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制造业国际分工重新洗牌,要抓住这个机会,积极参与到国际分工的顶端环节。集成电路产业是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他不仅延伸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保障。集成电路诞生于上世纪 50 年代,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我国集成电路诞生于上世纪 6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集成电路也迎来了春天,特别是在 21 世纪,国家颁布了一系列鼓励集成电路政策,以近 3-5 年公布政策最为密集,以 2014 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为代表的一系列政策相继颁布。国家对于集成电路行业的扶持政策不断加码,由此可以看出在国家层面对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视程度。同时,在世界范围内,一方面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归本土并制定实施“制造业创新计划”,例如德国于 2013 年颁布“德国工业 4.0”战略实施建议,通过信息物理系统实现智能制造,智能制造中比不可少集成电路。其他西方发达国家也相继颁布了振兴制造业的计划,如美国、法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这些工业计划多多少少都涉及到了集成电路行业。另一方面新兴发展中国家也在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以争取在新的产业链条中占据有利地位。我们要抓住国际产业重新分工的机遇,积极参与到国际分工的顶端建设中,这样不仅可以缩小与世界先进工艺的差距,也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进而可以促进贸易结构优化,在国际贸易中占据有利位置。
在对外贸易方面,也有一系列鼓励政策,近二十年,集成电路对外贸易总额的变化,2000 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约 167 亿美元,贸易逆差约 109 亿美元,2015年集成电路贸易总额约 3000 亿美元,贸易逆差约 1613 亿美元,集成电路对外贸易总体规模增加了 17 倍之多。
集成电路产业中高端设备主要还是依赖进口,中高端的集成电路也是依赖进口。中国国内集成电路出口区域相对也比较集中,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湾地区和西安、成都地区。出口的贸易伙伴主要是发展中国家,进口的贸易伙伴主要欧洲发达国家,特别是设备仪器类进口。
...........................
1.2 研究意义
集成电路研究集中在国内外学者以不同模型和评价体系研究集成电路产业国际竞争力,鲜有学者以贸易结构角度看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本文基于近 10 年集成电路的对外贸易高速发展,以集成电路贸易结构发展现状、未来发展变化走势,可以更清晰的呈现出中国集成电路对外贸易形式,抓住国际经济变革中的机遇,掌握在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经济贸易发展中的话语权。
集成电路产业是全球性产业,它的发展关系到国家在新一轮产业国际竞争中实力的强弱,是推动国家实现跨越发展的钥匙之一,因此,需要在新的产业变革中,参与到全球产业链中高端合作研发,以缩小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那么,我们如何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抓住机遇,优化集成电路产业结构,带动产业升级,进而优化集成电路贸易结构,首先,我们要清楚认识到中国集成电路发展现状,对外贸易结构、当前的国际地位,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和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机遇和挑战。对此,本文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得出一个初步的框架,这将有利于看清到中国集成电路发展现状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而对优化集成电路对外贸易结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第 2 章 相关理论
2.1 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属于古典贸易理论,十九世纪 20 年代,大卫.李嘉图发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提出了比较优势原理,该原理至今仍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比较优势理论是在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市场下,一个国家用于与其他国家出口贸易的商品应该是其绝对优势相对较高的商品,同时进口贸易的商品应该是其绝对优势相对较低的商品。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哈勃勒用机会成本理论解释了比较优势理论,也称作比较成本理论。一个国家生产一种商品有相对较低的机会成本,那么该国家就有生产这种商品的比较优势,从而出口相对机会成本低商品,进口相对机会成本高的商品,这样两个国家在国际贸易过程中获得各自比较利益。在一系列基本假设的情况下,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劳动生产率差异是产生国际贸易的动因。
比较优势理论也适用于分析集成电路贸易结构。由于中国在集成电路晶圆厂的生产力整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有差距,中国在生产晶圆的生产率低于国际水平,那么比较机会成本高,主要体现的产能方面,国内生产集成电路晶圆厂的工艺水平、软实力、产能和稳定性与世界上有差距,设计公司进行晶圆投片时,首先会选择国外晶圆厂,工艺的稳定性和产能的保障性是设计公司的首选,晶圆生产封测变成可销售产品后,销售的地区主要是国内,出口量不大,即使有出口主要也集中发展中国,这样就形成了集成电路设计行业进口量大于出口量的贸易结构。当然,近年国家大力扶植中国制造业,中国集成电路制造行业也在迅速崛起,国内的设计工艺也开始将部分产品转向在国内晶圆厂投片生产,这无疑是在对贸易结构的优化启到一定的作用。
..........................
2.2 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属于新古典贸易理,也称之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H-O 理论),该理论于上世纪 30 年发表表,是由俄林在赫克歇尔研究基础上进行更深化的研究,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应当出口该国生产要素相对丰富和成本低的商品,同时进口该国生产要素相对短缺和成本高的商品,从而解释了各国的相对要素丰富度是发生在国际贸易中各国比较优势的根本原因,间接调整了各国的贸易结构。
要素禀赋理论同样也适用于解释分析集成电路贸易结构。在不考虑技术条件的基础上,集成电路产业中,相比较设计和晶圆制造行业,封测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由于中国封测行业在生产要素成本具有优势,大量承接了国外进口加工再出口的订单,这也体现了在这个行业的贸易结构特点。
........................
第 3 章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现状 ............................12
3.1 集成电路的含义和分类 ...................... 12
3.1.1 集成电路的含义 ...................12
3.1.2 集成电路的分类 .......................12
第 4 章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国际竞争力 .....................21
4.1 贸易结构概述...............21
4.1.1 对外贸易结构定义 ...................21
4.1.2 集成电路对外贸易发展概述................ 22
第 5 章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国际产能合作 ................42
5.1 国际产能合作的主要理论 ............... 42
5.2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向外推动国际产能合作................43
第 6 章 建议与策略
6.1 提升技术能力并参与和制定国际标准
一.提高核心技术能力
核心技术能力应该是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独特的知识和技能综合。核心技术也要兼顾到延展性可以应用到多个终端领域, 这样技术的使用范围就扩大了,给公司带来的利润也随之增加。纵深看拥有核心技术也就站到了这个产业的金字塔顶端,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有了底气。拥有核心技术横向可以增加市场领域范围,纵向拥有主动权,但同时我们也不能盲目的技术崇拜,要结合市场需求和潜在的发展趋势,以及企业自身的技术特点和优势进行深挖,拥有符合市场需要能发挥自身技术特点的核心技术。另外一种方式,积极与国际上先进的研发中心、企业和机构合作,共同研发具有潜力和发展趋势的新技术,国际先进的研发机构技术基础雄厚,我们可以通过资本、人力的方式进行合作,这样可以缩短我们自己的研发周期和相应的成本,这有助有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进而促进贸易机构升级。
二.知识产权建设
知识产权是核心技术的一种体现形式,近年集成电路产业知识产权数量大幅度提高,但质量不高,拥有授权发明专利的数量有待提高,与集成电路企业巨头授权发明专利的数量仍有差距。
.........................
第 7 章 结论
本文首先在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整理学习当前关于贸易结构研究的文献基础上,对与贸易结构较为密切且影响较大的国际贸易理论进行介绍和分析,并对集成电路的含义以及集成电路产业链及具体产业进行了介绍并指出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差距。其次,从贸易结构的两项内容看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并通过三种分析指标计算分析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实际竞争力。再次,介绍当下集成电路产业国际产能合作的内容和方式。最后,对优化升级集成电路产业结构提出相关建议: 提升核心技术能力,加强知识产权方面的工作,人力资源的积累与提升,完善资金支持体系,聚集产业链优质资源合力出拳,重点发展设备、材料制造业,发挥政府职能,深挖国际产能合作。
通过此次学习,本人还希望在 IP 技术领域进行全面深入的学习,对于晶圆制造业和设计业在工作中需要相关 IP 技术模块的支持,这无疑将会是产业发展的节点,因此有必要了解和学习 IP 技术的发展趋势,在产业中影响程度等情况。此外,本人还想在设备制造业和材料制造业方面进行了解和学习,更深入了解国际上先进的设备制造企业和材料制造企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再对比我国现在这两个制造业的现状,看看学习改进的方向。
由于搜集的信息数据有限,本文有不妥和欠缺之处,还请给位老师给予指正。
参考文献(略)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贸易结构优化升级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国际贸易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