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反倾销的福利效应之国际贸易研究--以钢铁贸易为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5285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本文在总结梳理现有文献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创新。首先,本文进行了理论分析和GTAP模拟分析这两种方法。两者相结合,从而使得出的结论更具说服力。其次,本文是以美国的视角进行研究,从而更加深入了解其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这一做法的目的和产生的经济效应,从而更好地对我国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1绪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贸易规模的不断增长,全球贸易摩擦也随之不断增加。从WTO反倾销数据库中的数据来看,1995年到2017年,反倾销案件共计3604起,其中2017年一年之中,全球反倾销案件就高达194起。全球化使得国与国之间联系越来越紧密,国与国之间进出口额增加的同时,也避免不了会产生贸易摩擦。据WTO统计,1995年,全球仅有34个的国家(或地区)发起反倾销调查,截止2017年12月进行统计,发起反倾销诉讼的国家(或地区)已经增加到97个。在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之后,各国成员纷纷采取这一手段来保护本国进口竞争产业。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反倾销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用。
此外,中国加入WTO以来,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我国逐渐成为反倾销诉讼的目标国之一。据WTO统计,从1995年到2017年,中国共遭受926起反倾销诉讼,占全球总量的25.7%。就2017年内来看,数量就达到了59起,是第二名韩国的两倍还多。很明显,中国己经成为了很多国家进行反倾销诉讼的主要目标国。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出口量逐年增多,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更是贸易往来更加频繁。美国作为中国的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之一,两国之间的进出口额逐年上升。由于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增长速度高于进口的增长速度,由此导致中美贸易发展处于不平衡的状态。2018年1月12日,中国海关总署公布2017年中国对美国出口额共计4298亿美元,从美国进口额共计1539亿美元。中美贸易顺差高达2758亿美元。较2016年的2507亿美元增长近1成,超过2015年的2610亿美元的历史记录,创下新的历史记录。随着两国贸易不断深入发展,双边贸易额不断扩大,同时,贸易发展不平衡的趋势也是在逐年加深。2017年,中美贸易顺差达到2758美元,促使美国对中国的出口产品采取了越来越严的贸易保护措施。美国发起的所有反倾销立案中,近四分之一都是针对于我国的,并且其对我国发起的反倾销案件,不论从涉及的金额和数量上看,都是占存非常大的比重的。
.....................................

1.2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研究内容
(1)主要内容
自WTO成立以来,反倾销措施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各个成员国均大幅度削减关税,传统的贸易保护手段逐步取消,但反倾销作为一种保护本国产业的贸易救济措施,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使用。中国已经连续23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要对中国出口的产品实施高关税政策。其关注点尤其集中在钢铁行业。针对美国对华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对其本国的福利效应进行研究。本文利用GTAP模型来分析美国这一反倾销措施,从而可以得出这一反倾销措施对其生产者、消费者、政府以及其国家净的福利的影响,通过对福利水平的分析,进而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意见与建议。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分反倾销对进口国影响和研究方法这两个维度梳理了国内外前人的相关研宄文献。另外,本部分还对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本文的创新和不足进行了总结。第二部分,理论基础,对贸易保护主义理论的发展有一个详细的介绍,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第三部分,中美反倾销发展现状。首先针对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历史进行回顾,其次,通过数据分析了钢铁相关产品的发展与现状。第四部分,反倾销对美国国内福利水平的理论分析。分别对生产者、消费者、政府来进行分析,最终加总整合出对国家净福利的影响。第五部分,实证分析。利用四种不同冲击值进行模拟,从而验证第四章理论分析结果,从而分析出反倾销对生产者、消费者、政府以及其国家净福利的影响。第六部分,结论和政策建议。结合第四章理论分析与第五章实证分析结果,从而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并对现状提出一些改善的意见与建议。
............................

2理论基础

2.1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是早期贸易发展出现最早的贸易保护理论。他们主要主张两个观点,其一是只有货币是真正的财富,一个国家货币的多寡体现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其二是零和博弈,认为出口一定会使一个国家利益增加,进口一定会使一个国家利益减少。所以,重商主义鼓励出口,限制进口。
重商主义主要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从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为早期重商主义,主张一个国家要多卖少买甚至不买,最终保持贸易顺差,从而增加国家货币持有量。由于重商主义认为货币持有量越多,就代表着国家经济实力越强。所以要严格限制货币的输出,也就是限制该国的进口。16世纪后期到18世纪为晚期重商主义,晚期的重商主义虽然也是在追求贸易顺差,但是与早期重商主义不同的是,此时,不再要求一个国家在与其他所有国家的贸易中全部都保持顺差,而是要求最终保持贸易顺差即可。晚期重商主义还认为增加货币的方式不是存储货币,而是使用货币,从而增加货币持有量。增加的方式就是通过使用货币购买一个国家的产品,购买之后再卖给其他国家,从而赚取利益,也就是指开展转口贸易。综合早期、晚期重商主义来看,都是在主张货币的重要性,而增加货币的方式就是使得出口大于进口,最终保持贸易顺差。
.........................

2.2幼稚工业保护理论
幼稚工业保护理论是李斯特在1841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发展落后的国家应该实施贸易保护,通过对其幼稚工业进行保护,从而避免与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的竞争。李斯特主要提出了以下三点主张,第一,他主张国家经济学,不同的国家根据其发展水平,适用于不同的贸易政策,而不应该遵从同一个标准,具体适用于自由贸易还是保护贸易,要根据一个国家不同产业的具体发展水平来确定。第二,他主张生产力理论,一个国家的贸易政策的选择应该首先考虑该国国内该产业的发展现状,而不是完全按照一个国家通过出口获得的财富量来决定。也就是说,李嘉图提倡的是对国内市场的保护,他认为从本国工业发展获得的利益要高于通过对外贸易获得的利益。第三,他主张国家干预,在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政府应该实行高度保护政策,从而保护本国弱势产业的发展。李斯特认为,国家干预是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需要使用的一种贸易保护的工具。
总体上来说,李斯特主张的幼稚工业保护理论是通过国家千预,从而对国内的幼稚产业进行一定程度的保护,避免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竞争,从而使其发展起来。受保护的对象并不是所有国内发展落后的产业,而是目前处于落后的水平,但是通过贸易保护有希望发展起来的产业。而国家进行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是实行关税制度。
.............................
3中美反倾销的发展现状..............................21
3.1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历史演进..............................21
3.1.1美国对华反倾销立案..............................21
3.1.2美国对华反倾销产品结构..............................21
4反倾销对美国国内福利水平理论分析.........................22
4.1征税后价格和贸易量情况分析.....................22
4.2对生产者福利的影响...................22
5实证分析........................28
5.1GTAP模型的相关介绍................................28
5.2GTAP模型的设定...............................28

5实证分析

5.1GTAP模型的相关介绍
GTAP模型是一个比较静态模型,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且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在这两个假设下,生产者以生产成本最小化原则进行生产,消费者以效用最大化为原则进行消费。在此基础上,所有产品和投入要素市场全部出清’由总供给和总需求决定产品市场及要素市场同时出清时(即均衡状态)内生变量的数值。该模型同时还假定,共有五种生产要素和三个生产主体。生产要素分别是土地、资本、熟练劳动力、非熟练劳动力以及自然资源;主体分别为私人家庭、政府和厂商。生产函数为固定弹性替代函数,消费函数为固定差异弹性函数。并且假定劳动力在国内可以自由流动,土地在部门间不流动。根据Anmington假说,国内生产的商品和进口商品之间不能完全替代,国家间通过商品贸易和资金流动建立联系。
..........................

6结论和政策建议

6.1结论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