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语言学是否应该具有社会关怀,如何体现自己的社会关怀?语言学新范畴的探索是杏可能?如何探索?——这是本文思考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经济的全球化和传播的现代化,使得信息的载体大幅增值,人们对形象的自觉关注大大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诸如国家形象、领导人形象等常被提升到一种战略高度来讨论。国家形象是公众对一个国家的总体认知与评价,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地理、历史等诸多方面。本国公众的自我认知可以称为“自身形象”;他国公众如何看待该国称为“外部形象”,也常被称为“国际形象”。本文所研宄的国家形象,主要指的是国际形象。
近年来,我们国家积极发展经济、参与国际事务、承担大国责任,尝试通过孔子学院和文化交流等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与新兴面貌,努力营造一个发展的、友好的中国国家形象。并且积极推动对外传播,设立英文网站、创办外文报纸,开设外语广播电视节目。在这些努力下,我们国家展现出怎样的形象呢?现有的国家形象研究能充分有效地反映国家形象的特点吗?
在互联网时代,国家形象修辞这一言语行为的言语主体是复杂的。我们政府和媒体说话时会有哪些听者?这些听者是现场的还是非现场的?除了国内听者还包括国外的吗?听者是同质的还是异质的?在国家形象修辞过程中,“我”说的只是半成品,最后的意义实现要看接受者“你”和“他”的认知。
1.2国家形象修辞的研究现状
冷战结束后,国际冲突让位于国际合作。如果世界各利益主体的行为处于对话性语境中,和平发展成为主旋律,国家对外政治、经济交往越是密切,国民与他国国民日常交往越是频繁,这个国家便越是在意自己的国际形象。
对中国国家形象的研宄近年来一直是国内学术界的一个热点。这方面的研宄成果己有相当多的积累。现有研究成果分散在政治学、外交学、传播学、语言学等领域。其中传播学领域主要有国际传播角度,语言学领域主要是国家形象修辞角度和话语分析的研究视角。这几个角度不是完全分裂的,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况。许多专著也不是从单一角度进行研宄,而是从多角度进行综合研宄。
1.2.1国际传播角度
在宏观和理论层面探讨国家形象的一般规律的专著有:刘明著《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定位与传播》,李正国著《国家形象构建》,何辉、刘朋等著《新传媒环境中国家形象的构建与传播》,范冰冰著《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陈宇著《国家形象》,段鹏著《国家形象建构中的传播策略》,张昆著《国家形象传播》,孙津著《赢得国家形象》,管文虎主编《国家形象论》等等。
第二章“超语篇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2.1现有理论的可能与局限
在语言学中,语言内的研究长期处于支配地位,如以索绪尔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和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形式主义语言学,它们的研究对象都是脱离语境的孤立的独白话语。而语言和语篇的对话性始终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但是在语言运用中,到处充满了对话性。而且,在话语或语篇中,不同声音并不是简单地共存,它们之间往往形成各种各样的对话关系,形成不同的结构。
2.1.1语篇分析的可能性
新闻网络报道中群体性“接受评论讨论”的言语活动在文本上表现为一篇报道及其之后的网民评论。那么,这样的文本可以用语篇的理论和方法来进行分析吗?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弗斯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就曾促请语言学家对人们的会话进行研究;他认为,语言学家要研宄言语在语境中的意义,研究形式与意义的关系,但他本人并没有在这方面作深入地探讨。确切地说,在英美‘国家最早进行语篇分析的应首推哈里斯和米切尔。
近年来语篇分析在语言学乃至整个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语篇分析己经从单纯的语言分析发展为一个综合的研究领域。其中有语篇分析与语言学研究、语篇与认知、语篇与社会,具体分析可以见《功能语言学与语篇分析新论》中的《语篇分析的进展与前沿》。
2.2“超语篇”分析的理论模型
2.2.1“超语篇”的定义
针对新媒介环境下的报道文本及其网民评论文本,我们提出了“超语篇”这—概念。
有网民评论的文本存在这样的问题:一篇报道后的网民评论是不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如果它是一个完全开放可以源源不断追加补充的文本,那么这种具有不稳定性的文本就很难称之为一个结构。据此,我们对德国明镜网上的“超语篇”进行了为期一年半的跟踪分析,发现几乎所有报道的网友评论都集中在新闻报道的天内进行,其中超过一半以上的评论集中在新闻报道发表的当天。新闻的时效性决定,读者不会对一个过时新闻太过关注并加以评论。基于这一特点,我们可以认为网络媒体中新闻报道及其之后的网民评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我们称之为“超语篇”。
语言单位具有层级性,语篇是一种大于句子和语段的单位,而大于语篇的语言单位就可能成为“超语篇”。典型的“超语篇”是:“一种由不同说话者就同一主题分别实施不同言语行为(语篇,却又前后紧密相连构成一个整体的、半开放性的言语结构。”网络媒介中特有的“发文跟帖”现象显示出一种群体性的“叙述(转述)评论讨论”的过程,这一过程便构成了典型的“超语篇”,这既是“众声喧哗”的多个语篇,又是一个相对封闭而独立的结构。
首先,“超语篇”范畴意味着这是高于“语篇”的一个语言单位。以往的语言学在“语篇之上便没有恰当的范畴指称高于语篇”但又同样具有一定的语义结构关系的语言单位,本文认为对此,可以称为“超语篇”;
第二,“超语篇”范畴意味着这是同时并列不同“说话者”的一个语言单位。在“语篇”层面,不管是小说还是戏剧,甚至是一个讨论纪要,哪怕其中包含了不同的多个说话者,其实还是有一个明确的说话者(作者,导演,记录者等等)统一在“说话”,而在“超语篇”中,说话者不但可以是不同身份的,而且还是并列展开的;
第三,“超语篇”范畴意味着这是“议程统一”但“意见分歧”的一个语言单位。在语篇中,由于事实上的最终说话者是同一人(或者类似一人),其意见自然总是统一的,但是,超语篇”中的意见却可能极为分歧,并且可能没有所谓定论;
当然“超语篇”不止网络媒体的新闻报道及网民评论这一种形式,应该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如同样在网络媒体中产生的购物文本与其后顾客评论也可以形成一个“超语篇”,在电视中的访谈、辩论等言语行为也可能是“超语篇”的一种。
第三章“超语篇”的规模分析...........44
3.1问题的提出.................44
3.2“超语篇”的横向规模分析..........45
第四章“超语篇”的指称成分分析.............91
4.1问题的提出............91
第五章“超语篇”的叙述方式与结构.............160
5.1问题的提出............160
第六章“超语篇”的修辞结构
6.1问题的提出
在新闻网站中,典型的“超语篇”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源文本”,二是“流文本”。其中“源文本”是指新闻语篇,是一个完整的语篇。“流文本”是由网民评论组成的,每一个网民评论形成了一个独立的语篇。第五章我们考察了“超语篇”中由形式上的标记区分的原述与转述两种叙述方式,并且归纳了“源文本”与“流文本”之间四种叙述结构,单向结构、链式结构、放射型结构和循环结构。在对“超语篇”语料分析中,我们发现“流文本”与“源文本”之间以及“流文本”与“流文本”之间还存在着各种关系,“流文本”对“源文本”可以评论、反驳、阐释,“流文本”之间也存在着大量的反驳、赞同、背景、解释等关系。
RST理论认为语篇的连贯性来源于关系结构而不是表层的词汇或语法标记,而本文研宄的网络群体性言语活动旳“超语篇”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语法形式与词汇手段也不是主要的衔接手段,类似于修辞结构的关系在各言语行为之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那我们是否可以借用“修辞结构”来描写超语篇”的功能与结构呢?
第七章结论
7.1总结
本文研究的是新闻网络媒体中的“超语篇”。一个“超语篇”包括“源文本”和“流文本”,“源文本”是网络媒体中的新闻报道文本,“流文本”是紧跟“源文本”后面的网民评论。
网络传播最大的特点是在传播方式上实现了由单向线性的传播向双向交互式传播的转变或者说是回归。虽然传统媒介中,受众也可以通过读者来信、专家,点评等方式参与讨论与传播,但是那样的对话在形式与范围上都远不如今天的网络媒介来得自由与广泛。网络新闻的接受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源文本”进行补充、分析、解读。由于受众的主动性增强,由此引发了新式网络言语活动模式,即“接受评论讨论”型言语活动。我们的“超语篇”模型就包含了新闻“源文本”和受众“流文本”两方面的分析与研究。
我们根据超语篇”的定义以及网络文本的特点对“超语篇”的结构从叙述结构和修辞结构关系两方面进行了描述,下图:
参考文献(略)
“超语篇”分析:德国网络中中国形象修辞研究的新路径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超语篇,分析,德国,网络,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语言学论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