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国际贸易影响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5844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第 1 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背景
当前,中国人口红利的优势正在逐渐减少。黑龙江省作为东北地区极具代表性的人口大省,正在面临一系列由于人口结构变化而导致的问题,比如老龄化严重、出生率严重下降、人才流失、人口外出务工数量增多等。这些经济发展问题都在影响着黑龙江省经济各方面的发展。本文致力于为黑龙江省人口结构及产业结构调整、黑龙江省经济活力提升及东北区域人口红利利用效率提高提出可行性建议。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与人口发展阶段不匹配问题十分严峻。我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是由于系列人口政策的影响,人口结构逐渐步入老龄化状态。世界上大多数老龄化,是在经济提升至一定阶段后才逐渐进入老龄化状态,而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提升并未充分,却提前进入了老龄化的阶段。相比之下,我国的抚养能力与发达国家或正处于老龄化的国家差距明显,尤其是在老年人的抚养投入与人均 GDP 方面。综上所述,中国面临的老龄化问题,正在悄然转变中国的经济结构。
黑龙江省是中国推行计划经济最早的省份,矿物钢铁资源丰富,大型石化、钢铁等产业一直是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近年来,黑龙江省作为人口大省,出现了生育率低、老龄化严重、人口外出务工数量大、高素质人才流失等人口红利逐渐减少的趋势。人口一直是影响一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人口红利的持续,使得一个国家劳动力资源的提供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得以保证。因此在这一时期,如何切实有效的使得黑龙江省人口与经济均衡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David Bloom(1998)在对人口问题呈现较为典型的东亚地区的研究中,首次应用了人口红利一词。Mason Andew (2001)[1]在其论文中论述了二战以后亚洲人口因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简单的把人口红利定义为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绝对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学术界主流的观点是将人口红利分为第一次人口红利和第二次人口红利。其中的 Ronald Lee (1989)对于人口红利的见解为社会资本与劳动比例的不断提升,使得财富得以延续。关于人口红利促进经济的增长机制中的储蓄因素影响方面,国外文献有较多的涉及,Leff(1969)通过多国实证数据检验,得出储蓄率与抚养比之间存在互为反比的经济增长机制。Shan Shan Gao(2016)该文献选取少数民族人口结构作为样板,分别测算出不同民族的抚养比相关数据,对少数民族地区提高人口红利提出了建议。Naohiro Ogawa,Qiulin Chen(2013)该文献中主要从如何延续中国第一次人口红利的角度出发,提出应该增加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并逐年提高劳动者的平均收入,以求创造更多的生产效益,把人口红利的存续推迟至 2050 年。
人口红利本身与其他影响因素之间存在传导机制,并作用于经济发展。比如,Jesús Crespo Cuaresma (2014)认为人力资本的提高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强调了人口因素中人力资本的重要性。Wolfgang Lutz(2008)[7]用欧洲的人口数量和人力资本质量相关数据作为计算的基础,得出人力资本的质量才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的结论。Rafael Gomez (2013)的文献中同样指出人口红利的增加会促进经济的增长。其文中论证,日本曾经由于人口抚养比的增加及年龄结构的变动,导致经济下滑。Andrew Mason (2016)的文中着重研究人口年龄结构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探究了 39 个国家中的人均收入在人力资本中的作用,并将公共支出与私人支出分开,探究面对人口结构的变化,私人投资和生育意愿将如何随之变化,并且也探究了第一人口红利和第二人口红利是如何被生育率的下降所影响。
.........................

第 2 章 黑龙江省人口红利分析

2.1 引言
人口红利的衡量在学界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从稳定人口理论的角度出发,将抚养比与参照系进行对比,判断区域所处的红利期。也有的学者也利用人口抚养比与老龄化程度的双重标准来衡量地区人口发展。不同标准与不同的测算依据将对人口红利时期与存续时间的判断产生较大的差异,因此本章将结合多种测算标准,对黑龙江省人口基本面与红利期进行详尽的分析探讨。同时对于人口红利的相关作用因素是如何影响经济发展也要做以基本面分析,为后续章节做铺垫。
从人口红利的理解上来看,人口红利是一个时期性的概念。在不同阶段,由于生育率和死亡率的非同时发生,导致人口比例不断变化,而人口红利正是人口比例渐进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特殊时期。人口在经济运行中承担着两种角色,即生产性人口与消费型人口,生产性的人口可以为经济增长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动力,而消费性的人口通过对产品的消费能够促进经济的循环发展。
比如廉价劳动力优势为经济起步阶段的中国在其自身研发力量不足时积累了充足的原始积累,为中国提供了快速发展的突破口。但目前中国劳动力成本明显上升,甚至出现“用工荒”,尽管整体的人口数量相比于其他国家仍然有绝对性的优势,但廉价劳动力已然不是中国的代名词。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人口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劳动力结构性短缺进而影响了经济发展因此中国只有推动产业升级,提高核心技术优势,促进消费升级与贸易发展,才能再次利用人口红利中人力资本的优势,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人口红利的进一步实现,需要多种因素综合促成,比如人口教育水平的提高,人口生育政策的改善,人类健康水平的提高及经济政策的有力执行,这些都能够充分提高市场上劳动者的整体素质。
.......................

2.2 人口红利界定
2.2.1 黑龙江人口红利界定
本文将测算黑龙江省的理论人口红利与有效人口红利,进行对比观察。理论人口红利是指将社会总抚养、少年抚养比与参照系进行对比,判断区域所处的人口红利期,这个测算方法是学术界较为常用的简单判定人口红利期的方法。社会总抚养比是指社会中老年人口与少年人口的总和与社会劳动年龄人口的比值。而理论人口红利基于的参照系是瑞典 1957 年的人口生命表,原因在于瑞典国家的人口测算质量高,并且 1957 瑞典的平均寿命与我国未来预期寿命相接近,并且没有采用相对不科学的现阶段静态人口作为基础,因此在初步判定区域及国家的人口红利期上,渐渐被接受并广泛使用。尽管这个方法被学术界认为过于武断,但是其可以结合总抚养比、少年抚养比、老年抚养比三个指标来衡量人口红利期,而其他的一些判断基本上是缺乏参照系,或者则简单以国际上的通用国家人口类型标准判断,或直接认为人口抚养比小于百分之五十,人口红利就是存在的,相比之下这种方法要考虑的更为周全,本文仍将利用这一方法,作为理论人口红利的参照系,并加以初步判断。
理论总抚养比=(老年人口+少年人口)/劳动年龄人口 (2-1)
在黑龙江人口红利时期判定方面,图 2-1 显示黑龙江 1985-2015 年总抚养比、少年抚养比、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图。表 2-1 显示基于瑞典 1957 年生命表的人口红利期判断标准。结合数据与图表发现,黑龙江省的人口总抚养比和少儿抚养比整体呈现一个递减的趋势,而老年抚养比是一个逐渐递增的状态。1985 年时,黑龙江的人口红利下降到 53%以下,已经进入了所谓的人口微利时期,但是少年抚养比在 1986 年的时候达到 45.76%,远远没有达到人口微利时期对少儿抚养比限制的最高值,说明此时的人口红利并未完全体现。从数据中显示,黑龙江的少儿抚养比相较于标准值,一直是较高的,直至 1996 年才低于30%,使黑龙江省进入真正的红利时期。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老年人口的抚养比在人口大省中一直占比不高,尽管老年人的数量在不断的攀升,老龄化趋势凸显,但是由于少年抚养比的大幅下降,导致整体的社会抚养比也在下降。老龄化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总结来看,黑龙江的理论人口红利一直存在,并且按目前人口数据来看,仍然是处于一个人口暴利的时期。

........................

第 3 章 人口红利对黑龙江省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27
3.1 引言 .......................27
3.2 模型建立 ...................27
第 4 章 人口红利视角下黑龙江省经济增长的对策................38
4.1 引言 .....................38
4.2 提高劳动力资源利用率..............38

第 4 章 人口红利视角下黑龙江省经济增长的对策

4.1提高劳动力资源利用率
黑龙江现阶段应当逐步提高劳动力资源率。这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提高劳动年龄人口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是提高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黑龙江省目前的人才利用率是偏低的,高效的人才吸引与合作战略仍然需要加强,因为受到地域经济、气候环境、配套生活基础设施的问题,很多人才不愿意选择在黑龙江进行发展,而且黑龙江本身是一个人口净迁出的省份。因此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吸引要加大与全国各省市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战略合作,给予优惠的人才战略,让人才安心在黑龙江就业。同时黑龙江省应积极打造高新产业园区,向已经在经济发达省份设总部的公司进行协商合作,考虑到部分公司之所以花费高额的成本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原因是因为人才聚集和产业集群的原因。因此我们应面向未来科技发展形式,如大数据,互联网,军转民科技,老龄产业,新材料产业,农业科技产业都是很好的产业园区选择方向,形成公司的集群规模以后将会吸引更多的公司在黑龙江省开设分公司,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
同时对于省内人才素质的培养有待提高,在振兴东北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本是不可或缺的因素。黑龙江省目前的教育资源是较为丰富的,但是仍然存在着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现象。一方存在着劳动力素质较为低下的问题。作为农业大省的黑龙江,待启千亿农业科技产业发展,如果劳动力无法配合现代农业科技的推进,将会是非常大的遗憾。传统务农的人员教育素质多为初中以下,而这部分人员占从事农业产业人员的比重较高。而另一方面,现代农业科技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受农业产业高素质人才较为稀缺的影响,必须从政策层面对农业科研教育加以投入与引导,为未来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而且人力资本的提高,不仅仅受益与农业的发展,对于其他产业的发展,同样可以起到带动劳动力在产业内与产业间合理配置的现象,使得各个的人才能够各施所长,这显然是一条双赢的路。
...........................

结论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黑龙江人口红利影响的居民消费、居民储蓄、劳动力力投入因素的传导机制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探讨黑龙江省人口红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
本文对于黑龙江自 1985 年以来的人口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城乡结构,理论抚养比与有效抚养比这些维度剖析黑龙江人口特点与渐进演变。首先是,黑龙江人口增速较为缓慢,老龄化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城乡结构不合理,人才在省际间大量外流。
本文对于黑龙江省人口红利对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探讨因素相互影响关系。思路是以内生经济函数为基础,结合 Eviews 计量软件,对黑龙江1985-2015 的居民消费额、居民储蓄额、劳动力投入这些因素进行 ADF 检验,再进行协整检验,验证其长期性协整关系,进而利用最小二乘法得出方程.,通过测算可以直观的看出在黑龙江人口红利期内,劳动力投入、居民消费、居民储蓄呈现正相关关系,与理论推断与假设相符,并且通过相关性性系数,可以得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小。其中劳动力投入影响最大,其次是居民消费,而居民储蓄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小。黑龙江省仍未充分在人口红利期内利用好本省人力资本优势,为充分发挥第一次人口红利的最大价值。
本文结合实证分析结果与黑龙江当前实际人力资本状况,对当前问题与政策提出了见解。按抚养比预测来看,人口红利将在未来逐渐减少,因此黑龙江省必须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引导人力资本价值充分发挥,城乡结构的调整,也可以进一步促进城乡务工人员有较为平等的平台,在老龄化与人口红利消失的趋势下,延长第一次人口红利时期.当前黑龙江省的整体生育率偏低,尽管国家已经实行单独二孩政策,但是目前的家庭的生活成本与现代人的生育意愿,并未呈现有效的鼓励导向,预计未来将投入更多鼓励生育的政策,但是少年抚养比的增长,也只是为以后的十五年种树,短期内不会呈现对经济增长的有力红利.老龄化并非意味着对经济完全的负面影响,第二次人口红利亦是黑龙江省再次借力腾飞的契机,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医养结合等新型养老与老年消费经济也在不断的创新,相信会带动新一轮的消费升级.再者,一味谋求劳动者数量绝对值带来对经济的贡献已经是过去式,智力资本带来的高素质人才的热衷培养才是黑龙江发展的更大契机,相信政府在未来会在教育方面更加重视,制定更多留住高端专业人才的模式,实现经济综合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