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本文研究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于BP等权威机构,通过数据的数理统计分析,发现中国与印尼煤炭进出口贸易的潜力,就继续开展中国与印尼在煤炭等能源方面的进出口贸易提供数据支持,増强研究结论的说服力与实用性。
第一章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石油、煤炭、天然气并称为世界三大常规能源,其中,煤炭最早被人类发掘和使用,相对比其他传统能源,煤炭的采掘技术、加工工艺、消费成本等都要相对较低,同时,煤炭在世界范围内分布较广且储量丰富,2015年底世界煤炭探明储量891531百万吨,拥有丰富煤炭资源的国家包括中国,美国,俄罗斯,德国,澳大利亚,印度,哈萨克斯坦,南非和印度尼西亚,煤炭资源排名前十国家合计占世界煤炭资源的比重高达91%。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开始迅猛发展,各国在工业化进程中高度依赖煤炭,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目前煤炭需求仍然非常强劲,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2015年底探明煤炭储量114500百万吨,世界排名第三,与此同时,煤炭开采规模相当于1827.0百万吨油当量,而煤炭消费量为1920.4百万吨油当量,占世界煤炭消费总量的50%,中国煤炭仍旧处于消费大于供给的不均衡状态,虽然新能源等表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清洁能源与绿色经济的发展理念高度契合,但是风电、水电、天然气、核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仅仅达到17.9%,加之,中国能源表现出“富煤、贫油、少气”的结构特点,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需要高度依赖煤炭。
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之一,煤炭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煤炭进出口贸易对于国际煤炭市场影响巨大,基于煤炭不可再生性的特点,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与消费国,发展煤炭贸易需要具备与时俱进的战略思想。值得重视的是,中国煤炭一直存在消费与生产的地域矛盾,国内煤炭资源分布“西北富、东南贫”,国内煤炭需求分布“西北小、东南大”,中国东南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仅凭东南部的煤炭储产难以满足地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中国东南部煤炭需求需要中国西北部或者海外的供给。对比国内与国际煤炭供给价格,西北与东南之间的交通以陆运为主,由于基础设施落后,陆运运输效率低,煤炭流通成本高,对于东南沿海城市而言,海运流通效率高,煤炭流通成本低,选择海外进口煤炭资源更加合适。
.....................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二)国外研究现状
能源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不仅是财富的象征,在某种程度和意义上更是权力的象征,世界各国都在进行能源治理,以求缓解甚至是摆脱能源危机。能源稀缺性与不可再生性已经在各国博弈中引发战争冲突,能源问题正朝着复杂且敏感的国际关系问题演变。各国都在加强对能源治理问题的重视,许多科学家对能源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能源问题涉及资源储量、资金技术、外交手段、地缘位置、政治互信等,现有研宄集中在能源政治、能源安全、能源博弈、能源安全、能源治理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有深度的研究成果。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2005)在《全球能源大棋局》中深入论述了美、俄、日、韩、印等国家的能源战略,结合世界能源格局、国际外交关系、跨过石油企业、运输交通安全等,指出短期内全球不会面临能源短缺问题,能源供给充足并不是单纯的由资源储量决定,而是由技术、价格、环保等因素影响。全球能源消费虽然持续增加,但是经济发展放缓,能源消费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受限于成本和技术,新能源还不能取代传统能源,导致世界各国仍旧面临能源供应紧张的问题。解决能源供应问题,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发展新能源,加快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投入,推动世界能源多元化发展。
.....................
第二章中印煤炭资源概况及可行性分析
一、中国煤炭资源概况
(一)中国煤炭资源储量概况
据中国国土资源部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5年年底,中国煤炭查明储量15663.1亿吨,相对于2010年年底中国煤炭查明储量113408.3亿吨,增长16.8%,中国煤炭探明储量已经实现七年连续增长,具体见下图2-1。中国的煤炭储量现在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并居世界第三名根据资源潜力评价结果,中国对于重要矿产资源的探明度仅为30.3%,其中,煤炭储量预测3.88亿万吨,煤炭资源探明度仅为29.6%,煤炭资源潜力巨大。中国现有亿吨级煤矿13个,它们分别是祌东基地,黄花基地,陕北基地、晋中基地、晋东基地、蒙东基地、两淮基地、鲁西基地、晋北基地、云贵基地、其中,陕西、山西、内蒙煤炭总量占中国煤炭总量超过50%,煤炭资源分布体现出“西多东少,北多南少”。“北起烟台市,南至南宁市”为分界线尤为明显,对于东南沿海城市而言,煤炭资源极度缺乏,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东南沿海城市经济发展对煤炭需求大,面临煤炭资源紧缺的问题。
......................
(二)中国煤炭生产消费概况
中国虽然是世界第一的煤炭生产国,2015年中国煤炭生产总量1827.0百万吨油当量,可是,同样也是世界第一大煤炭消费国,2015年煤炭消费总量1920.4百万吨油当量,煤炭自给率95.14%,中国煤炭资源始终处于不能自给自足的状态,具体见下表2-2。
通过上表可以发现,中国煤炭生产量虽然小于消费量,但是煤炭自给自足程度较高,2009年开始煤炭自给率一直处于90%以上。同时,自2013年以来,中国的煤炭生产和消费量已经下降。
....................
第三章中国进口印尼煤炭资源现状和存在的问题.............25
一、中国进口印尼煤炭资源现状分析...............25
(一)印尼煤炭储量,煤质............25
(二)中国进口印尼煤炭的情况............25
第四章中国进口印尼煤炭资源的潜力分析...........28
一、供给侧改革对中国进口印尼煤炭的影响..............28
(一)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内涵..............28
(二)煤炭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原由..........29
第五章结论与政策建议............36
一、研究结论................36
二、政策建议.............36
第四章中国进口印尼煤炭的潜力分析
一、供给侧改革对中国进口印尼煤炭的影响
目前的问题是“煤炭供应的理解是什么”,“为什么提出了供应方改革?”“副业改革的内容是什么?”煤炭企业推进供给侧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非常了解和切实贯彻煤炭供给侧改革,2015年1月初,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实质性提案,并将其作为“十三五”期间的实践,“去产能,去库存”这一主要战略步骤是“发展理想中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重要政策。
(一)供给侧改革的主体内涵
1.供给侧。供给侧,简单的讲就是供应方。经济增长的障碍是由于社会和经济供求之间缺乏平衡,除了有条件的需求和自由需求之外,也是经济增长的障碍,最基本的是供求关系,社会经济之间的对应关系而市场交易是供需双方的基础。
2.供给侧改革的提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十三五”的计划。会议还讨论了供应方面的改革,如去库存,去杠杆,淘汰能力,降低成本和捷径等,宏观经济管理的核心是会议上的供给侧改革,李克强总理强调:“发展新势力,扩大内需”。
3.供给侧改革。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和技术是生产要素的组合,所有生产过程都是与生产要素相关的供给侧改革的一部分。如果没有供给需求,供给侧就存在效率低,水平低,要素配置低的问题生产质量的“不相容性”。由于产品和服务的社会化数量,实现供需同步增长和协作,解决供应方改革配置中供应方改革的低效率和质量问题,解释了如何生产高质量产品所需的结构优化和技术改进以及管理创新。
......................
第五章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全球煤炭供需情况可能影响国际煤价。从煤炭的供给方面来看,全球经济放缓导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煤炭供应格局的变化是由于其他国家的需求大幅下降所致。由于煤炭需求减少,全球主要煤炭供应国必须寻求新的市场,这样,亚洲最近成为煤炭供应商的焦点,导致世界煤炭供应超过需求。中国是煤炭最大的生产和消费国,而印度尼西亚是作为最大的煤炭出口的国家,两个相邻国家的地理位置,印度尼西亚在进口煤炭方面具有价格优势的原因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及对国内合作的需求,包括印尼煤炭资源禀赋优良、煤炭价格成本低廉、海运运输成本较低等原因。此外,人民币不断升值,国内煤炭需求上升,煤炭供给产能有限,加上煤炭资源和消费需求呈现地域矛盾,选择进口煤炭更具有优势。通过分析中国与印尼煤炭贸易的现状,基于能源合作理论,对比分析两国在煤炭贸易中的优劣势,论述两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治理的内在需求,提出相互依赖模式的煤炭贸易方式,进一步立足未来能源发展前景,这证明了两国未来能源合作的方向是好的。在中印能源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中国与印尼能源合作的未来将有较大发展,并且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略)
中国进口印尼煤炭资源的国际贸易问题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国际贸易文章
- 中国纺织服裝业攀升全球价值链高端之国际贸
- 国际贸易视角下中国对外承包工程的区位分布
- 国际贸易视角下中国对俄罗斯直接投资问题与
- “一带一盟”对接下中俄建立FTA的经济效应
- 俄出口增长方式之国际贸易问题研究
- 俄罗斯能源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之国际
- 营销投入对我国乳制品生产企业的福利效应之
- 基础设施、优惠安排与国际贸易研究--基于“
- 国际贸易对中国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
- 对华反补贴被诉要件分析及国际贸易破坏效应
-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西班牙国际贸易合
-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研究--基于“
- 河南省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
- 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国际贸易因素分析
- 产品空间结构影响“中等收入陷阱”跨越的机
- 区域创新绩效对出口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