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分工对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影响探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5912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在 WTO 等国际多边组织对全球经济一体化体制的推动下关税等贸易壁垒全面下降,随着技术进步同一样产品不同生产环节信息可编码程度不断加强,生产的规模经济效应愈加凸显,加之网络信息化平台的搭建使国际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不断加强和运输成本的不断下降使得大量零部件运输成为可能,从此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不单单局限于产品间的层次而更多的体现在产品内不同生产环节上,这些因素都为全球价值链分工产生提供了基础。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开放环境下的企业面临着世界市场上的竞争愈加残酷,企业必须整合世界上的资源达到最优配置降低生产成本,这就迫使跨国公司对外投资把低附加值生产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自身专心投入到核心环节的生产,即核心技术的开发以及品牌的建设与营销,从而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规模经济效应和垄断优势。这种由跨国公司所主导的贸易新形势打破了传统的贸易分工模式,产生了的产品内部具有不同附加价值的工序或环节的国际分工。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传统分工存在实质的差别,传统分工是各国有着独立完整的产品生产体系,所进行贸易的产品是最终品而不是中间品,传统分工的假设条件是产品的生产环节都是连续的与不可分割的,生产要素也不跨越国界进行自由的流动配置。
但全球价值链分工理论对传统分工理论假设条件进行放松,使之更贴切现实。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跨国公司使得资本等要素跨越国界实现流动,分工也延伸到了产品内部,产品从生产到最终消费分解成不同的价值链环节。在全球价值链的分工系统下,随着跨国公司不断外拨非核心的生产环节,发展中国家把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组装环节作为锲入点,锲入到全球价值链分工当中,加入到了跨国公司所主导的世界生产贸易体系当中。虽然最初发展中国家只是承担了低端组装加工环节,但是跨国公司资本的投资加速了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积累从而有效的促进了被投资国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效应也有效的促进了发展中国家产业的技术进步,带动了发展中国家的产业成长,同时对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内部产业结构、制造业空间布局以及发展中国家市场结构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全球价值链相关概念的提出
迈克尔·波特(1985)提出价值链概念,并把公司活动以链条形式分为支持与基础活动,支持活动包括公司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本管理、技术进步、采购,基础性活动包括内外部物流、运营、营销和服务,并且分析了各个不同阶段的区别,以及分析了产品从投入到产出的各阶段区别即从生产、物流到质量提升。Brucekugot(1985)通过价值增值链(Value-Added Chains)的这一概念,开启了利用价值链分析国际贸易和产业管理近几十年变化本质的先河。Gereffi(1994)提出全球商品链(GCC)概念,认为全球商品链是产品设计、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所包含的所有活动,Gereffi(1999)总结出生产者驱动和购买者驱动两种全球商品链类型。Henderson(1998)在 Gereffi 的基础上对这两种驱动类型进行了区别,其中认为跨国公司为了优化与控制全球生产供应,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从而形成了生产者驱动类型。Powell(1990)从公司治理结构角度出发,把公司之间的关系分为市场、网络与层级三种类型,并对不同类型进行了剖析与比较。Humphrey & Schmitz(2000)详细区分了产业集群理论与全球价值链理论下的产业升级,对全球价值链治理结构进行了进一步深入分类,分成了市场、网络、半层级与层级四种类型。Hummels、Jun Ishii & Kei-Mu Yi(2001)提出了度量全球价值链分工程度的垂直专业化率,垂直专业化比率是利用投入产出表计算出口产品中包含的进口中间投入品价值量(VS)与出口产品中进口中间品所占比例(VSS)。2002 年联合国在产业发展年度报告中全面定义了全球价值链概念,“全球价值链是指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开展协调生产、销售与回置处理,从而实现商品价值或者服务价值的网络组织,整个过程从开始的原材料采购和运输,产品(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生产与营销,以及到产品的最终消费和回置处理,全球价值链涵盖了这一过程所有涉及者的组织、价值和利益分配。”Gereffi(2004)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生产网络结构以及技术获取和公司学习能力这三种学说,提炼出影响价值链治理的三个核心变量,即交易的复杂程度、信息可编码程度以及供货商供货能力,分出五种全球价值链治理类型。
...........................

2 理论综述

2.1 全球价值链内涵
Porter(1985)首提价值链(VC)概念,指“所有企业可以看成是产品生产过程的集合体,这个生产过程包含最初的设计、产品的生产制造与销售以及辅助该产品生产的过程,这些不同但又关联的动态过程,称之为价值链。”波特把公司活动以链条形式分为支持与基础活动,支持活动包括公司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本管理、技术进步、采购,基础性活动包括内部与外部物流、运营、销售和服务,并且分析了各个不同阶段的区别,以及分析了产品从投入到产出的各阶段区别即从生产、物流到质量提升。价值链提出的重要性在于突破了之前学术界只注重于物质生产阶段的局限,而是分离出不同阶段的功能和分析了不同阶段的联系和作用。这些不同的生产阶段不是在单独的一个链条上,而是在多个链条相互联系共同完成了物品的生产,波特把单个链条称作价值链,把多个链条称作价值系统。该价值链理论局限于单个企业内部,而上升到企业与企业之间,更多的是利用价值链来分析企业间不同的竞争优势和他们之间的动态变化。
法国经济学家也提出了关于价值链类似的概念,他们称之为线(filiere),早期法国经济学家用线分析(filiere analysis)描述了物质生产和服务在生产过程中的流动,因为线分析涉及数量技术的分析,所以本质上讲和价值链相类似。初期法国经济学家,强调了不同公司间投入产出对当地经济产生的乘数效应和强调效率的获得源于规模效应和交易交通费用的改善,并且他们把线分析应用到殖民地的农业政策,以及之后八十年代电力通讯方面的政策。在后期的研究中引入了公共管理部门,分析了公共部门技术贡献上的数量关系,从而更接近于现代的价值链分析。但是线分析局限于单个时间点上各方的关系,从而不能很好的解释商品和知识的动态流动变化,同时线分析已经具有国内价值链(NVC)的雏形,但是止步于国界。
在 Porter 提出价值链概念不久,Bruce kugot(1985)通过价值增值链(Value-Added Chains)的这一概念,开启了利用价值链分析国际贸易和产业管理近几十年变化本质的先河。kugot 认为价值增值链是技术融合原材料和劳动的一个过程,从而使得投入要素被组装加工、销售和分配,单个公司可能在价值增值链的生产过程中只起到一个链条的作用,但也有可能很大程度上组织了垂直一体化生产。kugot 认为全球战略的设计要结合国家比较优势和公司竞争优势,这两种优势决定了一个公司为什么把一些核心生产和技术活动留在了国内,而把加工组装等非核心部分包给其他国家,同时这两种优势也决定了这些公司非核心部分外包给哪些国家。价值增值链反映了公司生产的垂直化分离和全球化生产的战略布局,并且成为了衡量一个公司在全球生产竞争位置的工具,为全球价值链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

2.2 全球价值链驱动
Gereffi(1994)对全球化的研究中发现,学者们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涉及产业资本运转的经济活动的研究当中,而忽视了占据全球商品链主要角色的商业资本。持有商业资本的品牌商以及分销商自己不生产商品,而通过各种管理方式从发展中国家购买商品,这些买家在世界上出口变化最快的国家(特别是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构建了适合自己发展的生产网络,在非常大的程度上影响着世界贸易和经济发展的格局。之后,Gereffi(1999)由全球商品链的管理角度出发,分出了生产者驱动和购买者驱动两种驱动类型,并且认为虽然全球商品链大部分被领导企业所控制,但是当地的经济政策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球商品链和双边国家的经济发展。
2001 年 Gereffi 在信息网络发展的背景下又提出了因特网驱动型(Internet-oriented value chains),认为随着新的经济元素和经济角色的出现,价值链上的力量逐渐从生产者向零售商向消费者转移,并且认为新出现的全球价值链治理结构与以前的治理结构相互影响共同存在。Gereffi 结合产业组织的发展角度研究全球价值链,并提炼出驱动力做为研究治理结构发展的主要因素,但价值链的驱动模式不只这三种,还有多头驱动和混合驱动,所以 Gereffi(2004)认识到只从驱动力研究价值链,没有抓住影响全球价值链管理、协调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从交易的复杂程度、信息可编码程度以及供货商供货能力三个维度研究全球价值链治理结构,不可否认从驱动力研究全球价值链管理提供了初期研究价值链的一个很好的范本。(因为因特网驱动型价值链并没有从本质上发展全球价值链驱动理论,所以本文不在概述)
购买者驱动型全球价值链是指,由大的零售商、品牌商以及外贸公司所主导的全球分散化生产网络,这种生产网络分布于商品出口国家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图2.1)。购买者驱动型价值链上的产业一般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所生产的产品一般是消费类产品,例如服装、鞋帽、玩具、消费类电子产品、家用器具以及手工艺品等等。这类全球价值链中的产品生产过程主要集中在第三世界的工厂,这些工厂通过初级的加工组装过程(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制成最终产品销售给大的零售商、品牌商以及外贸公司,而像产品的设计以及市场营销等核心环节则掌握在买家和品牌商那里。
.........................

3 全球价值链分工下我国制造业升级 ...................................22
3.1 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挑战............................22
3.1.1 全球价值链下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22
3.1.2 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低端锁定困局 ................23
4 实证分析 ......................34
4.1 计量模型构建.....................34
4.2 产业发展的实证结果与分析.......................34
5 结论建议 ........................40
5.1 结论.......................40
5.2 政策建议....................41

4 实证分析

4.1 计量模型构建
我国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与改革开放后鼓励发展“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我国企业参与的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多为领导型和层级型,有被局限在价值链低端的窘境。由此本文从全球价值链角度,通过计量分析来探究我国参与全球价值分工深度变化是否与制造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有相关性以及相关的正负性。计量中选取了垂直专业化率(VSS)作为我国参与全球价值分工程度的指标,制造业增加值(Pa)作为制造业发展指标,制造业增值率(Pr)作为产业升级指标,VSS 作为解释变量,Pa 与 Pr 分别作为被解释变量。在下面第一个计量模型中,选取了国内科研投入量(RD)和净出口量(JCK)作为控制变量,在第二个计量模型中,选取了出口依存度(EX)、科技投入强度(Rd,科研投入量/产出)和劳动生产率与工资比例(La),ε为随机扰动项,i 代表产业,t 代表年份。
垂直专业化方面,垂直专业化率的提高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发展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是对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并不显著,尤其是技术密集度类制造业,回归系数显著低于劳动、资本类的,这说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中间品进口的增加,是对国内中间品的替代,这种替代效应在一度程度上抵消了技术溢出效应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也说明了中间品的技术消化机制不完善,渠道不畅通。从整个行业来看,参与全球价值分工有助于我国制造业发展。
.......................

5 结论建议

5.1 结论
本文首先对全球价值链理论展开详细论述,包括内涵、驱动、治理模式以及产业升级。接着,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以及我国制造业所在全球价值链的位置展开分析。由于我国制造业不同要素密集度行业的驱动类型、治理模式以及实现产业升级的条件和方式不尽相同,本文对制造业按照要素密集度进行归类分析,利用 OECD 数据库 2002-2011 年数据,分析计算了不同类别制造业垂直专业化指数以及产业升级的机遇与困境。之后,对我国参与全球价值分工对产业升级的影响进行计量分析。本文主要结论如下:
2002 至 2011 年间,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年均增长率为 16.44%,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年均增长为 18.15%,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年均增长为 18.69%,增长速度远高于同期 GDP 增速,对我国经济发展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并且技术类增速高于资本类,资本类高于劳动类,产业结构不断改善。我国出口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制造业出口比例由 2002 年的 30.2%下降到 2011 年的 19.9%,资本类由2002 年的 18.5%上升到 2011 年的 19.9%,技术类由 2002 年的 51.3%上升到 2011年的 58.6%。
中国制造业不同要素密集度行业垂直专业化率在 2002-2011 年间呈现出不同的走势,劳动类出现下降的走势,资本类出现上升的走势,技术类出现冲高回落的走势。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由 2002 年的 23.6%下降到 2011 年的 18%,但是综合国外对我国中间品的需求变化,相对来说我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对中间品的需求是增加的,一是源于我国中间品生产能力不足,二是来自产品品牌效益较差,未能进入高附加值价值链片段。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由 2002 年的 16.5%下降到 2011 年的 23.0%,上升的原因主要来自,我国国内资源难以负荷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资源类中间品进口大量增加,并且由于业内存在大量恶性竞争,在进口中间品定价方面也存在劣势。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出现冲高回落的走势,由 2002 年的40.9%上升到 2004 年的 50.4%,之后开始回落到 2011 年的 38.9%,这一走势和国家产业政策有非常大的关联,20 世纪末我国大量发展技术类加工组装行业,进口关键零部件量出现了明显的上升,2005 年左右又大力发展配套零部件的生产,虽然出现了回落的现象,但是仍在高位运行,核心零部件仍牢牢的掌握在大型跨国公司手里。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