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引言
1.1选题背景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之父”,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乃至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毋庸置疑。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开创了中国小说史上的新纪元。早在1926年,鲁迅的作品就已被译为英文出版,至今共有18位中外译者将鲁迅先生的作品翻译成英文并出版,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彷惶》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虽然几乎与《呐喊》齐名,但在翻译领域的关注度远不如《呐喊》。《彷徨》写于《呐喊》之后,彼时的鲁迅先生经历了思想上的一个变化,对于革命的态度也较创作《呐喊》时发生了改变,《彷徨》的创作技巧在《呐喊》的基础上更为成熟,因而具有很高的文学研究价值。
2009年,英国企鹅经典出版社经典文学部出版了英国学者蓝诗玲重译的鲁迅小说全集,书中完整翻译了鲁迅《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三本小说集,成为中国文学作品译介史上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回顾鲁迅小说英译的历史,最具影响力的要数三组译者的作品:翻译家杨宪益和夫人戴乃迭、美国学者威廉莱尔和蓝诗玲。他们三位翻译的鲁迅小说作品篇目最全、影响力最大,为翻译研究提供了绝佳的素材。杨宪益、莱尔和蓝诗玲文化背景、教育经历迥然不同,生活时代也各异,出于不同的目的对鲁迅先生的作品进行了翻译。因而,在对比研究这三个译本时,文本与译者之外的因素也应当是非常重要的考量,多元系统论就为我们从文化等宏观角度审视《彷徨》译作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视角。
1.2研究意义
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认为,各种社会符号现象(如语言、文学、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应当被看成是一个多层次的、多元的、开放的、动态的系统,而不是由互不相干的元素组成的混合体。多元系统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宏观的、描述性的视角,帮助我们更深刻地审视和理解文学翻译,把翻译至于宽广的文化背景进行考察,让我们看到了文化译介过程背后的诸多因素。
国内的翻译研究长期着眼于文本内,始终只是在解决翻译家的资格与能力问题。多元系统理论将翻译研究的关注点转移到文本之外,主张淡化研究过程中的价值判断,即不再以译文优劣得失的评判为唯一焦点,强调批评和研究之间的差别,这正是国内翻译研究缺乏和不足的地方,因而很有启发意义。
鲁迅先生是笔者最喜爱的作家之一,其代表作《彷徨》经多位译者翻译,有着丰富的翻译研究样本。然而这一作品在翻译研究领域的关注度并不很高,十分具有研究意义。
第2章原作、译作和译者
2.1《彷徨》简介
鲁迅一生共创作出版了33篇小说,分别收录于《响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三个小说集。《彷徨》是鲁迅继《呐喊》之后的第二部小说集,与《响喊》同为开创中国现代小说写作先河的作品。
《彷徨》写于1924至1925年,其时正是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出现分化的时期。与1918至1922年创作《响喊》时相比,此时的鲁迅已经经历了思想上的一个变化。《呐喊》中的作品大多写于五四运动的高潮时期,因而都透出一股要改良人生、奋起呼喊的劲头。而在创作《彷徨》时,“《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昔日热火朝天的革命又变回散兵游勇的状态,鲁迅不知中国革命的出路所在,因而感到“彷徨”。鲁迅借《彷徨》表达了他在这一时期探索革命前路的心情。
虽然其时“战斗的意气却冷得不少”(同上),鲁迅先生也自言这个集子的写作技术“比先前好一些”(同上,“思路也似乎较无拘束”(同上)。相比《呐喊》,《彷徨》一集的背景更加深广,语言更加冷峻,写作技巧也更显圆熟,白描手法贯穿全集,深入地刻画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农民和知识分子的形象。鲁迅对当时国民的生存状态极尽描绘,笔触细腻之余又带有一种漫画式的夸张。小说描写的都是日常生活里的人物,各自在生活中经历着大失望、大幻灭,表现了鲁迅要面对沉重的封建礼教、知识分子的软弱无力和国民的麻木愚钝寻求前路时一种深重的孤独感。《彷徨》共收录十一篇小说,依次为《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阜》、《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孤独者》、《伤逝》、《弟兄》和《离婚》。
2.2《彷徨》英译本简介
根据杨坚定、孙鸿仁的统计,国内外共有18位学者和翻译家把鲁迅的小说译成英文并在国内外报刊杂志上或以译著形式出版。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为两个节点,大致可以将鲁迅小说的英译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
2.2.11926年到新中国成立时期的《彷徨》英译
1926年梁社乾翻译的《阿Q正传》英文版经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是最早的鲁迅小说英译作品(杨坚定、孙鸿仁)。从此时起到1949年,米尔斯、乔治肯尼迪、美国记者伊罗生、美国青年记者埃德加斯诺、王际真等人陆续翻译了鲁迅的小说,但大多数人只是依据个人兴趣零星地翻译了几篇,且以《呐喊》一集译文为主。
这一时期对于《彷徨》的英译较为零散。例如,伊罗生于1934年编就的《伤逝》直到1974年才由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正式出版。1936年10月,斯诺翻译、编辑的《活的中国——现代中国短篇小说选》在哈拉普书局出版,该书第一部分收录了《彷徨》中的两篇作品《祝福》(和《离婚》。1935年到1936年,《大陆报》陆续刊载了林疑今译的《离婚》(1935年第1卷第18期)、蒋学侦译的《肥阜》(1936年2第卷第19期)。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的这个阶段,鲁迅小说的译介主要是依托官方机构外文出版社完成的。这一时期,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在译介鲁迅作品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第3章理论框架............10
3.1多元系统理论简介.............10
3.2国外对多元系统理论的研究和发展.............11
第4章从多元系统理论看《彷徨》的三个译本..........14
4.1词语对比.............14
第5章结论..........34
第4章从多元系统理论看《彷徨》的三个译本
杨戴夫妇、莱尔和蓝诗玲分别来自不同的国家,教育经历、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相异,译作撰写的时代背景也大相径庭,依据多元系统论,这些文本之外的客观因素也参与到了译介过程当中,共同决定翻译作品所采用的规范、模式和策略。此外,多元系统理论强调不足的译者主体性也不容忽视,三位译者都是治学严谨的学者、翻译家,各自写作意图、审美标准、理解认知的不同必然也会反映在翻译策略和译文作品当中。因此,我们并不能简单地以孰优孰劣来比较评判三者的译文。本章试从词语、句子、段落层面对杨译、莱译和蓝译的《彷徨》进行对比分析,在译例基础上总结各译本的翻译策略与风格,结合多元系统论中的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等影响翻译和译介活动的客观要素对翻译策略和译介影响进行探讨分析,并在多元系统论所忽略的译者主体性问题上做出一定补充。
4.1词语对比
4.1.1人名与称谓的翻译
《彷徨》描写的是半封建的中国,当时的社会尚未经过彻底的变革,民众仍然在动荡和苦难之中挣扎。小说所涉人物众多,既有农民,也有知识分子和妇女,故事人物的姓名都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折射出当时社会环境下的各种现实关系。三位译者在人物姓名和称谓的翻译处理上就体现出了不小的差异。
第5章结论
本文以多元系统理论为指导和依据,对《彷徨》的三个英文译本进行对比分析,以探究多元系统论所强调的文化客观因素在译介过程中的体现和对翻译策略的影响。本文从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威廉莱尔、蓝诗玲的《彷徨》译本中摘选译例,在词语、句子和段落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对比探究了三位译者在人名和称谓的翻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句子处理和段落衔接处理上的风格和策略,在此基础上结合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等译介的客观因素展开讨论,并在多元系统论所忽视的译者主体性因素上做了补充。
通过对《彷徨》三个译本译例的对比分析,笔者发现:莱尔的译文具有很高的充分性,在正文之外,莱尔釆用了大量的脚注来阐释原文的内涵和意向,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文信息;莱尔的译文具有鲜明的口语化风格,目的突显“白话文”之于鲁迅小说的意义;莱尔本人的翻译意图也是造成他译文学术风格浓重的重要因素;其译本影响基本未能超越汉学界,大多数英美大学的中国现代文学或鲁迅研究课程都指定莱尔译本为教材。杨戴夫妇的译本语言古典优雅、简洁流畅,可接受性高,译文以直译全译为主,与原文有着高度的结构对应,但在文化项的翻译上存在很多省略;这一翻译策略不仅¥杨宪益本人反对翻译改写的观点相关,也是杨戴夫妇受雇负责官方译介、工作繁忙的结果。英国新生代汉学家蓝诗玲的译本语言润畅明快,以“忠实再创造”为翻译原则,改写程度最高,多采用文内注释的方式处理文化项的翻译,偏重可接受性,力图使英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近的阅读体验;蓝诗玲十分了解中国文学所处的地位和接受现状,为此而采取以普通读者为中心的翻译策略;蓝译经企鹅出版社出版,且被收入“企鹅经典文库”,有利的赞助人因素有效扩大了作品的影响。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