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高势头的增长率,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逐渐成为外商投资的沃土,到 2017 年我国已经连续 26 年成为利用外资额最多的发展中国家。FDI 的流入在促进行业发展的同时,也提升了居民收入水平。2003 年我国平均工资最低的行业为农林牧渔业(6884 元),最高的行业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33612 元);到 2016 年,最低行业依旧是农林牧渔业(31947 元),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仍保持最高的工资水平(122478 元)。但从数据显示来看,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伴随着行业收入差距呈现不断扩大。学者鲁晓东(2007)、朱倩(2011)、范爱军(2010)等的研究表明 FDI 是扩大行业收入差距的因素之一。但针对具体省份的研究成果显示,FDI 对不同省份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徐占东、张永鑫(2012)就辽宁省与钟晓君、刘德学(2013)就广东省进行研究时均得出 FDI扩大行业收入差距的结论,而邹佳(2011)等在对江苏、浙江的研究却显示 FDI 缩小了行业收入差距。
在行业收入方面,
2003 年山西省最高行业平均工资较最低行业工资多 11775 万元,2016 年为 47053 万元,行业收入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FDI 在带动山西省经济发展的同时,是否对山西省行业收入差距产生影响,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是通过什么机制产生的影响?这些问题的研究对山西省在经济发展中,处理好发展与利用外资的关系,并将行业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FDI 与收入差距关系问题的研究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学者们对这一问题的探究也从不同性质的国家间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开始转向行业收入差距,一些学者的研究开始转向企业层面,但是目前大部分学者在行业角度的研究主要是从国家的角度或东部经济较发达的区域考虑,缺乏针对中西部省份的独立研究。本文针对山西省的研究有助于补充和完善在地域层面的分析论证。
.......................
1.2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自 1966 年库兹涅茨(Kuznets,S)开展关于 FDI 与收入差距的关系的研究开始,这个问题在国际社会已经有了半个世纪,经济学者们对二者间关系的研究逐步深化。当前已经基本形成三种学术界广泛认同的理论,并且近年来主要集中在 FDI 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和传导机制两个方面。
1.2.1 FDI 对收入差距的影响
关于 FDI 与收入差距关系的研究较早开始于国家层面上,学者们指出 FDI 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根据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而有所差别。Aitken,Harrison 和 Lipsey(1996)在对委内瑞拉、美国、墨西哥进行研究中发现:FDI 使得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委、墨收入差距拉大,但美国差距却缩小。此外,Figini 和 Gorg(2011)、Chintrakam(2012)、Kevin Sylwester(2005)、Christian Lessmann(2012)分别基于全球 100 多个国家、美国、29 个发展中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 55 个国家均对这一问题进行过深入的研究。
随着研究视角的不断开拓,学者们提出 FDI 对收入的影响存在地区的异质性,FDI 的流入可能对地区间收入差距产生影响。库兹涅茨(1966)提出“倒 U 曲线”,指出资本的增加将会带来经济的增长、收入水平的提升、行业与区域间收入差距的扩大,但随着资本的不断增加,收入差距将逐渐减小,收入分配趋于均等化,呈现“倒 U 曲线”。顾满中(2015)在对我国 FDI 与收入差距关系的研究中发现了“倒U 型”的变化趋势,验证了库兹涅茨现代化假说在我国的存在。孙楚仁等(2008),宣烨、赵曙东(2005),徐岚等(2011)分别以我国东中西部、江苏省、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对象均得出外资对地区收入差距具有正的影响。王恬、兰宜生(2008),曲兆鹏、范言慧(2012)却指出 FDI 对我国地区内的收入差距并没有直接的影响。PChintrakarn(2012) 等人在对美国 48 个州进行分析时也指出,FDI 对于地区收入差异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异质性。
....................
第 2 章 山西省 FDI 与行业收入差距的现状分析
2.1 山西省利用 FDI 现状
2.1.1 FDI 规模不断扩大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山西作为多山的内陆省份,交通不便,加之以煤炭及相关产业为主要经济支撑,产业结构单一,使得在经济发展的前期 FDI 的利用率较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府的不断重视,除 2008 年金融危机造成其后几年外商直接投资数量减少,总体上山西省利用外资的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在 2009 年山西省积极响应国家资源整合的号召,山西省资源利用效率得以提升,以及简化 FDI 的审核手续,为其进入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同时近几年国家不断深化开放的力度,提供更加优惠的外资政策,使得近年来山西省外资流入量不断增加。
由图 2.1 可以看出,在 2004 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入量减少的背景下,山西省利用 FDI 有所下降,从 2005 年到 2007 年由于政府对吸引外资政策的推广,FDI 保持较高速的发展,增速分别为 205.02%、71.53%、184.50%,为改革开放以来山西FDI 利用增长最快的阶段。2008-2009 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FDI 利用额大幅下滑,在 2010 年、2011 年受经济危机刺激政策下有了一个较快的增长,2012 年在国家利用外资额整体下降的背景下山西省出现新低,2013 年及以后受政府政策的影响一路向好且较稳定,有理由相信未来也将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
2.2 山西省行业收入现状分析
行业收入是劳动者选择就业的重要参考内容,一直是国民比较关注的部分,自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起,行业收入因劳动者素质、行业特殊性等方面的差异逐渐产生差距,在改革开放后,外资引入、对外贸易、新科技的研发使用、国家政策调整等,使得山西省行业收入差距在新世纪呈现出新特点。
当前,由于收入具有广泛性和隐蔽性,无法在年鉴与其他数据库中进行准确的查找或计算得出,本文借鉴现今普遍采用的做法——通过工资来替代收入,且整体来说居民的工资占据收入的绝大比重,能较好的反映居民的收入状况,因此,本文中的收入状况均是基于工资的基础上进行的描述。同时,由于在 2003 年国家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进行了重新界定,因此对行业的相关数据的描述均是在 2003 年及以后的年份进行的。
2.2.1 整体收入水平稳步上涨
2004 年以来,山西省行业平均工资呈稳步增长的状态(图 2.4),从 2004 年的12943 元到 2007 年超过 20000 元,3 年间翻了近一番,再到 2015 年,行业平均工资为 51803 元,短短的 11 年,行业平均工资成为了 2004 年的四倍,翻了两番,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同时,山西省行业职工工资从增长率一直保持 5%以上的水平,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即使在金融危机时期,增长率略有下降,仍能在 10%以上的增速。
........................
第 3 章 FDI 对行业收入差距影响的传导机制............................ 22
3.1 技术进步和资本要素对收入差距的影响........................22
3.2 技术溢出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22
第 4 章 山西省 FDI 对行业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 27
4.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27
4.1.1 模型设定...........................27
4.1.2 变量的选取............................28
第 5 章 优化 FDI 缩小行业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37
5.1 加大引资力度,改善营商环境...................37
5.1.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37
5.1.2 进一步落实外商投资优惠政策..............37
第 5 章 优化 FDI 缩小行业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5.1 加大引资力度,改善营商环境
鉴于 FDI 有利于提升行业整体收入水平、改善从业人员的收入状况,应该坚定不移的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结合当前的发展状况,山西省利用外资尚有很大的发展和提升空间。
5.1.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山西省作为中部省份,多山的地形影响交通的发展,基础设施不完善,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外资的进入。改善投资环境首先要从加强电力、交通、通信等方面的建设展开。山西省是国家重要能源基地,但当前电力的获取主要是煤气发电,对环境污染较严重,当前山西省应改革电力体制,一方面通过改建推广发电机组提高传统煤炭发电的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大量小型发电产的环境污染程度;另一反面,利用山西丰富的煤层气资源,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风力发电,鼓励农村建设沼泽工程。在提供电力动能的同时为引资融资提供良好清洁的环境。在交通方面,加大对高速列车、优质公路的建设,同时对于路域环境加大整改,尤其传统的煤炭运输路线建设干净整洁的道路环境。另外,建设交通网络,实现空港现代化,减少交通的时间、空间成本。在通信领域,加快“宽带山西”和“数字山西”建设,深入推进山西省信息化与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
..........................
结论和展望
1、结论
山西省在开放中利用 FDI 的规模不断扩大,探讨其发展过程中的 FDI 对于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有利于提升行业收入水平、缩小行业收入差距,促进山西省经济平稳运行,提高居民的福利水平。关于山西省 FDI 对收入的具体影响,具体的研究思路和结论如下:
(1)基于山西省利用 FDI 实际并用永续盘存法计算出 FDI 存量,通过简单的对 FDI 存量与行业收入泰尔指数进行折线图绘制,预测山西省 FDI 流入与行业间收入差距扩大是正相关关系。
(2)从 FDI 对行业收入影响机制进行分析,其主要是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和工资溢出效应得以实现。一方面,FDI 通过示范-模仿、培训、人才资本流动、关联、竞争等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进而提高从业人员工作效率,提升工资水平,同时由于受垄断等因素的影响,其技术溢出在行业间存在差异进而加剧了行业间收入的不平等;另一方面,FDI 流入加剧了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供需矛盾、使得行业的整体收入水平得以提升,熟练劳动力收入提高,非熟练劳动力的收入不变或下降,这使得熟练劳动力密集行业与非熟练劳动力密集行业的收入差距较大。
(3)根据 FDI 利用额将行业划分为 FDI 密集行业和非 FDI 密集行业,运用泰尔指数分解计算两组数据对行业收入差距的贡献率,测得组间差距贡献率总体变大,FDI 密集与非密集行业收入差距较大。另外,得出 FDI 密集行业对整体差距的贡献度最大,加之数据的限制性,因此在文章分析中剔除了关于非 FDI 密集行业对收入差距影响,只就 FDI 密集行业对其关于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
(4)关于 FDI 对行业收入影响的具体方向、程度,通过对面板数据进行固定效应回归得出具体的结论:FDI 的流入提高了行业的收入水平,平均约能提升 0.16%;同时,资本存量、全要素生产率、人均 GDP 均对提升山西省行业收入有积极作用,而以国企从业人员比重代表的制度因素不利于其整体水平的提升。在对分行业进行回归时,发现 FDI 对大部分行业的影响为正值,批发和零售业的影响为负,而制造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影响不显著。FDI 对分行业影响的方向、系数的差异在持续影响下,加之行业间 FDI 利用额的差距加剧了行业间收入的差距。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