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视角下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农产品出口潜力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5245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哈贸易的相关研究,然后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到哈国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出口到哈国的农产品主要集中在蔬菜水果、咖啡茶叶、蜂蜜及糖制品、肉制品、动植物原料、渔业产品以及一些杂类食品,对于其他农产品的出口相对极少,有些农产品甚至没有出口,出口商品结构不均衡;然后对哈萨克斯坦国内农产品的需求进行分析,发现人均收入增多、人口增加以及工业发展均可以带动农产品的需求增加;最后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以 2004-2017年中国与英国、美国、巴西、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加拿大、墨西哥、法国、韩国、德国、泰国、印度、俄罗斯、日本、吉尔吉斯坦、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意大利、以及越南 20 个国家农产品的出口数据为基础,借助 Frontier4.1软件,重点分析我国出口到哈国的农产品的潜力。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意在深化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贸易合作关系,打造成一个在政治上能够互相信任、经济上能够彼此融合、文化上能够相互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同时也打造成命运共同体以及责任共同体。在此背景下,中国与沿线国家大力展开贸易合作。在 2017 年,我国与沿线国家进出口的货物总额已经达到了 1.73 万亿美元,占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的 42.1%。其中,中国对沿线国家的总出口额为 1.05 万亿美元,占我国总出口额的 46.6%,这表明,在“一带一路”倡议这一重要的背景下,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关系愈加紧密,贸易规模也有了巨大飞跃。
“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推进,使得中国与中亚五国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也不断深化。在 2017 年,我国与中亚五国的货物进出口总额为 358.8 亿美元。而哈国无论是在面积还是经济总量方面都占据着领先的位置,与我国又有 1770 公里的国土接壤,鉴于这种优势,中哈在贸易过程中可以减少运输成本,这对双边都非常有利。在 2017 年,我国与哈国进出口总额为 179.4 亿美元,占我国与中亚五国总进出口额的 50%。而哈国经过“郁金香革命”以后,努力摸索自身的发展之路,在产业结构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三种产业所占 GDP 的比重均有所变化,第一产业有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变化不明显,而第三产业逐渐上升。而第一产业农业的发展结构极不合理,农业技术发展较为落后,主要以大宗类和动物类农产品为主,其他农产品占比相对来说比较小,所以其所需农产品主要依赖于进口,我国农产品出口到哈国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中国在 2001 年加入 WTO 后,积极采取对外农产品贸易的政策,因此进出口的规模不断扩大。而我国拥有“人口红利”的优势,因此在生产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上占有一定的优势,而肉制品、活动物、油类产品以及园艺类等农产品就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所以我国在这些农产品的生产上具有出口优势。况且哈国与我国地理位置相邻,并且拥有七个开放口岸,运输成本较低,市场消费潜力大,所以我国应积极开展与哈国的农产品贸易,发展两国的经济。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内容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我国对哈国农产品出口潜力,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说明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主要对中哈贸易以及潜力测算有关的研究进行综述;
第三部分: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农产品出口现状分析主要分析我国对哈国出口农产品的贸易规模及结构的细化;
第四部分: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农产品的贸易关系及需求分析本章针对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以及竞争性进行指数分析,

然后从人口增加、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以及工业的发展三个方面就哈萨克斯坦对农产品的需求进行分析;
第五部分: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农产品出口潜力测算
本部分通过利用其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然后从总量和产品层面对其贸易潜力进行测算,最后对该研究的内容进行总结;
第六部分:促进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农产品出口的对策建议
本部分的内容以前文的分析研究为基础,就促进我国对哈国农产品的出口提出相应的建议。
.............................

2 文献综述

2.1 中哈贸易利弊相关研究
国外关于中哈贸易的研究关注点在于贸易的利弊,中亚政局动荡不定,交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地区的安全形势并不是很乐观等因素制约了中哈的贸易合作(James,2006),但双方在经济与能源方面合作前景较好,所以中国应不断优化对哈国的直接投资,推动西部开发建设(Raballand 等人,2007)。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俄罗斯提倡的“欧亚经济联盟”存在一定矛盾,因此出于自身利益俄罗斯可能做出不利于中哈贸易的决策(Raffaello 等人,2013),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国际市场上话语权不断增强,这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且中国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会导致哈萨克斯坦进口增多,甚至影响了其股市的价格(Anders,2012)。

随着中哈经贸关系日益加强,贸易规模逐年扩大,两国出口平均贸易效率为0.214,呈现上升的趋势。但中哈双方的贸易同时也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空间距离、GDP 以及上合组织对中哈的双边贸易的影响比较明显(李钦,2008),哈国的开放程度越高,就越有利于双方的贸易,而地理距离、产业结构的相似度(卫丁等人,2017)、欧亚经济联盟、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动等因素都不利于中哈贸易,哈国国民收入的增加对中哈贸易有促进作用(刘延慧等人,2017)。其中,哈萨克斯坦的进口需求是决定中国对其出口农产品的决定因素,进口规模越大,中国对其出口的农产品就越多(龚新蜀等人,2014)。如果我国对哈国进行长期的直接投资,这会对中国出口产品到哈国产生不明显的替代效应,但会对哈国出口产品到我国产生明显的创造效应(田川,2015)。此外,随着双方贸易的不断发展,中哈贸易的便利化程度不断提高,与削减关税相比,这对经济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刘宇等人,2016),而且我国也开始对哈国进行直接投资和能源合作,这能显著促进了我国对哈国农产品的进出口,并且对新疆的贸易也有显著作用(闫杰等人,2017)。

.............................


2.2 中哈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相关研究
我国与哈国贸易合作的过程中,对其出口出口像制成品等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绝对的优势,但中哈产业内贸易的品种比较少,贸易占比也低(胡国良,2014),而且有研究发现中哈贸易的互补性并不强,他们认为中哈贸易关系比较稳定且又紧密,根据贸易互补性指数显示,互补性虽然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但总体贸易互补程度并不高(高新才等人,2016),随着中哈贸易关系的不断加强,双方贸易结合度指数呈现波动式上升,而且在产业结构上哈国与我国西北地区的不太相似,产业存在互补性,两地的经济周期波动也呈现很强的相关性,所以西北地区的出口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哈国的市场(赵杨,2017);也有学者认为中哈之间的贸易存在极强的互补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双方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但是有些农产品的互补性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阿依努尔,2016),而且由于中国拥有“人口红利”的优势,所以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一定的优势,而且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使得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更具竞争力。而哈国因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初级产品的出口不断增加,所以中哈贸易形成了广泛的互补性(王广宇等人,2016),这些互补性和竞争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在 SITC 0 类商品上,产业内贸易竞争性要大于产业间贸易竞争性;在 SITC 1 类商品上,产业内贸易竞争性较大,而且产业间存在及较强的互补性;在 SITC 4类商品上,产业内贸易互补性要远远小于产业间贸易的互补性;在 SITC 2 类、 3类、5 类、7 类和 9 类商品上,不管是产业间贸易,还是产业内贸易,都存在很强的互补性,贸易潜力巨大(杨立卓等人,2015)。而且中国新疆与哈国位置相邻,贸易比较便利,这将使哈国在中亚五国中的主导位置更为突出,中哈贸易合作更为密切(孙景兵等人,2016)。
.................................

3 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农产品的出口现状................................ 13
3.1 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农产品出口规模分析................................13
3.2 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农产品出口的结构分析...................................15
4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农产品的贸易关系及需求分析...............................20
4.1 商品显性比较优势分析.............................20
4.2 贸易互补性分析..................................22
5 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农产品出口潜力测算...............................29
5.1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理论基础.................................29
5.2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构建....................................30

5 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农产品出口潜力测算

5.1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理论基础
由前文贸易潜力相关研究可知,传统(拓展)引力模型将贸易非效率项纳入到随机干扰项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证结果,并且测算的贸易额是与实际贸易额相近的平均值,而根据贸易潜力理论,测算出来的是贸易额的应该是一个最优值,并且传统引力模型是假定没有贸易阻力的,但是在实际贸易的过程中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因素来促进或着阻碍贸易的的进行,并且把这些复杂因素放入残差项中,从而使实证结果出现误差。
为了解决上述缺陷,学者们将随机前沿法逐渐引入到传统引力模型的研究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贸易潜力的相关研究。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原本是用来测量生产过程中一定量的原料来获得最大程度的产量,或者最少的投入来获得一定量的产量。
在随机前沿方法中,随机扰动项被分为外界冲击产生的随机误差项和不可观测的贸易非效率项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是相互独立的,分别用v 和u 表示。将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引入到引力模型中,此时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中的因变量就是双方贸易流量,贸易非效率项则是阻碍或者抑制双方交易的一些不稳定性因素。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中,双方的贸易流量是因变量,自变量包括两国的经济规模、地理距离等,与生产函数相比,两者的本质上以及核心思想上是相近的,所以可以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来研究贸易效率问题,而贸易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又可以反映贸易潜力问题。
............................

6 促进中国对哈国农产品出口的对策建议

6.1 加强交流合作,推进与哈国自贸协定的签订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