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被过度利用,逐渐恶化。大气污染问题严重,人们患病几率大大提高,给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难以修复,如何尽快解决大气污染,成为各国密切关注的问题。
国务院出台的相关法律规定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公众的作用,建立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监督各种违反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的不文明行为”①。提倡市场和社会的多元参与,政府与社会共同管理的新局面到来,公众参与作用越来越受到政府重视。
李克强副总理指出,“政府如实地向公众公开大气污染的相关数据,公众应广泛参与,自觉树立城市主人翁意识,齐心协力共治污染”②。这是中央政府对治理大气污染坚强决心的体现,提出要团结一切可团结的治理力量,让公众真正参与到政府大气污染治理中。石家庄市作为经常榜上有名的重污染城市,市政府面临着严峻考验,如何改善空气质量成为一个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作为重要民生问题,石家庄市政府认真贯彻各级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配合各项方针政策进行大气治理,省会大气质量逐步得到好转。但是,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我国北方大气污染依然严重,京津冀地区的空气质量持续恶化,社会各界都在时刻关心着大气污染问题。
作为公共事务治理范畴,治理城市大气污染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政府在大气污染治理中起着重要的领导作用,但自身存在缺陷的传统单一的政府管制模式也暴露出许多的问题。在治理大气污染过程中,每一个人都是利益相关者,大气污染应充分发挥公众力量,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何协调好政府和公众之间的关系。对建设服务型政府有着重要作用,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
1.2研究意义与目的
1.2.1 研究意义
研究的理论意义:
研究公众参与大气污染治理,促进了公民参与理论的发展,是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公众参与的进一步的突破,扩宽了研究范围。其次,真实可靠的信息,有利于政府的决策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环境权角度谈公众参与,公众享有所需的环境权利受到法律的保障,在治理中,公众有权进行监督和控制,减少不利于环境质量行为的发生,促进大气治理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大气污染严重,作为城市主人翁,公众需要承担起治理大气污染的重任。大气污染治理工程量大,需要技术的支持,仅仅依靠政府及相关部门,不能跟上实际需要,满足不了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速度,必须依靠最广大、最团结的公众的力量。
探寻有效的参与方式,结合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实践,找到合适恰当的形式开展公众对于大气污染的治理,使治理成本更小,收益更大,实现更多公共利益。其次,还有利于大气污染治理的理论和方法的完善。大气污染治理中研究公众参与问题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
研究的现实意义:
石家庄市的大气污染治理,公众参与加强监督力度,政府治理效率大大提高。公众参与的程度高低决定大气治理的效果的好坏,研究石家庄市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能增强公众的城市“主人翁”意识,提高空气质量水平,还可以规范政府大气环境治理行为,为政府提供参考信息,提高政府治理效率。环境问题的保护和改善需要公众参与,只有公众更好地参与进来,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
...................
2 核心概念界定及其相关理论概述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2.1.1 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大气中产生达到有害程度的对人和动植物的有害物质,使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对人或物产生危害,阻碍人类正常的生存和发展的一种现象。文献《环境学法》指出,“大气污染指因某种物质的介入,导致大气中的某些方面的特性产生变化,影响了大气的积极作用,破坏大自然的生态系统的同时损害人体生命健康或财产的安全,导致空气质量严重恶化的一种现象。”国际组织大气污染定义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某些危害物质在人类的自然活动和生产过程中进入大气,并超过一定浓度,进而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的现象”16。而大多数的大气污染都是人类的生活和生产过程造成的,例如工业的废气、汽车尾气的排放、燃煤取暖、焚烧稻轩、建筑工地的粉尘等有害的物质。
基于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观点,将大气污染界定为:大量有毒有害物质被排放到空气中,且数量超过大气自身承载力,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到达一定的浓度,大气的成分发生了变化,大自然不能有效分解的有害物质大量存在,导致气候变化、生物健康受到威胁的现象。
2.1.2 公众参与
对于“公众参与”的概念,国内学者也有自己的见解。其中俞可平教授对公众参与进行了较早的研究,他指出,公众参与又可以称为公共参与,是指公众想要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影响公众的社会活动。王锡锌认为,公众参与是在国家的相关法律的制定中,政府激励公众对关于关系个人或公共利益时,提供信息、提出建议等方式积极参与,提升政府部门行政管理中的公正性、合理性的制度。蔡定剑认为,公众参与是政府和公众间的互动。公众参与不只是自己单方面的行动,而是通过法律途径和政府就如何权衡各参与主体权益的协商,与政府政策符合广大公众意愿,保障公众的利益。
......................
2.2 多中心治理理论概述
20 世纪 90 年代,多中心治理理论是在公共事务治理的原理和方法上产生的。先哲亚里士多德曾指出公众因为力量不集中或者因搭便车的心理不去维护自身合法权利,从而使公共事务被少数享有特权阶层的权力者所控制。他说道:“关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务却很少能够被人们关注,少有人问及”17。换言之,就是人们在不涉及自身利益的情况下不会过多关注公共事务,这不利于公众参与的发展。而大气污染治理中,公众经常有“搭便车”心理,产生消极的态度。
之前有的研究认为,突破公地悲剧的困境有彻底的私有化的市场经济和中央集权的两条截然相反的道路。市场理念只适用私人物品资源的配置,而公共物品的资源配置则依靠国家理念。事实表明,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都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政府与市场相继失灵,学者们开始向环境治理中的多中心治理模式聚焦,积极探寻一条新的治理道路。治理大气污染问题,要明确市场机制的作用,另一方面,大气资源的公共性决定不能完全依赖于市场机制,还需要公众的力量。历史和实践证明公众的能力足够可以自己解决公共事务。随着时间的推移,多中心治理理论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引入竞争机制。大气污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大气污染治理需要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建立与之相符的主体,实现不同主体之间的互补互助。针对不同的情况,利用各自的优点,采取不同的治理大气污染的对策,从而提高治理的效果水平。通过不同形式提高整体的治理水平,提升治理的效果。在传统的政府治理下,大气污染的各种方针政策均有政府一方做决定,会经常出现信息的不对等、渠道的不畅、工作人员缺乏责任心、公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影响大气污染治理的进程。这样政府直接配置资源,容易造成“政府失灵”现象。因此,需要主体的多元化,打破政府有关部门的垄断,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实现政府和公众的利益达到一个双向的平衡。多中心治理的主体应是包括政府、公众,还应该包括企业、非营利组织等在内的多元主体。
二、引导公众与第三部门的加入。多中心治理理论给多元主体的参与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公民社会是民间组织和关系的统一18。多中心治理理论强调国家与公众的对话与合作,最终实现公众利益的最大化。“公民社会”发展的同时非政府组织发展迅速,弥补政府治理的局限,也承担起公众管理事务的治理。
........................
3 实证研究.................13
3.1 问卷调查 .....................13
3.1.1 调查问卷设计的背景 ................13
3.1.2 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15
4 公众参与大气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28
4.1 公众参与存在问题 ...............28
4.1.1 公众关注度高,参与行为少 .............28
4.1.2 公众参与意愿高,参与能力低 ...............28
5 完善公众参与大气污染治理的建议.......................35
5.1 公民自身方面 .........35
5.1.1 培养环保意识,改变生活方式 ......................35
5.1.2 转变公众消极参与的思想观念,提高“主人翁”意识 .....35
5 完善公众参与大气污染治理的建议
5.1 公民自身方面
5.1.1 培养环保意识,改变生活方式
为了更好地参与大气污染治理,公民应注意培养自身的环保意识,试着改变生活方式,减少自己平时对于大气污染的破坏,从源头上解决污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改变自己的出行方式,尽量采用公共交通,或者步行的方式代替机动车,从而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也可以相对缓解城市的交通拥堵情况。第二,尽量节约用电,倡导低碳生活。煤炭污染成为石家庄市最重要的大气污染源,减少煤炭污染势在必行。从取暖材料的选择,空调温度的调整,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一点点的改变,也可以为大气污染奉献自己一份力量。
5.1.2 转变公众消极参与的思想观念,提高“主人翁”意识
受封建的传统文化影响,公众在大气污染治理上责任意识差,城市“主人翁”意识差,参与意识有待提高。在处理大气污染这类公众事务上,习惯性地依赖政府,对于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没有太多的认识,这种心理影响了公众参与大气污染治理的进程。长期以来,单中心的政府管理模式影响了公众参与意识的培养。如今,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公众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开始鼓励、引导公众参与大气污染治理,团结更多力量共同治理,并努力完善公众参与大气污染治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公众参与提供法律保障。因此,在政府积极促进和引导的情况下,公众应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树立城市“主人翁”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到大气污染治理中来。
........................
结论
大气污染问题作为全球性问题,需要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政府在大气污染治理中应充分发挥其领导职能,积极鼓励、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到大气污染的治理队伍中来,促进广大公众的参与和配合,和政府一起共同治理城市的大气污染,为自己和家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公众参与大气污染治理是公民权利与义务的集中体现。本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石家庄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公众参与现状进行分析,结合调查结果,得出目前公众参与大气污染治理中包括公众关注度、参与意愿、途径和能力等多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经过分析和研究,找到了当前公众参与治理面临困境的成因。其中主要包括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公众与政府间信任的缺乏,信息的透明度不高和法律、法规的缺失。基于上述问题及根源的分析,本文认为促进公众参与大气污染治理,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公众要树立环保意识,改变自己;转变消极观念,提高“主人翁”意识;学习知识,提高环境治理能力;积极参与大气污染相关活动。其次,政府要改变传统的管理体制;拓宽信息共享渠道;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非政府环保组织应正确定位;加强专业化建设;协助相关部门工作,调动公众参与热情;转变宣传方式。企业等盈利组织和第三方也应为促进公众参与大气污染治理各自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本文的不足之处。第一,大气污染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全球性问题,而我国的公众参与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研究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公众参与,可能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都与专家和学者存在较大差距。第二,关于调查问卷。问卷设计可能涉及到的内容不够全面,存在一定的主观性。265 份有效问卷样本量较少,而石家庄市人口众多,问卷所整理出来的数据不能完全反应公众参与的实际情况,实地访谈的内容也有待深入。第三,大气污染治理研究涉及多学科的相关知识,本人在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石家庄市公众参与大气污染治理提出建议,但自身能力有限,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