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根据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乡村旅游业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乡村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并推动农业、林牧业以及教育文化等产业和旅游业产业的结合。并打造形式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线路,创建极具农村特色的生态养老基地。通过正常的引导,打造乡村旅游合作社,创建乡村旅游企业。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更多的融资,从而不断加强乡村旅游业基础服务设施,并加强宽带覆盖等建设工作。创建完善的乡村旅游业标准服务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环境保护以消防安全的监管制度。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尤其是注重保护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村寨,并对其进行适当的旅游业开发。
黑龙江位于我国领土的最东北端,因黑龙江从省境内穿流而过,因而有“黑龙江省”的说法。黑龙江面积广阔,拥有各种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并发展黑龙江省旅游业,对推动黑龙江省全省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相较于全国旅游业总体发展形势,黑龙江省乡村旅游业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多种问题同时存在,对该省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制约,比如旅游产品雷同性较大且旅游产品过于粗糙,缺乏竞争力;乡村旅游业经营人员自身缺乏必要的管理能力和专业素质;缺乏必要的监管制度,导致旅游业市场秩序混乱,且省政府未能出台必要的引导政策;政府同旅游企业等存在不同程度的矛盾纠纷。这些问题的形成,和政府未能认清自身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只能角色有关。因此,加强政府在乡村旅游业发展中的定位认定研究,已经迫在眉睫。
.........................
1.2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2.1研究内容
论文结合黑龙江省乡村旅游的实际情况,对黑龙江省发展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政府角色定位进行了细致的研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黑龙江省乡村旅游的理论基础。对乡村旅游的基本理论以及相关理论依据进行分析,对于包括乡村旅游相关概念界定,乡村旅游与政府角色的关系,市场失灵理论,政府角色理论,公共治理理论进行阐述。
第二部分:黑龙江省乡村旅游的情况分析。首先总结黑龙江省乡村旅游政府角色定位取得的主要成就;在此基础上,提出乡村旅游政府角色定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问题进行分析。
第三部分:根据国内外政府在乡村旅游角色定位上的经验及启示。对英国、美国、日本及国内部分地区的乡村旅游及政府角色定位经验进行研宄,进而得到乡村旅游政府角色定位的重要启示。
第四部分:黑龙江省乡村旅游角色定位的对策。分别从顶层规划,公共服务,公共管理体制,法律法规四个角度进行研究,阐述了乡村旅游角色定位的对策。
.........................
2发展乡村旅游政府角色定位理论基础
2.1基本理论
政府角色理论是对政府职能作用的具体解释,是指政府在进行政治、经济、社会综合管理时,应在政府法律政策的引导下进行。换言之,政府在社会公共服务工作中的管理范围、管理方式都应当在相关法律条款的规定的范围内。政府角色是随着其行政职能转变而不断变化的理论,受所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形势的响,政府所承担的角色是不同的。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的相关论点,无论处于何等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形势,政府都有五项基本职能必须执行:保护环境生态、制定法律法规、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弱势群体的保护以及加强对环境的保护。这些都是政府所需要承担的核心责任,且这些责任不光是将政府行政责任最小化的选择,同时也是保证市场自然运行的关键。所以,政府应当加强其自身的公共服务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提升民众生活水平、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加强农村基础公共服务设施的创建等。
我国经济学专家陈振明等指出:为了促进公共利益的共同增长,政府以及第三方民众等通力协作,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共同实现公共事务的治理。就政府行政部门来说,治理就是实现权力的划分工作。根据公共治理相关理论的引导,合作共治是公共治理的主要方式。根据这一特点,政府和社会组织之间应当加强合作,从而改变当前社会、国家的二元对立的局面,这对推动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通过对国内经验的总结可以看出,行业协会等非政府组织,对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能够起到行业自律等作用。因此政府应当给行业协会更多的自治权利,使其有自主决策的权利,从而推动旅游行业协会同乡村旅游业之间的和诣发展。
.......................2.2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1)地理优势。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边陲,边境线长达3000公里,拥有25个国家级口岸,是与俄罗斯及整个欧洲大陆连接的便捷通道,是我国对俄贸易的桥头堡。哈尔滨市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核心节点,是国家战略定位的‘“沿边开发开放中心城市”、“东北亚区域中心城市”及“对俄合作中心城市”,是连接俄远东地区的陆地口岸和太平洋出海口之交通要道,是中国至北美空中距离最短的地区和中、日、韩、俄四国间人员运转成本最低的地区。
借以这样的地理优势,对于日、韩、俄等国外游客来说,黑龙江省的乡村旅游拥有旅游成本低、交通便利、旅游周期短等优点。
(2)环境优势。黑龙江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发展乡村旅游坚实的基础。黑龙江省主要由山地、台地、平原和水面构成,林业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十分丰富。
......................
3.1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10
3.1.1黑龙江省乡村旅游的优势..........10
3.1.2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已经取得的成就..........11
4国内外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政府角色定位经验................19
4.1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政府角色定位经验................19
4.1.1日本政府部门做好城乡关系协调者...........19
4.1.2英国政府部门担当乡村旅游环境保障者............20
5黑龙江省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政府角色合理定位..............29
5.1做乡村旅游顶层规划的设计者..............29
5.1.1制定合适的乡村旅游规划方案..............29
5.1.2设立网络建议采纳平台吸取地区建议............29
5黑龙江省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政府角色合理定位
5.1做乡村旅游顶层规划的设计者
为实现乡村旅游经济的长远稳定发展,政府应从全局把控,对整个行业做出科学合理、具有指导性意义的总规划,并严格要求各区域根据这一纲领性文件实施和执行,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的作用,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引领乡村旅游健康的发展。合理的规划是乡村旅游发展中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一步。只有通过全面彻底地了解各区域的情况,制定分阶段不同的目标的原则,统筹定位各区域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凸显他们各自的特色并经过客观实际的检验,才能制定有科学合理并行之有效的总规划。政府根据这样的规划才能更充分地履行其职能,维护其权威性,避免随意更改调整,让乡村旅游的经营者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因此,第一,规划和文化部门深入调查摸底。根据乡村特色种类挖掘自然资源、乡村特色、人文资源,综合开发现有的景点,发掘新角度,新亮点,打造特色名片;结合特色农产品,合理开发农业产品,深挖农耕文化,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突出特色。例如:黑龙江省独特的满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文化,农业特产如亚麻,五常大米等农产品,特有的湿地、森林、冰雪资源等都是乡村旅游的亮点和特色。
.......................
结论
乡村旅游结合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厚重的人文底蕴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圣地,吸引着大量游客的目光,不仅满足了城市居民回归自然、放松心身的欲求,还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新的商机,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同时也为城市乃至国家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经济价值,对城市和国家的发展都有重大意义。因此,大力发展黑龙江省乡村旅游,符合全社会各方的利益诉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如何确定自身定位,有效引导行业的发展,建立好服务型政府等这些政府工作的研究尤为重要。在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背景的公共管理环境下,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定位研究不是一尘不变的,而是因各阶段不同的发展需要不断变化的,为政府如何在黑龙江乡村旅游发展中适当发挥作用提供与时具进的意见及建议。通过对黑龙江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角色定位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的基本结论:
第一,政府必须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论文从多个角度对政府为何要在乡村旅游发展占据主导地位进行分析,一是从政府职能的角度来讲,乡村旅游环境遭到破坏,必须有一种权威的、主导的力量来承担大部分职击,要政府通过发挥管理职能来引导乡村旅游的发展。二是从公共管理理论的角度来看,乡村旅游更需要政府转变发展思路和职能,将政府职能和发展现念的转变。因此,在稚进发展乡村旅游上,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发挥主导,全面履行管理职能。
第二,政府在推进乡村旅游发展上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积极幵展对乡村环境污染的治理,完善法律法规,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然而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政府存在角色错位、缺位、越位导致乡村旅游市场紊乱,产业规模化程度低和公共服务不足,压缩行业协会发展空间。所以,政府很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处理完善。
第三,政府在解决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上,必须通过恰当的对策予以解决。在借鉴国内外先进做法及经验的基础上,从顶层规划,公共服务,公共管理体制,法律法规分別总结对策,在顶层规划方面,制定合适的乡村旅游规划方案,设立网络建议采纳平台。在公共服务上,建立完备的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提供适合乡村旅游发展的公共服务。在公共管理体制上,建立健全领导体制与部门合作体制机制,加强行业建设管理的体制机制。在法律法规方面,建立乡村旅游行业协会制定行业规范,加强乡村旅游违法违规治理力度。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