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作为一种国际经济现象,对外直接投资产生于 20 世纪初,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对外直接投资借助跨国公司的形式在全球范围内扩张,有力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增长。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开展 OFDI 的时间较晚,2002 年,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开始大力推行“走出去”战略,同年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将“走出去”战略升级为“国家战略”。支持和鼓励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培养有实力的跨国企业,自此之后我国的 OFDI 迅速发展。尤其是自 2003 年以来,我国 OFDI 投资流量由 2003 年的 28.5 亿美元增长到 2016 年的 1961.5 亿美元,在 2016 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出量的占比首次超过 10%,达到 13.5%,其中在 2014 年,我国的 OFDI 达到 1231.2 亿美元,首次超过当年的实际利用外资额(1197.05 亿美元),使我国成为资本的净输出国。近15 来,我国 OFDI 的迅猛发展,培养了一批极具国际竞争实力的国内跨国公司,而且还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自身,这些公司企业敢于跨出国门,主动开展对外投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生产分工,并勇于同大型跨国公司进行国际竞争。
现代城镇化的发展始于 18 世纪后期的工业革命,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发展历程。进入 21 世纪以来,世界城镇化快速发展,2008 年,世界城镇化水平首次跨越 50%,发展到 2016 年,世界城镇化水平又提高到了 54.30%。随着世界各国的城市的发展,城镇化水平越来越高,同时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也在迅速增长,在全球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如何帮助和促进中国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活动,进行有效的区域定位,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因此,本文将所有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目的国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东道国城镇化水平对我国企业 OFDI 区位选择的影响。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相关概念界定
城镇化是复杂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与结果,这表明了度量城镇化水平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目前,在学术界关于测度城镇化水平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即单一指标法以及复合指标法。王新娜(2010)通过实证检验证明了分别采用单一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测量城镇化水平的评价标准是一致的,而且评价结果的一致性也十分高。
本文研究城镇化对 OFDI 的影响,主要是从城镇化发展带来的人口转移效应进行分析的,而这一效应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在发展中国家主要表现为对就业和消费的需求,而在发达国家则表现在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上,由于存在这些不同的影响,因此我国 OFDI 的区位选择在不同经济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国家的分布也存在差异,此外,由于世界各国城镇化水平巨大差异性的客观存在,导致在我国 OFDI 行业进入时也会有差别。因而本文所论述的城镇化水平就是用单一指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衡量的,而且这一标准同世界银行数据库中统计的世界各国城镇化水平的标准吻合
世界范围内的 OFDI 活动首先是从发达国家开始的,因此对 OFDI 区位选择的研究也是始于发达国家。Hymer 和 Kinderburg 的“垄断优势理论”认为跨国公司开展 OFDI 时的区位选择是由市场的不完全性和自身的垄断优势来决定的。Buckley 和 Casson 的“内部化成本理论”认为跨国公司在开展海外投资时,会出于降低经营成本的考虑,从而将 OFDI 区位选择在公司内部化成本低于市场成本的地区。Vernon 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则认为企业 OFDI 的区位应当依据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来选择,在产品所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应的企业 OFDI区位选择也是不同的。英国学者 Dunning 提出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跨国公司开展OFDI需满足三个优势条件,其中就强调了区位优势对于跨国公司 OFDI的重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企业的 OFDI 应当根据区位优势来选择投资区位。
.......................
第 2 章 中国 OFDI 区位选择现状
2.1 中国 OFDI 概述
自 2003 年以来,中国的 OFDI 迅猛増长,投资流量在 2003 年时仅有 28.5亿美元,到了 2015 年,中国 OFDI 流量达到了 1456.7 亿美元,首次超过当年的利用外资额(1356 亿美元),实现了资本净输出。2016 年,在全球外商直接投资流出量较 2015 年下降 2%的背景下,中国的 OFDI 流量比 2015 年增长了 34.7%,创下 1961.5 亿美元的历史新高,相比 2003 年増加了大约 68 倍(如图 2.1 所示)。
从洲际选择来看,中国 OFDI 在全球各大洲均有分布(见表 2.1),其中有66.4%,共 1302.7 亿美元的 OFDI 流入亚洲地区,远高于其他五大洲的流量之和。排在第二位的是拉丁美洲,2016 年 OFDI 流量为 272.3 亿美元,占中国 OFDI 总流量的 13.9%。中国 OFDI 流量的第三选择是北美洲1,2016 年流量为 203.5 亿美元。
中国 OFDI 的存量方面也存在着同样的现象,截止至 2016 年,中国 OFDI存量总额为 13573.9 亿美元,相较于 2003 年末存量,增长了约 40 倍,在世界各国 OFDI 存量的排名由第 25 位上升至第 6 位。
.....................
2.2 不同行业 OFDI 的区位选择
2016 年,中国的 OFDI 流量涵盖了国民经济的 18 个行业,其中有 6 个行业领域的 OFDI 流量超过百亿美元,这六个行业的总流量达到了 1645.6 亿美元,占全年总投资流量的比重高达 83.8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 657.8 亿美元的流量保持第一位,占当年流量总额的 33.5%,其中有 485.06 亿美元流向了中国香港,占该行业 2016 年总流量的比重高达了 73.74%。制造业则是首次上升至第二,流量额为 290.5 亿美元,所占比重为 14.8%,同样有 36.82%的流量流入了香港,同时,对欧盟和美国等发达地区的投资比例也分别达到了 20.64%和 12.58%。此外,在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和金融业中,流入香港的投资量的比重都超过了六成,而对于信息技术服务性行业来说,流入香港和欧盟地区的比例基本持平,分别为27.65%和 26.42%(如表 2.2 所示)
表 2.2 2016 年中国 OFDI 流量超百亿美元的行业在各地区分布(单位:亿美元)
........................
第 3 章 城镇化水平对 OFDI 区位选择的影响机制 ............... 18
3.1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对 OFDI 的影响机制 .................. 18
3.2 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对 OFDI 的影响机制 ................. 19
第 4 章 东道国城镇化水平影响 OFDI 区位选择的实证分析 ................. 22
4.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22
4.1.1 模型设定...................... 22
4.1.2 变量选取......................... 23
第 5 章 城镇化视角下中国 OFDI 区位选择的对策建议 ................... 35
5.1 OFDI 应当倾向于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国家 .............. 35
5.2 继续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 OFDI ................ 35
第 5 章 城镇化视角下中国 OFDI 区位选择的对策建议
5.1 OFDI 应当倾向于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国家
通过本文第 3 章关于城镇化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传导机制分析,以及第 4章实证检验了这一影响,本文认为中国企业在开展 OFDI 活动时应当将更多的投资倾向于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从全世界的城镇化发展来看,诸如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智利等拉美国家和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阿联酋等西亚地区国家的城镇化发展起步较晚,但当前的城镇化率较高,发展速度较慢,属于典型的“过度城镇化”(陈明星,2009),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而对于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以及部分非洲国家,如南非、乌干达等国,这些国家的城镇化起步晚,发展速度快,对于基建的需求也十分巨大,因此中国的 OFDI 要充分利用这些国家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或发展不均衡的时期所带来的人口转移效应和基建投资的机会,要积极发挥中国在能源基建以及相关领域的领先优势,积极开展对外工程承包,这也可以带动中国相关产业的 OFDI,促进中国的产业转型与升级。
综上,中国的 OFDI 应当合理调整空间布局,继续巩固和扩大对亚洲和拉美地区等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同时进一步增强对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投资。
........................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本文从东道国城镇化水平的研究视角出发,在梳理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从行业、东道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三个角度介绍中国 OFDI 区位选择的分布现状,又分别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两个方面分析城镇化水平对中国开展 OFDI活动的影响传导机制,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其城镇化水平较低,但发展速度快,带来的人口转移效应带动了对就业和消费的需求,同时产生了对能源基建和公共服务的需求,而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城镇化趋于稳定,但得益于优良的城镇环境以及城镇化发展能大力吸引优秀人才,均正向吸引中国 OFDI 的流入,并通过实证验证东道国城镇化水平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的关系,得到了以下研究结论:
(1)东道国的城镇化发展水平正向影响着中国对其直接投资,通过本文对全球 146 个国家和地区的研究发现,东道国的城镇化水平越高,越能吸引中国企业对其开展投资。进一步分组检验后发现,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均会正向吸引中国 OFDI。在本文第 2 章中提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布的地区和行业十分广泛,中国可以进一步扩大投资,同时在投资时能将东道国的城镇化水平纳入考虑中。城镇化的发展不一定与经济发展相同步,多数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镇化率较高,如英国(82.835%)1、美国(81.788%)、德国(75.51%)等,同时也有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如阿根廷(91.893%)、墨西哥(79.517%)、伊朗(73.879)等拉美和西亚地区的国家,因此中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时也需要制定合适的发展规划,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模式和行业进行投资。
(2)中国和东道国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具有正向的作用。这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表现也是一致的。一方面,东道国的经济规模越大,越能吸引中国对其投资,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经济规模就越大,人均生产总值、消费能力就越强,对于中国资本就越具有吸引力。另一方面,一个国家的GDP 是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潜力的集中体现,只有当资本和技术累积到一定水平的时候,投资国的企业才能拥有所有权优势,在邓宁的 OLI 理论中,这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前提。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