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引 言
“优良设计”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自然对设计师而言,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设计资料宝库”,是一切装饰与修饰方式来源的根基。生命“建筑”元素作为自然元素中最具特色的一种,在首饰设计中已经被设计师广泛地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但是目前还没有完整的设计体系。生命“建筑”元素除了有伟大的设计,精巧的工艺,它们还是生命体心灵的港湾,是生命体最温暖的庇护所,为生命体提供了必要的生存空间。考虑到生命“建筑”的用途不同、造型不同、装饰不同、用材不同等因素,带给人们的不同体验感自然迥异,那么佩戴不同生命“建筑”元素的首饰,也会有不一样的装饰效果。在首饰设计中对生命“建筑”元素的运用并不是很多,通过对仅有的该类首饰的研究,我们就会发现仅限于对动物和植物本身的描写,而对生命体可生存、可繁衍的生活空间造型更深层次的借鉴显得匮乏。如对植物元素的设计借鉴,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往往被两种东西吸引,一个是生命体本身,如植物的花、叶子、树干等,另一个是植物硕大的果实,人们这个时候往往忽视了种子的寄存空间,即这个生命体努力所保存的维护种子繁衍的小建筑。当然关于植物“建筑”元素这方面的设计也有体现,例如对豆荚的设计借鉴,多是玉石材质并取名为“福豆”,在此类设计当中设计者关注的就是生命的繁衍。但是现有的这些设计仅是冰山一角,因为大自然元素非常丰富,需要我们新一代设计师去不断挖掘。我们所有的物态化形式,从广义的角度来讲就是仿生设计,而我们对生命“建筑”元素的仿生设计不但要借其形,而且还要借其功能,甚至还要借其美感,以及更深层次地借其情感寓意。在当今高速发展的创新型社会背景之下,更需要将这些对生命的思考进行具体消化并进行总结和系统性整理。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笔者想借“生命与自然”这一观点来唤起人类的觉醒,希望人类珍惜生命、爱惜自然,营造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环境,实现生命体在自然生活下安居乐业的生命诉求。
..........
2第 2 章 生命“建筑”元素的概述
关于生命“建筑”,生命首先是一个具有生命周期的生命体,而生命“建筑”是什么呢?如我们人类的建筑,那安身立命、休息的场所,当然,动物和植物也有赖以生存的建筑,那这个“建筑”是什么呢,在本文来看就是生命繁衍的场所。生活中有关生命“建筑”的探讨不在少数,如在《动物界的建筑师》一书中英格.阿恩特为我们展示了动物的奇妙筑巢艺术,从最小的蜂鸟精巧巢穴到最大的建筑物珊瑚礁,人们无不为它们巧妙构造所惊叹。还如黄丽锦的《野果游乐园》,看似不会动的植物在面对不同环境考验的时候,它们会有各种应变措施来达到生命繁衍的目的,笔者对生命“建筑”的探讨也是源于这些生命自然元素的启迪。生命是绚丽多彩的,与生命相关的附载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动植物有动植物寄居的场所,我们人类有我们人类生活的场所,这些场所便构成了我们大千世界围绕生命而产生的与之相关联的所谓的“建筑”,而这些建筑由于其形式不同,异彩纷呈,也为我们人类所描述所歌颂。
2.1 何为生命
著名的物理学家欧文施罗丁格曾经这样定义生命体:生命就是一种信息,一种能成功延续它们存在的信息,生命体会保持平衡而避免因失调而衰退。生命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指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连续性的,具体到本文中生命是指具有生命基本特征的植物和动物。
2.1.1 生命与自然的关系
说到“自然”,一切生命和自然息息相关,生命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生命在自然循环下历经了数次轮回,我们都应善加珍惜。自然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如山川、河流,植物、动物、人等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在论文里,笔者想说的自然是有生命特征和生命体征的这样的一部分自然物,包括植物,也包括了动物,这也是本文中重点关注及探讨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征服的脚步愈发加快,高傲之心也愈发膨胀,号称“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可想而知大自然比人类更有智慧,大自然是人类的造物主,如果没有了大自然,勾织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将都是幻想。生命它们要繁衍生长,它们生长好了,植物和动物才能得到一个完美的生命展现,它的结果是带给我们自然环境的和谐,也是我们人类生存的保障。所以说歌颂自然就是爱护环境,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的环保,最终的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发展。
.........
2.2 生命“建筑”元素的界定
关于生命“建筑”的界定,笔者是如何来区别呢?首先就要对生命和建筑分别加以阐述。在自然界中并不只有我们人类会适应并改造自然,打造自己生存的空间形式,对于动物和植物生命体来讲都希望有一个空间环境安定下来的生命诉求,由此也产生了与之相关联的物态形式,即笔者文中所谓的生命“建筑”。我们所谓的建筑是人们给的一个词语或者是一个名字。我们所谓的建筑,这个“建”既是一个名词又是一个动词,就是人们利用一些材质所搭建的可以避护、生存、居住的这样一些场所,这些场所不等于一些洞穴。狭义的建筑是指,在不包括以前人类居住的洞穴的前提下,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结合一定的美学法则、风水理念、科学规律创造的人工环境。建筑,是人类发展史上最伟大的奇迹和最古老的艺术。人类文明经过上万年的发展、演变,一直都离不开建筑的身影。除了伟大的设计,精巧的工艺,建筑、还是人类心灵的港湾,是人们最温暖的庇护场所。
..........
第 3 章 生命“建筑”元素的类别与特征......6
3.1 植物“建筑”元素的类别与特征........6
3.2 动物“建筑”元素的类别与特征......11
第 4 章 生命“建筑”元素的载体形式........18
4.1 生命“建筑”元素在建筑领域中的运用............. 18
4.2 生命“建筑”元素在家居领域中的运用............. 21
4.3 生命“建筑”元素在雕塑艺术品领域中的运用...........24
4.4 生命“建筑”元素在不同载体中的借鉴方式..... 25
第 5 章 生命“建筑”元素与首饰设计........28
5.1 生命“建筑”材质与首饰设计..........28
5.2 植物种子在首饰中的应用........29
5.3 动物“建筑”材质在首饰中的应用............32
第 5 章 生命“建筑”元素与首饰设计
在自然元素的首饰设计中,人们很大程度上被两种东西所吸引,一种是生命体本身,如动物、植物的叶子、树干等;另一种是植物硕大的果实,人们这个时候往往忽视了生命体的寄存空间,即这个生命体努力所保存的维护自身繁衍的小建筑。在我们的首饰设计中对生命“建筑”元素的运用并不少,只不过人们大都没有意识到这些元素是生命体为了生存、生活所筑造的空间形式罢了。
5.1 生命“建筑”材质与首饰设计
首饰中对生命“建筑”材质的运用古已有之,只不过人类并没有意识到这些材质是生命体为了生存所筑造的空间形式。实际上在运用生命“建筑”元素的过程中,不仅有着我们先辈们对材质的认知,也熔铸了我们人们的一种审美的认知,而审美因素也是首饰起源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体现的不单单是对材质的认知和把控能力,也反映了人类审美觉醒与认知的过程。从中西方的原始首饰来看,居住在大陆内地的人们常选用的材料有植物种子、果实等,而居住在海边的人类往往会采用海里的天然材料如各种贝壳、龟壳、珊瑚等。尽管首饰采用的原材料不尽相同,但都是以当地比较便于得到的物品为主要用料。大自然赋予人类这些神奇的材料,不仅满足原始人类生活中各个方面的物质需要,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美的享受。从现代首饰来看,现代首饰中也有很多首饰取材于大自然,如珊瑚首饰,贝类、植物的种壳等。只不过,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制作工艺越来越精细,材质的组合越来越丰富,表现手法也越来越丰富。
.......
结 论
在本文中,首先对生命“建筑”元素进行了概述,并对植物“建筑”元素与动物“建筑”元素的类别与特征进行了分析,然后对生命“建筑”元素的载体形式进行了划分,随后详细地对生命“建筑”与首饰的结合进行了相应阐述,并探讨了生命“建筑”元素在首饰设计中的一些原则、手法。得出以下结论:
1. 生命“建筑”元素在大千世界涵盖了方方面面,主要体现在植物和动物领域。而不管哪一类它们都有着非常多元的结构形式以及不同的寓意,它也体现了生命在这样一种现实中对生存、生长的必然需求。对于植物来讲就是种壳部分,对于动物来讲就是巢穴,它们都是生命得以延续的基础,在这个所谓的建筑里面生命才能完成一个从始到终的轮回过程。
2.对于植物“建筑”和动物“建筑”又有着不同的类别、特征,而这些不同的类型与类别又有着不同表现形式,同时生命体的这样一种特有的生命形式又给我们人类以无限的启示,而这种启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又有着不同的表现以及载体形式,这些载体形式包含了建筑、家居、雕塑艺术品等领域以及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首饰领域,生命“建筑”元素对于我们的首饰设计这种载体形式也提供了可借鉴的元素。
3.生命“建筑”元素与首饰的结合也反映了人们对生命“建筑”元素在首饰设计中的认知,而这种认知不仅仅是外在形式的认知,更涵盖了材质以及人类所赋予的文化内涵等方面。
4.在首饰设计中,我们众多著名的设计师和品牌也在源源不断地从中获取灵感,表现和丰富着设计,探究生命“建筑”元素及其首饰化表达,进而和人类现实生活结合,而这种结合看似是作为物态形式,但它更深层次反映的是对生命的探究和对天人合一的这种认识的诉求,比如我们国内的设计师任进老师的作品、尚美品牌等。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