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国际贸易论文,该专业论文主要研究国际货物贸易、国际服务贸易、跨国公司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国际 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是对国际贸易工作的阐述及总结。今天该网为大家推荐一篇国际贸易范文,供大家参考。
国际贸易论文2018年经典推荐一: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视角下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布局合理的产业结构,当前我国正在集中力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经济结构的调整主要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来实现。产业融合作为一种逐渐兴起的发展模式,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各行业发展规模扩大和经济增长,尤其是其中的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相互融合,在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方面发挥了重要的驱动作用。随着服务业在全球范围内地位的提升,过去以商品贸易为核心的产业竞争逐渐转向人才、科技和知识服务的竞争。服务业中的人力资本、技术、知识等要素在地区和行业之间自由流动,产业原本明确的界限被打破,行业之间出现了一种“去边界化”的融合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制造业的专业化分工和市场需求加深了与传统的服务业之间的联系和融合。经济发展依赖的是地区间的相互协作,实际上就是产业间的综合协作,一方面制造企业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将服务要素融入其中,逐渐摆脱了过去单一的制造模式,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开始多元化发展,形成了诸如以服务为导向的发展模式。例如,零售业由传统的单一销售模式到现在的超市、大型商场、购物中心以及网络购物,已经脱离了原有的经营范围,不仅开始销售产品,还生产和制造自有品牌产品,以及提供更具特色的服务,这是不同行业融合的结果。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融合的大趋势下,产业间的边界模糊和规制放松使得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不可避免的出现产业链上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对当前安徽省的产业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在中央和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安徽省抓住机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服务业,虽然进步比较明显,但是和发达地区相比产业结构仍不够合理,第三产业发展还是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安徽省的产业发展模式以制造业为主,服务业为辅,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依存于制造业,而持续扩大规模的制造业同时也离不开服务业的支持和辅助。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时期,结合安徽省的劳动力成本和地理位置优势发展制造业,抓住承接产业转移的机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两者融合,从而对产业结构升级形成促进和支撑,对安徽省的经济和产业发展具有童要意义。而从融合的视角对安徽省的产业结构升级提出建设性意见,不仅有助于安徽省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同时也为其他省市的发展提供参考和示范。
第二节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从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的视角,探讨如何通过促进融合来实现安徽省产业结构的转型优化。研究内容分为三部分,首先,在分析了当前安徽省当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和制造业发展水平后,对二者的整体融合水平和分行业融合水平进行度量;其次理论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的动力机制以及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最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用计量方法证明融合的发生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研究内容具体分为五个章节:
第一章首先描述了当前产业发展的背景和趋势,说明融合发展对安徽省经济变革和结构优化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指出文章的写作目的,并对论文的研究目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介绍,旨在为当前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下的产业融合和调整产业结构提出一些作者的建议。
第二章首先对本文涉及到的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进行介绍,紧接着对国内外学者在产业融合、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关系以及融合与产业升级的研究三个方面作出总结,可以发现当前国内外关于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的研究文献并不多,将其与产业结构升级联系到一起,综合研究融合对产业结构作用的文献更是少之以少。
第三章立足于安徽省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发展现状,在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以及制造业的整体和分行业发展状况后,然后对安徽省三次产业增加值与地区生产总值作出对比,再对安徽省三次产业内部发展状况具体分析,最后利用安徽省的投入产出表对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整体融合度和分行业融合度进行度量,指出当前安徽省产业总体融合水平偏低,从行业来看,技术密集型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水平较低,传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水平较高。当前安徽省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第二产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过高,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较缓慢。
第四章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首先从产业融合的动因和作用机制两方面作出描述,接着运用数理模型对上述分析进行量化处理,再对前文测算的融合度与产业结构升级指标作出相关性分析,最后通过计量方法对定性分析的结论加以论证,指出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可以通过技术和产品融合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进步和产业机构升级。
第五章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对全文的主要结论进行总结,指出当前安徽省在产业融合发展以及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说明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是调整产业结构和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在此基础上结合现阶段安徽省产业结构、生产性服务业以及制造业的发展特点和相关理论,从产业融合的角度对安徽省的产业结构升级给出建议。
第二章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第一节相关概念及特征
一、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和特征
生产性服务业包括的行业众多,特征明显,涉及内容也较为广泛,随着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提高,以及成为产业融合的主要推动力量。关于生产性服务业内涵的研究,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意见。最先指出在市场化的过程中,为了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从企业内部脱离出的具有中间投入特性的服务,后来的学者通过进一步完善后,广为认知的一点便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程度高,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在企业的生产制造和销售等过程中作为中间投入参与到经济活动当中,通过技术和知识在产业内部的传递和共享,促进产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
生产性服务业的特征明显,知识、技术和服务等要素均是无形的产品,通过在产业链中的流通和运用为各个部门提供技术创新和服务支持。作为中间投入而不是提供最终需求的特性,通过与其他行业之间的较强关联,在渗透融合到各个部门发展中之后,创造更多的价值和服务。按照国内大多数学者的划分,文中将生产性服务业分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服务业,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业。依据上述指标对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产业融合进行统计测算。
二、制造业的概念及特征
制造业是基于产品销售的目的,制造型企业所从事的机械与设备的生产、设计、制造等活动,在这一过程,根据制造活动所涉及到的要素的表现形态不同,对于不是一系列生产流程的制造活动表述为离散制造业,反之在生产和制造过程中还存在流程制造业。在下文的研究中关于制造业所包含的行业,作者根据安徽省投入产出表中的分类进行统计和计算,主要有农副食品加工业、设备制造业、金属冶炼业等31类。
作为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在社会工业化进程中,一国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可以从制造业的发展水平中得以体现。一般在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区域,制造企业形成聚集发展更快,可以有效解决当地劳动力剩余,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制造业涉及的门类和范围很广,行业的前后关联性较强,而产业关联性可以更好的带动制造业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制造业同时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发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经济系统中的整体就业率和生产效率,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在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浪潮下,产业竞争力的提到带动了综合国力的上升,我国正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第二节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价值链理论
波特指出企业内外增值涉及到的活动实际上是一个拥有多个环节的价值链的活动,不同的企业在价值链上参与的环节不同,通过在特定的一个或多个节点上形成产品优势创造更高的价值,从而提高自己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企业的优势一方面可以通过对涉及到的市场范围进行调整来获得,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协调企业在价值链中带来的效益来获得。制造企业通过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实现服务增值和价值创造,而服务要素通过嵌入到价值链的各个环节降低了制造企业的生产成本和运营费用,在这二过程中根据制造企业所处价值链环节以及对服务要素的占有程度,原本相对独立的产业基于自身价值的实现和规模扩大的需求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融合。
二、国际分工理论
国际分工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它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亚当斯密在分工和自由贸易理论中指出,分工可以促使资本和劳动要素跨界流动,提高劳动力的生产效率,不同的人才适用不同的工作通形成良好的生产条件和环境,国家的资源得以最大化利用。李嘉图又进一步完善了国际分工理论,他指出生产力水平、市场规模、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了国际分工,各个国家所拥有的产业优势是不同的,一国应该专注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按照合理配置劳动力的原则,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形成国际分工。
第三章安徽省产业融合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现状........17
第一节安徽省生产性服务和制造业发展现状........17
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17
第四章产业融合发展对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30
第一节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的动力机制.......30
第五章结论和政策建议........39
第一节主要结论.........39
第四章产业融合发展对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近年来安徽省产业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作用下得到了速发展,产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随之出现了一种新的产业模式,即产业融合。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两大主导产业,£经济服务化的背景下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产业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生产性服务业贯穿于企业生产的各个阶段,制造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结合现有理论和安徽省发展现状,本章试图从作用机制和实证检验两方面研究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对安徽省产业结构的影响。
第一节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一、基于国际分工和交易成本理论的融合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等多种因素的驱动下,产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日益深化,逐渐由产品层面深入到制造层面,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增值环节,进而扩散到各个国家与不同的区域,通过国际贸易的形式将各种环节连在一起。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分工和经济增长之间具有相互作用,劳动力分工在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和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了企业的制造和销售等方面的成本,带动了企业的专业化制造水平。而制造企业在扩大自身规模的过程中为了降低成本,更好的进行专业化生产,会出现把部分企业活动外包的情况,在这一过程中便会出现产业的融合趋势。安徽省是制造业大省,面对制造业生产方式的不断增加,内部专业化分工程度需要进一步提高,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对服务业行的需求增加。基于对自身成本和交易效率的考虑,在发展过程中制造业会选择从外部获得服务的提供,主要体现服务外包这一形式上。因为更为专业的服务活动提高了制造业的工作质量,在使用最小成本的同时加快了工作速度。同时,制造业推进对服务分工的需求,在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过程中提高了两个产业的融合水平。
第五章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一节主要结论
本文分析了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现状后,通过投入产出表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状况,用融合度来反映经济发展中的产业融合水平,在综合了相关研究文献和理论的基础上,并建立数学模型研究融合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性,得出如下结论:
一、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整体融合水平上升,分行业融合水平有差异
通过投入产出表分析了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趋势后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整体融合趋势是上升的,制造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现代的系统和技术,同时制造业对服务业的需求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朝更高级转此。随着安徽省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在加大,制造业利用服务的程度也在不断提从生产性服务业分行业与制造业的融合水平来看,传统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程度较深,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和交通运输及仓储邮政业的融合度排名前两位,新兴的服务业如科学技术和商务服务业,虽然融合水有所上升,但是,和传统服务业相比,融合水平较低。2014年通过对我省180家制造业企业物流运行状况进行调查,数据显示,62.8%的企业已采用物流外包模式,但是服务标准和信息水平等发展体制的不健全使得企业物流信息化程度低,而且成本偏高,而这已经成为制约安徽制造业企业和物流企业转型升级的短板。从制造业分行业融合水平来看,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较好的主要是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如纺织业、食品制造加工业以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而对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如金属冶炼加工业等,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水平较低,这和安徽省当前技术发展水平较低不无关系,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水平还不能完全匹配制造业的发展速度,影响了整体的产业结构升级。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论文2018年经典推荐二:乳制品安全事件对我国乳制品进口贸易的影响
第一章引言
第一节选题背景和意义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的安全问题与全人类的生活、生存和延续有着密切的关系,已经成为人类发展最重要的课题之一。从19世纪80年代起,我国就曾发生过面粉漂白剂、假酒中毒等食品安全事件。进入20世纪后,我国又先后发生了假鸡蛋、敌敌畏火腿、苏丹红鸭蛋、注水肉、双汇火腿瘦肉精、染色馒头和地沟油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使得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近年来,在发生的多起食品安全事件中,乳制品的安全问题最为严峻。
乳制品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其他矿物质,而且其包含的乳糖、脂肪易于溶解,极易为人体吸收,消化率高达98%。不仅能在人类婴、幼儿时期提供人体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同时也是老年人、病人的保健品和成年人的营养食品,所以乳制品己经成为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食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特别是对食品的安全性和保健性越来越关注,乳制品特殊的营养价值也被越来越多的宣传、了解和接受,人们对乳制品的消费意识有了很大的进步。改革开放以后,政府也意识到乳制品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开始重视乳业的发展,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乳业发展的政策,使得我国乳制品的产量逐年攀升,城乡居民的乳类消费也进一步扩大。例如2000年11月,政府启动了“学生饮用奶计划”。目前,该计划已在全国179个城市和地区推广并实施,覆盖学校1万多所,日供奶量己达到470万份,这不仅改善了我国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保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乳类消费人群,而且拉动了乳类消费,极大地促进了乳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前提下,在国内外消费者对乳制品的质量安全极为关注的背景下,乳制品安全事件怎样影响我国乳制品进口状态,其影响究竟有多大,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以尽量避免国内乳业受到损害。因此,通过分析研究乳制品安全事件对的影响既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食品安全事件对我国乳制品贸易的影响机制和具体影响结果,也可以从贸易角度说明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为我国乳业的发展提出建议,提高我国乳制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乳制品贸易的健康发展。
第二节相关概念和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是一项基本的公共卫生问题,指在食品供给基本满足人们需要的基础上,强调食品的绿色环保、健康安全和舒适感。早在1984年,WHO(世界卫生组织)就在《食品安全在卫生和发展中的作用》中将食品安全解释为“是生产、加工、储存、分配和制作水平过程中确保食品安全可靠、有益于健康并适合人们消费的种种必须条件和措施”。之后在1996年通过的《加强国家级食品安全计划指南》中定义成“对食品按其原订用途进行制作和(或)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受害的一种担保”。到年,在《保障食品的安全和质量——强化国家食品控制体系指南》中,FA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WHO再次完善了食品安全的概念,指出食品安全涉及那些可能使食品对消费者健康构成危害的所有因素,这些危害因素是毫无商量余地必须消除的,食品安全具有不可协商性,其关注的重点是接受食品的消费者的健康问题。因此,食品安全是个综合性概念,要求任何对人体健康造成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的危害都不能存在,涉及到食品质量、食品卫生、食品以及食物养殖、生产加工、存储、销售和消费等各个方面。
(二)原料乳
原料乳即原料奶,在年国家质检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颁布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和《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中,将原料乳等同于生奶乳、生鲜牛奶乳,是指从健康牛体正常乳房挤下的天然乳腺分泌物,仅经过冷却,可能经过过滤,但未杀菌、加热、净乳,特别是未经过巴氏杀菌。我国的原料乳主要包括牛奶和羊奶,其中牛奶占绝对地位。
二、文献综述
(一)相关理论研究
1.食品安全感知风险理论
学者们在食品安全事件背景下,通过对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感知的变动情况及其对消费者食品在购买食品方面产生的影响的研究中发现,食品安全事件的爆发对消费者风险感知的变化有着显著地影响。一般情况下,当某种食品爆发安全事件后,短时间内消费者对该食品的风险感知骤增,感知到的风险越大,就对该食品甚至该食品行业的信任度就越低。为规避受污染的食品给自身带来的伤害,消费者大多会降低对其的购买量甚至会联合抵制该食品的销售,对其替代品的购买意愿显著增强。如果该食品安全事件的影响程度较大,很可能会使其所带来的危机效应扩大,这时危机会像多米诺骨牌那样产生扩散效应,对该食品的整个行业都会产生较大影响。比如年,我国爆发“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对我国的乳业和乳制品行业都带来巨大的影响,至今这种影响还未真正结束。
世界贸易组织年报的相关数据表明,近年来国际食品贸易占世界贸易的比重约为10%。每年的贸易金额在6000亿美元左右,食品贸易已经成为世界货物贸易重要的组成部分。全球食品贸易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因食品的安全问题遇到了巨大的挑战。由于食品安全与人类和动植物健康及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加之近年来国内外爆发了如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等影响较大的食品安全事件,给相关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各国在注重食品贸易发展的同时加强了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管理,食品安全逐渐成为影响国家之间贸易的重要因素。
第三章乳制品安全事件对我国乳制品贸易的影响机制分析.........18
第一节食品安全事件对我国乳制品消费需求的冲击......18
第四章我国乳制品进口贸易的演化博弈分析及实证分析........26
第一节食品安全事件影响乳制品进口的演化博弈分析......26
第五章结论及政策建议......36
第一节主要结论.......36
第四章我国乱制品进口贸易的演化博弈分析及实证分析
第一节食品安全事件影响乳制品进口的演化博弃分析
要定量分析乳制品安全事件对乳制品的进口贸易的影响,可以采取演化博弈模型中的稳定均衡策略的分析方法,该策略是参与博弈的各方经过不断地选择和调整做出有利于自己的最终选择,因此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存活性,不同群体选择这种策略后就消除了任何小的突变群体。而且,演化博弈理论不需要经典博弈论关于完全理性的假设,指出博弈参与方都具有时间动态性和信息处理能力,在实际运用中更加具有指导意义。
我国乳制品的进口贸易可以看成是乳制品的国内消费者与国外出口商之间相互博弈的过程。在相互博弈的过程中,消费者与出口商之间的演化博弈及演化均衡方式形成了我国乳制品进口贸易的机制,乳制品安全事件能够影响参与人的决策,在此约束条件下,通过对比分析乳制品安全事件发生前后博弈双方演化方式的变化,可以了解到乳制品安全事件对我国乳制品进口的影响。
第五章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一节主要结论
本文在国内乳制品安全事件频发的大背景下,分析了乳品危机对我国消费需求和乳业发展的冲击,进而产生的对我国乳制品进口贸易的影响,并对对我国进口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我国乳制品进出口贸易一直保持逆差状态,并且在乳制品安全事件的影响下,贸易逆差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弱。而且主要进口品种奶粉、乳清制品和鲜奶等的进口数量逐渐增大,进口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2.在乳制品安全事件的影响下,我国国内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信心下降,在收入、价格等因素许可的条件下,国外乳制品更受青睐。同时,食品安全事件对我国乳业造成重大影响,致使乳制品产量下降、原料乳收购价格持续攀升,导致进口量的进一步增加。
3.运用演化博弈模型对乳制品安全事件影响进口贸易的机制进行分析,指出:一方面政府应和企业尽快提高国产乳的质量和安全,增强国产乳制品带给消费者的满足程度,从而降低进口乳制品对消费者产生的效用,抑制出口;同时国家应当对乳制品进口商采取各种措施增加进口难度,构建合理的安全壁垒,提升乳制品出口商的进入成本,加大其进入我国市场的难度。
4.通过实证分析可以看出,在频繁的乳品危机事件的催化下,我国乳制品进出口贸易己经严重失衡,而且我国乳制品进口贸易受到原乳产量、乳制品消费、乳制品国际国内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其中价格对其影响更为复杂,而人口的出生率对其影响己不明显。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论文2018年经典推荐三:RCEP构建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中国的对策
1绪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从东盟的视角来看,TPP并不包括所有的东盟成员国,第一,这对东盟经济共同体建设构成威胁,东盟的“团结”遭到破坏的威胁第二,美国对东亚地区新贸易规则的主导,将会使东盟丧失在东亚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主导权。为了应对TPP给东亚地区带来的新变化,东盟首次提出构建东南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的设想。计划以5个已经生效的东盟“10+1”自由贸易协定为基础,即东盟和澳大利亚、新西兰之间的自贸协定,东盟和中国之间的自贸协定东盟和印度之间的自贸协定东盟和日本之间的全面经济伙伴关系,东盟和韩国之间的自贸协定,以这16个国家为成员组建RCEP,并在RCEP建到一定程度后,再商谈其他国家加入的事宜。明显,东盟提出构建RCEP,是为了应对TPP给东亚地区带来的新变化。
同样,TPP发展之初也没有考虑将中国纳入其中,甚至被看成是美国为了牵制中国的发展而故意将中国排除在外的规则设定。因为即使TPP邀请中国加入,考虑到TPP的高标准规则设定,中国也难以满足要求。另外,从政治方面看,美国重返亚洲,一方面使得亚洲地区区域主导权之争变得更加复杂,中国希望利用自身在区域一体化中的引导力来掌握区域主导权的愿望基本落空。而另一方面日本、菲律宾等美国在东亚地区的盟友,也因为美国的背后支持,开始在领土争端等问题上对中国施压,企图遏制中国的崛起,加剧了东亚地区的紧张局势。朝鲜核问题、台湾问题都会因为美国的影响而变得更加复杂化,这对中国如何维护地区安全、保障自身利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积极支持构建RCEP,是中国在现有局限条件下的最优选择,因为在近期中国难以加入TPP,必须巩固和加强与东亚经济体政治经济合作、减少在TPP达成后不可避免的贸易转移。
1.2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文从政治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角度,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了研究。在RCEP研究的构建背景与推进进程时都采用了历史分析法,研究RCEP构建过程中面对的挑战时运用了对比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如东盟涉及的多个FTA之间以及与RCEP的对比,RCEP与TPP规则的对比分析等,在分析中涉及到政治问题时,运用到案例分析法。除此之外,本文还涉及到归纳总结法,笔者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和文献,对主要观点进行整理和分析,然后根据这些初步结论予以归纳总结,分析出RCEP组建中的挑战及中国的作用,进而为中国推进RCEP的构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寸。
第二部分对本文所用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相关的政治经济分析进行综述。
第三部分从RCEP的构建背景出发分析主要经济体的态度以及的重要性。
第四部分分析RCEP的主要内容和机制特征。
第五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之一,详细分析了RCEP构建过程中面对的几个挑战。
第六部分结合以上几部分对RCEP的研究,对于中国如何推进RCEP的构建进程给出几点政策建议。
最后,对本研究进行总结。
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理论
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RCEP的成立与发展以及其原因等问题进行研究。对RCEP的理论解释大致分为以下两种:区域经济一体化分析和政治经济学分析。
2.1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为了对RCEP的构建有更深刻的理解,本节对本文主要用到的两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理论进行详细的介绍,奠定后文的理论基础。
2.1.1关税同盟理论
关税同盟是指在关税同盟区域内的成员国之间,实行相互减免关税的政策,但是对于同盟区域外的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关税以保护区域内成员国的相关产业。关税同盟可以扩大同盟内贸易,同时,也会相应减少成员国与同盟区域外国家的贸易。除自由贸易区以外的其他经济合作组织形式都是在关税同盟基础之上,逐渐扩大其领域或内涵形成的。
关税同盟理论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相关理论中的一种重要理论,其历史可以追溯至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而为关税同盟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的静态关税同盟理论则是由维纳,系统地阐述的。关税同盟对区域内经济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
1)关税同盟静态效应
关税同盟理论的最早提出者是德比尔斯但真正最早开始对关税同盟理论进行系统研究的是维纳,在其《关税同盟问题》一书中将关税同盟的效应分为贸易创造和转移两部分。后来,在维纳研究的基础之上,首次将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运用在自贸区经济效果的分析中的是。
第一,贸易创造效应。“贸易创造”是指在关税同盟区域内,成员国之间生产成本较低的商品将会代替成员国内生产成本较高的商品生产,即消费将从国内较高成本的产品转移到成员体内较低成本的产品,从而“创造”出新的贸易,并增加结盟成员的经济福利。贸易创造效应主要体现为生产效应和消费效应,关税同盟下,前者表现为一国国内所需产品由主要靠国内生产转为从具有相对优势的成员方进口,相较于本国国内生产,这是一种成本的减少,从而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此为生产效应;后者表现为本国原有的高生产成本产品被从成员方进口的低生产成本产品替代了,进而增加了本国对该产品的消费需求,从而增加了本国消费者剩余,此为消费效应。另外,一国将从同盟内国家的低价购买代替原来的从同盟外国家的高价购买也是一种贸易创造。
2.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治经济分析
上述两种区域经济一体化相关理论已经可以深入分析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影响及效果但是,经济学无法对某些已经建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旳合理存在进行解释,因为他们的经济效果并不明显,因此研究者开始将非经济因素纳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中。作为一个国家对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向综合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十分明显。而在探讨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过程中,国与国之间往往把众多因素加以综合考虑,比如经济、政治、安全、文化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前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通常是手段和目的的结合体,既实现一个国家对外战略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实现对外战略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本文在分析RCEP构建的过程中,除了考虑经济因素外,同时也将考虑非经济因素重要作用。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由于国际间的多种合作更紧密地关联在一起。首先,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的区域大市场中,国家经济可能遭受到的外来冲击可以得到缓和,国内经济得以稳定,经济安全得以加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跨国企业迅速扩张,金融经济的冲击对于一些中小国家的打击可能是十分严重的。在这种情形下,为了有效地抵制或者避免投机造成的经济冲击,国家联合成为中小国家的必然选择。实际上,即使是经济强国,在面临经济冲击时也会遭受重大损失,如果可以得到联盟国家及时有效的帮助,就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再寻求有效措施解决问题。
其次,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过程中,意味着部分国家主权或是经济主权向一体化合作组织的让渡。这种貌似损伤了国家主权的让渡,从长远角度来看,是有益的一种让渡。首先,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坚持完全的国家主权或者闭关自守会很容易使国家被边缘化。由关税同盟理论也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净福利不一定因为参加关税同盟而增加,但是如果被排斥在关税同盟外的国家,其出口量必然减少,相应的,其福利会同时减少。其次,签订了区域贸易协定的国家,其政治友好度也会随着密切的经济往来而增加。这样一国在更好地融入进国际社会的同时,也会减少国与国之间战争的可能性。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加强区域内的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促进一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一个被区域一体化排除在外的国家将有可能会在经济、科技发展和政治等多方面不断地被边缘化。
最后,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有效地提高国际地位,扩大一个国家的影响力。在经济全球化时期,新的国际规则被制定,每一个国家经济体的行为都受到约束,因此每一个国家都希望增强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的影响力。小国的呼声可以通过区域组织被放大,从而更容易得到尊重,受到全球的重视;大国也可以通过掌控区域组织的主导权,加重其在国际谈判中的筹码。所以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提高国际地位、扩大国际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3RCEP的构建背景及重要性........14
3.1RCEP产生的背景和构想的提出........14
4RCEP的主要内容及其机制特征........29
5RCEP构建过程中面临的挑战...........32
5.1现存贸易协定与RCEP的标准存在巨大差异.........32
6中国推进RCEP谈判进程的对策建议
6.1推动产业升级和市场完善
近年来,中国以“世界工厂”“中国制造”的全球形象存在,而“中国市场”的关键性质、并未得到世界主流舆论的正确认识,即在全球的供应链中,中国还处于低端,或者说中国在某些西方国家看来只是一个重要的供应商而已。中国未来的挑战或许就是,如何运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来响应全球化的挑战。所以,在此次推进RCEP的组建中,中国要抓住机遇,推动产业升级和市场完善,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市场。
第一,利用参与RCEP推动中国的产业在幵放中进行结构转型和升级,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中国凭借着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让“中国制造”走向了世界,但是在整体国际分工,或者说全球供应链中还处于低端,需改变中国的产业结构,提升产业价值。在参与RCEP谈判的16国中,与中国同属发展中国家的占大多数,这些国家同中国在产业结构方面有一定的趋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极大的竞争性。同时,与印度同属金砖国家,也存在着高度的相似性,两国在多领域(市场、资源、投资、技术)存在激烈竞争。那么对于中国来说,获得更大贸易创造效应空间的关键就是,在这个更大的合作区域RCEP内,如何减少竞争性,扩大互补性,甚至变竞争性为互补性。因此,为争取形成多方协同发展的互补合作格局,我国需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
7结论
RCEP的构建对于东亚地区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谈判国家众多,谈判议题广泛,面临着很多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RCEP的构建背景,对其机制特征及面临的挑战研究发现:第一,要整合的几个自由贸易协定与RCEP的标准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现存的自由贸易协定无论是在关税还是在服务业方面都体现了自由化水平的不足,并且现存的自由贸易协定中不同原产地规则(〇的共存现象产生了一个潜在的“面条碗”效应,这个“面条碗”效应阻碍自由贸易协定的有效利用。第二,RCEP成员国中尚未建成自贸区的各国之间如何实现市场的相互开放,对各经济体来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第三,TPP谈判对RCEP谈判存在竞争性威胁。如果要按计划在2015年底顺利完成RCEP谈判,前提是需要成功解决谈判议题和贸易自由化程度两大问题,,否则,过去的经验表明,比起重新谈判,整合自贸协定并不简单。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论文2018年经典推荐四:发展中国家全球农业价值链分工地位研究——基于垂直专业化视角
1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不仅是国民经济中其他部门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而且农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率高低还制约着其他部门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对于将农业作为支柱产业或者重要产业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农业显得尤其重要。发展中国家生产农产品,一部分用来支撑国内人口的生存和各部门的正常运营,另一部分则作为贸易品出口到世界上其他国家。
尽管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产量和农业技术在近几年内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存在着机械化程度低、生产规模小、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农业资源大量浪费、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等缺陷,总而言之,在发展中国家,传统农业还是占据着主导地位,农业现代化进程举步维艰。在全球化逐步渗透到每一个行业和制造业垂直专业化生产如火如荼的今天,农产品生产也不可避免地卷入到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中。在农业垂直专业化生产中,发达国家由于生产技术和品牌营销等方面的优势,主导着农产品全球生产网络和农产品价值链的全球分布,而发展中国家由于农业生产方面的各种劣势只能从事技术含量低的加工贸易活动,处于受发达国家支配的地位,被动从事价值链低端的环节,得到的农业附加值低,对本国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促进作用微乎其微。
鉴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各国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农业的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促进本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本国农业在全球农业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如,泰国政府专门设立了农业机械化委员会,负责制定详细的农机化政策和措施,并要求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的长期贷款力度;马达加斯加政府设立了6个公共培训中心,主要通过提供农业技术方面的培训来帮助提高本国农民的素质和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就我国而言,党的十八大巳经明确提出,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一次强调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加大政府对农业政策和资金投入力度,提出要把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发展。
1.2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2.1研究思路
本文的研究思路如图1.1所示:
1.2.2研究内容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
第一章是全文的引言部分,包括本文的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意义、研究的逻辑思路、主要研究内容和所用到的研究方法,创新点以及可能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主要从垂直专业化和价值链分工地位这两个方面进行文献的归纳整理。具体包括垂直专业化的概念、产生的动因以及垂直专业化的经济效应、价值链概念的发展、价值链分工地位的研究方法等方面。
第三章是垂直专业化与农业价值链分工地位的理论机制,主要从升级效应和锁定效应两个方面着手,厘清农业垂直专业化生产对身处其中的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机制。
2文献综述
2.1有关垂直专业化的研究
随着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渐频繁,主流国际分工形式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从早期的产业间分工,各国根据比较优势进行生产并出口,到后期的产业内分工,各国基于规模经济或者是消费者偏好进行生产,最后到现阶段的产品内分工,也即垂直专业化,在众分工形态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当今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
2.1.1垂直专业化的概念
垂直专业化这一概念最早是由Balassa提出的,一开始是用来描述生产工序或者阶段在全球范围内分割这一分工现象。后来,Hummels对垂直专业化提出了更加清晰明确的表述,他指出,垂直专业化的生产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其一,每个产品的生产需要依次经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阶段;其二,产品生产过程中有两个及以上的国家参与了价值创造活动;其三,至少一个国家在生产过程中进口了其他国家生产的产品作为中间投入,且产出中至少一部分用于出口。并用如下图形表示垂直专业化,其中箭头方向表示商品流动方向。
在图2.1中,国家生产中间品并出口到国家2,国家2从国家1中进口中间品后,又从本国内采购中间品,并利用本国的资本和劳动力资源,生产出最终品。最终品一部分用于本国消费,另一部分出口到第三个国家或者回到国家1。
2.2有关全球价值链的研究
2.2.1全球价值链的概念与内容
有关全球价值链的内容,Porter认为可以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基本价值活动,包括生产和销售在内的与生产直接相关的活动,直接产生经济效应,另一类是辅助价值活动(包括为基本价值活动提供的资金、技术、人力等方面的支持。辅助价值活动虽然不直接产生价值,但是贯穿在整个价值链活动中,并对基本价值活动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虽然全球价值链生产都会涉及到基本价值活动和辅助价值活动,但不同的活动所获取的附加值存在差异,对此宏蕃集团创办人施振荣先生提出了“微笑曲线”理论。微笑曲线的基本观点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生产分工下,最终产品的生产需要经过前期的市场调研、创意形成、技术研发、生产加工、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即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在这条产业链中,附加值利润率最高的位于产业链的两端,即设计和销售环节,而附加值最低的是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加工环节。
有关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路径,研究早期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他对全球分工格局下新兴国家如何实现价值链升级进行了探索,发现新兴国家实现升级的最佳路径是从起初的代工生产到后期的自主研发,最后是创立自主品牌并拓展营销渠道。这个方向国内的研究主要是从中观或者徵观层面着手,探究某一个具体的行业或者企业如何在全球化生产背景下提升价值链分工地位,如黄永明等人对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纺织服装行业要摆脱目前全球价值链地位低下的缺陷,需要提高技术能力、市场扩张能力和结合这两种能力的能力;周娱用博弈论的方法对我国汽车行业的升级路径进行了研究,发现汽车行业依次经历了以嵌入全球价值链为主的合资模式和以构建全球价值链为主的自主创新模式,且在这个过程中,研发投入和制度因素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3垂直专业化影响全球农业价值链分工地位的传导机制.........14
3.1升级效应.........14
3.1.1资源优化效应.........14
4垂直专业化与全球农业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测算分析.......22
4.1垂直专业化测算与分析.......22
5垂直专业化影响全球农业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实证研究.......34
5垂直专业化影响全球农业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实证研究
5.1实证分析
5.1.1变量说明与模型设定
根据上一模块的理论模型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除了垂直专业化这一指标外,本文拟构建以下几个变量进行实证分析。
一、人力资本指标
人力资本是指劳动者通过接受教育、培训等途径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与物质资本相比,人力资本对产业升级、GDP增长都有更高的贡献率,因此具有更大的增值空间。在农业全球生产分工环境下,发展中国家原始技术积累远不如发达国家,需要不断吸收发达国家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与管理经验,而在这个过程中,人力资本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发展中国家消化吸收新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效率以及吸收后自主创新的能力。
现阶段,学术界对人力资本的测算一直存在分歧,尚且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能够充分体现人力资本构成的度量方法来真实准确的反映人力资本对经济的贡献程度。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测算方法是基于人力资本特征的指标,如平均受教育年限、大学生人口占比等。但是也有学者指出,这种方法忽略了教育收益及教育质量,也没有考虑通过“干中学”等实践方式积累的人力资本。基于以上分析和数据可得性的考虑,本文将采用各国在政府机关、高校、非盈利机构从事农业研究的全职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口的比重来测度各国农业的人力资本。选用这个指标,一方面考虑了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因为研究机构往往会对从业人员的学历有一定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考虑了“干中学”、“用中学”等因素。
6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研究结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商品生产不再像之前一样拘泥于一国内部,而是跨越国界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分工,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成为了当下的主流。农产品生产也不例外。作为农产品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重要成员,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垂直专业化生产对其农业价值链分工地位具有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垂直专业化会通过优化发展中国家国内闲置的劳动力和资源配置,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推动发展中国家全球农业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攀升,另一方面,垂直专业化又会通过要素锁定和市场锁定减缓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和技术能力的积累,阻碍价值链分工地位的进一步升级。
通过指标测算分析和实证检验,本文的主要结论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
第一,与众多现有制造业方面的实证研究相反,本文发现农业垂直专业化分工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攀升。本文认为,这主要是由垂直专业化带来的锁定效应超过升级效应所致。发展中国家在农业垂直专业化生产过程中,过度依赖发达国家的发包,而不注重自身人力资本和技术能力的积累,陷入发达国家的价值链低端锁定陷讲。
第二,与预期相反,物质资本积累与发展中国家全球农业价值链分工地位成负相关,本文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发展中国家原有的物质资本质量较差,无法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供必要的支持,反而由于存在“路径依赖”阻碍发展中国家继续探索新的物质资本,因此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全球农业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除物质资本变量实证结果与预期不符外,其余变量都符合预期,具体表现为:人力资本积累越高、研发投入越大、道路密集度越高、金融服务水平越高、贸易自由度越高,越能促进发展中国家全球农业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攀升。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论文2018年经典推荐五:贸易利得:二元扩张边际视野的分析与基于中国的实证
1引言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理论背景
贸易利得是一国参与国际贸易的源动力,因而是国际贸易研究中一个永续的核心问题。关于贸易利得,贸易经济学的界定颇为不同。重商主义简单地将金银视为财富,把国际贸易视为增加一国金银的手段,因而将贸易利得等同于贸易盈余。古典经济学要么强调分工的利益,要么强调交换的利益。新古典经济学强调机会成本,并将贸易利益分为两种,交换的利益和专业化的利益。当代新贸易理论强调多样性,把产品多样性等同于增加的福利。新新贸易理论的提出将贸易利得的研究角度过渡到微观层面,基于企业异质性角度对贸易利得的影响逐步成为贸易利得研究的热点,企业在出口市场的进出使得行业形成了优胜劣汰的机制,从而在这种行业资源不断重新配置的过程中提升了行业生产率。
而贸易二元扩张边际是在新贸易理论框架下对贸易扩张的一种分解形式。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认为各国通过贸易进行国际分工,生产并出口自身具备优势的商品,进口强调生产与贸易的专业化,即内涵贸易扩张边际;伴随着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贸易关系从简单双边关系拓展为错综复杂的网络,可贸易商品的种类飞速张,新贸易理论将贸易从产业间拓展到产业内,将规模经济与产品异质性引入了贸易分析当中,认为贸易商品种类的增加也是贸易张的一种途径,即外延贸易扩张边际,同时产业内也可以通过国际分工获得生产率提升,产业获得专业化利益。新新贸易理论更从企业进出国际市场的自选择行为着手,为贸易二元扩张的界定开拓了微观新视野。
1.2本文主要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
尽管之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对贸易两种扩张方式获得的贸易利得进行过研究,但大都基于贸易外延扩张的贸易福利效应进行研究,往往忽视了贸易内涵扩张边际对贸易利得的影响。本文将从贸易利得的分解方式出发,旨在将二元扩张边际与贸易利得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分解方式进行对接,在一个框架下理清贸易二元扩张对贸易福利的影响机理,并利用中国微观产品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测度中国贸易增长中,内涵型边际和外延型边际对贸易福利分别做出怎样的贡献。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理论机理实证”,重点在于:(1)机理分析:理清二元扩张边际视野分解贸易利得的机理;(2)实证检验:利用徼观产品层面的数据,计算出用进口价格指数表示的交换利得;并将产品数据对接产业数据,对中国出口外延扩张边际的专业化贸易利得效应进行实证研究。
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较为全面地衡量了贸易两种扩张方式的贸易利得效应,不仅包含了当今盛行的关于进口外延护张利得效应的研究,也考虑了出口内涵扩张的贸易利得效应,并非片面考虑一种张方式的福利。并且从理论上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疏通二元扩张边际贸易利得效应的通道。但文章的不足之处也较为明显,未能形成将消费者利得和生产者利得纳入同一框架研究的模型。后续的研究若能够将消费者的贸易利得和生产者的贸易利得纳入同一个的模型进行研究将有更大的突破。
2文献综述
贸易利得是国际贸易学中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贸易利得是一国通过自愿增加贸易量获得的净利益”,这是国际贸易发生与扩张的基础。关于国家经济状况能否通过贸易得到改善的讨论几乎源于国际贸易发生之初。早期重商主义认为贸易利得基于贸易规模的绝对护张;之后的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贸易理论对贸易利得的界定着眼于国家的宏观层面,认为贸易利得主要体现在由国际分工带来的资源优化配置利益以及由国家之间商品交换带来的消费者得到多种商品的利益。
2.1关于贸易利得的文献综述
2.1.1传统的贸易利得界定及分解方式
贸易利得的较系统界定可追溯到重商主义那里。重商主义狭隙地将贸易利得建立在国家财富积累的概念上,认为贸易利得来源于贸易绝对差额;在古典经济学贸易理论框架下,亚当斯密在绝对优势理论中提出贸易利得在于对生产专业化的促进作用,一国通过贸易专注于自身富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的生产,从而优化了资源配置,提升了生产效率;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贸易利得来源于世界交换价格和本国交换价格的差异,贸易不仅有利于一国生产者专业化生产,还能扩大一国能够消费的商品数量。
新贸易理论从垄断竞争市场、规模收益递增和产品异质性的视角出发,认为贸易利得来自于可消费商品种类的增加,即使消费者的实际工资不变,商品消费集的大也会为消费者剩余带来增加。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的兴起,“全球价值链”、“生产碎片化”、“任务贸易”等概念使得将贸易附加值作为一个国家贸易利得的衡量标准,一个国家位于全球生产价值链上的位置直接决定了能在贸易中获取的利益。
2.2关于二元张边际的文献综述
2.2.1贸易二元扩张的界定方法
不同于古典、新古典经济学的贸易理论基于产品同质化假设,把贸易扩张的来源单纯地归结于贸易数量(或金额)的护大,贸易二元张的思路建立在新贸易理论产品异质性假设之上,将贸易扩张分解为单一贸易品种数量的增加和贸易种类的增加两种模式。基于研究视野的不同,贸易二元扩张有国家、产业、企业三种视野的界定方式。
国家层面:基于国家宏观层面的内涵扩张边际指在已经存在的双边贸易关系上增加(或减少)贸易量,外延扩张边际为之前没有贸易的国家之间建立贸易伙伴国关系(或终止已经存在的贸易伙伴关系)。
二元边际的测度一般都是将贸易总量进行分解,纵向上分为内涵扩张,横向上分为外延扩张。按照二元扩张边际分解的方法,本文将其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乘法分解法。
乘法分解法一般是将贸易总量或贸易总占比分解为内涵扩张和外延扩张的乘积。
从宏观视野来看,内涵型边际指数与外延型边际指数的分解方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计算方法。
3二元边际与贸易利得:机理及理论........22
3.1二元边际视野下的贸易利得分解........22
4进口外延扩张的交换利得效应:现实分析及实证检验.......26
4.1中国进口外延边际的现实描述.......26
5出口内涵扩张的专业化利得效应:现实分析及实证检验...35
5出口内涵忙张的专业化利得效应:现实分析及实证检验
5.1出口内涵扩张的现实分析
传统贸易理论强调贸易的专业化,出口专业化促使出口国集中生产本国少数具有优势的商品,通过劳动力分工、规模经济、集聚等资源配置因素提升该出口行业的生产率,提升本国竞争力。新贸易理论同样强调产业内专业化,各国在同一产业内进行分工,专注自己具有优势的产品种类。尤其是对于小国,集中出口几种产品可以减少由于生产分散造成的生产成本上升。认为阻止企业生产多种复杂商品的原因是生产中的固定成本。而生产单一种类的产品可以在行业内获得规模报酬,从而获得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效应。因此,专业化可以带来生产效率的提升。
通过对UN Comtrade数据库HS1992六分位码的整理,可以发现,1993-2013年中国出口商品的种类数整体呈下降趋势。需要说明的是,出口种类的处理方法与进口种类不同,按照对商品种类的定义,一国生产的某一商品与另一国生产的同一商品看做不同种类的商品,对于中国向不同国家出口的同一商品根据来源地可以视为一种商品。因此,本文探讨的是出口商品种类专业化带来的贸易利得,并非限制贸易伙伴国的扩张。
6结论与相关政策涵义
6.1文章主要结论
本文通过中国徵观产品层面、行业层面的实证分析对贸易利得进行了二元扩张的分解.
(一)贸易利得和二元扩张边际研究视野众多,重点在于概念界定
从贸易利得包涵的内容和不同受益者的视角来看,它是一个十分广义的概念。对其的研究只能选取其中一个方面。以往的研究大都只是研究某一种贸易现象的福利效应,本文尽管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角度研究贸易利得,但所包含的范围毕竟是有局限性的。
贸易二元张边际也同样包含多重意义,分别有国家、产品、企业等多个层面的定义。选择某个角度与贸易利得进行匹配也是本文考虑的重点。在考虑进口时,商品来源地是一个重要概念。由于认为来源于不同国家的商品属于不同种类的商品,“商品国家组合就代表了不同种类的商品,因此贸易关系的拓展对国家进口存在深刻的意义,反映在二元扩张边际上,则是一种外延扩张。
而在考虑出口时,从产品层面数据来看,只能反映出一个国家在这种产品上总体的生产和出口情况,因此产品种类的定义只能反映在HS六位编码上,同一个编码下的商品被算作是同一种商品。因此同一种商品内贸易伙伴国关系的拓展也被视为是同一种产品生产和出口数量的扩张,是一种内涵炉张方式。
交换利得是从消费者角度出发进行衡量的,通过不同种类商品之间的交换,进口国消费者得到了产品多样化的福利,产品多样化不仅能够满足消赛者追求商品品种丰富的需求,还能降低国内的商品价格指数。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论文2018年经典推荐六:创业战略态势、国际学习与国际创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第 1 章 绪论
1.1 现实背景
1.1.1 国际创业取得迅速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国际创业逐渐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焦点(Eriksson 等,1997; Barkema 等,2007;Johanson 等,2010;朱晓红和杨俊,2014),并取得了非常丰富的研究成果。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创业活动表现出了向国际创业发展的趋势,并且为创造就业和推动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地域分布上,知识和企业活动日益分散,企业的国际创业活动改变了企业自身学习和战略的先决条件。对于许多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创业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Reynolds 等,2001)。但是,许多以往的关于创业的研究都致力于研究小企业和新创企业的产出,并没有聚焦其在国际化情境中的作用。由于大量的中小型企业(SMEs)以及新创企业正走向国际化,在全球市场上开拓利润,因此国际创业值得研究者们关注。当今全球商务时代国际创业的重要性(Chang 和 Kozul-Wright,1994;Lado 和 Vozikis,1996)除了有助于经济发展,创业也被认为是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Zahra 和 Neubaum,1998; Knight 等,2004;Zahra,2014)。因此,探讨国际创业,以及如何使企业获得卓越的创业绩效是十分重要的。
1.1.2 创业战略态势对国际创业绩效有重要的影响
国际商务和市场营销领域的研究通过思考企业在进入国外市场的创业特征时(Chandra, Styles 和 Wilkinson ,2012;Gabrielsson ,2013;Knight 和 Cavusgil 1996;Zhou,Wu 和 Barnes ,2012),已经反映了早期国际化以及迅速国际化的新兴现象(Jones,Coviello 和Tang 2011)。因此,一个企业的创业战略态势——也就是说,企业的战略倾向于冒险、主动性以及创新(Matsuno,Mentzer 和?zsomer ,2002)——在探索国外市场机会时采取方式的重要性(De Clercq 等,2012;Zhou,Barnes 和 Lu,2010)。这种战略态势主要针对连续搜索企业当前活动以外的机会(Chandra,Styles 和 Wilkinson ,2012),借此可以推断企业能否在未知的国际市场上存活以及繁盛(Sapienza 等,2006)。以前的研究已经揭示了企业的创业特征与他们在国外市场上的成功是正相关的关系(Jantunen 等,2008;Knight 和 Cavusgil ,2004),但是鲜为人知的是,对于致力于国外市场学习活动的实际工作是否以及如何作为一个渠道发挥作用?通过国际学习活动,创业战略态势是否以及如何能够降低进入国外市场的不确定性水平?
1.2 理论背景
1.2.1 创业战略态势对国际新创企业绩效影响机制亟待揭示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竞争和不确定性急剧上升,企业要发展特定的能力和战略帮助自身走向成功(Hitt 等,1998)。创业战略态势以及国际多元化战略已经被认为是企业在全球市场上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Knight,2000;Zahra 和 Garvis,2000)。依据新生优势(LAN)的概念,其理论基础是:新创企业在其生命周期的早期进入国外市场可能获取学习优势,因为他们进入国外市场学习的阻力较小(Zhou 和 Wu 等,2012),国际新创企业具有内在的学习柔性,这种学习柔性降低了母国为基础的活动刚性的影响;由此,他们更倾向于增加企业开展国外学习活动(Blomstermo 等,2004;Sapienza 等 2006;Zhou,Barnes 和 Lu ,2010)。以往基于 LAN概念的实证研究倾向于研究学习优势的机制和产出,例如营销能力的发展(Zhou,Wu等,2012),或者财务绩效的提升(Autio,Sapienza等,2000)。然而,通过梳理现有的实证研究我们发现,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时间越早,学习的速度越快,国际创业绩效越好这样的逻辑关系并没有得到检验。
在其他学者的研究中, Giri Jogaratnam 等(1999)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了美国1500家新创企业,认为创业战略态势直接作用于创业绩效,二者显示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Thoumrungroje等(2005)实证研究认为国际多元化在创业战略态势和创业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并且认为环境的不确定性对创业战略态势和创业绩效起到调节作用。De Clercq,Dirk 等(2014)对中国 800家企业进行实证研究,认为运营柔性在创业战略态势和国际创业绩效之间起到调节作用。对于国际新创企业来说,创业战略态势如何影响创业绩效的研究十分有限。
综上所述,研究创业战略态势对国际创业绩效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对于企业开展国际创业活动以及企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鲜有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因此这是一个亟待解决和不断完善的研究领域。
第 2 章 文献综述
2.1 国际创业绩效相关理论综述
2.1.1 国际创业理论的内涵和界定
国际创业的最早定义只是被狭义的定义为“从成立之初就涉足国际市场的国际新企业或初创企业的发展,他们的工作领域从公司成立的初级阶段发展到国际化 ”(McDougall,1989)。自这一定义后,对国际创业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例如,Zahra(1993)把国际创业的范围扩展,将企业创造性地发掘国外商机,并不断开拓国外市场来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也纳入到国际创业研究范围中来,促使国际创业研究步入到一个崭新阶段。Shane 和 Venkatarman(2000)指出对创业行为的研究包括两个要素,首先是具备特定创业环境(即机会),其次是具有一定创业特征的人(即利用机会的创业者)。Baker 等(2005)更进一步说明创业过程中不仅存在“发现机会”可能——与机会的主观性有关,也有“设定机会”成分——与机会情境依赖有关。Oviatt 和 McDougall (2005)将以前学者的定义进行综合并提出了国际创业的明确定义。他们把国际创业定义为“发现、制定、评估和利用跨国间商机,并不断用来创造新的商品和服务的过程”。 根据 Oviatt 和 McDougall (2005) “国际创业研究有两大分支,一个聚焦于跨越国界的创业行为,另一个聚焦于比较不同国家的创业者及其创业行为,以及他们所嵌入的情景”。其中,比较国际创业的研究包括国内创业的国际比较(例如,在不同国家的创业活动频率差异)和国际创业的跨国比较(例如,新创企业国际化驱动力的跨国差异)(Hessels,2008)。
Thoumrungroje 等(2005)基于 McDougal 和 Oviatt(2000)的研究将国际创业定义为“跨越国家边界的创新性、前瞻性以及风险承担行为的组合,旨在为组织创造价值”。国际创业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其范围比国际新创企业理论更大。国际创业包括跨越国界和跨文化的创业比较,创业国际化即创业精神跨越国界以及创业国际化的国际比较(Jones 等,2011)。
2.2 创业战略态势相关理论综述
2.2.1 创业战略态势与创业导向的区别
Child(1973)创造性的构造出了创业战略态势(Entrepreneurial Strategy Posture)这一构念逐渐得到其他学者的认同,如今已经成为创业研究领域的一个较为成熟的概念。Ulrike de Brentani 等(2010)认为具有创业战略态势的企业的被视为具有某些“态势”例如创新、前瞻性和风险承担(McDougall 和 Oviatt, 2000; Morris 和 Jones,1999),以及一些管理哲学或文化(Knight, 2000; Slater 和 Narver,2000),并包含了企业跨越国界创造价值的思想。
Lumpkin 和 Dess(1996)率先提出了创业导向的构念,他们将创业导向定义为能够诱发创建新企业和进入新市场行为的计划、决策制定和实践活动。Elenurtn(2012)进一步完善了个人层面的创业导向概念,将其定义为个体探寻新机会并通过不同的决策制定、流程和实践活动用以创建和运营新企业的倾向。
笔者通过对大量相关文献的阅读发现学者们对于创业战略态势(Entrepreneurial strategy Posture)和创业导向(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的关系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它们是不同的术语来表示企业的创业特征。另一种观点认为创业战略态势包含创业导向,即创业导向是创业战略态势的一个分支。
关于对于第一种观点,学者们认为创业战略态势(Covin 和 Selvin 1989,1990),创业风格(Naman 和 Slevin, 1993),创业导向(Lumpkin 和 Dess,1996),创业战略决策(Dess等, 1997),以上构念都是运用不同的术语来表示企业的创业特征,他们都与战略有关。
对于第二种观点,Banjo G. Roxas(2008)认为,Lumpkin 和 Dess (1996)所提出的创业导向结构,只是 Covin 和 Slevin (1989)所提出的创业战略态势结构的一部分 。同时,Rodney(2014)也认同上述观点,他认为创业战略态势与创业导向相比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而且他进一步将创业战略态势划分为创业导向和小企业导向。并且,从学者们对两者的概念(Lumpkin 和Dess,1996;Ulrike de Brentani 等,2010; Elenurtn,2012)的定义上分析,创业导向主要是指一种行为倾向,但是创业战略态势不仅包括一种整体的行为倾向,而且还包括管理哲学和文化,作为一种态势它还呈现出企业战略选择的未来发展趋势,因此创业战略态势包括创业导向。此外,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创业导向主要是针对实体企业的行为倾向,但是对于非实体企业(例如私募的战略态势)使用创业战略态势来描述其行为倾向和战略选择更加适宜。
因此,本文赞同第二种观点,我们认为创业战略态势是一种更为广泛的概念,创业导向仅仅是创业战略态势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3章 创业战略态势、国际学习与国际创业绩效关系的理论假设 ................. 49
3.1 创业战略态势与国际创业绩效的关系假设 .................... 49
3.1.1 创业战略态势变量总体与国际创业绩效的关系假设 ................... 49
第4章 创业战略态势、国际学习与国际创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 63
4.1 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 ................... 63
第5章 结论和未来研究展望 ................. 87
第 4 章 创业战略态势、国际学习与国际创业绩效 关系的实证研究
4.1 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
4.1.1 问卷设计和主要内容
(1)问卷设计 由于调查问卷具有简便灵活、数据详实以及回收率高的特点,因此本研究使用开放式调查问卷的形式获得研究数据,调查问卷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阅读和梳理中外文献中创业战略态势、国际学习和国际创业绩效的成熟量表,编写本研究的最初的英文版问卷。
第二、邀请 3 名翻译人员将最初的英文调查问卷译成中文的,为了避免文化差异,确保有效性,识别由于翻译可能导致的任何误解,然后我们又将中文版本的问卷回译成英文版的(Brislin,Lonner和Thorndike,1973)。
第三、我们与多位知名教授和企业高管进行交流(Zhou 和 Wu,2012),对每个题项的措辞、必要性和语义进行考量,消除语义上的歧义,使学术语言口语化。将问卷进行修改并加以完善,形成初步的调查问卷。
第四、我们先对十位高管进行预调查,并将反馈的结果纳入修订后的版本。这个过程帮助我们提高了问卷的有效性以及所收集数据的质量,对新兴经济体调查工作是非常重要的(Peng 和 Luo,2000)。
第五、依照上述几个步骤,形成最终的调查问卷,见附录。
第 5 章 结论和未来研究展望
5.1 研究结论
自从 Morrow (1988)在《国际创业:新的成长机遇》创造性的提出“国际创业”之后国际创业也成了学术界广泛关注的主题。本文在文献综述中引入创业战略态势、国际学习和国际创新绩效三个概念,我们发现创业战略态势是国际创业绩效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在随后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学者在研究创业战略态势和国际创业绩效的关系的过程中经常把企业的学习活动作为一个显著的影响因素。然而,迄今为止国际学习作为创业战略态势和国际创业绩效的中介变量仍然没有相对成熟的研究成果,而且以前的研究通常将国际学习当作一个因变量进行研究。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了创业战略态势、国际学习和国际创业绩效的关系。本研究与以往的研究不同,国际学习是多维的概念而不是一维的概念。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创业战略态势对国际创业绩效有部分显著正向影响作用
创业战略态势各维度中,创新性、前瞻性、未来导向对国际创业的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这说明企业参与和推动新思想、新颖性、实验和创新过程的倾向,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国际创业绩效。企业预测并采取措施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需求或变化的行动,有助于提升国际创业企业的绩效。企业认真思考、规划未来并考虑企业当前行为所带来的长期后果的倾向,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国际创业绩效。但是风险承担性对国际创业绩效没有起到显著正向影响作用。这可能是由于在东方中庸文化熏陶下企业经营一般都是非常谨慎小心并且不敢承担高风险。而且组织类型不同,风险承担性对国际创业绩效的影响也有差异。本文中的研究样本包括家族和非家族企业,但是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本研究并未对样本进行分类处理。并且过度风险承担,会使拥有有限资源的企业在机会识别和日常运营方面出现严重资源投入不足,进而降低其运营能力和绩效。过度的承担风险会使企业陷入“用于冒险的陷阱”,并导致资源利用混乱,不利于企业开拓新市场,不利于企业投入足够资源开发新产品以满足客户需求。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论文2018年经典推荐七:知识相关性、知识整合能力对跨国并购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研究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很多企业纷纷通过跨国并购的方式参与到经济全球化当中。自 19 世纪末,全球先后经历了六次比较大的跨国并购热潮,跨国并购企业所涉及到的业务领域也愈加多元化,从最初的能源等基础产业的跨国并购逐步发展为技术领域及金融领域等现代化领域的跨国并购。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发布的全球投资趋势监测第15号文件资料显示,2013年全球并购交易额约为2.34万亿美元,比2012年的2.23万亿美元增长了5%,而2012年全球跨国并购交易金额却比2011年降低了 7.85%。可见,在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下,跨国并购呈现出波动的趋势。在全球并购增速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海外并购也呈现出十分活跃的趋势。根据中国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13 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共 99起,并购总额达 384.95 亿美元,虽然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量比 2012 年 112 起略有下降,但涉及并购金额却比 2012 年的 298.25 亿美元增长了 29%。中国的海外并购在经历了 2013 年强劲的发展势头之后,在 2014 年 3 月 26 日,复星国际有限公司战胜美国的一家竞争对手,以 10 亿欧元(14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葡萄牙国有银行旗下保险公司三家子公司 80%的股权,成为中国企业 2014 年第一宗涉及金额较大的海外并购。
通过分析近几年全球跨国并购的相关数据可以发现,跨国并购的数量和并购金额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企业为了更好的参与到经济全球化当中,纷纷将跨国并购作为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手段。在跨国并购发展的大背景下,有并购实力的中国企业也纷纷希望通过跨国并购的方式扩大自身规模,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同时也将跨国并购作为进入国际市场,提高企业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从而实现“1+1>2”的协同效应。在这样的背景下,关于跨国并购领域的研究已经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学术问题之一。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跨国并购知识转移问题虽然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是对其影响机理还需进一步系统深化的实证研究。本文试图从企业微观研究视角研究跨国并购知识转移绩效问题,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理论意义:
1.将知识相关性、知识整合能力、知识属性及知识转移绩效四个关键因素纳入到统一的研究框架之内,研究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比较全面、深入地揭示跨国并购知识转移的影响机制,从新的视角研究跨国并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是对现有理论研究的丰富与完善。
2.现有理论对知识整合能力的研究多从企业资源的角度出发,研究知识资源整合问题,从而研究其对跨国并购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本文引入了知识相关性、知识属性两个变量,在研究三者关系的同时,研究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作用,把知识属性作为调节变量来探讨对知识相关性及知识整合能力的影响,同时本文也研究知识整合能力在知识相关性与知识转移绩效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因此,本文的研究对知识整合能力理论的丰富和完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2.2 实践意义
1.将知识相关性、知识整合能力、知识属性及知识转移绩效四个关键因素纳入到统一的框架之内研究跨国并购知识转移绩效问题,建立理论模型进行分析。从新的视角研究跨国并购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设性的建议,为我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提供一定的现实性借鉴,对提高跨国并购知识转移的绩效具有现实性的实践意义。
2.本文从知识相关性和知识属性角度研究了其对知识整合能力的影响作用,同时研究了知识整合能力与跨国并购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关系及知识整合能力在知识相关性影响知识转移绩效过程中起到的中介作用。补充和完善了知识整合能力理论研究的同时,对企业进行海外并购后提高知识整合能力提供借鉴,为提高跨国并购知识转移绩效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 2 章 知识相关性、知识整合能力影响跨国并购知识转移绩效的文献综述
本文主要分析跨国并购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因素,本章内容将对知识转移绩效、知识相关性、知识整合能力及知识属性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2.1 跨国并购知识转移的相关研究
2.1.1 知识
1.知识的内涵
知识的内涵与外延十分宽泛,很难对其进行准确界定。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知识的内涵进行界定。知识是一种被公认的信念,知识可以在知识源与知识接收方之间流动,即知识可以在不同主体之间发生转移,知识转移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简单转移,同时也有与所转移知识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是由大量的信息经过变化、重组和创新而得来的(Nonaka,1991)。彼得·德鲁克在其1999年出版的《知识管理》一书中,对知识的内涵进行界定,他认为知识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某些人的想法和思维方法,或者改变某些事物,或者是个人或组织运用这些知识而采取比之前更行之有效行动的特殊信息。Beckman(1997)认为,知识是对数据与信息的理性表示,知识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人们工作、决策、解决问题和学习的效果。Davenport & Prusak(1998)认为,知识是一种复杂的、流动性质的综合体,知识的来源包括经验、价值及文化的信息。
聂磊(2012)认为知识主要包括经验、方法和技能,这些知识可以通过学习、培训或者模仿等方式获得。他认为知识包括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两种类型,显性知识可以用文字、书本等载体呈现,易于学习和获得;隐性知识则嵌入于组织内部、组织成员或专有技术中,是难以学习和获得的知识。
陈佳(2012)认为知识不仅包括不易用语言、文字及图表等清晰表述的经验、方法及技能等,同时也包括易于用清晰的公式准确表述、编码的公式、说明书、规章制度。知识是个体与组织在不断的工作与学习中获得的,知识可以用来解决组织发展过程中遇到问题。王涛(2012)从静态与动态两个角度研究知识的内涵。从静态角度来说,知识是个体或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认识、经验和技能的总和。知识是结构化的经验、价值、信息与专家经验的综合体(DavenPort & Prusak,1997)。从动态角度来说,知识是个体或组织对客观世界及客观事物的认知过程(Carlsson,1996)。
2.2 知识相关性影响跨国并购知识转移绩效的相关研究
2.2.1 知识相关性的内涵
在研究知识相关性对企业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时,有的学者也称之为“行业相关性”或“业务相关性”。所谓相关性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间不同的业务单元相互支持、相互关联的程度。Rumelt(1974)对企业的行业相关性从三个角度进行了界定:企业间利用相似的渠道服务于相似的市场;企业间使用相似的生产技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企业间运用相似的管理运营方法。谢晓晨(2014)将知识的相关性定义为两种类型的相关:相似相关与互补相关。相似相关即共享型相关与增强型相关,也就是企业间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竞争优势;互补型相关则主要是指企业间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拓展,实现取长补短的目的。
2.2.2 知识相关性的内容
易加斌等(2013)认为知识相关性可以用来衡量企业间知识存量、知识结构以及知识体系的关联程度。韦小柯(2007)认为知识相关性的内容主要包括:生产资源相关性、管理资源相关性、营销资源相关性及技术资源相关性。本文在总结有关学者研究基础上,就生产资源相关性、技术资源相关性及市场资源相关性进行文献梳理。
1.生产资源相关性
在传统制造业中,生产资源对企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生产资源如果不能高效率的应用到企业发展中,使之成为企业提高竞争优势的有力武器,便会产生与之相反的作用,即低效用的生产资源可能成为企业发展的沉重负担。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生产资源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绝不是无足轻重的资源(Goldhar & Jelinek,1983;Skinner,1969)。生产资本属于实物资本的范畴,当并购双方在生产运营过程中使用的生产资源具有相似性时,并购双方可以通过资源分享,达到资源充分利用的目的,减少资源的浪费与闲置。谢晓晨(2014)认为,尽管有些生产资源具有很强的相似性,自身特点并不明显,但有些生产资源也具有自身的独特性,比如说自主开发性质的资源、企业专有知识等,这些资源具有独特的价值。
第3章 知识相关性、知识整合能力影响跨国并购知识转移绩效的理论模型及研究假设........... 19
3.1 知识相关性、知识整合能力影响跨国并购知识转移绩效的理论模型 .. 19
3.2 知识相关性、知识整合能力影响跨国并购知识转移绩效的研究假设 .. 21
第4章 知识相关性、知识整合能力影响跨国并购知识转移的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29
4.1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29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45
第 4 章 知识相关性、知识整合能力影响跨国并购知识转移的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4.1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4.1.1 问卷设计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以便进行实证研究。问卷调查法可以使研究者较为简便、灵活的获得可靠的第一手数据资料,是学者进行实证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依据以下步骤设计调查问卷,以便尽可能使调查问卷可以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为实证研究的数据收集做好前期准备。
1.问卷内容选择。通过回顾和梳理跨国并购知识转移研究的相关文献,确定本文的研究主体,即研究知识相关性、知识整合能力对跨国并购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本文研究的主体内容包括知识相关性、知识整合能力、知识属性和跨国并购知识转移之间的关系问题。
2.变量测量指标的确定。本文通过梳理和总结国内外研究文献,以及实地调研自行设计等方法设计各变量的测量指标。本文依据已有的研究成果, 尽可能使用了目前研究文献已经通过验证的、成熟的测量量表,并根据本文研究的特殊性进行局部的调整和修改在没有现有的成熟可利用的测量量表时,依据被测量变量的定义、已有文献研究结论进行量表设计。
初始量表形成后请指导老师、同学及亲友对初始量表问卷进行评价,将量表中不合理的部分题项进行修改和调整,删除冗杂题项并补充缺失题项,在经过反复的修改后,形成本文研究所使用的调查问卷。问卷调查形式多以电子邮件、邮寄的方式发送给相关企业,并及时跟踪问卷调查进度,及时收回问卷。
第 5 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跨国并购是企业获取外部优势资源、进入国际市场、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大背景下,跨越国界的合作与沟通变得日益频繁。基于知识观的企业理论认为,知识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核心资源,企业若想获得长远发展必须重视对核心关键知识的获取,知识资源可以为企业带来更高的价值。基于此,学术研究者及企业的管理者纷纷将探究的焦点集中到如何让企业更加有效的获取企业发展所需的知识资源的视角上,其中如何实现知识的有效转移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的研究正是基于此研究热点,讨论了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关系。通过阅读和梳理国内外有关研究文献,确定本文研究主题为知识相关性、知识整合能力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同时本文也引入了知识属性这一变量,并将其进行维度划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探讨知识属性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作用及知识属性对知识相关性与知识整合能力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同时验证知识整合能力在知识相关性与知识转移绩效间的中介作用。
通过回顾和梳理相关研究文献,提出本文研究的理论模型,并提出了各个变量与知识转移绩效作用关系的 8 条相关理论假设。本文的实证研究采用的是问卷分析方法,通过借鉴和引用已经过检验的成熟量表并结合本文研究的特殊性加以修改和补充,最终形成调查问卷,通过导师、父母、同学、亲友向有跨国并购业务的企业发放问卷的方式收集数据,利用 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利用回归方法,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其中有 7 条假设通过检验,1 条假设未通过检验。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知识相关性与知识整合能力对跨国并购知识转移绩效具有正影响;隐性知识对跨国并购知识转移绩效具有负影响;显性知识对跨国并购知识转移绩效具有正影响;知识相关性对知识整合能力具有正影响;隐性知识对知识相关性与知识整合能力之间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而显性知识对知识相关性与知识整合能力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的假设未得到支持;知识整合能力在知识相关性与知识整合能力间起中介作用的假设也得到验证。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论文2018年经典推荐八:利用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1绪论
1.1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1.1研究内容
(1)本文对理论内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部分,一部分是分析对外直接投资通过不同投资动机发挥对产业整合作用的影响机理,并通过投资的正向或反向效应影响产业水平,进而调整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另一部分是对策建议的提出,即针对我国境外投资对产业重组、优化的推进作用,从政府角度提出保障作用发挥的宏观策略,从企业层面提出促进作用落实的微观策略。
(2)在实证研究部分,本文选取1995-2014年我国跨境投资额及三次产业比例的数据作为实证检验的基础,通过对数据进行平稳性、因果性检验,最终验证出我国跨境投资分别对农业、工业、服务业的作用关系。
1.1.2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充分利用中外相关图书、期刊等资料,系统研究我国对外投资、产业结构优化的发展历程,同时,对各自拥有的特点、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2)实证研究法:有针对性地收集数据,运用计量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因果关系检验,使检验结果更可靠、可用。
(3)定性、定量结合分析法:一方面,根据基本理论,定性分析我国境外投资对产业整合的作用机理和影响效应,另一方面,对研究现状中的总体规模、特点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运用,实现理性分析。
1.2产业结构优化基本内涵
产业结构优化即三大产业重新整合、产业间占比达到最优,最终实现国民经济与国际贸易高效率发展的过程。它既包括农业、工业及服务业之间比例的协调,又包括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均衡发展,比例协和,保证产业间和产业内部都高效、持续发展。产业结构高端化主要实现手段为科学技术的进步。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低投入高产出,用最少资源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的投入产出比率,提高产业整体水平和素质。
产业结构整合的具体内容表现为由“低”到“高”的过程。第一,农业、工业占比要降低,服务业占比要不断升高。第二,产业类型由主要依靠劳动力逐步转向依靠技术。第三,由低产出、低生产率、低技术产业群转移至高产出、高增长、高科学技术水平产业群。第四,产品的附加价值由低端向高端转化。第五,实现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生产率提高、国际贸易条件改善。
评定三大产业间比例是否达到优化程度的标准主要从三方面考虑。首先,资源配置效应。主要考察高生产效率部门的经济是否实现高速增长,若未实现高速增长,则产业结构未达到优化。其次,环境效应。考察产业结构优化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环境透支型,还是环境友好型发展。若以透支环境为代价,则不能叫做结构优化。最后,分配效应。考察现存产业结构在分配上是否有利于提高国民收入、促进经济增长,是否能实现国际贸易条件的改善。
2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理论
为实现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合理化、高度化的产业结构是重要保障,而对外直接投资又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优化相关基本理论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1对外直接投资基本理论基本理论
ODI是企业落实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理论支撑。其中,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技术累积产业升级理论为发展中国家投资行为提供理论支持,PLC理论为我国处于不同阶段企业进行对外投资提供参考,对本文内容研宄具有指导意义。
弗农认为,上述周期是产品在市场上的生存”过程,由于国与国之间发展水平各异,同一个产品的周期在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开始和结束时间存在着差距。正是因为差距的出现,导致了同一种产品对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或地区来说,重要程度是不一样的,所以才会出现国际间不同导向的投资行为。弗农又引入国家因素,把产品从生产到消失的环节归纳为三个部分: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标准化产品阶段。在新产品阶段,创新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水平,并对其垄断,因此,研发的新产品也处于市场垄断地位,产品附加值极高,相似品或替代品很少。由于国内技术领先,产品生产条件满足,而国外生产该产品技术落后甚至缺失,所以,该产品仅出现在创新国市场。在成熟产品阶段,隐匿消费者对产品积极购买,均变成真正顾客,市场上对该产品需求不断扩大。在此阶段,新产品研发能力、生产技术等基本成熟,但模仿品出现,使产品附加值降低,企业利润下降。模仿国为了维护国内刚刚萌芽的产业,开始对本国产业实施保护,使用各种手段对进口加以限制。为降低成本,创新国和一般发达国家则只能转变路径,以投资代替出口,通过绕过东道国贸易壁垒,降低产品成本。在产品进入标准化生产阶段,产品生产、销售体系己经成熟,研发国已然失去对技术及市场的独占,降低成本成为产品赢利的重要方法。因此,企业开始大量投资,新建厂房生产产品,再远销第三方国家。
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我国企业应分别考虑自身及东道国所处发展阶段,有针对性进行对外投资。例如当我国创新型产品发展到成熟产品或标准化产品阶段时,我国企业应积极开展对外投资,通过使用东道国低成本来降低产品成本,保持企业利润,实现企业发展。
2.2产业结构优化基本理论
对产业发展、促进结构高度化的理论研究较多,如产业结构投入产出法、五基准说等。本文将具有代表性的六阶段论和筱原基准说作为研究基础。
2.2.1经济成长阶段论
1960年,罗斯托通过对过去经济发展的演变总结提出经济成长阶段论,该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有着指引作用,但对发达经济体不起作用。
经济成长阶段论由低向高分为六个层次。第一,在传统阶段,人们生产能力落后,经济闭塞,对农业生产依赖严重。第二,预备腾飞阶段这是一个过渡时期,主要为下一阶段进行积累和铺垫。第三,起飞阶段时期,在此阶段各经济体的主要目的是要摆脱传统经济的桎梏与束缚,实现经济飞速发展。为保证经济起飞,首先,必须有一个或几个先进的部门来带动、领导,其次,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保驾护航,最后,用于生产建设的投资在GDP中要有较高占比。第四,走向成熟阶段,该阶段的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较高,工业摆脱了以前单一化现象,同时,起飞阶段的主导部门被新兴主导部门代替。第五,大众消费阶段,主要目标是实现从工业向服务业转变,人们在休闲、教育等方面的追求扩大。第六,超越大众消费阶段,主要目的是提高民众生活质量。
罗斯托六阶段论为我国产业向前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根据六阶段论,我国产业发展正处于走向成熟阶段,为实现大众消费,我国应大力发展服务业,削弱工业的主导地位,优化产业结构。
基准条件论又称彼原两基准论,提出于1957年,该理论主要阐述了一国在对本国产业结构进行规划、调整时,必须要同时兼顾生产率上升基准和收入弹性基准两准则。两基准论成功运用的前提条件为:第一,一国涉及到民生的基础产业必须要发展完善,以免对产业结构升级形成束缚;第二,国家要拥有高水平技术,在产业升级过程中,不会因技术问题而受阻。第三,经济必须达到高度繁荣程度,资金可以充分满足经济发展需要。两基准论内容包括:第一,收入弹性基准意指在选择行业或部门时必须首先发展具有高收入弹性属性的行业。收入弹性高,意味着未来市场宽广,更容易形成大规模生产与经营,形成规模经济,提升产业水平,实现结构整合。第二,生产率上升基准是指国家要主动推动生产率高涨的行业或部门发展。无论国家还是企业,只有拥有高效的生产率,才会直接推动利润的增长,间接引致国家GDP上涨。
3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现状分析..........12
3.1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12
3.1.1对外直接投资总体状况.........12
4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及效应分析...........19
4.1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机理分析.......19
5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证检验.......29
6利用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
6.1政府层面
宏观层面政策法规的确立可以从客观上为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保障,使其稳中求进。政府在利用对外直接投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中,既要提供法律法规作为保障,又要对投资企业进行方向性的引导。
6.1.1完善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体系
为实现对外直接投资大规模、高质量增长,使其与国民经济发展并驾齐驱,我国政府出台的相应政策、制度具有很大作用。与此同时,政府也要完善自身应该发挥的服务职能。实现政策上宽松支持,服务上多方位支撑的格局,为我国境外直接投资保驾护航。
第一,政府为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提供财税支持,促进其良好发展,为产业结构优化积蓄力量。在财政政策上,对我国海外投资企业进行财政融资利于企业解决资金紧张问题。政府可以通过出口信贷政策、外汇管制政策来解决企业资金问题,例如在出口信贷方面采取放宽信贷领域、扩大信贷范围、增加信贷额度、下调贷款利率等有利于海外投资的措施。外汇管制措施主要有放宽对外汇的管制、成立国外风险投资公司、对企业提供担保等。在税收政策的利用上,应根据对外投资行业、投资区域的不同使用免税、延期纳税、抵免等方法。延期纳税可使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延缓应缴税款,在一足时期后再进行缴纳,延税政策会在一段时期内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使企业当期流动资金更高效周转,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税收抵免即在投资国境内对海外投资企业进行征税时扣除其在东道国已缴纳税款部分,对这部分巧再进行重复征税。此外,政府也可以根据投资行业和地的不同适时增加税收优惠政策。为防止东道与我国对境外投资企业进行重复征税,我国政府还应主动进行税收国际调和。总之,要充分发挥税收的杠杆作用,凭借优惠税收政策调动企业对外投资的热情,增加投资额度,提升投资质量,优化投资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结论
本文在梳理我国跨境投资、产业结构整合的基本理论、发展特点、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定性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助推相关产业发展、结构优化的影响机理和作用效应,并以现阶段我国具体国情为基础,以政策为导向,提出利用对外直接投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1)通过梳理我国跨境投资、产业结构优化的现实情况,得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投资规模小、投资水平低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其对产业结构升级作用的发挥,我国产业结构仍需要调整产业间比例、均衡发展产业内行业,以实现产业结构全方位升级。
(2)定性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通过不同路径推动我国相关产业发展、推进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机理,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提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通过产业关联效应、边际产业转移效应、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相关产业需求效应、国内产业尾随效应来推动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我国政府和企业必须高度配合,以促进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优化作用的充分发挥。政府要完善投资政策体系,发挥指引作用,合理引导境外投资的地域分布及投资领域,积极发展产业结构整合度高的行业,注重人才的国际素质培养。企业应强化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凝聚力,根据自身及国家发展需求,合理选择进入方式及进入领域,积极投资国家政策扶持、引导产业。
可以预见,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引导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将继续高速发展,投资规模会不断扩大、投资结构将日趋合理,对外直接投资在调整产业失衡,提升产业水平方面将会发挥越来越显著的作用。但现阶段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失衡,层级低端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其在产业结构优化方面作用的发挥,因此,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应同时注重投资的质与量,将整体规模扩张与投资结构优化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论文2018年经典推荐九:境外NGO在华小额信贷运行机制研究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小额信贷是指向低收入或中等收入农户、个体经营者提供金融服务和社会服务等,以此帮助人们摆脱贫困的新型的金融类型。小额信贷的奠基人是孟加拉著名经济学家穆罕默德?尤努斯教授,他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了小额贷款试验。1983 年创立了孟加拉乡村银行,其 GB 模式带来了广大的影响。自此小额信贷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发展。国际上的小额信贷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福利主义小额信贷;另一种是制度主义小额信贷。福利主义小额信贷注重提高穷人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维持机构的可持续性属于次要地位,这类小额信贷主要由非政府组织(NGO)执行。制度主义强调机构的可持续性,在此基础上帮助穷人摆脱贫困,它是由专门的小额信贷机构操作。小额信贷的最初发展的形式是 NGO小额信贷,境外NGO 也纷纷把国际小额信贷扶贫经验引进中国,联合国是较早把小额信贷引进中国的国际组织之一。从 1981 年以后,联合国妇女发展基金、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人口基金在中国的项目中大多包含小额信贷项目。随后,有国际小母牛项目、宣明会、乐施会等国际组织在中国开展小额信贷项目。像这样来自国际或者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在华开展的小额信贷称为境外 NGO在华小额信贷。我国 NGO 小额信贷是于 1993 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引进,主要实施的是孟加拉"乡村银行(GB)”小额信贷模式,并且成为我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后有效的扶贫方式,最初十年左右我国 NGO小额信贷得到迅速发展,在 2003 年前后数量达到了巅峰,数量在 300 家左右,但是由于我国NGO 小额信贷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很多 NGO 小额信贷面临着倒闭或转型的状态,慢慢地退出小额信贷市场。然而,商业性小额信贷越来越成为时代的潮流,2008 年 5 月,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发布《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指导意见》,小额贷款公司更是蓬勃发展,很多NGO小额信贷机构都有朝商业性小额信贷机构转型的趋势。虽然商业性小额信贷有着可持续经营的优势,但是它面对的客户一般是中上等收入水平的人群,扶贫性质不是很强。比如有小额信贷服务的机构如农信社、小贷公司这类商业性机构往往为了维持机构的可持续性,选择信贷的对象都是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们,很多农村的贫困人们并不能获得这类机构的小额信贷的服务,而NGO小额信贷机构则不同,它的宗旨是为了扶贫,使很多偏远山的贫困农民都能享受到金融服务,以此提高他们的经济和生活水平。
1.2 研究内容与结构
本文主要研究了境外NGO在华小额信贷运行的机制及运作模式,在分析境外NGO在华小额信贷运行机制的内涵的基础上,从理论角度深入分析了其筹资机制、贷款模式及管理制度、运作体系及流程、风险控制机制、贷款运作流程等,进而分析了境外NGO 在华小额信贷运行的条件、优越性、局限性以及效果等几方面,然后结合案例分析了境外NGO在华小额信贷的运作机制、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最后研究总结出境外 NGO 在华小额信贷运行经验,对我国 NGO 小额信贷的发展带来启示。
本文结构安排如下:
第 1 章绪论,主要对境外 NGO 在华小额信贷发展的背景和研究境外 NGO在华小额信贷运作的意义进行阐述。
第 2 章 NGO 小额信贷研究相关文献综述,论述了 NGO 小额信贷中有关信息不对称理论、社会资本理论,还有关于福利性小额信贷的研究、NGO 小额信贷的研究、NGO联保贷款模式和社区发展基金模式的小额信贷研究等文献综述。
第3章境外NGO在华小额信贷运行机制的理论分析,本章首先分析了运行机制的内涵,进而引出了境外NGO在华小额信贷运行机制的内涵与构成,从筹资机制、组织体系、贷款模式和运作流程、风险控制等几方面分析了境外 NGO小额信贷运行机制和作用过程。
第4章境外NGO在华小额信贷运行条件和效果分析,分别从外部市场环境和境外NGO内在条件两方面分析了境外NGO在华小额信贷运行的环境与条件,并且分析了境外NGO 在华小额信贷运行机制的优越性、局限性以及运行效果。
第 5 章境外 NGO 在华小额信贷运行案例分析,重点分析了两个境外 NGO小额信贷的案例,分别从小额信贷实施背景、运行模式、运行机制的优越性、局限性及运作效果等几方面来研究。
第 6 章结论与启示,在总结我国 NGO 小额信贷发展问题和境外 NGO 在华小额信贷运行机制的优越性的条件下,提出了对发展我国NGO小额信贷的启示。
第 2 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
2.1 信息不对称理论及相关研究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一个理论,主要指的是不同人员掌握的信息是有差异的掌握多的人员具有优势,而掌握少的人员处以劣势的地位。信息不对称理论是由三位经济学家:乔治?阿克尔洛夫(George Akerlof)、迈可尔?斯彭斯(Michael Spence)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提出的,阿克尔洛夫 (1970)首次对市场信息的问题说明具有逆向选择,他分析了二手车市场的模型,并且研究了印度20世纪60年代的信贷市场,以此来说明逆向选择问题。一直以来,不对称信息市场理论是经济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辛琳(2001)把信息不对称理论分为逆向选择理论和道德风险理论,并对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规避作了系统的讨论。郝莹(2008)从贷款方式、贷款对象、贷款业务监管、外部条件影响等方面研究小额信贷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并用模型分析了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后果,得出如果不控制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将导致信贷市场萎缩。Stigliz和 Weise(1981)指出,信贷领域内的信息不对称直接导致信贷配给的出现。大部分学者对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后果和应采取的措施作出了相应研究。卢艳茹(2007)分析了农村小额信贷问题造成的信息不对称,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这是研究信用机制与激励机制,采取合理的措施来控制。张炳申和沈潭强等(2003)利用惠东农村信用社"信用村”建设的实践的例子为解决农村信贷中信息不对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杜丽群和曹斌(2007)分析了农民的农村信贷市场困难的问题,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信贷的特点和农民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了农户贷款难,通过对"联保贷款”实施的信贷政策可以有效缓解这一现象。Ghatak (1999)和其他学者认为,小组联保贷款模式对于小额信贷结构与借款人之间由于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问题有很好的调节作用。Tedeschi,G.A(2006)的研究成果表明,对于信息不对称性强的小额信贷市场,动态激励可以促进借款人合作,使他们注重自己的良好声誉和信用,从而降低信贷风险。
2.2 社会资本理论及相关研究
首先对于社会资本的定义,有国内一些学者进行了研究。田凯(2001)介绍了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理论的定义、起源、性质与特征这三个方面,对于社会资本概念的界定,科尔曼提出了社会资本的五种形式,即义务与期望、存在于社会关系内部的信息网络、规范和有效惩罚、权威关系、多功能组织和有意创建的社会组织。张广利和陈仕中(2006)分析讨论社会资本的定义和测量比较、特征等,认为社会资本是个人或组织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调动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嵌入在自己所拥有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程民选(2005)认为,信誉是所有社会资本形式之一,因为(1)它是一种人际互动合作的产物;(2)其建立和维护需要投入资源,同时也能产生收益;(3)它同样是一种资源存量。同时证明了信誉缺失的后果的严重性,给出了信誉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的结论。
Van Bastelaer(1999)首位将社会资本的研究带入微型金融领域内,他提出了社会资本可以降低在微型金融中由不对称信息带来的成本,以Grameen Bank 为例,其主要社会资本来源于信贷员和借款者之间保持连续的关系,这有力地缓解了市场失灵。国内外学者也对社会资本的作用和实践进行了探讨,认为社会资本在小额贷款中能够提高还款率、解决农户贷款难的问题。Seibel(2000)认为,小额信贷的成功运作,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资本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使小额信贷组织保持高还款率。Bastelaer(2006)以南赞比亚获得种子贷款的团体贷款为研究对象,应用计量模型的研究方法得出结论,"团体成员的交流频率、成员间的信任程度”等因素对团体贷款的高还款率起到了关键作用。范香梅,张晓云(2012)理论分析了社会资本有助于提高农户贷款的可得性,实证证明了社会资本能增加农村地区的贷款规模,认为社会资本在农户贷款中可以帮助农户解决贷款难的问题。滕昊和何广文(2009)在对乐施会贵州、云南两地社区发展基金社区的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区发展基金的模式,认为社区发展基金很好地利用了社会资本,两者的联结为信用社提供了借款农户的信息,有利于信用社的决策。
第 3 章 境外 NGO 在华小额信贷运行机制的理论分析...............12
3.1 境外 NGO 在华小额信贷运行机制的内涵与构成 .................12
3.2 境外 NGO 在华小额信贷筹资机制.................13
第 4 章 境外 NGO 在华小额信贷运行条件与效果分析...........25
4.1 境外 NGO 在华小额信贷运行的环境与条件..........................25
第 5 章 境外 NGO 在华小额信贷运行案例分析...............34
5.1 国际小母牛组织云南澜沧县小额信贷养殖项目研究.....................34
第 5 章 境外 NGO 在华小额信贷运行案例分析
5.1 国际小母牛组织云南澜沧县小额信贷养殖项目研究
5.1.1 国际小母牛简介
1.发展历史
国际小母牛于 1944 年创立于美国的一家非政府组织,主要通过向全球各国家的贫困家庭提供牲畜、资金以及农业教育等,目的是为了帮助全球各个国家的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与饥饿。国际小母牛于 1985 年进入了中国大陆,并与四川省畜牧局合作,在四川省实施了三个项目,是改革开放后最早进入中国开展活动的国际NGO 之一。小母牛组织相继在我国成都、川渝、云贵、安徽、北京、西藏和新疆设立了办事处,在 2008 年,小母牛组织在四川省民政厅注册为“四川海惠助贫服务中心”,是小母牛在中国的总办事处。2011 年2月,小母牛组织在上海成立了“上海海惠社区民生发展促进中心”。
2.小母牛中国项目组织结构
小母牛中国办事处下设四个部门:项目部、行政部、财务部和筹资部。中国项目主任负责整个中国办事处的项目运作的领导和管理,主任助理协助项目主任的工作和各部门的联络协调工作。高级项目主任是负责各区域项目的主任,筹资部是负责组织的筹款工作。各部门负责人只有主任一名,而不设副主任。小母牛中国组织结构如图5.1所示:
第 6 章 结论与启示
6.1 结论
随着我国小额信贷商业化的趋势,昔日小额信贷的先行者NGO小额信贷却走入了末路,只有少数NGO小额信贷能够持续经营下去。商业小额信贷和NGO小额信贷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注重机构的可持续经营,具有一定的盈利性,而后者侧重对中低收入水平群众的扶贫,帮助他们脱贫,实现自力更生的目的。在我国,虽然经济日益发展,但是贫富差距太大,很多边远山区的人生活还处在贫困线以下,为了实现救助贫困人群的目的,NGO小额信贷起到了弥补很多商业机构小额信贷的不足的作用。商业性小额信贷很难将这些贫困人群纳为他们的服务对象,因为他们缺少一定的经济基础,且缺乏一定的抵押物等条件。出于机构的盈利性,商业小额信贷往往“嫌贫爱富”,这样贫困人群享受不到金融服务。NGO 小额信贷正是针对这类群体而开展的小额信贷金融服务。
本文在对运行机制的涵义定义的基础上,认为境外NGO 在华小额信贷运行机制是由相关制度、运作模式和组织体系构成并且由相关人员共同运行、相互作用的过程。其小额信贷运行机制主要包括筹资机制、贷款机制和风险控制机制,其中,筹资机制包括私人捐赠、服务收费、政府补贴和国外援助,筹资机制是由境外NGO 组织的性质和目的决定的;贷款机制分为贷款制度和贷款模式,贷款制度分别有互助小组和贷款中心制度、先后贷款制度、动态激励制度和提供技术培训或其他社会服务;贷款模式分为联保贷款模式和社区发展基金模式。风险控制机制包括小组基金和强制储蓄制度、整贷零还制度和违约惩罚制度。境外NGO在华小额信贷运行的基础条件是由外部市场环境和境外NGO的内在条件来决定的。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论文2018年经典推荐十:河北玉米农户经营规模演变、驱动力及效率研究
第一章引言
粮食安全是世界三大经济安全之一,对于拥有亿人口的中国而言,粮食安全尤其重要。粮食安全是实现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更是确保国家各方面安全的战略根基。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在于生产经营环节,而在生产环节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探讨粮食的经营规模。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粮食经营规模和劳动力流动呈现出新的特点,因此对粮食经营规模的研究和探讨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农民收益都具有重要意义。
1.1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粮食经营规模就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相比于其他国家,我国的经营规模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尤其是年代后期,随着农民工的外出务工,未来谁来种地和如何种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几年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来引导农民进行适度的规模经营,但是仍有一些问题不够明确和具体,具体而言,我国粮食经营规模呈现以下的特征。
(1)经营规模呈现长期下降近期上升的趋势。中国的户均的经营规模从1980年的0.56公顷降低到1999年的0.4公顷。对现有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中国的人均经营规模呈现出长期下降近期上升的趋势,从1952到1990年,中国人均经营规模不断下降,1990年之后,人均经营规模呈现小幅度的上升,2003年之后人均经营规模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2010年人均经营规模为0.57公顷。
(2)中国经营栽模与其他国家比最低。国际上定义规模小于两公顷的种植方式为小规模种植。世界上有亿的小规模土地,其中亚太地区就占了87%,仅中国和印度就分别有1.93亿和0.93亿的小规模土地,在所有的国家中,中国的农业经营规模是最小的,仅有0.4公顷。
总之,目前我国粮食经营规模呈现长期下降近期上涨的趋势,但粮食经营规模仍然远低于世界其他国家,而且劳动力务农比例低,虽然政府鼓励扩大经营规模和土地流转,但中国粮食商品粮总体规模依然偏小。在这种背景下,对我国农户经营规模的演变、驱动力以及效率的研究,对于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发展道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1.2研究意义
(1)对粮食安全的意义
经营规模是中国未来种粮必须面临的问题,未来粮食经营规模的大小与粮食的产量、供给、消费都有相关性,本论文对粮食经营规模的研究,试图探索不同粮食经营规模的演变,驱动力以及效率,对于进一步提高农民粮食种植的积极性,提高粮食种植的效率以及提高粮食的收益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对农民收入的意义
粮食的经营方式对于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粮食的经营规模,尤其是探讨适度的经营规模,保障农民的收入是一个重要指标。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推广以及机械化的使用,粮食的经营规模和农民的收入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此外,粮食经营规模的变化还会导致农民在种粮和外出务工或者种植其他经济作物上进行选择,这些都会影响到农民的收入,因此探讨经营规模的相关研究对于保障农民的收入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3)粮食经营规模的未来出路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农民种粮观念的变化以及我国各种土地政策的开展,未来粮食经营规模的出路是一个必须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系统的分析我国粮食经营规模的演变、粮食经营规模的驱动力以及效率,能够从不同的维度衡量不同经营规模的特点,对探讨未来粮食经营规模出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概念界定及研究区概况
2.1概念界定
(1)经营规模
经营规模在经济学中应用较多,具有其特有的定义,首先在经济学中,“经营”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在生产单位或者经营组织中的组合的关系或者集合的程度,也就是指生产要素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置,进而发挥生产或经营的效果,是一种范围和数量界限。规模在字典中是指规制和格局,但是在经济学的研究中更多的是指特定事物的数量的等级,是限定客体范围大小的数量概念,主要应用在如事业、企业、团体、机构、工程、运动等方面和领域。
经营规模是则将规模和经营两个名词的结合,是指企业或其他的经济实体中,生产资料(劳动力、劳动手段、劳动对象)的集聚程度、配置比例和组合形式。与规模经济不同,经营规模并没有包含“节约”或者“效益”的含义。
(2)农业经营规模
农业方面的经营规模是特指农业生产活动中,土地、劳动力和资金等生产力要素的通过聚集和组合的方式。农业经营规模是一个相对综合的概念,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例如,土地经营规模主要用于衡量土地这种要素的规模;还有表示多种生产要素综合作用的规模,如产量和产值规模等。从现有对农业经营规模方面的文献可以看出,很多研究是特指土地经营规模,因为土地经营规模是配置其他生产要素的最基础条件。同时,土地作为农业最基础的生产资料,在众多的经营规模的表现形式中,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当涉及到经营效益问题的研究时,仍然将土地经营规模作为最重要的衡量标准之一。
(3)农业规模经营
农业规模经营与农业经营规模两者有着显著的差别,农业经营规模范围较大,一般包含农业规模经营,而农业规模经营可以理解为农业经营规模一种特定的形式,包含在农业经营规模之中。农业规模经营包含农业的内部、外部规模两部分。因为规模经济是生产力领域的名词,所以规模经营是指生产的规模化,具体来讲就是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得到规模化使用,这里的生产要素主要是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中,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既是投入要素,又是生产资料,因此农业规模经营可以定义为基于“土地适度规模化”的生产资料的规模化使用。
2.2研究区域和品种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河北,河北处于华北平原,同时横跨内蒙古高原,紧邻勸海,将北京包围在之中,且与天津接壤。地理位置上,河北的西北和东南地区地势呈现一定的角度,西北部地区则主要是凹凸不平的山地,在山地之间贯穿着盆地,中部和东南部土地较为肥沃,且是平原地势。
河北的土壤特质较好,这种土壤能够较好的保持水份和肥力,且具有较好的通透性,适合农业生产。土壤的品质优良使得河北自古以来就是传统的农耕文化民族区域。
河北的水资源很短缺,这也是制约河北农业发展的一大瓶颈。河北的水资源储量为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全国平均水平人居水占有量为2100立方米左右)。更低于国际上的水资源衡量标准,根据国际标准,河北处于严重的水资源匮乏状态。
河北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是我国重要粮油产区之一,河北可利用耕地多达600多万公顷,居全国第四位,河北种植的农作物品种较多,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玉米是河北第二大粮食作物,2005年河北玉米的耕种面积首次超过了小麦(种植业价格信息网数据整理),河北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适于玉米的生长,玉米的种植遍及全省,在河北玉米的播种类型主要是春播和夏播两大类,夏播玉米主要分布在河北的南部,而春播玉米则分布在河北的北部地区,玉米的基本上包括早熟、中早熟、中熟以及中晚熟类型。河北玉米的产量维持在1100万吨左右,为河北乃至全国的玉米产量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对河北玉米进行研宄具有一定的现实和理论意义,首先,玉米虽然是粮食作物,但是玉米确是一种“多功能”的作物,既可以作为口粮,又是饲料的主要成分,同时还是很多工业用品的主要原料,例如工业用酒精等都是利用玉米加工而成。因此玉米的生产即关系到粮食安全,又关系到农业和工业产品的价格稳定,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工业用玉米和饲料用玉米的增加,玉米的供需严重不平衡,提高我国国内玉米的生产潜力刻不容缓。其次,河北作为华北平原的重要部分,其玉米的产量具有重要地位,同时对河北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地区代表性,能反映出华北地区玉米种植农户的特征,与东北的家庭农场和规模化的种植模式不同,河北的玉米农户的规模相对较少,而我国玉米的经营规模大部分都是家庭式的小规模种植,因此研究河北的农户,对于分析我国平均的玉米种植农户特征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第三章农户粮食经营规模演变及国外经验......23
3.1我国农户粮食经营规模演变及现状........23
3.2河北玉米农户经营规模演变......26
第四章河北玉米农户经营规模的划分.......42
4.1现有的经营规模划分........42
4.2标准不同经营规模的划分理论......44
第五章河北玉米农户经营规模选择的驱动力.......52
5.1农户玉米经营规模行为选择的理论基础.....52
第六章不同玉米经营规模农户的效率研究
对于经营规模和效率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农业经济学探究的热点。本章主要从效率的角度,实证的研究不同经营规模的效率问题,为进一步的探索最优的经营规模提供一定的参考。本章分为四个部分来研宄不同经营规模的效率问题,第一部分是数据的统计描述,第二部分是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研宄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的技术效率,第三部分则利用土地使用模型来实证的分析玉米的经营规模和技术效率之间的关系,第四部分则分析了不同玉米经营规模下农户的生产成本、产出率和现金收益,第五部分是小结。
6.1数据的统计描述
本章使用的数据与第五章的数据一致,农户数量和样本量也都相同,具体的农户特征请参见表5-2,本节主要将投入要素相关变量进行了统计描述((见表6-1)。农户特征方面看(表5-2),河北被调查农户的平均教育年限是6.77年,稍高于小学教育的水平,外出务工的平均收入是5797.87元,玉米的平均经营规模是3.92亩,玉米种植的比例占所有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0.44。从投入角度看,化肥投入量最大,每年投入297.84元,最高的农户每年化肥投入量能达到3500元;其次是种子投入,平均为79.02元,最高的农户种子投入额达900元;玉米生产的劳动力的投工量是每年46.40日,最高的农户劳动投工量能达到672.00日;玉米生产的灌概电费投入平均为每年58.62元,而农药和固定资产的投入分别为每年25.88元和23.05元。气候方面,本节还分别统计了6月份的降雨和温度,其中,6月份的平均降雨为70.96毫米,最多的地区6月份的降雨能达到194.20毫米,而6月份的河北地区的平均温度为25.49摄氏度。
第七章结论及政策建议
7.1结论
对于拥有亿人口的中国而言,粮食安全尤其重要。粮食安全是实现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更是确保国家各方面安全的战略根基。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在于生产经营环节,而在生产环节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探讨粮食的经营规模。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粮食经营规模和劳动力流动呈现出新的特点,因此对粮食经营规模的研究和探讨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农民收益都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粮食经营规模发生着显著的变化,相比于其他国家我国的粮食经营规模存在着呈现出一定的特征,首先,我国的粮食经营规模呈现长期下降近期上升的趋势,且中国粮食的经营规模远低于世界其他国家,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劳动力务农比例不断下降,且存在波动,中国粮食商品粮总体规模小,且有逐步集中到少数地区的趋势,同时,我国的农业政策不断的鼓励扩大经营规模,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在此背景下,以河北玉米农户为例,研究农户的经营规模的演变、驱动力和效率具有一定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本文以河北玉米为例,研究玉米农户经营规模选择的驱动力和不同规模的效率,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玉米虽然是粮食作物,但是玉米是一种“多功能”的作物,既可以作为口粮,又是词料的主要成分,同时还是很多工业用品的主要原料。因此玉米的生产,既关系到粮食安全,又关系到农业和工业产品的价格稳定,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工业用玉米和饲料用玉米的增加,玉米的供需严重不平衡,提高我国玉米的生产潜力刻不容缓。其次,河北作为华北平原的重要部分,其玉米的产量具有重要地位,同时对河北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地区代表性,能反映出华北地区玉米种植农户的特征,与东北的家庭农场和规模化的种植模式不同,河北的玉米农户的规模相对较少,而我国玉米的经营大部分是家庭式的小规模生产经营模式,因此研究河北的农户,对于分析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玉米种植农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