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选题缘起
本文研究的是漫画中“揭示”的特征,其中涉及的漫画主要是以幽默讽刺画为代表的“传统漫画”。事实上传统漫画并不是一个准确的称呼,只不过在大部分人的认知中,这一类作品在历史上早已有之,并且和现今流行的连环画/故事漫画是不同的。“漫画的名称和创立在 16 世纪末才出现,漫画艺术的发明者不是其前若干世纪以来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存在的用绘画做宣传的人,而是极为老练而考究的艺术家卡拉奇兄弟。他们的漫画现在得到确认的极少,但是根据无可置疑的文字记载,他们也曾发明过一种开玩笑的手段,把受害者的面孔画成动物的面孔,甚至画成无生命的器具,从那以后,这种做法就在漫画家中相沿成习”。[1]这种有意识地制造出来的、滑稽可笑的画作在后来被称为“caricature”或“cartoon”,我国也称讽刺画/幽默画。受到传播媒介的限制,漫画到 17 世纪末才随着报纸的出现而形成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连环漫画(comics)则是一种增添了分格和文字框的新漫画品种,一般认为它从讽刺幽默画中分化而来,但在近期的理论中连环画也具有了属于其本身的新意义。为什么要把幽默讽刺画作为研究对象?这个问题的提出首先是针对此类漫画本身的艺术特征而言的。与现今连环漫画在叙事的需求下发展出的复杂的图像语言不同,讽刺类漫画呈现出一种直观的揭示性。而漫画的揭示作用又要从其最初的视觉特征,也就是夸张说起。夸张指的是对被描绘物体某种特征的强调和放大,同时也包括对其他特征的简化和省略;而这种夸张到了过度的地步,就会打破被描绘物体原有的比例,产生变形,造成一种荒诞的效果。然而不论历史上的漫画家们将他们描绘的对象表现得多么抽象、荒唐、可笑,他们的作品总是能够反映出现实的某种真相。并且漫画的抽象与一般概念上的抽象以及立体主义绘画都不同,漫画总是植根于现实的,因此才能成为一种喜闻乐见的大众艺术。
………
1.2研究对象概述
从表格可以看出,中文语境下的漫画包含有单幅的幽默讽刺画和连环画两重意义,这里先说幽默讽刺画。如果以夸张的艺术手法为特征来界定中国漫画的渊源,则可以上溯到古代,如汉代山东武梁祠的石刻画像《夏桀》、明代画家李士达的《三驼图》、明宪宗朱见深的《一团和气图》等[1]。我国漫画成为一个独立画种是在清末明初,彼时还没有“漫画”这样的名词,都是叫作“讽刺画”、“寓意画”、“讽喻画”、“时画”、“谐画”或“笑画”的。直到 20 年代,因丰子恺在《文学周报》上发表的画作被称为“漫画”,这才统一了漫画的名称。一般认为中文的漫画之名源于日本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 1814 年的作品《北斋漫画》,据丰子恺所说,“日本的‘漫画’乃兼称中国的急就画、即兴画及西洋的 Cartoon 和 Caricature 的。”不过,在葛饰北斋的时代,“漫”字仍作“漫笔”、“漫谈”之意,“漫画”就是绘画中的“随笔”,除了名字以外,和今天的漫画关联不大。现代意义上的日本漫画发源于十九世纪末的艺术家今泉一瓢和北泽乐天,这两人都从事政治讽刺漫画的创作。日本的政治讽刺漫画是在欧洲(主要是英国)的影响下出现的,而二十世纪初又受到美国连环画和迪士尼动画的影响,到了二战结束后,才由手冢治虫的《新宝岛》真正拉开了日本现代漫画的序幕。《新宝岛》在战后的日本漫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这是由于手冢在其中运用了丰富的电影镜头技巧来表现漫画,打破了传统四格和连环画的叙事方式的缘故。这种当时在世界范围内都实属标新立异的表现手法,现今已经成为了日本现代漫画的创作标准,欧美和亚洲也深受影响。可以说手冢治虫“几乎是单枪匹马地将日本的叙事艺术生生拽进了 20 世纪”。[1].
……….
第二章 揭示性的视觉表现
2.1 揭示性的内在机制:抽象与相似
漫画的揭示不同于语言的揭示。漫画不同于其他艺术的关键之处,并不在于其内容是否为讽刺或滑稽,而是在于它是否使用相似和比喻来给现实物体以解释,并表达作者的思想。在现今大多数人的观点里,漫画是“叙事”的一种方法。确实现在有很多讲故事的、具有文学价值的优秀漫画,但从本质上说,漫画所做的事情并不是单纯的叙述和再现。漫画之所以特别,就是因为它用视觉手段展现思考的过程,并且揭示了人们没有注意到的事物的某一面。如《鼠族》的作者阿特•斯皮格尔曼(Art Spiegelman)在他 2001 年的演讲《地下漫画 101》中指出,漫画/连环画与我们直接对话而不需要翻译,人们用视觉思考,不管它用的哪种语言,大多数人都能看懂个大概。[1]要说明漫画内在的“揭示手段”,需要引入两个概念:其一是斯科特•麦克劳德的“图标化抽象”,其二是贡布里希所说的“相似性”。“图标化抽象”是斯科特•麦克劳德在《理解漫画》中对“卡通”的一种新定义。在解释何为图标化抽象之前必须说明,此处“卡通”并不作为一个艺术品种来解。卡通和漫画相互联系又彼此独立,而本文说的卡通,指的是漫画创作中经常会运用到的一种简化而非写实的“风格”。根据麦克劳德的理论,卡通是一种“图标化抽象”的过程。图标指的是一种用来再现一个人、事物或思想的图形,而图标化的抽象,就是将真实事物的外形进行简化,并抽取、放大其本质意义的一种行为——这是一种对事物的特定细节和本身内涵的抽丝剥茧,也是卡通和其他现实主义艺术的区别之处。
……….
2.2 揭示性的外在表现:夸张、变形和拼贴
这一节所讨论的是漫画揭示性的外在表现特征,包括夸张、变形和拼贴。夸张/变形是漫画艺术的一个最普遍的形式特征,也可以说,这是漫画艺术的抽象本质自然导致的结果。因为对现实事物的抽象处理必然会放大其部分特征而省略其他特征,这种放大和省略到了一定程度便是夸张,而夸张到过度的地步,脱离了事物本身的形状,有时还会产生荒诞的感觉,就是变形了。该特征的早期例证就是欧洲早期的滑稽肖像漫画,当时的艺术家们将它作为一种逗趣或讽刺他人的手段,因为他们不合比例的扩大和突出了他们所描摹的面貌的缺陷。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形状脱离常规的画作都能被称为漫画。在具体的漫画创作中,变形往往不止于外表,还包括结构和意义上的深入与放大,在这之中包含了它独特的象征和逻辑。“漫画的特殊矛盾不在别处,而恰恰在于它总是一方面要变形地观照和处理对象,另一方面又不是无原则地瞎变一气。”[1]漫画中乍看不合常理的怪诞变形,却正是以发掘对被描述物合乎理性的解释为目标的。它以一种非正常的手段来达到张扬道理的目的。
……..
第三章 连环画的意义区分和演变......... 11
3.1 电影化趋势下的当代漫画......... 11
3.2 连环漫画的视觉表现机制......... 13
第四章 当代漫画的创作矛盾.....14
4.1 漫画的创作目的...... 14
4.2 叙事与表意的平衡........ 15
第四章 当代漫画的创作矛盾
4.1 漫画的创作目的
要解决中国漫画面临的问题,首先必须发现问题究竟在何处。说到中国漫画,一般都会认为讽刺和幽默是我国一直以来的特色。也可以说,在国外故事漫画进入我国青少年的视野之前,我们早已拥有非常优秀的讽刺幽默类漫画了。然而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漫画艺术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过去脍炙人口的讽刺幽默画不仅创作数量在减少,艺术层面上也无甚建树,漫画家廖冰兄甚至预言道:“中国漫画死了。”现今讽刺幽默画的发展困局有着社会、历史、文化上的多重原因,但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却是对揭示作用及其视觉机制的认识不足。很多人都有一种错误的认知,认为漫画的揭示就是用夸张变形的手法表现对象,要么就应该对描绘对象进行嘲讽,或者至少也要将其表现的滑稽可笑。这样的认识是将“讽刺”,或者说“表面的讽刺”当成了漫画创作的最终目的。事实上漫画本身并不具有倾向性,决定其效果的是创作的内容和作者的意图。而以往对中国漫画的种种定义,如评议性、公众性、广泛性等,所指向的目标,要么是发掘事实、趣味并公之于众,要么就是用图像来阐明不易看清的事理。此过程一般都像讲故事,若认为故事太长,那么说几句话也是可以的。如漫画家方成说过,“人活着就必须会说话……有的人会画,有时候就把话画出来。漫画就是用笔画出来的话。”[1]而讽刺漫画之所以战斗性最强,最引人注目,是因为它揭示的内容往往就是事实、规律和真相。在动荡的社会中成长起来的老一辈的漫画家们就是以揭露真相为己任的,他们不仅讽刺和暴露世界上的“恶”,也歌颂和赞扬社会中的“善”;他们最善于洞察生活的真实,又能用图像将他们所见所想准确地传达出去,这才是讽刺漫画的可贵之处。
……….
结语
本文所讨论的揭示功能只是漫画艺术这一广阔土地中极小的一部分,但也是漫画艺术借以激发人们的视觉本能和生活图像记忆的关键之处。如今用图像来传达信息的方式比过去的任何时候都要流行,而漫画的基本属性使它注定会成为属于大众的艺术。大众文化往往也是通俗的代名词,它“上不得台面”,没能被提高到专门研究的范畴,可它却在全面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时代的人们,它是这个社会当中最主流的文化建构力量。然而现今的中国漫画却无法成为这样的力量。不仅从大的角度上看,漫画总是被认为是简单而低级的,其影响力总是比不上电影、电视、流行音乐和网络文化,甚至在它自己的小圈子里,也在其他国家漫画的影响下失去了自己的声音,这实在是一个很尴尬的局面。在这种局面下,漫画的未来究竟能有多大发展?如果从一个传播方式是否具有优势来看,漫画这一视觉叙事媒介在读图时代显然是具有优势的,相比起电影和音乐它拥有更低的传播成本和更高的相对信息量和可读性,更可贵的是从漫画当中我们可以看见“个体”的思想。漫画这种传播媒介在将来会有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那么对此而言,做好漫画理论的建设就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了。漫画理论、漫画批评的目的是确立标准和论证漫画的趣味,发现漫画中“好的对象”和剔除“坏的对象”,让漫画取得人们的理解,从而建立起完整的美学体系。因此本文讨论漫画的视觉本质问题,也是抱着会有更多的研究者能够将漫画看作一种严肃的艺术形式,并进行研究的希望——尽管它也有着商业化的一面,但却不能因此就抹杀其艺术特性,而不进行严肃、规范的探讨。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