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3671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 研究意义

第一节 研究心理学理论的意义
在我国的舞蹈教育事业中,关于心理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其中,北京舞蹈学院平心教授作为舞蹈心理学研究生导师和心理学教授,在 2004 年编写并出版的专著《舞蹈心理学》,获得广大舞蹈学者的一致好评,还作为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学专业的教材使用,他承担起我国舞蹈心理学学科研究的重担,并成为学科带头人。也可以说我国舞蹈教育事业中,关于心理学研究方向上的高级人才,是少之又少。这也证明了,心理学是一门比较深奥的学科,如果想把舞蹈和心理学完美结合,是需要研究人员具有相当高的心理学基础和舞蹈专业领域知识的。在一定意义上说,舞蹈与心理学,或者是舞蹈教学与心理学,都是从交叉学科的角度来探讨的。
在我国“心理学”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学科发展得飞快,它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分析了解人们的心理现象。尤其是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心理学理论有其重要的用武之地。诚然,教师在舞蹈教学中如果可以更好、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现象,就会起到促进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良好身心的作用。“在诸多艺术门类中舞蹈可能是与心理学关系最进的一门艺术,心理学也可能是与舞蹈关系最近的一门学科,因为舞蹈艺术的工具是身体,而身体与心理的关系即身心关系又是一种最为密切或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舞蹈用身体表现的也是人的心理(其中包括情感和思想等)”。
长期以来,教学都是学校舞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完成舞蹈课程设置的必要途径。教学又是教与学的关系、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也存在着教师如何教、学生怎么学的实际问题。如果要使教学成果明显,就必须从教学开始入手。所以论文中主要关系到的是教学心理学、学习心理学等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理论,以他们作为支撑本论文研究与写作。希望把舞蹈教学中的问题与心理学理论相结合,从中找出舞蹈与心理学的切合点,以便用于舞蹈教学中,来促进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
心理学在高等师范院校中是一门教育理论公共必修课,同时也是教育学科的关键理论基础。笔者是高师院校即将毕业的一名舞蹈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本科就读期间,学习过学校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两门心理学课程,无形中为我接下来攻读硕士的研究方向,舞蹈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打下良好基础,硕士期间当我接触到《心里发展与教育》这门心理学课时,我有了特别强烈的想法,就是想深入学习心理学知识,研究心理学与舞蹈教育教学的相关问题。但我认为心理学对于高师舞蹈专业的学生来讲,是一门入门学科,在接触和消化普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之后,还应该深入学习和理解舞蹈教育、教学相关分支心理学内容。事实证明,高等师范类院校的舞蹈专业学生,将来面临的就业方向大多数是舞蹈教师,由于高师院校开设舞蹈专业学科较晚,并且都处于不断的摸索之中。我们应该更准确地针对舞蹈专业,开设适用于本专业的心理学课程。

第二节 舞蹈教学中的心理学价值
一、心理学的概念
心理学是一门与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且非常受欢迎的学科,其英文为“psychology”,是由两个希腊文字:“psyche”和“logos”组成的。前者的意思是“心灵”;后者的含义是“解说”。两者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对心灵的解说”。人的一切奇妙与神秘主要来自心里世界,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心理学家对其界定了一个基本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其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成果不断出现,它在日常生活、教育、生产、商业等各个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心理学吸取了多种相关学科知识的精华,又为相关学科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学者们把心理学分为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两大类,基础心理学中包括认知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分支学科;应用心理学包括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等。在此论文中我要谈及的是,心理学在舞蹈教学中的相关问题,当中会涉及到教育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心理学分支学科。

二、心理学与舞蹈教学活动的关系
舞蹈教学是一种双边教学活动,它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舞蹈动作的统一与规范,其中也包括教学内容、学生接受能力、学生心理素质等。所以从心理学的角度考察舞蹈教学活动,就可以看出,舞蹈教学活动是立体、连续、流动的心理活动过程,有一定的结构、系统和规律。在舞蹈教育结构中,心理学这个组成部分经常对舞蹈教学过程的目的和任务产生很大的影响,其中包括对舞蹈专业技能和普通才能的培养、舞蹈创作思维发展的影响等,都至关重要。西方近代美学的开山鼻祖康德的主观精神说则认为:“艺术就是人的心理意识和自我意识的活动,内容与表现。”心理意识和自我意识都属于心理学的研究范围,“舞蹈是心理的一种最直接、最彻底(全身心)和最完全(全方位)的表现形式。”

第二章 舞蹈教学中的心理学因素分析

舞蹈教学是学校舞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完成舞蹈课程设置的必要途径。心理学又是一门基础理论学科,他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发展,对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所以本章要对舞蹈教学中所涉及的心理学因素进行具体分析,找出有助于舞蹈教学的心理学相关理论,做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

第一节 舞蹈学习过程与教学过程
根据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对知识的分类,我们可以把舞蹈专业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从字面看就可得知,陈述性知识是指经过语言文字的描述和口头传授,学生们通过感知、记忆和理解就能够掌握的。也就是舞蹈理论课(舞蹈史、舞蹈学等)。程序性知识就是不仅需要语言文字的解释和说明,而且更主要的是要通过动作的示范,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和练习才能得以掌握的操作性知识。就是指舞蹈技能课(基本功训练、民族民间舞、古典舞身韵等)。
舞蹈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的是,舞蹈教学需要以程序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的结构特征。这就需要学生在舞蹈教师示范动作的学习过程当中,通过观察、模仿和练习活动来进行舞蹈学习。特别是艺术创作,需要对对象进行周密、精准的观察,从而获得有价值的舞蹈创作材料,探索事物的发展变化和规律。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人类的大量行为都是通过对榜样或示范者的观察而习得的,这种学习就是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观察学习主要是靠榜样的影响,并通过他们的信息技能来引起学习。这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也被称为观察学习理论,他把通过示范所进行的观察学习分为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四个阶段。
注意过程:也就是观察的起始阶段,教师做出示范动作时引起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动机,这个阶段需要学生认真注意和观察,掌握动作的要领。要明确观察目的,观察的目的越明确,学生对动作要求的反映就越清晰完整。在舞蹈教学中教师的示范动作,就是学生需要观察和模仿的对象,如果舞蹈教师对动作的要求目的不明确、示范动作不准确,学生就会东张西望,看其他的同学,便会抓不住动作要领。示范动作越明确,越容易被注意;示范动作越复杂化,越不容易被模仿。舞蹈教师应该把复杂的舞蹈动作分解示范,再组合示范,示范时一定要配合动作进行清晰的语言说明。

第三章 心理学原理应用分析.................................................14
第一节 适用于舞蹈教学的心理学原理...............................................14
一、态度改变理论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14
二、罗森塔尔效应在舞蹈教学中的运用....................................................14
三、提高学生“元认知”能力..........................................................15
四、对学生意志力的分析..........................................................17
第二节 舞蹈教学中心理学作用分析.....................................................18
一、激发想象力和培养创造力........................................................18
二、发散性思维与集中思维.............................................................20
三、合作............................................................................20
四、记忆力培养....................................................................21
五、教学心理学与学习心理学.............................................................22
第四章 情感与舞蹈教学 ...............................................................24
第一节 情感教学诠释..................................................................24
第二节 情感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25
一、激发情感的舞蹈教学....................................................................25
二、激发情感的舞蹈教学应如何运用.........................................................25
第三节 激发学生情绪表达的基本原理..........................................................27

结 论

舞蹈教学确实在舞蹈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舞蹈教师在舞蹈教育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舞蹈教学的双边互动性,决定了教师施教于学生频度高于其他教育途径。舞蹈教师在教授舞蹈技能的同时还以个人的魅力来影响着每一个学生。所以舞蹈教学需要心理学理论的支撑和帮助,舞蹈教师要利用好这一丰富资源。在第四章里,对于情感、情感教学、情感心理学、情感教学心理学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也不难看出作为多年学习舞蹈的学生,对于“情感”存在强烈的亲切感。可能人的情感是无法形容的,舞蹈中的情感就显得更为微妙。然而,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中,情感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就其舞蹈与情感的密切关系,我认为激发情感的舞蹈教学可以成为舞蹈教学实践中的可行教学方法,这还需要在之后的舞蹈教学工作中对此继续进行实践研究。论文中论述并证明了心理学与舞蹈的密切关系,同时也研究了心理学在舞蹈教学实践中的价值体现与运用。综上所诉,心理学这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发生和规律的科学,对于舞蹈教学起到了重要地推进作用,本人希望心理学理论在舞蹈教学中灵活运用,它的任务就是要描述学生和教师心理现象、揭示心理规律,将其心理规律应用于舞蹈教学实践中。确实,心理学在教育上的应用已有了久负盛名的历史,把心理学与舞蹈、舞蹈教学相结合必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其成果有一定的实际使用价值。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