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值国际贸易对国际经济周期联动性的影响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5291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本文的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有利于中国及世界各国制定针对性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政策应对国际经济周期波动,提升政策的实施有效性,解决因一般贸易的“统计假象”造成政策误判;二是不仅有利于促成世界各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的经济政策协调机制,也有利于促成非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建立经济政策协调机制;三是有利于世界各国推行增加值贸易作为新贸易统计标准,避免因一般贸易存在的“统计假象”产生诸如近期美国对中国采取的无端贸易保护行为;四是相较于以往理论模型对一般贸易和增加值贸易的混淆,本文模型的构建解决了以往研究对两种贸易的混淆,区分了一般贸易和增加值贸易在模型中的差异,为后续的理论研宄开创性地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
一、现实背景
自20世纪中叶以来,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深化,世界经济领域出现了两大重要现象:其一是国际分工格局发生了从产业间分工到产业内分工再到全球价值链分工的重大转型,新型的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逐渐成为新时期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分工的新常态。其二是国际经济周期明显趋于一致,经济周期的联动性显著增强,世界经济逐渐处于一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状态。
但由于在新型的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下,中间品会多次来回跨境贸易投入全球生产网络的各个环节,从而造成传统总贸易因重复计算出现“统计假象”,进而导致各国贸易形势的误判,引起诸如近期美国对中国的无端贸易保护行为。据图1显示,世界增加值出口和世界总出口在2000-2014年间均有明显的增长,但增加值出口与总出口的比值反而出现了显著的下降。这现象表明当今世界总出口中的重复计算部分相较于过去在进一步增加,但现象背后却意味着中间品跨境次数日益倶增,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日益深化。因此,在当前国际分工新形势下,采用增加值贸易进行贸易统计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国际经济周期的联动性在近20年期间出现了显著增强,如图2所示,选取国家的GDP增长率在2000年之后具有明显的一致性。通过进一步计算相关系数均值显示,整个年段相关系数均值达到了0.31,若进行年份分割发现,第一个十年的相关系数均值竟然是-0.0381,而第二个十年的相关系数均值立即高达0.5944,剩余年份的相关系数均值则是更高的0.6432。可见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已然达到了新的高度。

........................

第二节研究意义
一、现实意义
本文的研究落脚于当前世界经济领域出现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和国际经济周期趋同这两大重要现象,通过实证分析和理论模拟研究增加值贸易对国际经济周期联动性的影响,这不仅仅是为了证明增加值贸易是国际经济周期传导的渠道,更是为了揭示增加值贸易是当前世界经济周期传导的核心渠道。因此,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可以体现为如下几点:
首先,本研究有利于中国及世界各国在制定国际经济与贸易政策时可以更具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政策应对国际经济周期波动,提升政策的实施有效性,如在世界经济周期扩张期能充分吸收其正外部性,而在世界经济周期收缩準能成功规避其负外部性,从而烫平经济波动,助力经济平稳发展。
其次,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新高度时期,世界各国经济紧密相连,经济周期高度联动,世界各国已然形成一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状态。因此,世上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贸易大国,极易受国外推行经济政策带来的影响,而本研究有利于中国有效地针对各种外部冲击提供重要的应对政策参考价值,实现中国在融入世界经济的过程中审时度势、趋利避害,与世界经济周期形成良性互动,凭借“世界工厂”的优势在世界一体化经济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并发挥积极的作用。
最后,本研究不仅有利于促成世界各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的经济政策协调机制,也有利于促成非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建立经济政策协调机制,为最终实现世界经济和政策一体化提供绵薄之力。
..........................

第二章增加值贸易与国际经济周期联动的文献综述

第一节增加值贸易研究综述
一、增加值贸易产生的渊源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深化,商品生产的跨国分割亦协同发展,国际分工格局出现重大转型,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逐渐成为新时期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分工的新常态。价值链分工模式的基本特征包括企业生产活动和生产过程的全球化,也就是生产过程的垂直专业化分工模式,亦称价值链切分、外包生产、分散化生产、生产碎片化、多阶段生产以及产品内专业化等。现实情景可以描述为一国进口中间投入品,结合国内创造的价值增加,然后以最终品的形式再出口抑或是以中间品的形式再出口至下一个生产环节。因此,中间品贸易在价值链分工模式中扮演着重要的纽带作用。
然而,这种以中间品贸易为依托的垂直生产关联贸易通常会多次跨越国界,那么,在当前以跨境总货物额为统计口径的国民核算体系下,就会将非本国创造的价值增加纳入本国的出口额,从而出现因中间品“重复计算”造成出口产品中本国价值增加部分被高估。因此,传统的贸易总额统计数据已然不能明确地指明这些出口商品中的一国价值增加最终是被如何消费的,同时也不能充分地解释在当前垂直关联贸易普遍发生的环境下全球经济出现众多变化特征背后的原因。在研究中美双边贸易时发现美国从中国进口加工品并由此产生的贸易逆差存在一定的虚高,认为中美之间的贸易不平衡被过分的夸大。就以2009年苹果手机的中美贸易为例,若以增加值贸易核算两国的贸易逆差,那么贸易逆差将从19亿美元锐减至7300万美元。可见,传统总贸易的核算方式严重地夸大了贸易参与国的贸易利得,扭曲了真实的贸易平衡,存在严重的“统计假象”。而这种“统计假象”不仅会扭曲对国际经济一体化现状本质的判断,也会歪解个别国家在国际市场中发挥的作用,进而引起无意义的全球贸易紧张局面。
..........................

第二节文献总评与本文进路
―、现有文献总结述评
对国际经济周期联动性的研究,其核心问题就是探究引起国家间经济周期联动的共同决定因素,也即是揭示国际经济周期联动的传导渠道。纵览已有相关文献,对国际经济周期联动性的研究无外乎三种研究取向,分别是纯实证研究、纯理论模拟研究以及理论模拟辅之以实证研究。
其中,纯实证研究旨在仅利用相关现实数据,通过一定的计量方法来检验或验证国际经济周期的某种传导渠道。自Dellas通过实证发现贸易参与国之间通常具有显著的正向经济波动联动性以来,纯实证研究基本围绕贸易对国际经济周期联动性的影响来展开,并辅之以对其他经济周期传导渠道的探讨。但是,各类纯实证研究结论在某种程度上并未达成共识,例如在贸易渠道的探究中,部分实证研宄表明一般贸易对经济周期的联动性具有显著且稳健的正向影响效应,但也有研究表明一般贸易对经济周期联动性存在影响但不稳健,或者是直接无显著影响,甚至还会产生反向抑制作用。于是,学者们从两个角度做进一步分析与探讨,其一是考虑到一般贸易是一个总量的概念,可以将其进行分解,研究贸易分量对国际经济周期联动性的影响。其中对一般贸易的分解共有两类:第一类是根据是否是产业内贸易对一般贸易进行分解;第二类是对一般贸易的边际分解,将一般贸易进行二元边际分解和三元边际分解。其二是引入其他贸易指标,如垂直关联贸易指标、增加值贸易指标,且实证研究表明垂直关联贸易和增加值贸易对经济周期联动性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除了对贸易渠道的研宄外,许多学者也从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结构、金融一体化、货币一体化、财政政策相似度以及汇率波动等渠道进行展开研究,但研究结论的差异仍激励着学者们从实证的角度做进一步的分析与探讨。
..........................
第三章增加值贸易与国际经济周期联动的现状描述.........................32
第一节世界总体贸易发展特征描述.........................32
―、世界总进出口贸易现状描述.........................32
二、世界中间品与最终品的进出口贸易现状描述.........................32
第四章增加值贸易影响国际经济周期联动的经验事实..........................43
第一节计量模型设定..........................43
一、基础回归模型..........................43
二、主体回归模型.....................43
第五章增加值贸易影响国际经济周期联动:两国模型....................70
第一节两国动态理论模型构建....................70
一、两国动态理论模型构建基础.....................70
二、两国动态理论模型构建思路......................70

第七章增加值贸易影响国际经济周期联动:模型稳健性检验

第一节两国理论模型稳健性检验
―、引入资本市场的两国理论模型构建

........................

第八章研究结论讨论与政策启示

第一节主要研究结论
一、研究思路
本文的研究起点基于当前世界经济出现的两大重要现象,即国际分工格局向全球价值链分工棋式转型和国际经济周期联动性逐渐增强,构思增加值贸易对国际经济周期联动性影响的研究。同时针对一般贸易影响国际经济周期联动的研究结论不一现象以及一般贸易因全球价值链分工造成的“统计假象”等弊端对一般贸易影响国际经济周期联动进行再研究,以期揭示国际经济周期传导的核心贸易渠道。
针对本文的研究起点,具体研究理路分为三步骤:第一步基于现实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并总结经验事实,即本文研究的现实基础;第二步构建动态理论模型对经验事实进行动态模拟验证,即本文研究的理论分析;第三步对动态理论模拟验证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因此,本文的主要研宄内容包括三大部分,分别是实证研究、动态理论模拟以及动态理论模拟的稳健性检验。具体研究过程如下:
1.实证研究。本文的实证研究首先主要采用最新的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构建相关研究变量以及工具变量,分别采用OLS和1V估计方法实证回归增加值贸易和一般贸易对国际经济周期联动性的影响,同时比较分析两种贸易对国际经济周期联动性的影响差异,并确立初步研究结论。之后对初步研究结论分别采用样本内和样本外两种方式进行稳健性检验,其中,样本内稳健性检验主要通过寻找替代变量,样本外稳健性检验则采用相对陈旧的1995-2011年的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最后总结实证研究结论,确定本文后续动态理论模拟研究的经验事实。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