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文本之语言学思想概述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2414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第1章绪论

1.1作者简介

荀子名况字卿,又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至于为何又叫孙卿有几种说法,在孔繁先生的《荀子评传》中有所提及。第一种说法是因荀子是郁伯的后代,以国为姓,所以姓孙。第二种说法,因荀与孙发音相同(古音),所以移荀为孙。还有第三种说法因避汉宣帝讳改为孙。不管怎么样今天大家都称他为荀子。因春秋时期郁国被晋武公消灭了,战国时又归属赵国,所以荀子是赵国人(今山西)。因他距今已有两千多年所以在可考的文献资料中没有详细记述他具体的生卒年月,我们也只能大概地推算一下他的活动时间为公元前316年左右到公元前213年左右。关于荀子的文献我们可以参看司马迁的《史记》,文中关于他的记载很少。文中是这样记述的:“荀卿,赵人,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验衍之术迂大而闻辩,奭也文具难施,淳于髡久与处,时有得善言,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炎毂过髡。田骈之属皆以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齐人或博荀卿,荀卿乃适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李斯尝为弟子,已而相秦。荀卿嫉池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機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滑稽乱俗,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着数万言而卒。因葬兰陵。这唯一的一段提及荀子的文字,后来也引起了大家的疑惑,是何疑惑呢?荀子到底是五十才游学的还是十五开始游学的?关于这个问题,据胡适考证,《史记》说荀子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至襄王时荀卿最为老师,荀子来齐时应是齐湣王季年,约在公元前285年间,不应早于此前。刘向《叙录》说:“方齐宣王、威王之时,聚天下贤士于稷下尊宠之,是时孙卿有秀才,年五十始来游学。”如果荀子于齐宣王时来齐(约公元前321年至公元前319年间),那么到春申君被杀(约公元前236年),以荀子来齐时五十岁计算,这时已活了一百五十岁。

1.2《荀子》一书的介绍

我们知道荀子是战国末期赵国人,《荀子》一书也成书于战国末期。在汉代时很受重视,《荀子书》在《汉书艺文志》中称为《孙卿子》,著录有三十三篇,西汉刘向《叙录》则题为《荀卿新书》三十二篇。自汉以后,荀子就被打入另册,他的著作也被打入冷宫,为什么这么说呢?在东汉时就有人为《孟子》作注,到了晋代就有人为《庄子》一书作注。偏偏一直没有人愿意关注《荀子》一书。就这样荀子在被冷落了千年之后才有个杨惊发现了这颗发光的“金子”愿意摸摸它看看它。经过杨惊的注释和校正后,将《荀子》一书分为二十卷,又把书名改为《荀卿子》。现存的杨注本《荀子》,已由杨氏将刘向《叙录》所著录的三十二篇分为二十卷,篇目的先后次第也已经重新编排过,但篇数不变,篇名也与《叙录》所列相同。这说明,杨注本《荀子》的面目,还不失汉时之旧。当然杨注本也是瑕瑜可见,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而且杨注本《荀子》流传下来,辍转传写刊刻,i化误不少。到了宋代和明代时,大家都推崇“人之初,性本善”,没人赞同荀子的“性恶论”。故此对《荀子》一书多加指摘,更鲜有人致力于《荀子》一书。值得欣慰的是还有极少数人愿意致力于对荀子的研究,如:陆佃有的《荀子考异》、归有光的编辑评论《荀子》前后共四卷。到了清朝同治帝时,《荀子》一书才又引起了儒者的重视,注《荀》者也多了起来如:谢墉、汪中、郝懿行、卢文绍、王念孙、俞樾等人,都曾对杨注本《荀子》作过校勘和注释,并对杨注的一部分提出不同意见。之后,光绪年间,王先谦又采集分析各家之说,编著了我们今天在研究《荀子》时常用作底本的《荀子集解》。关于《荀子》的版本流转方面更详细的介绍在高正先生的《荀子版本源流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中,这里不再赘述。

第2章《荀子》文本中的语言本体研究

2.1共同语和方言

虽然《荀子》一书以政治哲学为主旨,但其中也折射出了语言学思想的光辉。书中涉及到语言本体和思想内容还有语言的功用等等,这些都对我们的研究有着极大的帮助,对当代的语言学理论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荀子》中的语言理论有很多和现代的语言理论都有着某些契合,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位思想家的先见之明和独到眼光。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荀子》一书中和今天不谋而合的关于语言学理论方面的观点。《现代汉语》关于共同语的概念是这样定义的:“共同语就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就好像是中国人说汉语,美国人说英语,韩国人说韩语,曰本人说日语一样。而普通话则是汉民族的共同语,英语是英吉利民族的共同语,依此类推。当然,每个民族的语言最终的统一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我国的语言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了便于交流适应发展,从先秦幵始就已经存在了古代的共同语。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用箭头表示出来。先秦时期称为“雅言”一汉代“通语”一明代“官话”一辛亥革命后“国语”—新中国成立后“普通话”。关于“雅言”在《荀子》中也有一些论述,荀子提到的“雅言”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共同语。如:“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是非知能材性然也,是注错习俗之节异也”。越地有越语,楚地有楚语,而句中的共同语就是“君子安雅”的“雅”这里的“雅”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雅言。荀子在这里看到了方言和共同语的区别,也认识到了必须把方言统一成“雅言”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共同语”。如此,荀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在提倡“雅言”。荀子认为各地人说各地话,也就是方言之所以多种多样是因为“注错习俗之节异也”,按我们今天所归纳的就是由于历史、地理、社会等多种原因造成了方言的多种多样性,南方人说话北方人听不懂,北方人说话南方人听不懂。当然,推广普通话并不就意味着要消灭方言。共同语和方言之间不是对立关系。共同语是有条件,有选择地吸收方言中的精华来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同样,方言也吸收了共同语的成分。方言以后都会长期存在,并在地区的交际中发挥作用。关于雅言和方言荀子还有论述,如:《正名篇》中“散名之加于万物者,则从诸夏之成俗曲期;远方异俗之乡则因之而为通。”其它事物的名称仿效中原地区已有的风俗习惯来共同约定,边远地区也依据中原地区的习俗名称来沟通交流。之所以制定共同语的标准是因为还有方言的存在,为了更好地交流就不能各说各话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出来。钱币要统一,语言也要统一。所以荀子说其它地方对事物的名称和风俗都要以中原地区为标准来进行。又如:《儒效篇》中“工匠之子莫不继事,而都国之民安习其服,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工匠的儿子都继承父亲的事业,而国都里的居民都安心习惯于本地的习俗,居住在楚国就像楚国人一样生活,居住在越国就像越国人一样生活,居住在中原各国就像中原各国的人一样生活。其中“而楚”、“而越”、“而夏”都是我们今天讲的方言。那么什么是方言呢?《现代汉语》是这样定义的:“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方言在共同语形成之前,可以是形成共同语的基础;在共同语形成之后,在很长时间里,仍可以与共同语同时存在”。?说到方言我们还得涉及到另一个词“基础方言”,就是形成共同语的基础的方言。如:北京是我们祖国的行政中心,是首都。所以,普通话的标准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的。古代中原地区是中心,古代的共同语就以中原(“夏地”)为基础。

2.2词汇

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②我们发现在《荀子》中也涉及到了很多和词汇有关的内容。下面将一一罗列出来并加以阐释。

2.2.1词的结构

我们知道词的结构很复杂,按音节分可分为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按语素分又可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如果追根溯源的话又可追到《荀子》中,因为他在《正名》中提到了 “单”和“兼”虽没有今天划分如此之细却也是划分词的结构的第一人。在荀子的《正名》篇中如是说:“同则同之,异则异之,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以喻则兼,单与兼无所相避则共,虽共,不为害矣。”?文中的“单”是指单音节词;“兼”则相当于我们今天在现代汉语里讲的双音节词。词和多音节词没办法表述一个完整的意思,荀子认为就得用一个更大的单位即它们的上位概念——“共名”。“期”则是将不同的词组合起来通过一定的语法规则把他们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单位(语言符号的线条性特征),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句子。而“说”则是比“期”更大的单位。《正名篇》中说:“实不喻,然后命;命不喻,然后期;期不喻,然后说;说不喻,然后辨。”看来荀子很早就己经认识到了语言是一个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根据“期”和“说”似乎他也意识到了语言的组合和聚合关系。荀子的这些对词的结构、“期、命、辨、说”关系的论断对我们今天的语言学理论研究都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我们把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单纯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叫合成词。而单纯词中有单音节词也有多音节词。单音节的词如:天、地、云、雨等等,多音节词又包括以下几种:连绵词,在《荀子》中有很多连绵词如:《富国篇》中“黼觀”。叠音词,如:《荣辱篇》中“哨哨”,《非相篇》中“驻驻”。重叠式的合成词更多,如《非十二子篇》中“填填然,狄狄然,莫莫然,槻嗯然,瞿瞿然,尽尽然,吁吁然。”,《劝学篇》中“冥冥”,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举例了。

2.2.2词义的分类

荀子在词义方面也是有研究的,他认识到了词义是有理性义和色彩义的,理性义就是一个词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意义,而色彩义则是一个词在具体的语境中所呈现出来的有别于基本义的带有感情色彩的意义。关于理性义和色彩义我们先看下面《正名》篇中的这段话:“故期、命、辨、说也者,用之大文也,而王业之始也。名闻而实喻,名之用也。累而成文,名之丽也。用、丽俱得,谓之知名。从此句我们可以看出文中的“名之用”和“名之丽”分别指词语的理性义和色彩义。所以“期、命、辨、说”是最重要的文饰,是治国的开始。听到名称就能知道所指的事物,这是名称的最原始的意思,也就是理性义。日积月累形成了其他的意思,是词的色彩义。在运用一个词语或句子的过程中既知道理性义又懂得色彩义并能够将二者区分幵来就是用丽俱得了。名称的作用和施行都得当,叫知道了名称。名称,是用来确定区分各种事物的。听到一个词就能知道其所指,是明白了词的理性义。既明白词的基本义,又领会词的色彩义那就是真正地知道了词的所指。在具体的交际场合中,也就是在特定的语境中,词甚至是句子的意义与他们的本义是不一样的。在这里我们简单说一下理性义和色彩义,词义中同表达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叫做理性义,或概念义、主要意义”。理性义是词义中的主要部分,词还有附属于理性义的色彩义,也叫附属义。它附着在词的理性义之上表达人或语境所赋予的特定感受”。我们平时所说的口语、书面语、褒义、廷义、中性等都属于词语的色彩义。色彩义往往给人一种形象感,这种形象感来自对该事物形象地概括。在很多文学作品中会都看到关于运用词的形象色彩来使文章更生动贴切的例子。荀子也很善用词的色彩义来表达内容。如:在《荣辱篇》中“故与人善言,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这句话的意思是用美好的语言称赞别人,比送给人布帛温暖;用恶毒语言伤害人,比矛、戟刺伤人更深。荀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将听觉转换为视觉和触觉,让人印象深刻,深有感触。


第2章《荀子》文本中的语言本体研究............7

2.1共同语和方言............7

2.2词汇............8

第3章《荀子》文本中的名实观............21

3.1荀子提出“正名”的背景............21

3.2荀子的名实观............21

第4章《荀子》文本中关于语言的功能问题的探究............27

4.1语言的社会功能............27

结论

《荀子》是一部包含政治、军事、经济、语言等多种思想的著作,其中蕴含了深刻的语言学思想,值得我们进行深入地研究。《荀子》一书中的语言思想博大精深,本文也只是探讨了其中一二,希望为《荀子》语言思想的研究添砖加瓦,略尽绵力。当然在论文中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评委老师多多海涵并提出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

[1]安继民.荀子[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2](法)布雷顿[M].于秀英,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1961.

[4]高长山.荀子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5]郭沫若.十批判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6]高正.荀子版本源流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7]高名凯.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8]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9]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10]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