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视角下高新技术进口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2011-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5349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文章建议在现有国际贸易格局下,我国应该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在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并加快国内生产要素流转以促进东西部地区高新技术的均衡发展。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对于一国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带来的影响难以逐一列清,进口贸易为国内市场带来竞争性和多样性,使得消费者得以以更低的价格享受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出口贸易为国内产品打开了更大的市场,促进了本国企业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市场扩张。同时也为本国企业提供了接触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生产技术的渠道。高新技术产品作为国际贸易中日渐重要的一环,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近年来,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促进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政策,进一步促进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其对外贸易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除了对外贸易额大幅增加外,高新技术的对外贸易额在我国产品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呈现强势增加势头,对我国经济的作用也日益突出。自 1998 年开始,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增长速度都保持在每年 20%以上,特别是在 1999 年实行科技兴贸战略后,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贸易总额持续增长,到 2005 年,对外贸易总额已突破 4000 亿大关;但与此同时,由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不强,导致在 1991 -2004 年期间,我国的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中存在大量贸易逆差,这一数值在 2001 年达到 176 亿美元。1之后,由于出口贸易增速快于进口贸易增速,贸易逆差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到 2004 年,已经完全扭转了这一局面,实现了贸易顺差。2005 年以后,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规模继续扩大,增速进一步加快,截至 2017 年 11 月,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已经超过 4 万亿元,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不仅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更对我国的创新能力发展促进作用功不可没。
步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时期,一国或地区的科学技术研发能力不仅代表该国或地区的技术水平和教育水平,更是该国或地区经济创新活动的重要支撑力。在国际竞争中,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国家或地区拥有更强的竞争力,更容易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占据高价值的产业链地位。因此,探究高新技术进出口贸易对一个国家亦或是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发展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意义,更具有实践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本文探究了高新技术进口以及外国直接投资额(FDI)在决定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和经济增长方面所起的作用。首先介绍了关于高新技术贸易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对世界高新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中国高新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实证分析部分,使用了国内 31 个省份、直辖市和自治区从 2011 年到 2016 年的面板数据。数据来源主要为国家统计局、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和科技部等。预期实证结果:(1)高新技术进口与一个地区创新能力增长具有显著的关系。(2)FDI 对一个地区创新能力同样具有显著作用。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果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出可行建议。

......................

第 2 章 世界高新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2.1 世界高新技术的发展历程
所谓的高新技术主要是指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新技术革命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以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作为其发展奠基的高科技产品和技术。高新技术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标准可主要分为以下六大产业群:信息技术群、生物医疗技术群、新材料开发与应用技术群、新能源开采与应用技术群、空间开发技术群和海洋开发技术群。
二战之后世界高新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计算机革命为主的高新技术革命,那一时期主要的技术成就主要为早期的电子计算机、电子管和晶体管原件等;第二个阶段是以微电子和通信技术为主,主要的技术成就包括激光技术、光纤通讯技术、人工智能、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卫星通讯、核能技术、微电子技术、生物技术和海洋开发等以及现代电子计算机、精密陶瓷等新型复合材料等。第三个阶段则是以人工智能开发为主的新型高新技术,这些技术目前大多仍旧处于研发阶段,未来有望形成产业化链条。这阶段的技术主要包括纳米技术、光能利用、智能机器人、海洋采矿、外空间利用等。
...........................

2.2 世界高新技术的现状格局
2.2.1 发达国家高新技术的发展现状
1、美国的高新技术发展现状
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向来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占据了高科技领域的前沿。根据统计,美国的重大科技发明占据了资本主义国家总发明的 65%,并将其中的四分之三最先应用,美国以占世界 5%的人口,提供了全世界四分之三的技术。

美国制定了诸多相关政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从肯尼迪时期开始,美国政府认为,政府应直接对技术创新给予支持,通过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技术推广服务站,促进研究人员与应用产业部门的合作与交流。从尼克松执政开始,美国政府加大了技术政策支持力度,实行税收优惠、政府优先购买来加强政府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卡特政府时期通过“国家 1979 年技术创新法”,促进对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尤其是通用技术,促进国家技术创新的行为合法化。到里根时期,其一方面提高基础科学研究经费,加大资助力度,另一方面帮助企业与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企业营造自主创新对环境,并通过《技术扩散法》,鼓励科研机构向应用企业扩散自己的研究成果,促进了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布什政府沿袭了这些政策,并通过税收减免、提供发展风险资本来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的发展。
美国在 1983 年时任总统的里根提出“星球大战”计划,正是以该计划作为开端,美国迎来了高新技术发展的黄金时期,奠定了其当下在世界范围内的科技强国的地位。随后伴随着硅谷科技园区的发展,美国抓住了 20 世纪最后一次革命—互联网革命,大批互联网企业在硅谷、西雅图诞生,亚马逊、苹果、谷歌等互联网企业成为互联网领域的绝对龙头,拥有核心领先的技术,享有世界范围内的消费者群体。

但是美国高新技术发展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日本、西欧等地区经历了漫长的战后恢复之后,经济开始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与此同时他们与美国在高新技术领域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美国在高科技领域的霸主地位开始被动摇,美国科技公司在世界市场的占有率也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形势的急剧变化和美国国内通货膨胀的持续,导致美国企业快速反弹,1983 年里根总统提出“维护美国作为 21 世纪的世界技术大国地位”,全面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

第 3 章 中国高新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 17
3.1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历程 ............................. 17
3.2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 20
第 4 章 实证分析 ................................... 31
4.1 计量模型与方法 ............................... 31
4.2 数据以及描述性分析 ...................... 32
4.3 实证结果分析 ..................................... 33
第 5 章 结论与建议 ........................ 39
5.1 结论分析 ................................ 39
5.2 政策建议 ............................ 39

第 4 章 实证分析

4.1 计量模型与方法
本文中关于创新与高新技术进口之间的关系所使用的模型是基于 Grossman和 Helpman(1991)以及 Barro 和 Salai(1997)开发的理论模型。理论表明,特定区域的创新水平与该区域来自发达国家的实际资本进口水平即实际高新技术进口水平是正相关的。正如前节所述,各种不同的研究均表明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进口结构对该国或者该地区的创新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Coe 和 Helpman(1995)和 Coe(1997)等人提出,如果一个国家有大量的从高技术水平国家的进口贸易,那么该国应该表现出更高的生产水平。Keller(1999)则认为以国内研发的技术扩散为条件,一个国家的进口构成非常重要,当然这是在该国强烈偏向或者原理技术领导者时。
正如 Griliches(1984)一系列研究中所表明的那样,人力资本存量和研发支出水平也应与创新正相关。此外,诸如市场规模等影响创新能力的因素也会对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创新活动起到积极的作用。Stern(2000)等人则证明了国际专利的生产函数取决于人均 GDP,它被用作每个国家知识储备的代理变量。
Grossman 和 Helpman(1995)则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可以潜在地帮助东道主国家获得投资国的先进技术。一个国家吸收从高新技术进口贸易中获得的技术能力还可能取决于其基础设施和工业发展水平。
...............................

第 5 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分析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