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服裝业攀升全球价值链高端之国际贸易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5509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中国纺织服装业攀升全球价值链的因素进行分析。

1 引 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纺织服装业不仅是我国的传统支柱产业更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解决就业问题、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十九大报告认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国制造 2025 提出用三个 10 年实现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纺织服装行业同样也面临着由“大”向“强”的转型。我国纺织工业“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巩固提高纺织工业在生产制造和国际贸易中的优势和地位,形成创新驱动发展、质量效益提升、品牌效应明显、国际合作加强的纺织工业发展格局,创造国际竞争新优势,实现初步建成纺织强国的目标。
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和细化,各国在参与国际分工时越来越专业化,如何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高端环节获取高额利润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目前发达国家在科技研发、品牌建设和高端装备方面的竞争优势明显,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正在显现。而我国虽然在出口总量上已成为世界纺织大国,但在国际品牌占有率、服装科技含量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又因为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丧失,与发展中国家相比竞争优势有所减弱,必须提升我国纺织服装的国际竞争力,改善产业所处的价值链地位,最终实现纺织强国战略。
1.1.2 研究目的
纺织服装行业作为我国传统制造业之一,其发展水平关系到我国制造业甚至国民经济的发展。纺织服装产品一直是我国重要的贸易商品,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自 2005 年取消了对纺织品的贸易限额和歧视性关税之后,我国纺织服装对外出口迅速增加,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纺织服装出口大国,但是具体情况不容乐观:依靠廉价劳动力获取竞争优势、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据大多数、以单纯的加工组装方式加入全球体系等等。虽然当前国际环境有所改善,但由于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已进入缓慢发展期,加之各类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以及发达国家投资工厂外迁至东南亚国家。因此,目前我国纺织服装业正处在内忧外患的时期。所以本文希望通过对目前中国纺织服装业在全球价值链的位置进行较为准确的定位,并从中找到中国与纺织服装强国之间的差距,以及产生这些差距的原因在哪些方面,从而对中国纺织服装业攀升全球价值链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研究现状
(1)全球价值链概念研究
Porter(1985)最早基于企业视角提出了“价值链”概念,他认为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各项活动性质不同,但彼此紧密相连,共同组建了企业价值活动。同时Porter 提出企业需要辨别自身内部价值链与外部价值链,从内部价值链中获取竞争优势。Kogut(1985)从行业角度讨论了价值增加链,用价值增加链的分析方法来分析全球战略,并提出了价值链的空间性即整个行业构成完整的价值体系,他的理论反映了价值链的垂直分工以及同区位配置,为全球价值链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价值链的概念得到了补充与完善。Gereffi(1999)从全球视角分析了价值链,他先通过对美国零售业的研究总结出全球商品链的概念,认为世界经济的生产活动呈现出网络化特征。后经过与该领域的其他学者研究决定使用全球价值链(GVC)代替全球商品链。Gereffi 提出的全球价值链将价值链概念与产业全球化组织联系起来,他认为各国参与全球价值链时,以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和竞争优势作为指导,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后来学者对于全球价值链研究更多的倾向于寻找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方法,但对全球价值链概念仍持有相似的观点,如 Sudera 等(2015)也认为全球价值链的本质在于产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各环节加工。当前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已对全球价值链形成了较规范、统一的定义,即一种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活动。全球价值链概念深刻揭示了世界经济运行的动态特征,解释了跨国公司主导下的生产活动跨地域布局,产品国别属性难以辨认的现实。
(2)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的研究
自 21 世纪以来,国外学者对于全球价值链的研究更为深入,研究重点转向了如何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Humphrey 和 Schmitz(2000)认为可以从工艺流程、产品、功能以及价值链本身出发进行改进,进而实现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但是从这四个方面进行升级本身又存在一定的矛盾;而 Pietrobelli(2008)则认为在全球价值链攀升中,政府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指出发展中国家如果要实现全球价值链位置的攀升,政府实施的有关产业政策是主要的决定因素。并且 VPathikonda(2017)研究得出减少贸易相关部门与政府政策的差距可提高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竞争力。对于政府角色方面,FW Mayer(2018)提出国家在全球价值链建设和维护中应采用、监管和分配的三种参与类型。
......................

2 中国纺织服装业发展现状

2.1 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在世界纺织品贸易中独占鳌头
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抓住世界纺织服装贸易格局改变的契机,利用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和巨大的生产潜力,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业生产和出口,加上入世后,出口市场的扩展以及纺织配额的取消为出口提供了更加广阔的需求市场,纺织服装业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出口创汇产业。如图 2.1 所示,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总额从 2001 年的 498 亿美元增至 2015 年的 2736 亿美元,年均增长率 12.6%,占全国总出口的比重 10%以上。但受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际市场需求不振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增长放缓,2015 年甚至降为负数。


随着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在世界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的比重也在快速增长,从 2001 年 16%上升到 2015 年 41.06%,增加了 25 个百分点,与世界其他纺织服装出口大国相比,我国一直处在世界纺织服装出口的领先地位(见图 2.2),成为世界第一大纺织服装出口国。


..........................

2.2 出口主要面向发达国家,市场集中度降低
长期以来,中国纺织服装的出口市场一直以美国、日本、欧盟和香港为主,如图 2.3 所示,2015 年中国纺织服装出口排名前十的国家中,大部分都是发达国家(或地区),占据了中国出口市场的 41.92%。

纵观 2001-2015 年间(见图 2.4),在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市场中前十的国家占比均在 50%以上,市场较为集中。但随着出口市场的拓展以及 2005 年世界纺织品配额的取消,这一比重在逐年下降,从 2001 年的 71.41%降到 2006 年57.28%再到 2015 年的 52.81%,说明在传统市场之外,中国纺织服装出口的新兴市场正在逐渐崛起,市场集中度降低。市场范围的扩大有利于中国纺织服装产品提高出口针对性,通过进一步的市场细分,找到各个市场需求的差异性,实现中国纺织服装出口的多样化,但出口市场的结构变化也应引起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警惕,如一跃成为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第三大市场的越南。纺织服装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其他要素成本不断增加,使得很多发达国家将其代工工厂从中国迁移至越南等新兴发展国家,而越南自身纺织原料不足,需要从中国大量进口,这一现象也说明了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正日益受到来自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的挑战。

..........................

3 中国纺织服装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12
3.1 全球价值链地位测度方法...........................12
3.2 数据选取及处理..............................13
4 影响中国纺织服装业攀升全球价值链的因素分析................................22
4.1 相关因素的理论分析.....................22
4.1.1 经济发展水平因素.......................22
4.1.2 市场需求因素........................22
5 中国纺织服装业攀升全球价值链的路径及对策建议........................... 29
5.1 纺织服装业攀升全球价值链的路径..................29
5.1.1 由生产制造向研发设计过渡...................30
5.1.2 从低级制造转向产品销售.............31

4 影响中国纺织服装业攀升全球价值链的因素分析

4.1 相关因素的理论分析
4.1.1 经济发展水平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发展规模、速度以及质量方面的综合评价。经济发展水平因素主要通过生产要素和交易成本两个方面影响中国纺织服装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一方面,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变化均会改变纺织服装业的价值链地位:首先,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可以提供更多的社会资源和财富,此时一个行业所能够分享到的生产要素数量相比原来更多,就会促使该行业更多地关注产品质量,从而提升行业综合实力以及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其次,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必然促使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质量的提高,相应地会增加产出产品的质量以及科技含量,从而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改善国际地位。另一方面,提高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会促使该国市场化程度加深,从而降低各类交易成本。较低的交易成本不仅有利于行业控制生产成本、扩大产品出口,更有利于企业走出去,学习发达国家较为先进地生产管理方式,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

........................

5 中国纺织服装业攀升全球价值链的路径及对策建议

5.1 纺织服装业攀升全球价值链的路径

目前我国主要处在纺织服装微笑曲线的生产制造环节,在整个价值链中这一环节产生的附加价值最少,即便我国纺织服装业贸易额巨大,但获得的贸易利益仍然远低于发达国家。然而生产制造是产品形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虽然我国纺织服装业在该环节获得的贸易利益较少,但不可否认正是由于我国纺织服装业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才使该行业在改革开放后快速融入世界经济,为我国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就业做出巨大贡献。因此改善我国纺织服装业在全球价值链地位,并不能一味地要求放弃我国纺织服装业在生产制造方面已创造的优势,而应在原有优势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发展环境发掘持续生产潜力,提高我国纺织服装业生产水平,进而促进纺织服装微笑曲线整体上移,从而获得更多的产品附加值。我国政府对于纺织服装业的发展以引导为主,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中国制造2025 的背景下,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政策。纺织服装业应紧紧抓住这些机会进行相应的产业调整,如将获利微薄的贴牌加工业务进行外包,减少在这些低值生产中人力、物力消耗;借助互联网智能改进生产设备并招聘或者培训高技术人才以提高生产效率;引进外资助力设备改进等等。

生产一件纺织服装产品所获利润一般按照以下原则进行分配:百分之四十属于研发设计、百分之二十属于生产制造、百分之四十属于产品销售。发达国家拥有最少的纺织服装生产工厂,却在全球纺织服装贸易中获得最多的贸易利益,这主要得益于它们拥有纺织服装生产的核心技术和设计。如果我国纺织服装业能够从原有的生产制造角色中脱离出来,转向获利更多的研发设计环节,不仅可以改变目前我国世界纺织服装加工厂的尴尬身份,也可促使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由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解决当前人口红利减少导致的生产成本增加问题,进而提高纺织服装产品的技术含量,提升我国纺织服装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我国纺织服装业自迈出国门后引进了不少发达国家的生产技术,但随着纺织服装产业的日渐成熟以及世界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依靠技术引进已无法满足我国纺织服装生产的需要,相反可能由于引进技术落后而阻碍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