻利的厂商。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因为利益的驱使,独裁专政,从而忽视了社会个体的意见。
............................
2.2 新媒体概念及特点
2.2.1 新媒体概念
传统的观念认为,新媒体是指新兴媒体,即在网络时代下出现的媒体形态。但是,单纯地将新媒体归结为新兴媒体并不科学,不仅不利于新媒体研究,同时也难以满足“新媒体”的发展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业内通过系统的研究、专业的数据分析、众学者的认识,以期更准确地对新媒体作出解释,由此促进媒介行业发展。同时还表明,新媒体并没有一层不变的概念,其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行业的进步而不断地演变。
新媒体是网络时代下,以数字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新技术作为支撑的媒体形态,囊括数字电视、移动报刊、触摸媒体、AR 技术等一系列内容。与报刊、电视、广播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传播力度更大,媒体形态也更为丰富。
新媒体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新媒体的“新”,除了表示技术上的升级转型外,其还表现出媒介形态上的创新、传播理念的革新,其中传播理念的革新是新媒体的核心内容;第二,新媒体的“媒体”,从表面上而言,媒体只是传统媒体的演变与升级,
然而实际上,媒体的范围更加广阔,除了是新技术支撑的传统媒体,还包含新兴媒体,比如 AR、VR、无人机直播等。目前,也有部分学者以“交互性”来定义新媒体,但是“交互性”只是新媒体的特点之一,并不足以概括整个新媒体。
新媒体的介质不断发生变化,从传统观念中的“网络媒体”、“互动电视”到“移动电视”、“数字网络”等。但是这种以介质区分新媒体的方式容易导致一个问题,即无法全面且深刻地突出新媒体的内涵,无法明确清晰界定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界限,同时也无法表现出新媒体的“与时俱进性”。对此,笔者在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新媒体”定义的演变过程,以期更为清晰准确地描述“新媒体”的概念,从而为后续涉警舆情危机应对策略的制定奠定基础。
...........................
3 公安机关新媒体时代下舆情引导实例及分析.................... 18
3.1 案情基本情况.......................18
3.2 舆情变迁的发展历程....................18
4 改进公安系统在舆情引导中发挥作用的对策.............. 37
4.1 在公安系统中组建舆情导向部门...............37
4.2 做好舆情引导的“保护伞”.................... 37
5 结论.....................48
4 改进公安系统在舆情引导中发挥作用的对策
4.1 在公安系统中组建舆情导向部门
从眼下情况来看,公安机关的宣传力度还不够,还缺乏与媒介的沟通。因此,在新兴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下,建议各级公安机关都要成立相应的舆情处置部门,并正对应对公共事件事前、中、后三个环节,创建有用的舆情引导体系。
第一,拟订完备的组建方案。如果我们需要组建一个舆情导向团队,前提是有一个完备的方案,需要多少人,需要多久,成员的组建、学历、年龄、岗位等都需要确定。
第二,角色的确定及职责。从公安系统内部抽调相应舆情引导的组织者、推动者、控制者、维持者和联系者。具体的日常工作由当地部门合理安排。
第三,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有明确的目标,并且深入每个员工的内心,做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求。
第四,加强团队之间的沟通。员工之间应该相互信任、诚挚沟通、如果沟通不好,往往会产生矛盾,形成内耗,影响整个团队的运行,导致不必要的后果。
.......................
5 结论
本文主要介绍了舆情引导相关的国内外研究动态,本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舆情引导的相关理论研究,包括:舆情的概念、舆情导向的概念、公安机关舆情引导的特征、新媒体的概念及特点、公安机关舆情引导现状、公安机关舆情引导特征;具体案情的基本情况、舆情变迁的发展过程:舆情发生期、舆情发展期、舆情集中期、舆情反复期;公安机关在舆情指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公安机关舆情引导存在的问题包括:主动与新媒体合作的意识不强、对互联网下的新媒体舆情敏感性不强、舆情指引的单一性和舆情实质多元性的矛盾、信息进展情况通报透明度低、公安部门自身形象有待提高。公安机关舆情指引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思想上欠缺重视、舆情指引机制不健全、公安机关指引舆情协调性差、公安机关舆情指引监管困难大;公安机关舆情引导的建议,包括:创设公安机关舆情引导机构、建设舆情引导的保障机制(新媒体舆情信息汇总分析及公布制度、 重大舆情的预警机制、涉及警察网络舆情危机的应急处置方式、建舆情应对协调机制、完善新闻发言机制)、创造新的舆情引导的方式方法(促使舆情引导形式多样化、创建网络主力军公安系统与媒介共建双赢平台、安排议事日程,做到正面宣传、培育舆情表率人)、着力提升执法人员对舆情的驾驭和引导力(加大舆情引导的专业人才培养、增强公安人员的舆情意识,提高媒介素养)、与当前新型互联网媒介紧密结合(通过设立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形式)。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