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语言学论文,语言学的历史非常古老。人类最早的语言研究是从解释古代文献开始的,是为了研究哲学、历史和文学而研究语言的。中国在汉朝时产生了小学,包括文字、音韵和训诂。在印度和希腊,公元前4世纪到3世纪,就建立了语法学。(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语言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专业语言学毕业论文范文篇一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的动机
泰国地处东南亚,热带气候,海洋面积广阔,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而中国是泰国的邻国,无论从对外贸易,还是旅游业方面,都对泰国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从政治方面来说,2012 年,泰国和中国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的伙伴关系。从经济方面来说,中国是泰国的第二大商业贸易合作伙伴。中国每年去泰国旅游的人数逐年开始增多。“根据数据显示,在 2015 年访问泰国的中国旅客达到 790 万人次,同比增长达到 71%以上,是国际游客总人数(2990 万人次)的四分之一以上。”1泰国曼谷各大商场会说汉语的服务员特别多,很多商品包装也专门使用汉语。“从文化方面来说,泰国的华侨华人总人数在 700 万左右,约占泰国总人口数量的 12%,其中华侨人数约为 30 万人。他们大多聚居在清迈、曼谷、合艾等大中型城市。”2中国人吃苦耐劳,在泰国的华人大多从事商业,在大型商场、旅游、和超市、汽车装配、钢铁和房地产开发等行业。并且成立了很多华侨组织,如明德善谭等,资助了很多泰国的中小学。因为泰国华侨数量的众多以及华侨实力的强大,他们普遍重视汉语的继承和中国文化的传承,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继续学习汉语。据泰国教育部的不完全统计,“直到 2015 年,泰国一共有 3000 多所中小学开设了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总人数达到 80 多万,泰国也是首个将汉语课程列入到国家教育体系的国家。2015 年有 1800 余名志愿者赴泰国教学,占赴海外教师志愿者总数近 1/3。”3而这些志愿者或多或少的对当地的消费起一定推动作用。 中国已经逐渐跻身世界大国的行列,要想提升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国的大国影响力,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率,树立优秀的国际形象,外派汉语志愿者无疑是个很好的选择。
;............
1.2 意义
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免给学生一种学习汉语无聊无味的感觉,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泰国学生就会失去学习汉语的兴趣。如若在教学过程中,汉语学习不能激发泰国学生的兴趣,就很难实现汉语教学的根本目标---掌握汉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同时兴趣能够转化成直接动机,养成自发学习汉语的意识。 同时,现在的很多泰国人还不了解中国,对中国孔子课堂和孔子学院的政策不熟悉,而且中国外派志愿者一般是本科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加上文化差异的因素,很多泰国老师对中国志愿者存在一种怀疑态度。甚至可能因为和上一任志愿者之间存在矛盾,就对新任志愿者抱有一种敌对态度。笔者刚到泰国到时候,按照传统的中国小学生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收效甚微,学生明显不感兴趣。后来笔者改变了教学办法,让自己的课堂更有趣味,下课多和学生沟通,通过两个月的努力,越来越多的孩子期待上汉语课,泰国教师也说笔者的课很有意思,学生喜欢上汉语课。因此,趣味性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加喜爱老师,喜欢汉语,还能够改变泰国老师对中国老师的看法,尊重中国老师,形成一种融洽的关系,进而肯定汉办的教学政策,同时对提升对中国的好感也有一定影响。 实行趣味学习,对泰国本土老师教学方式的改进也有一定影响。以笔者所在学校的泰国 57 岁英语老师为例。因为年长,所以很受学生尊重,上课纪律很好,作业完成情况好。但是近来我发现,英语老师也开始采用我们上课的方式,让学生做面具,教唱歌,玩 apple tree 的游戏,可见,中国的快乐教学法在潜移默化中也在改变着泰国的教学方式。
..........
第二章 尖竹汶府小学汉语学习情况分析
2.1 学校环境
笔者所在的尖竹汶府小学有两个校区,ep 校区和普通校区。ep 校区是以教授英文为主的学校,汉语授课也使用英语为辅助工具,学生的综合素质良好。普通校区有一到六个年级,每个年级都是从一班到五班。按照成绩分班,五班是成绩最好的班级,一班则是排名最后的班级。学生以前没有学习过汉语教学,是零基础。汉语老师一共有 6 位。4 个汉语志愿者。两名泰国本土老师。但是泰国本土老师的流动性很大,一般几个月就会换一位汉语老师。五年级和六年级每个班大约有 40 名左右的学生,每个班级每周有两节汉语课,课堂教学的时间是 60分钟。笔者教的五六年级共有 10 个班,从 5 班都 1 班的分班是按学习成绩来分的。五年级相对来说比六年级的课堂纪律性差很多,五年级 5 班和 1 班是 10 个班中最乱的两个班,1 班的学生有几个智力不足的孩子,还有几个特别调皮的孩子,因此课堂教学很难开展。经过 1 个学期的教学,除了五年级 1 班以外,其他的班都已经能够很好的进行课堂教学,学生也比较喜欢汉语。
..........
2.2 教学对象
尖竹汶府小学共有六个年级。每个阶段的学生表现都不一样。一年级到三年级的学生因为年龄小比较听话,偶尔会随便下位,但是大部分表现很好。四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开始懂事,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高涨,喜欢和同学一起合作完成。对声音的节奏感反应很敏感,喜欢在老师和同学面前表现自己,做手工的能力很强,喜欢新鲜事物。但是课堂纪律混乱,学生喜欢随意走动,对周围的事物和同学充满好奇心,因此上课喜欢聊天,喜欢换位置,课堂注意力不集中,不爱动脑筋,懒散,不愿意写作业,喜欢简单的抄写性质的作业。中文课有的学生会写其他科的作业。并且对中国外教不尊重,但是害怕年龄比较大的泰国老师。因此,课堂纪律是影响汉语课堂成功与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
.........
第三章 汉语课堂趣味性教学的实施 ........ 12
3.1 “趣味性”的概念 ......... 12
3.2 趣味性教学的实施模式 ...... 13
3.3 基于课堂环节的趣味性教学分析 ..... 14
3.3.1 趣味导入法 .......... 14
3.3.2 趣味讲解法 .......... 15
3.3.3 趣味练习法 .......... 15
3.3.4 作业多样化 .......... 16
3.4 课堂趣味性教学的案例分析 ......... 17
3.4.1 语音教学 .... 17
3.4.2 词汇教学 .... 19
3.4.3 句型练习 .... 22
3.4.4 文化教学 .... 25
3.5 课堂组织管理...... 27
第四章 课堂趣味性教学的建议 .... 29
4.1 注意“灵活性” ........... 29
4.2 注意“适度性” ........... 31
第四章 课堂趣味性教学的建议
4.1 注意“灵活性”
因为汉语教学是针对泰国学生的,而且泰国学生普遍已经适应了泰国教学的方式,而且泰国老师上课,学生普遍比较认真,不会出现违反纪律的情况。笔者观察了很多泰国老师上课的情况。发现了泰国老师上课有很多可以采取的优点。 笔者观察了 10 位泰国老师的上课情况。其中包括 1 位 57 岁的泰国英语老师。1 位 53 岁的泰语老师。1 位 52 岁的泰国数学老师。1 位 23 岁的泰语老师。1 位22 岁的科学实习生老师。1 位 30 岁的泰国英语教师。1 位 32 岁的英国外教。1位 40 岁的菲律宾外教。 通过泰国老师和英语外教的教学方法,可以发现他们的教学方法比较灵活,而且能够和实际生活紧密相关。发展培养孩子的能力最重要,而不是让学生记住课本上的句子和语法。为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动手能力,生活能力,不惜牺牲课堂时间来让学生进行实际演练。而且比较重视泰国的传统节日,使传统节日得到很好的继承。教师不会偏爱个别的学生,课堂活动的进行大部分是针对全体学生来进行的。作业的形式也多种多样。课堂教学大部分采用母语,因为学生年龄小,领悟和猜测目的语的水平不强。因此,针对泰国老师上课的情况,笔者提取了下列可以采用的优点。 第一,首先要学好泰语,要能够用泰语发指令,维持课堂纪律,初级阶段可以采用母语解释目的语。 第二,课堂教学方法要灵活,尽量的采取涉及全体的教学活动,不偏爱某个学生,不能经常夸奖学习好的学生,要夸奖纪律好的学生。 第三,课堂教学内容要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学生可以记不住教学内容,最终的目的是让他们感受中国文化,喜欢中国,从而喜欢汉语。 第四,作业的形式要丰富多样,要让学生感兴趣,并且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泰国教师的教学形式和中国教师的教学方式完全不同,而且和中国的对外汉语课堂的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中国的教学活动更多的是在课堂环境中进行的,而且重视的是语言知识的掌握和习得。因此,教师在泰国学生的课堂教学中,既要采取中国课堂教学方法的优点,掌握教学的理论知识,还要吸取泰国课堂教学的优点,灵活地使用趣味教学法。
.........
总 结
课堂教学要运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可以从导入,知识讲解,巩固练习,课堂作业四个方面入手。不同的课堂环节都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导入有实物导入,图片导入,画画导入,提问导入,复习导入。知识讲解有表演式教学,肢体动作式教学,竞猜式教学。巩固练习有集体性练习,实用性练习,随机提问性练习,比赛式练习,合作性练习。作业有手工类型的作业,画画涂色类型的作业,运用类型的作业。教授语音,词汇,句型,文化时都可以采用而且要使用不同的趣味教学法。此外,趣味性教学方法的实施还需要一定的课堂管理技巧,并且还要有一定的注意事项。教学方法的使用要灵活,同时还要注意适度原则。
.........
参考文献(略)
专业语言学毕业论文范文篇二
零 绪论
0.1 研究对象
现代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与“可圈可点、可喜可贺、可长可短、可亲可敬、可刚可柔、可心可意、可歌可泣”等类似的“可 A 可 B”格式,其中,格式中的“可”为该格式中的固定组成部分,我们可称之为“常项”,格式中的“A”和“B”是该格式中的可变换部分,我们可称之为“变项”。这一格式就是现代汉语中近几十年来研究得比较多的类固定短语,本文主要分析研究现代汉语中的类固定短语“可 A 可 B”格式。
……..
0.2 选题意义
现代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与“半信半疑、不偏不倚、连人带马、大红大紫、有始有终、没心没肺”等类似的短语,这类短语,结构上,既有固定语型部分(可称为常项),如“半……半……”、“不……不……”、“连……连……”、“大……大……”、“有……有……”、“没……没……”等,又有可以替换的部分(可称为变项),如以上例子中的“信、疑、偏、倚、人、马、红、紫、始、终、心、肺”等,这些可以替换的成分比较复杂,但是又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这些短语,在意义上,固定部分表达了整个短语的格式义和关系义,而可变换部分显示了整个短语的具体义和实用义,两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音节上,主要以四音节居多,节奏紧凑,文炼(1988)将这类短语称为“类固定短语”。现代汉语中类固定短语的使用频率很高,形式简洁,表意丰富,因此很受人们的青睐。随着它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研究类固定短语的文章、著作也越来越多,不少专家学者都对许多类固定短语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但是对于“可 A 可 B”这一类固定短语,目前还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只有为数不多的一些研究。本文要研究的类固定短语“可 A 可 B”格式,是由固定语型“可”和可变部分“A”、“B”构成的一个并列的四字格,这类的短语有很多,如:可攻可守、可有可无、可敬可佩、可分可合、可想可知、可降可升、可进可退、可望可及、可笑可悲、可靠可用等等,这些短语的能产性很强,使用范围很广,格式整体表达了一定的意义。但是同样是“可 A 可 B”格式,有的整体上表示可能性,有的整体上表示选择义,还有的却表示评价义,同一形式表达了不同的语义,这不同的语义之间有什么规律可循?其中的“可”和“A”、“B”又如何对应的?这一格式是如何形成并发展的?这些问题在前人的研究中还未有较多的关注,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前人还未涉及或者涉及不深的一些领域做一些研究探索,使其更全面、更系统,以此加深对“可 A 可 B”格式的理解,并能更好地运用该格式。本文将专题研究“可 A 可 B”格式的句法、语义、语用的特点,并从历时的角度考察其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在各个阶段所呈现出的不同的特点,同时尝试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整合理论界定“可 A 可 B”格式的整合度标准及层级,以期对该格式有一个更深层次的把握。由于类固定短语在词汇层面和语法层面上的特殊性,因此本文的研究对现代汉语类固定短语研究的理论意义是不言自明的。另外,研究类固定短语“可 A 可B”格式对汉语教学和汉语信息处理也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正是本文选题的意义。
……….
第一章 “可 A 可 B”格式的构成
1.1 “可 A 可 B”格式中的“可”
现代汉语中,“可”的用法多种多样。要研究“可 A 可 B”这一格式,首先需要界定这一格式中“可”的用法和意义。《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对“可”字的注释如下:动词,表示同意:许可、认可;动词,表示适合、符合:可口、可心、可意;助动词,表示许可或可能,跟“可以”的意思相同:可见、可大可小;助动词,表示值得:可爱、可贵;副词,大约:年可二十;介词,可着(方言):可着劲儿吃;好,痊愈,多见于早期白话;姓;连词,表示转折,意思跟“可是”相同:虽然立春了,可是天气还很冷;副词,表示强调:他待人可好了;副词,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的语气:这件事我可怎么知道呢?副词,用在动词、形容词的前面,表示疑问:这件事他可愿意?《现代汉语八百词》对“可”的解释如下:助动词,表示许可或可能,同“可以”。用于书面,口语中只用于正反对举:可大可小、可有可无;助动词,表示值得,多用于“可+动+的”:这个展览会可看的东西真多;前缀,可+动,表示可以,应该,构成形容词:与表示心理状态的单音节动词组合:可喜、可笑、可爱;与少数其他单音节动词组合:可靠、可取、可行;前缀,可+名,表示适合,构成形容词:可心、可意、可口。副词,表示强调语气,程度由轻到重都有,多用于口语。副词,表示疑问,多见于比较早期的著作,现在少用。
……….
1.2 “可 A 可 B”格式中的“A”、“B”
从语法单位的角度看,现代汉语中有语素、词、短语和句子这四种语法单位。语素是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法单位,它的主要作用是构词。词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法单位。“可 A 可 B”格式中的“A”、“B”既可以是语素,也可以是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通过对所搜集的语料进行分析发现,从音节角度出发,“可 A 可 B”格式中的“A”、“B”为单音节词或语素占了全部语料的绝大多数,这也符合中国人喜欢四字短语、喜欢音节对称的心理;“A”、“B”为单音节词或语素与双音节词或语素的搭配很少,用法不多;“A”、“B”同时为双音节词语或语素的用法也不多见。通过对搜集到的现代汉语语料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在“可 A 可 B”格式的同一个用例中,“A”、“B”的词性基本相同,“A”、“B”异性的用例不多;而不同用例中的“A”、“B”的词性具有多样性,有的为名词性的语言单位,有的为动词性的语言单位,有的为形容词性的语言单位,也有少数为数词和代词性的语言单位。下面我们将对“可 A 可 B”格式中“A”、“B”词性的多样性进行详细描写和分析。
………….
第三章“可 A 可 B”格式的语义分析.....38
3.1 “可 A 可 B”格式的语义指向........38
3.2 “可 A 可 B”格式的语义认知模式......42
3.3 “可 A 可 B”格式的语义关系.........44
3.4 “可 A 可 B”格式的格式义......46
3.5 本章小结.......50
第四章“可 A 可 B”格式的认知分析及语用特征.........51
4.1 “可 A 可 B”格式的认知分析........51
4.2 “可 A 可 B”格式的语用特征........58
4.3 本章小结.......62
第五章“可 A 可 B”格式的形成及发展.......64
5.1 先秦两汉------萌芽时期.........64
5.2 六朝至隋唐------发展时期.....66
5.3 五代至明朝------繁盛时期.....68
5.4 清代至民国------成熟时期.....71
5.5 “可 A 可 B”格式的发展特点........73
5.6 本章小结.......74
第五章“可 A 可 B”格式的形成及发展
5.1 先秦两汉------萌芽时期
通过对北大语料库及汉籍全文检索(第四版)语料的认真分析,我们惊奇地发现在现代汉语中被广泛使用的“可 A 可 B”格式具有悠久的历史,语料库中最早使用“可 A 可 B”格式的例子出现在遥远的春秋战国时代,我们找到了好几条语料:,“A”、“B”的词性基本一致,只有“可楗可开”例外,“楗”为名词,意为“闩”,“开”为动词,二者词性不一致。但是仔细揣摩语料可以体会到此处的“楗”临时活用为动词了,引申为“关”之义,与“开”相对。在词性一致的基础上,“A”、“B”可以同时为动词,如“畏---取”、“言---意”、“动---止”、“生---杀”、“沉---浮”、“言---默”,并且已经出现“A”、“B”为方向的动词“出---入”;“A”、“B”也可以同时为形容词,如“晦---明”、“贵---贱”、“富---贫”、“浅---深”、“曲---直”,这些书面语色彩比较浓厚且带有文言色彩的语料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使用得不多了,我们在北大语料库现代汉语语料库中没有搜集到类似的语料,可能现在人们更倾向于使用白话文,显得通俗易懂。
………..
结 语
现代汉语中,类固定短语是非常重要的一类特殊的短语,准确理解和运用这类短语是非常重要的。在诸多的类固定短语中,“可 A 可 B”格式由于高频率的使用而引起了我们的重视,对该类格式的研究也有助于我们熟练掌握这类短语并会正确使用。从格式的内部构成来看,“A”和“B”的情况比较复杂:从语法单位角度来看,“A”、“B”既可以为语素,也可以为词语;从音节角度来看,“A”、“B”主要为单音节词语,偶尔有一两例为双音节词语的例子;从词性角度来看,“A”、“B”主要为动词(动词性语素)、形容词(形容词性语素),名词(名词性语素)也有一些用法,此外,我们还搜索到几例“A”、“B”为方位词、数词及代词的语料,“A”、“B”的词性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在句法功能方面,由于“可 A 可 B”格式整体上是一个谓词性词语,因此充当谓语和定语是其主要的句法功能,此外,该格式还可以在句中作主语、宾语、状语、补语,还可以单独充当小句。通过对语料的分析观察我们发现,该格式在作谓语时,有去功能化的现象:其后不能出现动态助词“着”、“了”、“过”,不能带宾语、补语,一般不用于“把”字句和“被”字句中。我们初步考察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受格式中“可”的影响、格式自身因素的影响、心理动词的影响及焦点信息的影响。从语义角度来看,“可 A 可 B”格式在句中充当句法。
............
参考文献(略)
专业语言学毕业论文范文篇三
零 绪论
0.1 研究对象及选题意义
本文研究的是由两项或两项以上的“的”字短语构成的并列格式,为了行文方便,我们将其命名为并列式“X 的 Y 的”,文章为了叙述简洁,有时也直接称之为“X 的 Y 的”,例如“大的小的”、“穿的戴的”、“金的银的”、“中国的美国的”、“唱大鼓的说相声的”等等。本文探讨的并列式“X 的 Y 的”分为零标记和有停顿标记的,即“X 的”、“Y 的”之间可以不添加任何其他成分,也可以添加表停顿的顿号、逗号,如“卖药的、算命的”、“大的,小的,花的,黑的”。关于该格式,需要注意的有三点:一是构成项“X 的”、“Y 的”的性质问题。本文研究的这一格式中,其构成项“X 的”、“Y 的”是具有指代作用的“的”字短语,也有学者称之为“的”字结构。其他与此同形的“X 的 Y 的”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之内,比如“寂寞无聊的冷暖不定的小风”,此处“寂寞无聊的冷暖不定的”也是“X 的 Y 的”格式,但不是“的”字短语,没有指代作用,而是作定语描写后面的中心语“小风”,类似这样的形式不属于本文的研究范围。二是“X 的”、“Y 的”的关系问题。本文研究的“X 的 Y 的”格式中,“X 的”、“Y 的”是作为并列项存在的,即二者之间是并列关系,处于同一层次,“X 的”与 Y 之间不存在修饰与被修饰关系。如“屋里的桌椅等等是合乎秘书主任的身分的”,这里“秘书主任的身分的”表面看起来是“X 的 Y 的”格式,但其内部层次应划分为“合乎/秘书主任的/身分”,“身分”后面的“的”与前面的“是”构成“是……的”格式,“秘书主任的”是“身分”的修饰语,它们并不处于同一层次,因此这样的格式也不是本文所研究的。
……….
0.2 研究现状
对于这一格式的研究,就目前检索到的文献来看仅有叶洋菱(2011)的《A、相近、相关或相对的结构成分平等地组合在一起所构成的语言单位,其中各个成分之间在结构上没有主次、先后、正副之分,每个成分的功能同其整体的功能大体相等。这一论断不仅指明了并列结构的形式特点,而且指出了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概括的更加全面。储泽祥(2002)指出并列短语的形成是以语义亲近性为基础的,即并列结构的并列项之间必须有语义亲近性,他将这种亲近性分为语义的固有亲近性和临时亲近性两种。在固有亲近性之下,他又分出了近义、类义、反义等许多小类。这一观点对于我们研究并列结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语义关系有很大的帮助,拓宽了我们的思路,为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线索。邓云华(2008)提出语义的接近性取决于语义的同一性,两个并列项必须具有同一的部分。没有同一性,并列就不会出现。他认为并列来源于接近性,接近性依赖于同一性,将同一性分为四类:同一类别、同一常规关系、同一整体环境、同一显著程度,指出并列项之间必须具有其中至少一个同一性。王伟(2010)在对由名词性成分构成的并列结构进行调查时,发现各并列项在语义上存在着量级差异,并且量级是有方向的,他从认知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这一论述让我们注意到并列结构各项之间不仅具有亲近性,也具有差异性,使我们研究的角度更加全面。
………
第二章 并列式“X 的 Y 的”的语义分析
2.1 X、Y 的语义关系
汉语中的助词自古有之,这类词重要而又特殊,内部各小类差异很大,因此较难定义,我们只能尽可能地概括其共有特征。助词,顾名思义,是起辅助性作用的词,是附着在词或短语上的表示一定附加意义的虚词。这类词的附着性强,不能独立使用,位置基本固定,一般读轻声。“X 的 Y 的”格式中的“的”正具有这些特征,它总是附于 X、Y 之后,起辅助性作用,具有指代这一附加意义。因此,这里的“的”属于助词,因其不能标示时间,因此不属于时制助词,而是结构助词。从句法功能看,结构助词“的”又分为两类,一类具有连接功能,另一类具有附着功能。具有连接功能的“的”多用在定中短语之间起连接作用,如“漂亮的姑娘”、“小李的书包”、“刚买的字典”、“妈妈的头发”、“纯棉的睡衣”、“领导的意见”等等,这里的“的”是连接成分。而在例(6)、例(7)里的“大的”、“小的”、“男的”、“女的”这些短语中,“的”前后的成分之间并没有定中关系,各项是并列存在的,“的”附着在这些词或短语后面进行指称替代,因此“X 的 Y的”格式中的“的”是附着性成分,不是连接成分。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并列式“X 的 Y 的”中的固定成分“的”是结构助词,具有附着功能,它附着在 X、Y 之后构成具有指代作用的“的”字短语,即“X 的”、“Y 的”,成为“X 的 Y 的”的直接组成成分。
……..
2.2 并列式“X 的 Y 的”的构式义分析
构式理论认为,语言中形式和意义的配对体可称为构式。这里主要强调,一个语言表达式如果是构式,那么它不但要具有形式,而且要能够表达独立的意义。比如语素、词、复合词及全固定的习语都是形式、意义的结合体,因此都属于构式。由于它们的组成成分是固定的、不可替换的,所以具体来说,它们属于实体构式。而还有一些构式,像“X 就 X”、“有一种 X 叫 Y”等,构式中有些成分是可以替换的,我们可以从中提取出一个框架,这些构式叫做半实体构式。并列式“X的 Y 的”就是一个半实体构式,它是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由可变成分和固定成分构成,具有能产性。通过对大量语料的分析,我们发现并列式“X 的 Y 的”是一个基于凸显原则的增量构式。具体地说,就是说话者因为表达需要,列举出某一范畴内的多个有差异的成员,这些成员都具有比其他成员更高的显著度,因此在构式中得到凸显,并通过复叠达到增量的效果。下面我们将从增量和凸显两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
第三章 并列式“X 的 Y 的”的语用语篇功能研究....... 41
3.1 语用功能.......... 41
3.2 语篇功能.......... 45
3.3 语块功能........... 48
3.4 本章小结.......... 53
第四章 并列式“X 的 Y 的”的历时发展及形成机制研究.......... 55
4.1 并列式“X 的 Y 的”的历时发展研究..... 55
4.2 并列式“X 的 Y 的”的产生动因及形成机制研究......... 62
4.3 本章小结.......... 67
第五章 并列式“X 的 Y 的”的个案考察...... 69
5.1 “有的没的”研究.......... 69
5.2 “东的西的”研究.......... 72
5.3 “这的那的”研究.......... 74
5.4 本章小结.......... 75
第五章 并列式“X 的 Y 的”的个案考察
5.1 “东的西的”研究..
“东的西的”也是一种特殊的“X 的 Y 的”结构,这里“东”、“西”的方向义已经弱化了,“东的西的”并不是表东方的和西方的。该结构中,内部成分的融合度较高,语义上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这些句子中的“这的那的”并不是指这边的和那边的,结构中“这”、“那”已经发生了虚化,其意义具有高度的概括性。首先,两例中的“这的那的”都有增量义,在例(181)中表现为稿子多,例(182)则表示说的话很多。在表示量多的同时,“这的那的”更给人一种杂乱、随意的感觉。这主要是因为“这”、“那”本身的功能是具体地近指、远指,意义虚化以后,有了泛指的意味,产生了时远时近、有远有近之感,便有种凌乱的意思。可以说,“这的那的”的意义和“东的西的”很相似,都是在表示增量的基础上,蕴含着杂乱无序,缺乏规律之义。如例(181)主要是指稿件的多而杂乱,例(182)指说的话太多,让人抓不到重点,感觉思维混乱。从语用层面看,“这的那的”前后常带有负面评价,表达了说话者否定、轻蔑的态度,多含有贬义色彩。
…………
结论
分析发现,“有的没的”、“东的西的”、“这的那的”作为语义特殊、融合度很高的“X 的 Y 的”,其共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嵌入成分 X、Y 都是反义词,通过凸显这些意义相反的成分,结构整体表达出了量多的意义,同时体现出缺乏规律的特点。可见,这几例特殊个案的语义都是建立在“X 的 Y 的”构式义的基础之上。在表示量多的同时,“这的那的”更给人一种杂乱、随意的感觉。这主要是因为“这”、“那”本身的功能是具体地近指、远指,意义虚化以后,有了泛指的意味,产生了时远时近、有远有近之感,便有种凌乱的意思。可以说,“这的那的”的意义和“东的西的”很相似,都是在表示增量的基础上,蕴含着杂乱无序,缺乏规律之义。如例(181)主要是指稿件的多而杂乱,例(182)指说的话太多,让人抓不到重点,感觉思维混乱。从语用层面看,“这的那的”前后常带有负面评价,表达了说话者否定、轻蔑的态度,多含有贬义色彩。
............
参考文献(略)
专业语言学毕业论文范文篇四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和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互联网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统计显示:2011年至 2014 年,各类网站泄漏的网民个人信息多达 11.2 亿条,内容包括姓名、电话、住址、上网账号,银行卡密,身份证号码和等多种个人隐私信息。大量个人信息的泄漏也进一步助长了各类电信网络诈骗的流行。2014 年,360 网购先赔服务接到的 23057 起各类网络欺诈报案中,与个人信息或账号被盗相关的各类网络诈骗多达 2863 起,比 2013 年的 1395 起增长了两倍多。同时,电信网络欺诈所造成的的人均损失在不断提高,2013 年是 1449 元,而 2014 年是 1702 元。1根据腾讯移动安全实验室《2013 年手机安全报告》显示,2013 年全年,腾讯手机管家用户举报垃圾短信达到 7.39 亿,其中诈骗短信举报超过 2141 万,而据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和搜狗号码通联合发布的《2014 骚扰电话年度报告》,2014年全国骚扰电话数高达 270 亿通以上,其中涉嫌诈骗类骚扰电话达到 26.3%。电信网络欺诈的高发性和严重性使得深入研究电信网络欺诈非常有必要,电信网络欺诈作为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有其区别于一般言语交际的地方。通过与一般言语交际的比对,我们在对大量存在的电信网络欺诈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话语分析,以此我们从理论上提出识别电信网络欺诈的对策。
………..
1.2 研究现状
电信网络欺诈作为信息时代的一个社会现象,是各个学科的研究对象。从中国知网的数据来看,电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法学、新闻与传媒、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最多,产生了一些值得肯定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有其他一些文章、理论专著有助于我们对电信网络欺诈的理性认识。由于从言语交际角度对本课题进行的直接研究较少,我们很有必要从一般的言语交际、电信网络言语交际、欺诈的言语交际这几个方面来切入对本课题的理论分析。言语交际是语言学的重要内容,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黄卫星的《言语交际的三个层次》(2010)在周礼全的“语言交际图式”的基础上,构建了“言语交际的基本模式”和“言语交际的复合模式”,并进一步提出了言语交际的三个层次:“有效地言语交际”、“成功的言语交际”和“理想的言语交际”。但该篇文章并未对电信网络的言语交际进行探讨。对本课题来说成功的欺诈对于欺诈者来说就是一次“成功的交际”,这点值得我们借鉴。金立的《话语交际的三重解读》(2005)立足于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周礼全的交际图式,修辞学界结合不同的语境状况对得体交际的研究。对话语交际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进而甄别“得体的交际”、“成功的交际”和“合作的交际”等相关概念。其中“成功的交际”对我们分析电信网络欺诈案例很有借鉴意义。黄国营的《言语交际的信息控制系统》(1989)从信息控制系统对我们的言语交际进行了分析。
……….
第二章 电信网络欺诈言语交际模式的特殊性
2.1 电信网络欺诈
现在的欺诈主要作为一个法律意义上的词汇,是行为人故意制造假相、隐瞒事实真相并可能使他人误解上当的行为。欺诈作为一个法律词汇,我们有必要先从法律上对欺诈的定义进行了解。法律上的欺诈是指以使人发生错误认识为目的的故意行为。欺诈是一种故意违法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 68 条规定:“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欺诈具有如下构成要件:存在欺诈故意、具有欺诈行为、表意人因欺诈陷入错误、表意人因错误而为意思表示。只要欺诈行为人有故意实施欺诈行为并有导致他人误解上当的可能性,就构成欺诈。欺诈行为人实施的欺诈行为必须有导致他人误解上当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对现实社会关系的威胁,具有社会危害性,至于是否产生了他人受骗的结果,则不影响欺诈的构成。由于目前从语言学角度对欺诈这种特殊的言语交际的研究较少,语言学上对于欺诈仍然没有一个确定的概念。欺诈,古已有之,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欺诈是指用狡猾奸诈的手段骗人。可见欺诈的主要目的是“骗人”,是一种欺骗行为。假话、说谎本质上也是欺骗,那么假话、谎话和欺诈又有那些区别呢?我们将在下面对这几个概念进行对比分析。
………..
2.2 电信网络欺诈言语交际意图的恶意性
欺诈是言语交际的一种,通过电信和网络的媒介进行的欺诈具有区别于一般言语交际的很多特点。其中最明显的区别是电信网络欺诈交际的根本意图具有恶意性,而一般言语交际的意图可以是善意的,可以是恶意的,也可以即非善意又非恶意。欺诈作为一种损人利己的行为,通过电信网络进行的欺诈是通过一定的言语手段达到获取他人钱财使得他人遭受损失的行为。我们以一个利用婚恋网站进行欺诈的案例来看其恶意性的交际意图:和一般的言语交际相比,电信网络欺诈的言语交际尤其是有针对性的一类,经常会通过心理学、社会工程学、控制论等的理论,设置一步步陷阱,让受害人进入到欺诈者的圈套中。随着技术的进步,电信网络欺诈也越来越具有组织性,经常一个欺诈会有三种甚至以上的人员的分工。正式这种复合性特征,加大了我们识别电信网络欺诈的难度。当前一些诈骗金额较大的案件,大都是利用多个学科的理论来成功进行的,我们以一个网络兼职欺诈案例来看。
………..
第三章 电信网络欺诈言语交际的话语分析.......30
3.1 话语.........30
3.1.1 话语意义........30
3.1.2 话语意图........30
3.2 身份确认类话语.......31
3.3 制造危机类话语.......39
3.4 解除危机类话语.......44
3.5 说服学的解释.....48
第四章 识别电信网络欺诈的对策.....52
4.1 成功的理解.........52
4.2 控制论模型的应用.........54
第四章 识别电信网络欺诈的对策
4.1 成功的理解
S 是说话者也就是骗子,H 是听话者也就是被骗者; 表示手机或者网络这样的媒介;诈骗过程中 I(E)和 E’(I’)总是存在着一定的距离,骗子要根据具体的谈话情况来随机应变,目的就是不断缩小这之间的差距使其为零。当这个距离扩大时骗子就会改变目标或者改变方法,进而实现对这个交际的控制。作为听话者的我们识破欺诈的关键就是要识别骗子在这个动态的模型中的根本意图或者意图的改变。在这种控制论模型下进行的欺诈活动,由于双方的言语都是随机的,骗子在传达和理解的每个阶段都需要根据实际言语效果来调整自己的意图,但其根本意图都是骗钱,所以交际过程中如果对方不断改变谈话策略,目的却都是让你不断的付钱或者转账,那么即使具体的欺诈话语在如何变化,我们都可以通过成功的理解对方的根本意图来识破对方传达的信息的意图的恶意性。案例三这类的网络兼职欺诈就经常是通过控制论理论,让对方不断付钱或转账来实现其骗钱意图的。只要我们发现欺诈者的这一意图,就基本可以断定对方是骗子。
………..
小结
综上,本文认为电信网络欺诈虽然花样百出,手段不断变化翻新,但作为一种言语交际,电信网络欺诈也遵循一定的言语交际模式。本文通过对电信网络欺诈特殊性的分析,对电信网络欺诈进行了新的分类,在这个基础上,对电信网络欺诈的话语进行了分析,从语言学的角度对这个社会现象进行了解释。同时电信网络欺诈作为一种交际必然有成功和失败之分,我们从成功的理解的角度提出来识破电信网络欺诈的对策。随着电信网络欺诈手段的不断发展,电信网络欺诈越来越具有复杂性,我们借鉴控制论理论,对有预谋的这类欺诈进行了分析并从语言逻辑的角度提出来相应对策,以其解决一些现实问题。鉴于时间和篇幅的关系,本文的研究重点放在对电信网络欺诈的话语分析上,在对识破电信网络欺诈的对策上没有结合更多的具体案例展开论述,但这个问题是非常值得研究和探索的。以后如果有机会,希望能通过更多的案例对这一社会现象进行语言逻辑的分析。
............
参考文献(略)
专业语言学毕业论文范文篇五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当前,中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的关键时期,但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文化消费需求作为较高的消费需求层次也还需培育和引导。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日益凸显,创造更好的文化消费条件①已成为政府和社会的共识。公共文化服务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消费条件,其绩效的改善对于满足人们基本文化需求以及培育更高层次的文化需求进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如果一国人均 GDP 达到一千美元以上,居民对包括公共文化服务在内的公共服务的需求将逐渐凸显。2013 年中国人均 GDP 超过了 4406 美元,是 2000 年的 5.3倍;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分别为 26955.1 元和 2294元,是 2000 年的 4.3 倍和 3.4 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分别为 8895.9 元和 485.6 元,是 2000 年的 3.9 倍和 2.6 倍。收入水平的提高促使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质量等有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服务于经济建设和满足居民基本的文化需求,政府加强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了公共文化投入,2012 年中国文化事业费超过 480 亿元,是 2000 年的 7.6 倍,河北文化事业费近 11.5 亿元,是 2000 年的 6 倍,但是由于公共文化服务市场化水平不高,缺少社会力量的参与,效果和质量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供求失衡的问题严重,既浪费了有限的资源,又未能满足居民基本的文化需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及其改进对策的研究是改革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制,优化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实现供需对接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中国的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建设实践亟需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及其改进对策进行研究,以反映公共文化服务效果和供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到改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的对策。本文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如何?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处于什么水平?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应该如何改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通过对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及其改进对策进行研究,反映河北全省及各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水平,以发现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总结过去公共文化服务实践的经验教训,另一方面分析影响其绩效的主要因素,找到改进的方向和途径,为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制定和执行提供参考。
1.2.2 研究意义
第一,有助于提高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对公共文化服务绩效及其改进对策进行研究,使公共文化服务的实际质量和效果得以展现,从而发现其供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增强其改进的动力,激发被评估单位和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其学习与提升的动力,促使工作人员提高公共文化资源配置的效率。
第二,有助于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对接。科学全面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评价研究把政府、社会和公众作为评估主体,更加重视居民需不需要、满不满意,有效配置公共文化资源,使有限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避免供需失衡和资源浪费,从而满足人们基本的精神文化需求。
第三,有助于创造更好的文化消费条件,扩大和引导居民文化消费需求。改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意味着提供更加良好的公共文化消费条件,其绩效评价研究增加了创造更好文化消费条件的可能性,居民基本的文化消费需求得到满足之外,还将上升到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助推经济的增长和结构转型。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目前学术界对公共文化服务并无统一的概念。朱云、包哲石(2013)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前提下,其既包含公益性文化事业,也包含一些经营性文化产业。曹爱军、杨平(2011)认为其是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社会文化服务。孙浩(2012)认为其是指为了实现满足公众基本精神文化需求等多个公共利益目标,由政府或其它组织提供和生产的文化载体、文化活动、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过程及体系。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基于本文研究的需要,本文把公共文化服务定义为:为满足社会的公共文化需求,以政府为主体提供的文化产品、文化活动、文化载体、文化服务的总称,包含纯公共文化产品和准公共文化产品。纯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共性”特别高,它只能由政府提供,比如国家文化安全服务、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等;准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共性”较高,它必须由政府进行干预、政府和市场混合提供,一般包括各类博物馆、图书馆和文化馆等以及其提供的各种文化产品和服务。
……….
2.2 理论基础
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归根到底是公共文化资源的配置活动,供求均衡是资源配置合理的标志之一。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条件是:配置在每一种物品或劳务上的社会边际成本均等于社会边际效益,即 MSC=MSB,对于纯公共物品而言这一条件同样适用。如,鲍恩模式。由于公共物品特征中有在各个消费者之间提供服务的不可分性,所以其可以被不止一个消费者同时消费,个人面对的是相同的公共物品的数量,他能够调整的只能是其出价,于是,公共物品的需求总量应该是消费这种产品的所有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的纵向相加,而不是私人物品市场上的横向的加总①。因为,此时消费者是同时消费的,而在每一点公共物品是确定的,即所有人愿意为此支付的价格应该等于每个人愿意支付的总和。但是在实践中要达到均衡配置公共物品的目标十分困难。主要的原因是各个消费者对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是不同的,难以被弄清。因为个人对公共物品的效用评价不能通过价格显示出来。同时,个人很可能会隐瞒或不真实地反映自己的偏好。结果是,人们就很难获知公共物品真实的社会边际效用,也难以决定公共物品提供的合理规模。所以,要合理配置公共文化资源,达到公共文化服务的最优供给,必须设计消费者公共物品效用评价显示机制和需求表达机制,提高供给效率,使得供求相匹配,实现消费者效用最大化。
……….
3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12
3.1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评价的价值取向...... 12
3.2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评价的内容与基本维度.......... 12
3.3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评价选取指标的基本原则...... 14
3.4 各类指标的说明..... 14
4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评价方法......... 18
4.1 指标评价标准值的确定 ......... 18
4.2 基本指标评分的方法 ..... 23
4.2.1 定量指标的评分方法.... 23
4.2.2 定性指标的评分方法.... 23
4.3 指标权重的确定..... 23
4.4 评价模型的选择..... 24
5 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分析..... 26
5.1 数据的来源与搜集 ......... 26
5.2 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需求分析.......... 26
5.3 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42
6 改善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的对策
6.1 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充足稳定的财政投入是保证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的必要条件,公共财政投入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其均等化程度则影响着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程度,所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水平必须建立公共财政支持的长效机制,为此必须做好财政投入和财政转移支付。随着河北省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增多,公共财政支出应适度增加对公共文化服务的份额,除了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制定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投入计划,增强和保持财政投入的稳定性之外,还要监督和落实各级政府部门对公共文化服务财政的投入。在财政转移支付方面,创新公共文化的转移支付制度,首先应明确省、市、县、乡之间的文化事权和支出责任,实现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然后使财政转移支付更倾向于经济落后地区,努力实现人们享有公共文化服务的机会均等;最后应着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将转移支付的公共文化事业资金纳入地方预算管理体系,并实行预算公开,发挥地方人大和公众的监督作用,使公共文化资金落到实处。
……..
结 论
本文在公共物品最优提供理论、“政府失灵”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基础之上,构建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评价体系,并据此从供需对接的角度进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需求分析,然后得出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绩效水平,接着分析其供给低效的原因,最后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改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的对策。虽然,本文研究的样本仅限于河北省,但是其背后供需现状、原因和对策的分析就中国目前的大多数省份而言是具有共性的,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般性的结论和启示。
(1)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面,政府投入和发展规模呈增长趋势,但仍处于低水平,运行机制不完善,各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不均衡。
(2)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方面,先分析公共文化需求偏好,发现:居民文化支出水平低,知识性和高雅的文化消费偏少,私性的文化休闲方式占主流,城乡文化消费存在差异;休闲性与娱乐性的公共文化需求偏多,知识性与高雅性的公共文化需求较少,城乡公共文化需求差异较大,公共文化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趋势;居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热情很高,但是表达自己文化需求的意识较差,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水平和公共文化活动参与率较低,各市参与水平差距较大。然后再分析公众满意度,发现,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丰富性、质量和便利性的满意度普遍不高,对整体状况的满意度也较低。
(3)无论是利用公共文化服务的客观指标还是主观指标进行分析,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水平都较低,各地区差距也较大,主要有五方面原因:一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低,不能满足居民的基本文化需求;二是公共文化服务民间力量缺失,供给主体单一化;三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监督和激励机制缺失,极度偏好可观测的指标;四是居民文化需求不足、偏向低层次,还尚需培育;五是缺乏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对接机制。
............
参考文献(略)
专业语言学毕业论文范文篇六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课题研究的背景
近一个世纪以来,建筑的发展已有明显的变化。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工业生产力的增长,科技的飞速发展,经济的不稳定,对建筑界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一方面是建筑活动和科学技术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建筑与科技的紧密合作。另一方面是建筑设计竞争激烈,建筑思想混乱,建筑造型缤纷复杂,形形色色的流派层出不穷。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大量建筑从适用的角度出发,更多的采用盒子式的简约造型和光墙大窗,被称作纯洁主义建筑。不少欧美建筑大师在建筑设计上所具有的鲜明个性特色,被部分设计师视为教条,无视建筑所在地的地域文化的特殊性。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种利用钢筋、玻璃、混凝土,建造出来经济合理具有功能,美观的盒子式的国际建筑更是犹如雨后竹舆在世界各地随处可见,大同小异缺乏艺术个性,更不能体现出地区建筑文化特色,使人感到审美疲劳,枯燥乏味,同时也限制了建筑功能与技术的发展。现代建筑是在上世纪20年代逐渐兴起的,它的出现在建筑发展史上曾起过进步作用,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世界许多城市遭到战争的严重破坏而急需重建,以简约、实惠、经济为特色的现代建筑能够较快地满足大面积房屋建造的需要,并且适应工业化的生产,符合新时代精神。同时更具意义的的是现代建筑注重使用功能,用起来方便,居住舒适,比折衷主义建筑片面追求形式的设计方法在当时显然是进步了很多。但是,现代建筑由于历史和认识的局限,片面的追求简单,否定装饰,达到了极端的程度,使建筑成了没有生命的冰凉的机器,缺乏地区建筑文化气息。在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风俗习惯、文化、信仰等等。建筑作为一个地区文化的载体,反映了一个地区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状态。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各种地域文化相互交流渗透,使地域文化界限越来越模糊,国际式的现代建筑大量出现更是加速了地区建筑文化的趋同,导致部分地域文化的消失。例如江南建筑文化正在这种城市化大潮中,逐渐被现代建筑中的方盒子慢慢掩埋。
………..
第二节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所谓强调“形式追随功能”,在哲学上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形式与功能是相互影响的,在特定情况下,功能起着主导性的作用,但并非绝对化、否则,势必限制了建筑艺术的创造性,使现代建筑都变成千篇一律的方盒子,难以体现地区特色,展现地区文化。现代主义建筑在否定过去的形式主义的建筑过程中,将其具有丰富地区建筑文化特色的一面与它原始的外在形式一同排除了。针对这个问题,出现了风土性,地域性发现现代主义停滞不前的问题的突破口的倾向,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萌芽。在注意到这个问题后,也陆续展现出一些建立在现代主义遗产上,同时与地域文化,乡土民俗结合紧密的现代建筑。但是,表现地域主义的大多数作品也只是停止在外在的表层形态上。完全脱离精神要求,忽视审美观点,地域文化,一味的屈服工业生产的羁洋,显然会遭到人们的厌恶。因为建筑最终作用是为人服务的,人不应该受机器与工业的控制,所以建筑师应该冲破金科玉律,探求新的创作方向,把现代建筑与地域文化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通过建筑谱写历史文明,传承地区文化,体现地区特色。综合建筑构成城市。每个地区,每个城市都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可以看到地区建筑文化的发展方向,也会展现出地区建筑文化特色。江南水乡一直是人们为之向往的度假旅游胜地,这说明江南地区建筑所包涵的历史文化,是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并且向往的。怎样在现代建筑中体现江南地区建筑文化,展现人文特色,历史习俗,风土人情,让人们在享受高水平的现代化生活的同时又享受着原生态的江南景观,延续地区历史文脉,不得不引起建筑设计师的重视。
………..
第二章地区建筑文化的形成研究及江南建筑文化的背景分析
第一节江南建筑文化的地域研究
我闻是有着丰厚的历史沉淀和广阔的土地的闻家。东西南北的幅员跨度之大,地形,文.化差弃性明整体上形成了具有中华名族特色的建筑文化,个体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区建筑文化。不同民族,根据不同居住地区,气候,经历等产生了文化差异,各族的建筑文化也存在差异性。汉族的建筑文化因为南北方的差异,再次细分,比如,北方的陕北蜜洞建筑文化,北京的四合院建筑文化,南方的湖南传统建筑,江南建筑文化等等。其中江南建筑文化是一种融合了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园林设计、建筑设计等多学科的建筑文化。江南地区主要指长江以南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和江西省、安徽省的部分地区,即江苏省南部和浙江北部,院南地区,赣东北部地区,自古以来就享有“人间天堂”是美称。这里河流交错,古镇小城,小桥流水,如诗如画;古典园林,曲径回廊,魅力无穷;吴侬细语,江南丝竹,别有韵味。在对“江南”这一定义有所了解后,本论文将研究范围所界定的江南地区,限定为以太湖流域为巾心的区域,涵盖江苏南部、浙江东北部等地,大致上由太湖平原、杭嘉湖平原和宁绍平原构成(图2.1)。
………
第二节江南建筑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同其他地一样,江南也是从区域的开发,经济的发展,科技文化的提高,建筑文化的繁栄,这样一个过程发展而来的。地区建筑文化的发生和发展是人类所处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0然环境为生态环境,社会人文环境为经济文化环境。因此,研究地区建筑文化的历史,对于了解地区建筑文化的形成过程,是必不可少的。2. 1江南建筑文化起源江南地域文化根植于吴越文化的丰厚土壤之上,在历史文化上处吴越交汇影响之下,同时受到屮原文化的南播,以及楚文化的东渐等,在秦汉统一以后,融合于广博的汉文化之中。吴越文化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由r-江南物产丰富、经济发达,容易饱暖生淫欲,滋生享乐思想,尤其在南宋时期,骄奢淫逸之风盛行。江南建筑无论在建筑形式,还是建筑规模上都不断推陈出新,在建筑装饰上追求繁琐精细,屋脊上的飞禽走兽栩糊如生,屋顶天花彩绘繁杂,斗拱廊额精雕细逐(图2. 3、图2. 4、图2. 5)。4另一方面,吴越之间及其它各国之间的战争所激发的爱国精神也为后世传颂,深深的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江南人。而楚文化主要是指屈原所创作的楚骚文化。楚骚文化昂扬激愤的爱国精神以及忧伤缠绵的悲伤情调,还有“惊彩绝艳”的瑰丽想象,为江南文化的审美风格奠定了基调。
……..
第三章江南地区建筑文化的当代发展研究........... 8
第一节城市化对江南地区建筑文化发展的影响........... 8
第二节全球化对江南建筑文化发展的影响........... 9
第四章发展地区建筑和江南建筑文化........... 11
第一节发展地研究地区建筑文化 ...........11
第二节系统分析与创造地区建筑文化........... 11
第三节现代建筑理论与地区建筑文化的结合........... 12
第四节可持续的发展地方建筑文化........... 13
第五节地区建筑形态的整体性控制........... 13
第六节建筑形态的地域性表达方法........... 14
第七节建筑新技术的传承和发展........... 14
第四章发展地区建筑和江南建筑文化
第一节发展地研究地区建筑文化
从古至今,地区建筑文化有着辉煌的历史,但是无可厚非的是,它也有着时代的局限。由于时间的流逝,社会经济文化结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人的生活需要和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化多元化的提出,无论历史城市还是传统建筑都有不适应新的生活需要的方面,这说明我们要从生活中了解地区特色,发掘文化内涵,繁荣地区建筑。在新的时期需要创造新的地区建筑文化,探索新的发展道路,不能停滞不前。传统建筑是地区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区建筑文化最明显,影响最长远的载体。因此,探究传统地区建筑的根源,分析其地区建筑文化特色,接纳外来先进文化,创造符合特定地域需要的建筑形式,体现并加 .强地区建筑特色,从而延续和发展传统地区建筑。尊重传统,并不是要墨守陈规,也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要用今天的经济、科技、文化去反映传统地区建筑文化,不能原封不动的照搬照抄以前的建筑样式,而是要用现代的手法去恢复传统地区建筑的神韵,同时还能体现其时代特征。
………
结语
无论是在整体结构,还是在建筑的局部细节上,江南地区的传统建筑都是地域历史文化特色的表现,因此,应该尽力延续其建筑的风貌。在历史建筑的修缮上,我国已有了许多完善的理论研究,然而在建筑的延续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延续建筑之间的关系。与传统建筑相比而言,现代建筑的围合感差,建筑外空间常常是未经处理的剩余空间,与建筑的联系少,而传统建筑的外部空间围合性强,空间性质封闭,具有积极的空间品格,为人与人的交往创造了机会。因此,不仅要注重延续建筑的细部,或者某一个建筑单体,更应该延续地区建筑之间的格局,延续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关系,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建筑,是一个城市历史的共同回忆,一旦建筑消失了,那个依附在建筑空间里才能感受到的历史质感也将不存在。要注视一个时期以来,建筑创造的贫困现象,从设计的误区中走出来,深入地区建筑文化研究,并且从多方面入手,如文化继承性、生态环境景观、人文环境景观以及建筑地区性等已有的和即将取得的研究成果。地区建筑文化不是作为一个流派而提出的,而是逐渐被认识的一种普遍存在。这个在我国的文化史、建筑史、园林史已经工艺美术史等中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地区建筑的建设不仅仅赋予建筑形象以一定的地区建筑文化特色。更重要的是对地区传统建筑文化的科学的整理与发扬。
…………
参考文献(略)
专业语言学毕业论文范文篇七
1. 引言
阅读作为一种思维理解过程存在于人类语言学习活动中,具有积极性和能动性,是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独立自觉地获取相关知识与社会文化的重要途径。从认知理论出发,研究者们认为阅读概括起来是一种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和相互作用这三种模式。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人们一方面从阅读材料(书本、媒体等)中单纯获取到信息和新知识,另一方面在人们接受到信息的同时也会通过运用已有的知识,打开自己的“心理词典”将新旧信息重新提取、归纳和组织分析,进一步将所得到信息的理解程度达到最优化最大化,实现阅读的目的。 语言学习者在进行文字阅读时,首先通过视觉获取阅读信息,再通过大脑对得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最后才能理解和判断之前所读到的文字信息内容。在这样一个加工过程中,要想提高阅读的速度并保持阅读的效果,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缩短阅读者最初视觉获取信息的时间。在汉语阅读过程中,汉语句子通常都是以字词之间没有明显分词界限形式逐字呈现的,这种情况与逐个单词之间必有空格的拼音文字不同,汉语是表意文字,所有的汉字独立存在,不同的汉字之间通过语法规则或约定俗成的法则组合成词,词语又连词成句,再形成段落篇章。每句之间有标点分隔,字词之间连接紧密没有空格或特定的符号进行分隔,在遇到不熟悉的词语时,或是容易产生误读的句子时,会给一些汉语目的语学习者造成理解阅读材料的困扰,特别是以拼音文字为母语的学习者,在这种“似懂非懂”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对句子意思理解有误或是反复回读的情况。这就造成了阅读的负担性,不仅降低了阅读的效率加重学习者的学习负担,还在一定程度上对汉语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起到消极作用。而要想提高视觉获取信息的效率,适当改变文本呈现形式是阅读效率实现的方法之一。本文主要讨论的是词切分这种文本形式,其一是讨论通过对句子中词语的切分,在词组之间加入字间距的文本形式对来华留学生汉语阅读活动的影响;其二是讨论汉语拼音分词连写与汉语拼音声调对来华留学生汉语阅读的影响。陆丙甫(1996)提到,在没有歧义的情况下,分词连写也能因减少“边读边猜”的程度而提高阅读速度。对于初学中文或者中文程度不高的人,这种分词连写的效果也许会很明显。
汉语初学者在汉字习得的最初阶段往往需要借助汉语拼音的帮助,汉语拼音的出现给汉语学习者提供了许多方便,汉语初学者特别是那些母语为拼音文字的人群在学习初期可以借助汉语拼音实现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过渡。根据现行 GB/T 16159-2012《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②中制定原则:1.在《汉语拼音方案》确定的音节拼写基础上,……;2.以词为拼写单位,……;3.按语法词类分节规定分词连写规则。汉语拼音的分词连写形式逐渐被大部分汉语教材接受使用。而汉语拼音与拼音文字不尽相同,声调是汉语拼音的一大特点,同时也是汉语学习者学习的一个难点,在我国《汉语拼音方案》中,音节拼写规则专门提到声调符号的用法规定。现代汉语普通话音节的结构特点之一就是“汉语音节必须有声调。”那么汉语拼音声调与汉语拼音分词连写形式哪一种文本形式对汉语学习者的影响更大呢? 如果将词切分的方法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比如来华留学生在学习新 HSK阅读题型时,若是这样的方法起作用,那么也不失为一种帮助提高留学生汉语阅读能力的好途径。
……….
2. 问题的提出
以南昌大学的留学生为例,他们中的大多数来自第一语言是拼音文字的国家,如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刚果(金)、乍得、荷兰、印度、约旦、法国、爱尔兰等国。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发现,留学生在汉语学习初期普遍对汉语拼音有依赖性,并且是有很大的依赖性。通过对现行《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的了解,现在使用的大多数初级汉语教材普遍采用了拼音的分词连写形式,例如“苹果”的拼音形式是“píngguǒ”而并不写成“píng guǒ”。留学生可以轻松地根据“拼音词”的边界信息判断各个词语之间的界限,从而读懂或猜测出全句信息。对留学生来说,特别是母语为拼音文字的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由于其母语的正迁移作用能够快速掌握汉语拼音音节,却不能够很好把握拼音声调,那么声调的有无与拼音是否分词连写对他们的汉语阅读的影响如何呢? 那么当汉语学习者的阅读汉语教材,也采用词切分的文本呈现形式把句子切分开,能否起到缩短阅读时间提高阅读效率的作用呢?此外,在 HSK 课堂上,如果阅读题型若是采用词切分的形式出现,会不会提高留学生做题的速度和准确率呢?留学生在进行此类的汉语阅读时又会有什么心理反应呢?本文根据这些问题设计出了一些实验调查。
………
3.文献综述
3.1 关于国内词切分的概况
学界有许多有关词切分的观点论著,各学者在文章中研究的词边界信息、分词连写、词间距等都是词切分的相关内容。陆丙甫《现行汉字文本优、缺点及其改革设想》一文中提到,有些学者也已经在汉语文本的分词排版方面做了些积极的尝试,如彭泽润、李葆嘉(2002)主编的《语言理论》,整本书采用分词排版。可惜其中的空格是半个汉字的空档,即 1/2 格,似乎嫌大了一点,读者较难适应。中国第一本全部采用分词文本的杂志《语言应用研究与教学》(吉林人民出版社主办、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协办)于 2006 年创刊,其中的词间空格比较小,看起来就舒服得多。可见,语言学界对于词切分文本呈现形式是做出过一些大胆尝试的,虽然现今社会的汉语文章主流还是没有词切分形式的文章,但是既然前人做出过尝试,并且也得出了词切分存在的优点益处,也就说明继续研究和实验是有意义和价值的。陆文中还提到,现行汉字文本完全没有采用分词排版,在精确反映语言结构方面就有很大的缺陷。如果汉语文本实行分词排版的话,排除了过渡阶段的不习惯等等因素,从长远看,其阅读效率必然会有进一步的提升。此外,彭泽润(2007)《词和词式书写》一书是一部整本书均采用词切分文本呈现形式的著作。此举是词切分形式的一个代表,书中提到“正词法”,认为汉语正词法的实践是伴随汉字拼音化的实践出现的。正词法中的词应该是“自由”又“最小”的形式的内结合单位。正词法不是为了区分同音语素,也不是为了区分同音词,也不是为了分化歧义,而是把词之间的界限全部体现出来,便于从词这个语言单位的角度处理语言信息。
……….
3.文献综述 ..........4
3.1 关于国内词切分的概况 .......4
3.2 关于词切分的实验 ........5
3.3 词切分与对外汉语教学 .......6
4.本文研究的问题 ............7
5.实验研究 ..........8
5.1 实验一 ..............8
5.2 实验二 ............13
5.3 实验三 ............24
6. 实验结果小结 ............29
7.词切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7.1 关于新 HSK 阅读
HSK 是“汉语水平考试”的拼音缩写,常被人称作是“汉语托福”。来华留学生大多青睐通过参加 HSK 考试来检测与证明自己的汉语水平和能力。近年来国家汉办根据汉语学习者的普遍汉语水平和能力等因素,将原 HSK 重新划分为包括有 6 个等级新 HSK,从 1 级到 6 级难度逐级递加。用 6 个等级替代并优化原有的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汉语水平等级。从汉办的“汉语水平服务网”可以找到与新 HSK 等国内有关汉语考试的信息。点击新HSK 的介绍可知,新 HSK 对各个级别的考试对象的要求不同,出现的试题样式和类型也不相同。 从本文被试学生学习汉语的时间和实际汉语水平分析,本文被试学生的汉语水平大致在新 HSK4 级至新 HSK5 级的范围,所以本文主要测试题目均选取自新 HSK4 级与新 HSK5 级的真题及模拟题。从汉语水平服务网上即可获知有关新 HSK4 级和新 HSK5 级的相关信息如下:新 HSK(四级)共 100 题,分听力、阅读、书写三部分。新 HSK(四级)主要面向按每周 2-4 课时进度学习汉语四个学期(两学年),掌握 1200 个常用词语的考生。从阅读部分在新 HSK 的试卷中所占的比重不容小视,那么在新 HSK 课程教授中,除了关于新 HSK 阅读题型的解题技巧的讲解和保证充分的阅读训练外,还有什么有效的方法能够进一步帮助留学生学习阅读题型呢?本文的词切分方法如果运用在阅读题型中就会不失为一种良方。在留学生学习更高一级汉语水平的阅读题型是,教师若能在阅读教学或是课堂测试的初期将个别难懂的词,用词切分的形式分隔出来,而学生能够读懂的其他部分并不切分,依旧保留原有的文本形式,用以帮助学生阅读理解甚至是词义的猜测。笔者在讲授新 HSK5 级辅导课程时,曾尝试将课堂测试题中难懂的词语用 1/2 字间距进行切分,试图帮助学生理解句子。随堂考试结束后,当即询问参加考试的 22 名学生是否发现有空格,只有 2 人发现了有空格的存在,大家都表示有不认识的词,但“题目不太难”,可见词切分形式对帮助学生解决阅读题型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
结论
首先,就被试学生来说,由于就读于南昌大学的留学生人数有限,所以调查的工作也就不能够全面。本文写作时,南昌大学的初级班非汉语专业留学生的汉语水平仅仅在刚学完汉语拼音,只认得个别汉字的水平,所以他们人数虽多但实验一和实验二涉及到汉字部分在他们没有办法开展,只作为了汉语拼音分词连写实验的被试者。在中高级汉语水平的留学生中,从横向来看,有的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在中级,个别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又已达到高级,所以在被试学生的选取上又多了一些限制,导致被试的人数不够多。就未来的研究方向而言,本文呈现的试题是选取了纸质试卷,那么是否也可以用屏幕,通过改变屏幕的大小来进行测试分析?另外,本文测试试题仅仅是选取了新 HSK4 级和 HSK5 级的真题与模拟题,以及从报刊中选取的段落和文章标题句。在以后的研究中,单从从选取的材料上来看,还可以有中文经典名著、外文译著、网络语言和专业书籍文章等材料能够被选取用作试题,但是这些材料的难度肯定比新 HSK 试题的大,对被试学生中国文化的背景知识要求也高,所以对被试学生的选取也需要相应的调整,调查的过程不会轻松,但是这样的调查还是会很有趣的。
…………
参考文献(略)
专业语言学毕业论文范文篇八
一、绪论
(一)研究对象
《骈雅》作者朱谋 ,字郁仪,一字明父,江西南昌人,明朝皇室后裔。生年不详,卒于明天启四年(1624)。关于他的生平,文字提及较少。仅从《明史》、《江西通志·人物志》等可略知其大概,朱谋 袭封镇国中尉,于万历二十二年(1594)受命理石城王府事,权力大致与郡王相当。按照《明史·宁(献)王权列传》及《明史·诸王世表三》所录支派,他当是明太祖朱元璋八世孙。作为王公贵族,在典籍获取方面有着天然的便利,且其好读书,幼时起便博览群书,精通典章制度。关于他的事迹,从时人的评价中可见一斑:明郑仲夔《耳新》说他理石城期间,公事之余能“墐户读书,绝粉白丝竹纨绮之奉”;《列朝诗集·闰编》称他“孝友端直,束修自好”;《四库全书·诗故提要》赞扬他“博极群书,学有根柢”。①《骈雅》是中国古代训诂学著作,成书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共七卷,分为卷一释诂、卷二释训、卷三上释名称、卷三中释宫、卷三下释服食、卷四释器、卷五上释天、卷五下释地、卷六上释草、卷六下释木、卷七上释虫鱼、卷七中释鸟、卷七下释兽等十三篇,按照词义分门别类。②《骈雅》基本依照《尔雅》的各个篇目命名,对篇名进行了一定的改易,删除《释言》、《释亲》、《释乐》、《释丘》、《释山》、《释水》、《释畜》,增加了《释服食》一篇。改《释言》为《释名称》且将大部分内容归入其中,《释乐》归入《释器》,《释山》、《释丘》、《释水》归入《释地》,将《释虫》、《释鱼》合并为《释虫鱼》,将《释畜》、《释兽》合并为《释兽》。因此,相较于《尔雅》的 19 篇,《骈雅》在篇目上进行合并删减,体现出朱氏在词义分类编排上的独创性,尤其增加《尔雅》未有的《释服食》一篇,更体现出朱氏思维体系和词语收集整理上的完整性。增加《尔雅》中未收录的词条,不仅使得大量零散的词语有所归属,更大大丰富了所收词条的容量。因此,本文围绕具有《骈雅》章节分类上具有独创性的《骈雅·释服食》一章进行深入探究更有其价值。《骈雅》以解释古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为主,也有少量多音节词。《骈雅》来源广泛,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言:“暇日检诸解诂,排纂散幽之文,经史子流,稗官媵说,罔不搜括。”《骈雅》最大的优点就是征引广博,经史子集以及小说中的材料都被广泛的搜集使用,很多冷僻字也都收入书中,为其他字书所无法比拟,对研究汉字形体的变化、词源的演变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骈雅》的版本存于今者有三类二十五种。①有张海鹏《借月山房丛书》刊本、万历十二年(1592)刊本、清同治十一年(1872)经纶书室重刊本、当归草堂红格抄本等,最为通行的是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有不为斋刊刻的魏茂林注本。
.........
(二)研究现状
与同时期的训诂著作《通雅》相比,研究《骈雅》及其注本《骈雅训纂》的论文较少、成果不多,可见对其关注度有所欠缺,关于《骈雅》的系统梳理或是局部研究也不够充分,且有关《骈雅》的研究大多是对该书和作者的简略介绍或是对其中联绵词的研究,鲜少有抓住该书某一篇章的词语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和文化阐释的。因此,本课题有一定的创新之处。通过查找知网、万方、读秀等数据库发现,研究《骈雅》的硕士学位论文截止到作者收稿之时有四篇。《<骈雅>浅探》(李汉丽,2000)一文介绍了《骈雅》的内容、性质及特点,着重探讨了《骈雅》的两大特点:专门诠释复音词和大量收录联绵词。徐文静《<骈雅>联绵词研究》从辞典学的研究角度出发,以《骈雅》前三卷中的联绵词为研究对象,对《骈雅》的性质、体例,特别是收词的特点作了介绍,重点阐述了《骈雅》联绵词的表现形式、释义及产生来源等几个方面。《<骈雅>骈字研究》(刘海云,2015)一文则主要研究了《骈雅》骈字的构成情况、骈字的性质以及骈字在现代联绵词观念形成中的地位。《<骈雅>名物训释研究》(夏舒婷,2016)从《骈雅》所涉名物入手,梳理了名物所涉及的语义场类型,探讨了名物名实关系及名物训释的成就与不足等。学术期刊论文有三篇:《<骈雅><骈雅训纂>及其作者》(黄今许,1991)、《<骈雅>及其作者朱谋 》(王艳芳、王飞华、杨莉,2001)和《<骈雅>探综》(肖惠兰,1998)。这三篇论文都大致介绍了《骈雅》、《骈雅训纂》的版本、内容、性质、编纂体例、价值、不足以及作者的生平等。
.........
二、《骈雅·释服食》训诂研究
(一)训诂对象
《骈雅·释服食》中的服饰类词语按功能作用大致可分为五类,分别是:冕冠类词语;身服类词语;鞋履类词语;饰物类词语;布帛类词语。此外,因有少部分词语无法归入上述五种类别,单独分类又过于复杂,因此一同划归为其他类。这样,《骈雅·释服食》中的服饰类词语共计 169 个。其中,冕冠类词语 34 个,身服类词语 50 个,鞋履类词语 8 个,饰物类词语 19 个,布帛类词语 30 个,其他类词语 28 个。《骈雅·释服食》中饮食类词语可分为五类,分别为:主食类词语、副食类词语、饮品类词语、调味品类词语、动物部位类词语。因个别词语不属于以上五类,但与以上五类分别相关,故也划入以上五类中,饮食类词语共计 93 个。其中,主食类词语 35 个,副食类词语 9 个,饮品类词语 20 个,调味品类词语 17 个,动物部位类词 12 个。
........
(二)编排方式
以清道光二十五年有不为斋刊刻的魏茂林注本为例,每卷先列卷次,再列篇名,最后列正文。正文部分分条依次排开,每条顶格列出。用黑色实心圆点作为标点,正文后征引经史子集并标注读音,用空心圆圈在被释的双音节词语处进行标注,时有按语。如:《骈雅·释服食·训纂七》:“毋追.、章甫.、委貌.,三代礼冠也.。”《礼郊特牲》:“委貌,周道也。章甫,殷道也。毋追,夏后氏之道也。”《注》:“常所服以行道之冠也,或谓委貌为玄冠也。”《疏》:“此下三代恒所服行道之冠,然三代乃俱用缁布而其形自殊,周为委貌之形,殷则为章甫之形,夏则为毋追之形,故云:委貌,周道也。郑注《士冠礼》:‘委安也,言所以安正容貌章明也。殷质言所以表明丈夫。毋发声,追犹推也。夏后氏质以其形名也之。”“毋追,上音牟,下多雷反。”又如:《骈雅·释服食·训纂七》:“通天.、远游.、高山.、建华.、方山.、巧士.、却非.、却敌.、翼善.,汉以来礼冠也.。”《后汉书·舆服志下》:“高山,冠,一曰:侧注,制如通天不邪,却直竖无山述展筒中,外官谒者仆射所服。太傅胡广说曰:高山冠,盖齐王冠也。秦灭齐以其君赐近臣谒者服之。”《注补》:“史记郦生初见高祖儒衣而冠侧注。”[按]“《汉书·五行志中》,多治仄注冠,应劭注:今法冠是也。师古曰:仄,古侧字。蔡邕云:高九寸,铁为卷,非法冠及高山也。此作法冠,盖从应说。”这一条在编排方式上先列正文,再列出征引典籍,最后阐释自己的观点。
.........
三、《骈雅·释服食》词语的命名理据分析..........16
(一)服饰类词语............16
(二)饮食类词语............29
四、《骈雅·释服食》词语的文化内涵研究..........34
(一)《骈雅·释服食》词语所反映的古代服饰文化............34
(二)《骈雅·释服食》词语所反映的古代饮食文化............36
五、结语..........39
四、《骈雅·释服食》词语的文化内涵研究
(一)《骈雅·释服食》词语所反映的古代服饰文化
正如当代学者任继愈所说:“文化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广义的文化,举凡文学艺术创作、哲学著作、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饮食器服之用都包括在内。它既包括高文典册的圣经贤传,也包括布帛菽黍的制获方式以至于举止言谈的风度。”①的确,从“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开始,服饰作为一种载体被逐步纳入到“礼”的范畴中,周代以后,中国古代服饰正式形成一种制度。历代王朝都以“律例”、“典章”、“舆服志”等各式条文制度来管理和统治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孔子主张一切言行包括衣着装束都必须“约之以礼”。“子曰:见人不可以不饰。不饰无貌,无貌不敬,不敬无礼,无礼不立。”可见,古人服饰的蔽体遮羞、御寒保暖和美化装饰功能是次要的,用服饰来表现德行修养则是主要的。《左传·哀公十五年》就记载了孔子的弟子子路为维护“礼”而死的事:卫国内乱,子路系冠的缀被人砍断,他说“君子死,冠不免”,放下武器而“结缀”结果被杀,体现了服饰甚至比生命还重要,传达出了服饰背后的礼教色彩。又如班固《白虎通义》:“圣人所以制衣服何?以为絺綌蔽形,表德劝善,别尊卑也。”统治者对服饰形制、色彩、纹饰等以制度的形式进行规范,其目的就是为了“表德劝善,别尊卑”,达到统治、管理社会的目的。这也是中国古代服饰区别于其他国家古代服饰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古代中国,服饰已经不仅仅是服饰,而首先是等级和道德的标志。衣冠服饰作为人类生活的一个基本层面,有区别穿着者尊卑贵贱的特殊功能。古代服饰体现着严格的等级区分,古代从天子到诸侯,从皇后到妃嫔,从官员到平民,都有专门的服制、颜色、纹饰等,层次鲜明,以表示等级尊卑的不同,而且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不允许随意僭越。如“十二章”,作为服饰等级的符号,在历朝历代的演变中变得愈加严格,“十二章”的图案纹饰几乎成为了皇族的象征。从一些服饰词语中也可以看出古人的等级观念 。如“衮冕”、“絺冕”、“玄冕”、“揄翟”、“鞠衣”、“展衣”等,是天子王后的专用礼服,令贫民百姓望而却步。
........
结语
与同时期的《通雅》相比,《骈雅》问世后,鲜有人对其进行研究,直到清代魏茂林对其进行疏通补正后才开始有少部分人对其进行整理、研究。近年来,研究《骈雅》的人不多,对其中的某个篇章进行研究的更少。尽管学术界对《骈雅》褒贬不一,但该书是第一部以双音节词为研究对象的训诂专著,从辞书编纂的角度来说,开专书解释双音节词的先河,对于古籍研究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该书又特别侧重于双音节词中联绵词的探讨与释义,是联绵词研究的奠基之作。综上,《骈雅》对辞书编纂和联绵词的研究有重大贡献。通过对《骈雅·释服食》的分析研究发现,在训诂成就方面,《骈雅》专释双音词语,开联绵词研究先河;收词广泛,种类多样,时间跨度大;一词多形词语众多,对于义同形异的词语一并收录;归类细致,注意到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但《骈雅》也存在自身的局限性,释义简单,收词深奥难懂;释义有误;字形讹误;随意组词,缺乏客观性;词条重复、归类混乱。但总的来说,其成就和意义依然是不可埋没的。本文着重探讨了 76 个词语的命名理据。经过分析发现,《骈雅·释服食》服饰词语的命名理据主要有:颜色,如“玄冕、鞠衣”等;纹饰,如“衮冕、揄翟”等;功用,“委貌、袙腹”等;制作材料,如“韦弁、褚衣”等;形体特征,如“毋追、反闭”等;所穿戴人的身份,如“章甫、进贤”等;造物者名字,如“惠文、黎单”;联想象征,如“通天、翼善”等。饮食词语的命名理据主要有:颜色,如“缇齐、盎齐”等;味道,如“大苦、甜醹”;制作材料、制作方法,如“面起、水引”等;成品形状、状态,如“溏浃、沈齐”等;避讳,如“抟炉”;语音,如“馎饦、毕罗”。通过《骈雅·释服食》词语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的社会生活状况和人们的心理状态。服饰词语深刻地反映出古代的礼教和等级观念,有“别尊卑”的作用,古代统治者通过服饰来制约、管理社会。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影响人们对于服饰的审美心态,时而热烈开放,时而封闭内敛,这些特征通过词语生动的展现出来。透过服饰词语,我们还能探究出古代人对于大自然的敬畏崇拜心理。而饮食词语则反映出中国古人重视五味调和、喜好调味品的饮食观念以及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饮食习俗的差异。饮食与古代礼俗、祭祀文化也息息相关,祭祀活动是先民生活的大事,因此典籍中饮食词语是研究古人社会生活,尤其是祭祀活动的关键资料。
..........
参考文献(略)
专业语言学毕业论文范文篇九
零绪论
0.1 研究对象及选题意义
现代汉语三音节词语数量相对较少,它们的个性差异较大,在现代汉语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语法学者对现代汉语中的三音节结构做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例如:潘晓军(2014、2015)对“大不了”、“不外乎”、“免不了”等三音节词语的性质特征与功能等方面做了个案研究和比较研究。杜超(2012)对“大不了”做了多角度研究。罗英华、刘英(2015)对“充其量”的词汇化和主观量进行了研究。周敏莉(2012)对“大不了”的词汇化及副词性质做了探讨。虽然,现代汉语三音节词语数量不多,但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有一些词语还有待于进一步分析、探讨。我们选取“说不定”一词,对其语法功能与语义特征、词汇化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把它与相关的现代汉语常用“X 不定”,包括:指不定、保不定和料不定,做比较研究,以期对“说不定”一词有比较全面的把握。“说不定”一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现代汉语中还有一些与“说不定”具有相同结构的“X 不定”,常用的包括:指不定、保不定和料不定,它们的个性特征突出,同时又有共性。我们立足语言事实,围绕着“说不定”,从共时角度揭示它在现代汉语中的分化,句法功能、语义特征以及用法,从历时角度揭示它的发展轨迹以及词汇化过程。通过比较研究,揭示现代汉语常用“X 不定”结构的共性,以及个性特点,更加突出“说不定”的特定句法功能、语义特征及用法。本文也希望通过对现代汉语三音节词的研究来丰富对现代汉语三音节的研究,将词汇化、主观性等理论运用到实际研究中,以期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为现代汉语三音节研究做补充。
.........
0.2 “说不定”结构的相关研究综述
0.2.1“说不定”的个案研究
从 2003 年到 2016 年间,语法学界一直有对“说不定”的研究,这让我们对“说不定”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是,语言研究常常是没有定论的,对“说不定”的定性问题、句法功能、语义特征等问题,这些文章有某些方面的一致性,而又有自己的个人观点。我们把前人的研究在这里做一个综述。首先,由于三音节结构比双音节多了一个语素,现代汉语三音节结构区别于双音节的易于定性,三音节结构相对而言比较难于定性。对于“说不定”而言,《现代汉语词典》前四版都没有收录“说不定”这一条目,直到 2005 年版才对“说不定”做了揭示,为: [1]〈动〉说不确切。[2]〈副〉表示估计,可能性很大。何小静(2009)认为“说不定”有“短语”和“词”两个层面,作为短语,是动补式,作为词汇,它是评注性副词。她提出,从历时角度来看,“说不定”经历了三个阶段,包括:可分离式动补组合——动补短语——评注性副词。周敏莉(2010)认为有动补结构的“说不定”,是动词“说”加否定词“不”再加补语“定”构成的 V 不 C 动补结构。同时,她也认为存在作为语气副词的“说不定”。语气副词的意义来源与动补结构的“说不定”有关。梁星(2013)探讨了“说不定”从动补结构向语气副词发展所经历的词汇化和语法化的过程,他认为动补结构的“说不定”又是来自可分离式组合。以上是针对“说不定”的单篇研究中涉及的对“说不定”的定性问题,另外,在一些不以“说不定”为中心课题的文章中也涉及到“说不定”的相关问题。张赵娜(2013)在讨论“北方方言 V 不 C 结构的语法化”的时候,也论述了“说不定”的相关问题。她认为“说不定”没有述补结构,只有作为词的用法。它在使用时被看作一个整体,词的意义基本不能由各部分直接推出来。她也摘录了《现代汉语词典》对“说不定”的归类,认为它是动词、副词兼类词,且副词义由动词义而来。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她进一步将“说不定”归类为“‘知识’情态类语气副词”下的“推断”类。根据张赵娜的说法,“说不定”一词属于承德廊坊一带的方言。
........
第一章“说不定”的性质及其句法功能
现代汉语三音节结构“说不定”在日常生活中被普遍使用,但是关于它的定性以及用法却一直模糊不清,针对“说不定”的特点,前人各抒己见,对这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显然,关于“说不定”的定性及用法的意见是不统一的。我们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说不定”,以期全面地解析这一三音节结构。
1.1“说不定”的判定
何小静(2009)认为现代汉语中存在动补结构的“说不定”和评注性副词“说不定”;周敏莉(2010)认为现代汉语有动补结构的“说不定”和语气副词“说不定”;梁星(2013)也认为现代汉语有动补结构的“说不定”和语气副词“说不定”。虽然他们都把“说不定”分成了两类,但是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具体的归类上,依然存在较大的分歧。我们查阅了现代汉语通用词典和语文词典,对“说不定”的收录也不一,存在用“指不定,说不准”等词释义的情况,我们认为“指不定,说不准”也是待研究的三音节结构。只有《现代汉语词典》(第 7 版)给了我们相对明确的解释:[动]说不确切;[副]表示估计,可能性很大。我们认为现代汉语有三个“说不定”,记为“说不定1”、“说不定2”和“说不定3”。从语法功能和语义特征两方面来看,我们认为“说不定1”是动补短语,表达“讲不确切,不好说”的意义;“说不定3”是副词,且是评注性副词,表达“可能,或许”的“估测”义;句法位置比较灵活,可位于句首和句中。语义特征表现为[+事件的低可能性]、[+主观上认为有发生的可能]。然而,“说不定1”和“说不定3”之间还有中间状态,表达“不确定,不能肯定又有可能”的介于判断和推测之间的游离状态,它的副词化尚未完成,但已有成词化趋势,我们把它记作“说不定2”。我们认为它是短语词,且是动词性质的。下面我们来分析现代汉语中存在的“说不定”的同形成分的判定依据及其各自的语法特性。限于本章的篇幅,副词“说不定3”的语法特征我们拟下一章节探讨。
.........
1.2 “说不定1”的句法功能
1.2.1 “说不定1”的判定依据
作为动补短语,“不定”做“说”的补语。通过对历时语料的考察,我们发现,“定”表达肯定推断,“不”作为否定词放在“定”之前,“不定”先结合,“说”的言说义在普遍接受使用后,“说不定”即产生了。这一时期的“说不定”有其肯定形式“说得定”。例如:(1)念了两年书,所读的是什么呢?我不清楚,从他后来的谈话揣测起来,大概是《百家姓》和《幼学琼林》吧,但也说不定,说得定的,是他的对于失学的懊恨。他做的事太多,识的字太少了。(唐韬《种在诬蔑里的决心》)(2)一位电视台的购片负责人也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网络的购买实力还是没办法和电视台相比,很多制片方也只是趁着能卖出价钱赚点快钱,过几年是否还有这个价谁说得定啊?综合评估,看各方如何选择了。”( 人民网《卫视四月收视"灰头土脸" 电视机未来或将成摆设?》2012 年 5 月 18 日 8 时 7 分 5 秒)例(1)“说不定”和“说得定”用在同一句中,对举。同时,我们也看到相比于“说不定”,“说得定”出现的频率非常低,且用法基本相同,多用于疑问句中。
.......
第三章 “X 不定”的区别与联系............32
3.1 句法分布和功能特征.........32
3.1.1 性质与类别.........32
3.1.2 分布与功能........35
3.1.3 共现一句.............38
3.2 语义特征比较...........39
3.2.1“说不定”的语义演化..........39
3.2.2“指/保/料+不定”的语义演变......40
3.3 词汇化和主观性程度比较...........41
本章小结......43
第四章 “X 不定”的历时发展与词汇化..........45
4.1 “说不定”的历时演化历程......45
4.1.1 发展前期............45
4.1.2 发展时期............46
4.1.3 发展后期............47
4.2 “保/指/料不定”的词汇化......48
4.3 “X 不定”的类语法化现象.......52
4.4 “说不定”的词汇化动因..........53
4本章小结......55
第四章 “X 不定”的历时发展与词汇化
在第三章中,我们从共时层面研究了现代汉语中的“说不定”、“保不定”、“指不定”、“料不定”的共性以及个性差异和特点。本章我们主要从历时角度分析,“说不定”、“保不定”、“指不定”、“料不定”的词汇化以及副词化历程。我们看到,由表“不确定”义发展为表“也许,可能”义的这几个词,在出现时间和演化路径上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但是,这四者的个性特征及差异更值得我们探究,本章节我们力求在分析、描写的基础上,揭示这四者在历时层面上的不同。
4.1 “说不定”的历时演化历程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中对“说”的注释为:“说,释也,从言兑,一曰谈说”。我们查阅了先秦及汉代的一些典籍,发现“说”多用作“解释,说明”义。例如:(1)说所以明也。(《墨子·经上》)(2)是欲以我为说于匈奴也。(《汉书·王莽传》)后来,“说”多作“言说”义。例如:(3)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晋·陶渊明《桃花源记》)(4)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那么“说不定”的“说”该作何解呢?我们检索了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CCL)、北语汉语语料库及汉籍全文检索系统,发现“说”与“不定”共现一句最早可以追溯至先秦。(5)桓公曰:“天下之朝夕可定乎?”管子对曰:“终身不定。”桓公曰:“其不定之说可得闻乎?”(《管子·轻重乙第八十一》)这里“其不定之说可得闻乎?”可以解释为“这个‘不安定’的说法可以说来听听吗?”这与我们要讨论的“说不定”还没有直接的关联。宋代出现第二例“说”与“不定”共现一句的情况。明代也有一例。我们把这里的“说…….不定”看作可分离式动补组合。(1) 五德相承,古人所说皆不定。谓周为木德,後秦以邹衍之说推之,乃以为火德。故秦以所不胜者承周,号水德。汉又承周不承秦。後又有谓汉非火德者。王莽又有云云。三代而上,未有此论。则东坡谓“威侮五行,怠弃三正”者,又未必是。(《朱子语类卷第一百三十四》)这里“古人所说皆不定”可以解释为:古人的解释都不统一。“说”第一次出现在“不定”之前。两者都有具体且实在的意义。“说”是“言说的内容”,“定”,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记载为:“安也”。后又引申出“固定”、“确定”的意思。这里“不定”是两个独立的词,意为“不确定,不一致”,在句中做谓语。
..........
结语
通过以上对“说不定”及其相关“X 不定”的研究,我们初步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我们认为在现代汉语中有三个“说不定”,分为 “说不定1”、“说不定2”和“说不定3”。“说不定1”是动补结构,可以在问答句中单独成句,也可以单独做谓语。不单独使用的时候,“说不定1”所在句涉及正反相叠的事件情况,或者是带有疑问词的句子。这与“说不定1”表达的“不确切”义吻合。“说不定2”,我们认为是短语词,它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带有了语境义,表面上可以由“不确定”替换,实际上是说话人认为的一种可能性。这就为“说不定”完全词汇化和主观化建起了“桥梁”。 “说不定1”和“说不定2”都可以后接带有疑问词的句子,但是,“说不定1”形成“零形式主语+说不定+疑问形式小句宾语”句式;鉴于“说不定2”的过渡阶段的特性,我们看到“说不定2”形成“零形式主语+说不定+疑问形式小句宾语”或“零形式主语+说不定+疑问形式时间状语”句式的模棱两可情况。现代汉语三音节副词“说不定3”,主要做状语,句法位置比较灵活,可以位于句中也可以位于句首,常与副词“还”、“就”及句末语气词“呢”等共现连用。表达“估测”义,具有[+事件的][-可能性]、[+主观的][+可能性]的语义特征。它表示,说话人不论客观事实,只主观上提供一种发生可能性,从而形成一种“万事皆有可能发生”状况。由此,任何低概率事件几乎都可以出现在“说不定3”的语境中,表达主观看法,而不关乎对错。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与其他表“推测、估测”义的词语替换,包括“可能”、“或许”等。作为副词,我们进一步把它归类为评注性副词,它的主要功能在于表达说话人对某事的主观推测、看法、态度,另外,在发展过程中,它的主观性不断增强。
..........
参考文献(略)
专业语言学毕业论文范文篇十
摘要:本文是一篇语言学论文,语言学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研究的对象是人类语言,它的任务是研究、描写语言的结构、功能及其历史发展,揭示语言的本质,探索语言的共同规律。(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无忧论文网为大家推荐一篇语言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零 绪论
0.1 选题的由来
在现代汉语中,“集于一身”中的“集”和“于”之间可插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与之相似的还有“集于一体”、“熔于一炉”等。“融为一体”中的“融”和“为”之间也可插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与之相似的还有“视为儿戏”、“视为畏途”、“视为知己”等。本文将重点从构式的角度,研究该类“集/融+N1+于/为+N2”构式的句法分布情况、语义效果及篇章功能、演化过程等,并对该类构式之间异同进行比较。
.........
0.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0.2.1 “集 X 于一身”相关研究
集成类构式在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很高,但研究成果很少,仅芜崧(2012)将“集 X 于一身(体)”作为固定格式分析,但文章对功能、演化等研究不足,仍有进一步讨论的空间。从与“集 X 于一身”相关的结构研究方面看,主要有“V+P+X”结构、“V+于+X”结构和“V+N1+P+N2”结构三种。首先是“V+P+X”结构,对于“V+P+X”结构中 P 的词性界定问题,主要有三种观点:传统观点认为,P 是介词,先后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成分构成介宾短语,作动词的补语,构成述补结构。支持这一观点的有黄伯荣、廖旭东、齐沪扬、刘月华等。该观点的不足在于,无法解释语音停顿一般落在介词后的现象,且某些介词后可以加“了”,有违介词后不能加时态助词的客观规律。肖良伟(1982)则提出 V、P 结合更紧密,P 后附于 V再带宾语,构成述宾结构。胡裕树(1995)、邢福义(1997)、范晓(1998)等也都持这种观点,但对于内部性质的判断仍有不同的意见,如蒋同林(1982)、吕文华(2001)认为“V+P”是动结式符合动词。而该观点的不足之处在于,无法解释 N 为单音节或 V 为多音节时的情况。朱德熙的《语法答问》(1985)既承认述补结构解释论,也承认述宾结构解释论,认为是分析方法上的相对合理性问题。张斌主编的《新编现代汉语》(2002)同样也持这种观点,认为“走向胜利”可以有两种层次分析法。其次是“V+于+X”结构,本文所研究的结构“V+于+X”在“V+P+X”结构的次范畴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龚娜(2006)认为,在“V+P+X”结构中,“于”的虚化速度在介词的虚化中是最快的,在完成了从动词到介词的虚化过程后,已经开始往前依附。龚文进一步提到,一些“V单+于+X”则已经完成了词汇化,因此又是“V+于+X”结构中的典型,是典型中的典型。而 V 为双音节和多音节时,“V于”则处在开始往前依附的过程中,因此分析起来界线比较模糊,但是发展方向和趋势明确往前依附于 V。谢雯瑾(2008)主要考察了现代汉语中动词、形容词后附“于 X”的用法,认为在动词后和形容词后“于”的语法化机制不同,且其对共现动词的选择和运动方向密切相关。但限于时间和篇幅,文章未对“于”和单音节动词的融合情况进行研究。而赵静(2011)则选择了《汉语动词用法辞典》中所有能与“于”组合的动词,对“V 于”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较为全面但缺乏深度。范宁(2012)以“V双+于+X”结构中的“于”为切入点,通过对“于”的脱落研究,把握“V双+于+X”结构的变异原因及影响。范文认为,“于”的虚化程度越高低、是否是动宾结构和偏正结构的 V双、V双的语义特点、X 论元角色的固定程度都是制约“于”脱落的因素。此外,袁明军(2008)从语义的角度,根据“V 于 X”结构的语义及其和相关格式的变换关系,深入讨论“V 于 X”中动词的小类和“于”所介引对象的语义角色。
..........
第一章 “集 X 于一身”构式的特征与作用
集成类构式是“集 X 于一身”一类构式的总称,具体而言:“集 X 于一身”是集成类构式的典型形式,其他形式还有“集 X 于一体、“揽 X 于一身”、“聚 X于一堂”、“汇 X 于一园”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集成类构式的变异、省略形式,如“把/将/使 X 集于一身”、“X 集于一身”、“X 于一身”等。其中,典型构式“集X 于一身”的搭配对象可分为语素型、单词型、短语型和小句型,在形式内容上又可分为单项式和多项式两类。该构式具有四种表达效果、三种语义关系及两种构式功能,构式义为“集中进入该构式的所有成分,并附加到一个特定的对象之上,使其达到某种效果”,可简称“集成义”。本章将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认知语法、功能语法、构式化等相关语言学理论,以“集 X 于一身”为例,对汉语集成类构式的整合功能、固化过程以及语义认知做出深入讨论,具体讨论以下问题:搭配对象的类型特征,语义表达与构式功能,构式来源与固化过程,以及构式对隐喻机制的选择。
1.1 集成对象的类型特征
由于搭配对象“X”的构成复杂、形式多样,我们将综合两个角度,对“X”的结构形式进行分类。首先,从成分数量角度看,若将一个语素、单词、短语或小句视为一项(N),则可根据构成“X”的项数,将其分为单项式(N=1)和多项式(N≥2)两类。再次,从结构单位角度看,则可根据“X”中单项的性质,将其分为语素型、单词型、短语型、小句型四类。综合上述两个视角,结合具体语料统计,我们将搭配对象“X”统分为六类:单词型单项式、短语型单项式、小句型单项式、语素型多项式、单词型多项式、短语型多项式。单词型单项式有单音节、双音节和四音节三种。例如:(1)干部任职时间过长而容易滋生关系网和滥用权力;有的集权于一身,造成党政不分,个人说了算。(《人民日报》1996-11)(2)陪同的中年人是铁道部永济电机厂厂长董宇,他是该厂与中央一、二、三代领导集体结下不解之缘的当事人、见证者,也是唯一集此于一身的人。(《人民日报》1998)(3)集荣光于一身的帕尔斯王妃陛下忘记了民众的苦难,想一个人逃出吗?(田中方树《亚尔斯兰战记》1991)(4)这是将女人做足了的一刻,以前的日子是酝酿,然后就要结果。这一个交界点可是集精华于一身的(王安忆《长恨歌》2003-08)(5)除了三四出外,差不多都是特为梅兰芳编写的。在许多场合,他又是集编导于一身的。(《读书》1993)(6)一件花红花绿的晚装,配上了整套的非常耀眼的钻饰,包括了耳环、颈链、手锡、戒指,密密麻麻,让人很目不暇给。是的确集富贵荣华于一身似的。(梁凤仪《九重恩怨》1991)其中,单音节的单词型单项式最为少见,主要由少量单音节名词或代词充当,如例(1)、(2)。多音节的则以双音节名词最为典型,如例(3)、(4),除此之外,也可以是双音节谓词或四音节成语,如例(5)、(6)。
.........
1.2 语义表达与构式功能
根据奥斯汀(J.L.Austin)“言语行为三分说”的语用学理论,“集 X 于一身”构式在言语交际中同时具有三个次行为,即言内行为(locutionary act)、言外行为(illocutionary act)和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 act)。其中,言外行为通常指说话人旨在通过言内行为来实施某个交际目的或执行某个特定功能的行为,即言语交际学中的交际意图、修辞学中的修辞目的。“集 X 于一身”构式主要有描述总结特点、突出显示优劣、阐述过程途径、揭示目的结果的言外行为,其中描述总结特点为其最基本、最重要的言外行为。例如:(18)1980 年,比蒂集制片人、编辑、导演、主演于一身开拍《赤色分子》一片,与他关系亲密的黛安·基顿自然是头号女主角...(《“好莱坞花花公子”传奇》,《作家文摘》1994)(19)虚拟图书馆是一个高智能、集成化、数字化、集多种文献载体于一身的信息资源保障系统,也称为电子图书馆。(豆瓣网 2012)例(18)中的“集制片人、编辑、导演、主演于一身”是对“比蒂”特征状态的描述,他在此状态下“开拍《赤色分子》”,即表示描述对象在某种状态下做某事。例(19)则是对“虚拟图书馆”性质特点的总结,该类表达多表现为给事物下定义。又如:(20)《夏小正》集武侯历、观象授时法和初始历法于一身,相传是夏代行用的历日制度。(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三)》1997)(21)曲棍球全称叫“草地曲棍球”,它集足球与冰球的特点于一身,有点像在足球场上打冰球。(《中国儿童百科全书》)“集 X 于一身”式可用于突出事物的集优性,也可用于强调问题的严重性。例如:(22)集窗式空调价廉方便、分体式空调运行宁静优点于一身的弹性连接式空调,近日通过国家家电质量监测试验中心检测。(《人民日报》1993-06)(23)有限合伙与普通合伙的最显著区别在于它集有限责任和无限责任于一身,合伙人之间体现了人合与资合两种合作优势。(会计论坛 BBS,2011-12)(24)祁连石棉(集团)工业总公司,集设备、技术、人才之精华于一身,生产的石棉绒等系列产品,以其得天独厚的温法成浆性能及优异的耐热、耐碱、绝缘和高强的抗拉、抗冲击性可与加拿大魁北克石棉媲美,倍受青睐。(25)浙江温岭市大溪镇的公共厕所,不仅数量特少,而且集脏、乱、差于一身。(《人民日报》1994)(26)该县集山区、库区、边缘区于一身,构成了特殊的贫困县情:人多地少,耕地瘠薄,基础设施差,文化素质低,多年来一直是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财政靠补贴的“三靠”县。(《报刊精选》1994-05)(27)海上的救捞工作集脏、苦、累、险于一身,他们出现的地方正是最危险的地方,他们出发的时刻正是最危险的时刻。(《报刊精选》1994-06)除此之外,“集 X 于一身”式还可用于阐述过程途径、揭示目标结果。例如:(28)巴金以编书为己任,他在出版社自尽义务,集写稿、看稿、校稿、编稿于一身。(《作家文摘》1996)(29)后来节度使又都加京官和御史大夫头衔,又兼观察使、营田使、度支使等,于是集军、政、财、监察诸权于一身,成为割据一方的藩镇。(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三)》1997)
.............
第 3 章“集式”与“融式”的异同与关系比较.......30
3.1 结构形式与分布情况..........30
3.1.1 句法结构.....30
3.1.2 基本分布.....31
3.2 表达效果与成因分析..........33
3.2.1 构式表达.....34
3.2.2 异同成因.....36
3.3 构式义与结构互动............37
3.3.1 构式意义.....37
3.3.2 结构互动.....38
3.4 本章小结.........40
第 4 章 构式来源与演化过程.........42
4.1 集成义构式的演化............42
4.1.1 构件的共现..............42
4.1.2 结构的选择..............43
4.1.3 构式化过程..............44
4.2 融合义构式的演化............46
4.3 本章小结.........49
第 5 章 结语............51
5.1 本文的主要观点..............51
5.2 可能的创新点.....52
5.3 本文的不足之处..............52
第四章 构式来源与演化过程
“集 X 于一身”和“融 X 为一体”在构式来源和演化过程上都有各自的特点与共性,本章将从局部构件、整体结构以及构式化过程三个方面,考察研究两者在来源及演化方面的异同。
4.1 集成义构式的演化
“集 X 于一身”构式的原型是小句“(S)集 X 于 Y”(S 为小句主语,Y 多为方位名词作介宾短语“于 Y”的宾语)。该小句中的动词“集”本义为鸟类在树上栖息,与“于”搭配最早见于《诗经》,意为鸟类飞落栖息在某处。例如:(1)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诗经·国风》)后引申出会合、聚集之义。例如:(2)(大道)集于颜色,知于肌肤。(《管子·白心 38》)(3)群公卿士、百辟庶僚,咸以皇灵眷命,归运斯及,天命不可以久淹,宸极不可以久旷,粤若前载,宪章令范,畏天之威,算隆宝历,用集神器于予一人。(《全梁文 06》)根据“X”所在位置、所做成分的不同,“集”与“于”的搭配走向了两个方向:一种为小句“X 集于 Y”,表主动会合义;一种是小句“(S)集 X 于 Y”,表被动聚集义。而“集 X 于一身”构式则是源于后者。构式的另一个构件“一身”,本义为“一个躯干”,后逐渐成词,并因其所在语境语义重心的不同而发生词义的虚化:在强调数量时虚化为“独自一人”,强调整体性时则虚化为“整个身躯”。例如:(4)总三端於一身,兼四科而在己。(《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5)以人观之,四肢百骸具於一身者,体也。(张载《西铭》)例(4)为北魏公主元仲蒨的墓志,说的是元仲蒨一人就具备了文士之笔锋、武士之剑锋、辩士之舌锋,更强调数量上的单一性;例(5)则说的是人的整个身躯上有着四肢百骸,偏整体之义。“一身”与“于”的连用最早见于西汉学者扬雄的《法言义疏》:“意谓圣人比象天地,备天地之德于一身,身亦天地也。”该句中“于一身”为介宾短语,充当动词“备”的补语,意为圣人具备天地间所有的德,那么圣人的身体也就相当于天地。此处的“一身”特指圣人,说明其词义已经开始泛化。在泛化过程中,“一身”由单指“一个人”泛化为指代具体的一类人或事物,由指“整个身躯”泛化为指代一个抽象的整体。例如:(6)今如臣者,举必为众人所怒,动必为众人所怨,谗谤忌嫉,丛集于一身,以此而居要任者八年矣。(欧阳修《欧阳修集·卷九十三·表奏书启四六集卷四》)(7)胡氏曰:“会人物于一身,万物异形而同体;通古今于一息,百王异世而同符。(《草木子卷之二下·钩玄篇》)例(6)中的“一身”已可指代具体的一类人,即“如臣者”,而例(7)中的“一身”则更进一步,泛指了一个抽象的整体,即指代整个抽象的历史时空。“一身”词义的泛化为其频繁使用提供了条件。
..........
结语
整体来看本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集 X 于一身”类集成义构式、“融 X 为一体”类融合义构式的个案研究、对比研究以及衍生机制和动因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本文以集成类构式、融合类构式的典型形式“集 X 于一身”“融 X 为一体”为研究对象,以语法化、主观化和认知理论等为理论支撑,对汉语构式的整合功能、演化过程及语义认知做出深入讨论,主要探讨了结构形式与分布情况、搭配对象的类型特征、构式来源与演化过程,在解析“融 X 为一体”表达效果的基础上,比较其与“集 X 于一身”在分割程度、相似程度以及内外性质等方面的差异,并分析造成差异的成因。除此之外,两者的变式“X 集于一体”、“X 融为一体”,也有相当的使用频率,且该格式通常能够进入“被字句”以及“使、把、将”等标记的特殊句式,此二者在这些句式中的表现形式、变换关系以及表达效果,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我们查询了大量的语料,对两类构式及其变式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描写。对于集成类构式的典型形式,从结构单位角度看,构式“集 X 于一身”可分为语素型、单词型、短语型和格式型;从形式和内容角度看,则可分为单项式和多项式两类。该构式具有描述总结特点、突出显示优劣、阐述过程途径、揭示目的结果四种言外形为,蕴含汇集义、程度义、施加义三种语义类型,以及组合、分解两种构式功能。其构式义可以概括为“集中进入该构式的所有成分,并附加到一个特定的对象之上,使其达到某种”,简称“集成义”。从构式化角度看,该构式在谓语位置上的表达功能为其基本表达功能,而从“行动义”到“性状义”再到“指称义”的过程,则是该式从一般格式发展为构式,继而开始固化为短语的构式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又先后经历了性状化和指称化两种转化。该构式的形成机制为“容器隐喻”和“套件隐喻”,并在语言的经济原则、交际的高频使用以及自身独有的文言特点等动因的推动下形成构式。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