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考核指标优化探讨——以A银行为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4670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实务论文,笔者认为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商业银行存贷利差空间较以往大幅缩窄,银行对客议价空间相对有限。同时受到巴塞尔协议 III 的限制,我国银行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资本监管日趋严格,商业银行沿用以往通过信贷规模增长提高收益的经营模式受资本充足率约束难以为继。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受益于我国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银行业近几十年以来获得了高速的发展,目前整体资产规模排名世界前列。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银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随着 2010 年巴塞尔协议 III 的出台,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加强了对商业银行的资本监管,根据协议规定的数量和质量标准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金融市场存贷差的收窄使得商业银行盈利空间进一步受到压缩。在当前监管日益严格、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我国各商业银行纷纷认识到原先依靠扩大资产负债规模实现盈利的经营模式已难以为继,需要通过转变自身发展模式积极予以应对,推动银行由规模速度型发展模式向质量效益型发展模式进行转型。在转型过程中,我国商业银行也在逐步调整和完善自身管理会计考核体系,通过建立一套以客户为中心,以产品为基础,以业务部门和营销人员为对象的考核模型,精准计量每笔业务的投入产出情况为决策者提供判断依据,以一种“精耕细作”的方式引导商业银行内部各项资源实现最优配置。
与此同时,国际贸易融资作为集信贷业务与中间业务于一身的产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日益受到各商业银行的青睐,纷纷将其作为提升自身竞争力和提高业务收入的重要途径。与人民币信贷业务相比,商业银行在办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时在融资币种、结算方式、货币兑换、跨境合作等方面有着更多的选择,其专业复杂程度远高于前者,同时也为经营者提供了相对充分的盈利拓展空间。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会计考核指标的逐步优化,银行国际业务人员致力于通过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合理运用和有效组合各类产品,在为客户提供精准、有效、合规金融服务的基础上实现银行考核收益的最大化。
.........................

1.2 研究综述
1.2.1 关于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综述
近年来,我国金融监管机构依据最新的巴塞尔协议 III 对商业银行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资本监管要求。根据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商业银行原先外延式扩张的经营模式已无法适应外部监管要求,信贷规模扩张冲动受到了严格的资本约束。商业银行目前正在转变经营理念,调整经营和盈利模式,研究并逐步建立起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管理模式,以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为加强资本约束和风险资产管理意识,建立有效的资本管理机制,我国商业银行纷纷制定了自身的经济资本预算,基于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并结合自身内部管理需要在内部风险权重设置上实行差别化引导,要求各项资产业务收益率必须超过其占用经济资本的内部回报率,银行财务计划和业务发展均须根据目标资本回报率进行安排。
在此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加强了对经济利润的考核和管理,促使包括国际业务条线在内的各经营机构不断提高对风险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将风险资产所占用的资本当作一种稀缺资源,树立资本约束和风险资产管理意识,自觉优化资产结构,提高风险资产的利用效率,从而理性开展业务,促进效益、质量、规模的协调发展。
1.2.2 关于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综述
国外对于国际贸易融资已经有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目前主流的研究理论包括“自偿性贸易融资理论”和“结构性贸易融资理论”。“自偿性贸易融资理论”源于希尔商业银行的传统国际贸易融资理论,即进出口贸易融资都会由对应的货物销售回款加以偿还,目前在国外银行业中广泛采用。而“结构性贸易融资理论”认为在整个贸易全流程过程中可以通过不同贸易方式的组合最大程度满足进出口双方的融资需求,降低融资总体风险,进而使参与各方享受到贸易融资带来的好处。
从国内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实际应用方面来看,尚未结合实务形成自身相对成熟和完整的国际贸易融资理论体系,处于部分照搬国外银行基础理论和传统产品的阶段,许多在实务层面已经应用的业务模式尚缺乏成体系的理论指导。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区块链技术等的发展,使得原先以银行为中心的信用体系受到了一定的冲击,要求商业银行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对国际贸易融资的理论研究,更新思想观念和业务流程,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
............................

第二章 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考核指标分析

2.1 商业银行管理会计概述
当前严格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已对各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和业务发展模式产生较大冲击,商业银行的发展已由简单的规模扩张转变为效益、质量、风控、规模的综合竞争。经济资本约束抑制了银行盲目扩张的冲动,要求商业银行转变经营观念,增加盈利渠道,建立以资本充足为核心的经营管理模式以保持银行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随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逐步转变,按照 2014 年财政部出台《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商业银行传统会计开始逐步向管理会计转型,通过对银行产品、业务条线、银行客户进行盈利分析,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依据,科学地平衡价值、效益、质量,提升资本回报水平。
如果将财务会计比作是平面镜,是商业银行衡量财富和对银行整体状况进行全面记录的工具的话,管理会计更像是显微镜,具有突出的管理职能,是商业银行创造财富的工具。管理会计具有一整套完整的理论和方法,可以为不同层面的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依据。作为为管理服务的会计,其核算的基本要求是全收入覆盖全成本,包括资金成本、资本成本、税务成本、风险成本、运营成本等等各个方面。目前各商业银行通过在管理会计中引入经济利润的概念,促使辖属经营机构树立资本成本观念,将风险资产所占用的资本当作一种稀缺资源,树立资本约束和风险资产管理意识,自觉优化资产结构并控制不良贷款增长,进而缓解资本压力,并鼓励发展轻资本业务以节约风险资本耗用。
..........................

2.2 FTP 净利润考核模型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的发展,为公允地平衡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已全面采用 FTP 全额资金管理模式进行核算。FTP 是英文 Funds Transfer Pricing 的缩写,意为“内部资金转移定价”1。FTP 全额资金管理模式下,由商业银行总行建立“资金池”并统一管理,辖属经营机构每吸收一笔存款,都要以 FTP 价格卖给总行;辖属经营机构每发放一笔贷款,都要以 FTP 价格从总行购买资金。目前我国主流商业银行均已将 FTP 净利润纳入核心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该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FTP 净利润=贷款 FTP 利差+存款 FTP 利差+中间业务收入-运营费用-税金 在商业银行实务中,对包括国际业务条线在内的经营机构进行考核和评估时,会剔除由运营部门承担的运营费用和由财务部门承担的所得税费用,贷款 FTP 利差中则扣除增值税费用影响,调整后商业银行经营机构单笔信贷业务的 FTP 净利润考核指标计算模型可以下列公式表示:
FTP 净利润=贷款 FTP 利差+存款 FTP 利差+中间业务收入 =融资本金*(对客融资利率/(1+增值税税率)-FTP 资金价格)*融资期限+融资衍生存款*(FTP 资金价格-对客存款利率)*融资期限+中间业务收入
商业银行营销人员通过调整后的考核模型可以逐笔计算信贷业务的 FTP 净利润指标,评估该信贷业务自身及其衍生交易带来的综合收益。
FTP 净利润考核指标计算模型中的 FTP 资金价格即为在融资当日与融资期限相匹配的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价格。需要注意的是 FTP 资金价格并非是一个静态数据,而是根据不同时点、不同期限和不同币种动态变化的价格。以国内某银行为例,该行不同时点、不同期限的人民币 FTP 收益率部分历史数据表 2-1 所示:


国际贸易实务论文怎么写

...............................

第三章 A 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简介 ······················ 12
3.1 A 银行发展现况 ································ 12
3.2 A 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及相关产品简介 ················ 12
第四章 考核指标优化后 A 银行国际贸易融资应对策略研究 ·························· 15
4.1 A 银行国际贸易融资考核指标优化 ··························· 15
4.2 考核指标优化后 A 银行国际贸易融资基本应对思路 ··························· 15
第五章 考核指标优化后 A 银行应对策略实施效果分析 ····························· 25
5.1 A 银行国际贸易融资规模、营业净收入指标变化情况及其原因分析 ····· 25
5.1.1 国际贸易融资规模及营业净收入指标变化情况 ····························· 25
5.1.2 国际贸易融资规模及营业净收入指标变化原因分析 ······················· 26

第五章 考核指标优化后 A 银行应对策略实施效果分析

5.1 A 银行国际贸易融资规模、营业净收入指标变化情况及其原因分析
5.1.1 国际贸易融资规模及营业净收入指标变化情况
根据 A 银行 2012-2017 年国际贸易融资发生额及营业净收入统计结果显示,考核指标优化后该行国际贸易融资年平均融资发生额由 7336.80 亿人民币下降至5723.67 亿人民币,降幅为 21.99%。与此同时,考核指标优化后该行国际贸易融资年平均营业净收入由 10.14 亿人民币提高至 11.22 亿人民币,增幅为 10.62%。具体数据如表 5-1 所示:


国际贸易实务论文参考

5.1.2 国际贸易融资规模及营业净收入指标变化原因分析
从表 5-1 中 A 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规模发展趋势看,由于经济利润考核指标较 FTP 净利润考核指标加计了加权风险资本成本,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相当于提高了商业银行对客融资保本利率。该行国际业务营销人员以经济利润考核指标这把“标尺”对国际贸易融资进行评估后,部分考核指标优化前 FTP 净利润为正的业务在考核指标优化后由于未能达到 A 银行内部报酬率,导致经济利润指标计算结果为负,无法通过 A 银行内部审批,故此该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规模整体下降。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发展建议

6.1 研究结论
本文结合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从商业银行管理会计考核模型入手,指出了 FTP 净利润考核指标的局限性,并通过 SWOT 法分析后确定引入经济利润优化商业银行考核指标能更全面地反映商业银行的经营情况。随后选择国内一家商业银行-A 银行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该行引入经济利润优化考核指标后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应对策略及其应用实例。进而通过对该行考核指标优化前后国际贸易融资主要经营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评估 A 银行应对策略的实施效果。最后得出下列结论:
第一,引入经济利润作为核心绩效考核指标,可以提高商业银行国际业务营销人员资本约束意识,促使其通过采用融资币种调整等应对策略在不增加风险资产的情况下保持营业净收入的增长。
第二,引入经济利润作为核心绩效考核指标,可以提高商业银行国际业务营销人员风险资产管理意识,主动规避高风险资产投放,促使其通过调整融资产品等各种应对策略降低信贷资产信用风险,减少不良资产发生额,降低资产不良率。
第三,引入经济利润作为核心绩效考核指标,可以使商业银行国际业务营销人员树立风险收益平衡理念,促使其采用无风险套利等应对策略提升风险调整资本回报率,提高银行单位资本的产出效率。
本文对 A 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考核指标优化的研究结论对于我国其他商业银行拓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有着实践指导价值,同时也对促进其他银行国际业务转型提供了一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