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视觉到认知:汉英视觉域词汇语义演变的认知对比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2257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语言学论文,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研究语义演变的思路和操作方法。首先,本研究建立了视觉事件框架,理清了视觉域的基本要素,然后参照王寅的 ECM 理论,建立了视觉事件认知域,可以解释视觉域内的语义变化,最后在概念隐喻理论的框架下,建立了从视觉到认知的跨域映射,提出了语义拓展的初步研究框架。初步分析框架综合了 Sj str m(1999)关于瑞典语的研究和 Lakoff & Johnson(1999:238)提出的一些基本的视觉隐喻映射。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人类交际活动的其中一个方面就是要表达内心的体验。很多词汇的主要功能就是要描述这些经验。体验哲学的基本观点是,我们的经验来自于身体的感知运动系统(Lakoff & Johnson,1999)。因此,表示身体部位及其动作的词汇可以用来表达内心的体验或情感,如热心、冷眼、横眉、追逐幸福、观点;cold eye、warm-hearted、burningwith love, She was deeply moved, I see your point 等。Lakoff& Johnson(1980, 1999)、Johnson(1987)、Lakoff(1987)、Sweetser(1990)、Sj str m(1999)、Yu(2004)、K vecses (2010) 都指出,表示感知的词汇可以隐喻性地用来表达内在的体验。其中,视觉词汇可用来表示心理认知意义,如 I see(your point), a man of insight, 他早就看穿了她的诡计,他已经看透了这个人。
众所周知,视觉是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古语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百闻不如一见”。姚淦铭(2008:21)指出,“83%的人类知识来自于眼睛”。另一方面来说,不是所有物品都可以发出听觉信号,我们也不可能不停地品尝、嗅、触碰周围的每件物品。因此,视觉认知是所有感官认知中最重要的。从词汇类型学的角度来说,世界上的语言对视觉行为的表达也是最丰富的。人类语言中通常有一个专门的词语表示“看”,但是表示“听”、“触摸”、“闻”、“尝”的却不一定是一个专门的词,如法语的 sentir 可以表示“闻”、“触摸”和“感觉”。Viberg (1984)在研究感知动词语义演变的路径中,也指出视觉动词可以延伸出听觉或嗅觉的意义,但是反之则不行。
国外学者很早就关注意到了概念隐喻 UNDERSTANDING IS SEEING 的普遍性,如 Lakoff &Johnson (1980,1999),Sweetser(1990),Goatly(1997),Yu(2003,2004),说明人类感知体验的普遍性。但是从语义演变的角度来说,不同语言中视觉域词汇语义拓展的方面又有差异。关于视觉词汇的英汉对比研究也发现,意义拓展的方面有差异(如覃修桂,2008,宋来全、杨忠,2011)。再如英语中“I see”(我看到)表示“I understand”(我理解了),而汉语中,“看到”没有“理解”的意思,汉语中更常用“我明白了”(bright and white)来表示“我理解了”。归根结底,经验对语义演变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只能激发而不能决定语义拓展的具体方面。
......................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1.2.1 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为一组发生了意义变化的词汇,即从视觉意义演变到了心理认知意义的那些词汇。或者说,心理认知域的词汇中,那些来自视觉域的词汇。视觉域词汇的界定,参照 Sj str m(1999)对视觉域的划分,主要涉及四个方面:“视觉感知者”、“被感知物体”、“视觉感知”和“感知的原因(如:光)”。心理认知域词汇确定为表达思考、理解等认知行为的词语。
具体来说,本文的研究对象包括两类:1)从历时词义演变来看,原来表示视觉义的词汇,现在已经成为了心理认知义范畴下的词汇;2)从共时层面来看,表示视觉义的词汇引申出了心理认知意义,视觉义和心理认知义共存。
1.2.2 研究内容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立“视觉事件域”,理清视觉域的概念要素,作为对视觉域词汇进行选择和分类的依据。
二是基于现有的相关研究,建立视觉词汇语义拓展的分析框架。在此初步框架下对汉英视觉域词汇的语义拓展类型进行分析。就本研究的发现,对初步分析框架进行修正和补充。
三是从词源学上尽可能地发掘由视觉义演变到心理认知义的那些词汇。词源研究是中国传统训诂学中十分古老的课题,汉语词源学是一门以探求汉语词的原初造词理据和音义状态为目的的学科。与传统的词源学研究不同,本研究重点在探讨历时语义演变的隐喻机制。
四是在共时的层面上考察汉英视觉域词汇语义拓展的范畴、类型,以及语义演变的机制。
五是对比汉英视觉域词汇语义拓展的范畴、类型和机制。在认知隐喻理论和概念化的识解操作理论的指导下尝试对差异性进行解释。
六是通过对汉英瑞三种语言中视觉词汇的语义拓展的分析,得出跨语言的启示。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2.1 认知隐喻研究概述
2.1.1 隐喻理论发展概述
传统的语言学将隐喻看做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修饰的手段,是修辞学、文学和文体学的研究对象。而认知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隐喻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强有力的工具,不仅是语言的,更重要的是认知的和概念的。

基于认知观的隐喻理论强调,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现象。隐喻性的语言表达只是概念隐喻的实现方式之一。隐喻的本质即通过一种事物来理解另一种事物 (Lakoff, 1980:5),是从比较熟悉和易于理解的源域到不熟悉和难理解的目标域的思维映射,并在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形成一系列的本体的或认识上的对应关系,从而激活大脑理解所需要的认知图式。我们的概念系统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其中的很多概念,特别是抽象概念是通过隐喻来构建的。但是只有那些通过长久的常规关系建立起来并且无意识地进入语言的常规隐喻才是最重要的(Ungerer&Schmid, 2006:117)。
......................

2.2 语义演变研究概述
2.2.1 汉语语义演变研究
语义演变是语言演变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历史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众所周知,汉语的语义演变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两千余年来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和大量重要成果。但毋庸讳言,相较于语法演变和音韵演变,语义演变长期以来一直是汉语史研究的一个极为薄弱的领域,以致在很多方面存在问题和不足。吴福祥(2015)指出四个方面,1)研究范围过窄,2)研究框架失当,3)理论探讨不足,4)跨语言视角欠缺。具体来说,“以往的汉语语义演变研究,最重要的缺陷之一是不能揭示语义演变的规律、机制和动因,缺乏系统性、概括性和理论性”;“整体而言,以往的汉语语义演变研究主要是在汉语语言学背景下进行的,跨语言视角相对欠缺。这种状况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对汉语语义演变的个性特征或类型变异的认识”。这些研究上的缺憾正好为认知对比语言学理论的应用提供了用武之地。认知语言学理论可以为语义演变的机制和动因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在认知对比的视角下进行研究,也可以更好地发掘语义演变的共性与差异。吴福祥(2015)也指出了当前和未来汉语语义演变研究的重心应是语义演变的模式、机制、动因和类型学蕴含。
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的引入,汉语学界也开始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探讨语义演变。据吴福祥(2015),近年来基于认知的汉语语义演变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1)分析特定语义演变过程中的认知动因。如吴福祥(2007) 基于汉语的历史文献资料讨论汉语方所词语“後”的来源和演变,指出汉语“後”各种意义的产生是“有动因的”,导致其语义演变的最基本的机制是概念转喻。李明(2003)主要从“叙实性”的角度讨论言说动词向认知动词的引申问题,证明言说义到认知义的引申是由“以身喻心”的概念隐喻驱动的,这符合人类认知的一般规律。(2)从概念结构、概念场以及概念要素等角度考察词汇和语义演变的过程。蒋绍愚(2006,2007)借鉴 Tamly 的概念要素分析法,着力从概念场与词汇场对应关系的历史变化来考察词汇系统和词汇语义的演变,展示了概念场、概念结构和概念要素分析法在词汇系统和词汇语义演变研究中的使用价值。
.......................
第三章 研究目标与理论框架.........................29
3.0 引论............................29
3.1 研究目标..................29
3.2 理论框架..................30
第四章 汉语视觉域词汇的语义演变.................55
4.0 引论.....................55
4.1 历时演变考察......................55
第五章 英语视觉域词汇的语义演变...............111
5.0 引论....................111
5.1 历时演变考察...............1
5.2 共时演变考察..................122

第六章 汉英视觉域词汇语义演变的对比

6.1 语义演变的对比
6.1.1 语义拓展的范畴
隐喻地图研究(2015)首先使用了隐喻强度(metaphor strength)的概念。他们提出这个概念的初衷是要标明隐喻涉及的两个域之间的关联度。但是对隐喻强度进行量化不容易操作,在他们研究小组内部提出了若干个解决方案,但是最终都没有达成共识。因此,最终他们对隐喻强度的标识是基于标注者对两个范畴语义间隐喻关联的系统性的主观评估,涉及该范畴的总量、隐喻关联的词义数量、隐喻关联本身、隐喻词汇意义的数据范围及其使用文体。
本研究主要考察从视觉到认知的语义演变。从文献综述可见,视觉域和认知域之间的关联是比较公认的。从我们对汉语和英语的考察也可见,视觉域和认知域之间的关联是非常紧密的。本研究的重点在考察汉语和英语从视觉到认知的语义拓展的异同。对于语义拓展范畴的考察,本研究采用了隐喻地图的研究方法,手动找出了与“认知义”相关的语义范畴下的来自视觉域的词语并计数,同时计数了相关语义范畴的词语总数。本研究的语义扩展考察的是词型(type)的数目,不涉及词型的频次。由于我们只是想要说明在我们考察的这些语义范畴下,比较来看,哪些范畴与视觉词汇紧密度更高,并开展汉英对比研究,因此我们将隐喻强度表示如下:隐喻强度= 源于B范畴的A范畴的词汇总数/A范畴的所有词汇,即:源自视觉域的认知义词语的数目/该语义范畴的词语总数。结果用百分比表示,比例越大,说明两个语义范畴的关联度越高。
......................

第七章 结语

7.0 引论
本文在认知隐喻学理论框架下,全面系统地考察了汉语和英语视觉词汇向心理认知义演变的机制、路径以及语义拓展的类型和范畴,并开展了认知对比研究,从概念化的角度对隐喻投射过程中的认知差异进行了解释。
针对视觉隐喻研究存在的“视觉域”界定的问题,本研究首先借鉴 Talmy的概念要素分析法和 ECM 理论,对视觉域的概念要素进行分析,建立了“视觉事件认知域”,强调视觉事件内部的复杂性和层级性,动静要素兼而有之。参照隐喻地图(2015)研究中关于隐喻识别的方法,我们分别选取了一本具有一定规模的汉语和英语的分类词典,然后对“思维认知义”范畴下的词语进行了穷尽性检索。主要从三个方面对这些词语进行了考察,语义拓展的范畴、隐喻拓展的类型、语义拓展的机制。隐喻拓展的初步框架基于 Sj str m(1999)和 Lakoff &Johnson (1999:238) 提出的关于视觉隐喻的映射。对语义拓展机制的考察涉及视觉域内的转喻变化和从视觉到认知的跨域映射。本研究的语义演变考察既包括共时层面的一词多义,也包括历时变化。综合历时和共时层面的研究发现,更容易找到语义演变的规律和趋势。汉英对比研究既有定性分析也有定量分析,着重从概念化识解的角度解释语义演变的差异。对汉英瑞三种语言的跨语言审视试图得到语言类型学上的启示。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