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 投入、贸易开放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5914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高技术产业作为一国经济的战略性先导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新一轮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崛起的大背景下,国际间的竞争实际上也是各国间科技创新水平的较量,一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程度和创新能力的强弱均为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20 世纪 90 年代,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的高技术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势不可挡并以此推动着经济的增长,中国在此期间也提出了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战略。现今,世界各国都更加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纷纷加大对高技术产业的投入以及积极推动各种创新战略的实施,如美国的“2015创新新战略”、德国的“工业 4.0”、甚至是由欧盟启动的“地平线 2020 计划”等,而中国也在大力推进“中国制造 2025”、“互联网+”、“创新驱动发展”等国家战略。在此引领下,我国的高技术产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逐年稳步增长,根据最新的《2016 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国 2014 年的高技术产业出口总额达到 5586.06 亿美元,已连续十年居于全球首位,占制造业出口的 25.4%。未来,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仍是各国关注的重点,而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由此所带来的市场竞争也会愈加激烈,但与此同时机遇和挑战并存。
1.1.2 研究意义
关于技术的来源,这一直都是各界争论的热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对我国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外资在其中确实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企业自身的创新努力以及贸易开放所带来的促进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并且随着自主创新意识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两者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会越来越显著。因为单纯依靠外商投资的溢出效应,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是无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必须充分发挥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联动机制的积极作用,由此推动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不断缩小与溢出国之间的技术差距,由主要依靠技术外溢逐步转向主要依靠自主创新来推动经济的长远发展。
.............................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纵观现有文献,国内外关于技术创新、技术进步及生产力发展的研究相当丰富,包括高技术产业,其中关于 FDI 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一直都是一个热点,但随着自主创新作用日益突显,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日益紧密,学者们也开始逐渐将目光转向自主研发、国际贸易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研究。
国外一些学者Kokko(1994),Borensztein et al.(1998),Dimelis和Louri(2002),Nicholas Apergis et al.(2008)认为 FDI 存在明显的技术溢出效应,Cheung 和Lin(2004)对中国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 FDI 的流入有助于中国的技术创新。也有部分学者 Djankov 和 Hoekman(2000)、Sadik 和 Bolbol(2001)、Harris 和Robinson(2004)持相反观点,认为 FDI 对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并不显著。Aitken 和 Harrison(1999)更是通过研究发现,FDI 对东道国产业的技术进步具有抑制作用。Konings(2001)也指出 FDI 对东道国所产生的技术外溢效应为负。Caves(1974)较早的研究将 FDI 对东道国当地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归为了三类,一是外资的进入使得垄断企业改善了资源配置效率;二是外资给本土企业带来的竞争促使其发生了技术和管理上的变革;三是本土企业的学习和模仿使得外资的先进技术和知识得到扩散和传播。Kavita(2003)则认为 FDI 的技术溢出效应会受到东道国的经济水平、人力资本情况、知识产权保护等多种因素的影响。Blomstrom 和 Wolff(1994)、Balasubrananyam(1998)都曾提及类似的观点,认为 FDI的溢出效应确实与接受国的发展水平、人力资源、经济环境等相关。Girma(2005)最先运用门槛回归模型分析 FDI 技术外溢过程中存在的“门槛效应”,认为只有当东道国的人力资本水平超过一个门槛值后才能有效吸收由 FDI 所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
国外 Griliches(1979)很早就开始研究 R&D 活动的产出效率,由他所构建的知识生产函数及其分析思路也有众多的其他研究成果,如Pakes和Griliches(1984),Griliches(1990)等。Wolfgang Keller(2002)在已有的生产力与 R&D 关系研究基础上,考察了自主研发投入、贸易和技术传播、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到对生产率影响更强的是自主创新而不是依赖外国的技术溢出。Furman et al.(2002)认为创新来源于国内的创新投入以及相关的支持创新活动的政府政策。Harmse 和Abuka(2005)认为贸易开放所带来的竞争和学习效应有利于推动南非制造业的技术进步。Zhu 和 Jeon (2007)研究了国际贸易、FDI 和信息技术作为外溢渠道所带来的国际技术溢出效应。Sahbi Gabsi 和 Ali Chkir(2012)采用了 24 个发展中国家1996-2007 年的面板数据来分析国内 R&D 和国外 R&D 对生产率的影响,根据实证结果得到国外 R&D 的作用要大于国内的,由此可见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投资和贸易既有利于技术的传播又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力发展。PatriciaHofmann(2013)在其著作中通过实证研究详细地分析了国际贸易和 FDI 各自对技术进步和经济长期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导致竞争,会给创新和增长带来消极的影响,而不同的投资又具有不同的影响。Antonio Navas(2015)构建一个多部门的内生增长模型,同样是研究了贸易开放对创新的影响,但其认为由自给自足转向自由贸易会促使缺乏竞争的部门进行创新,提高生产效率。
............................

第二章 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现状分析

2.1 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2.1.1 产业规模
高技术一词来源于美国,在我国也被称为高科技、高新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电子通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等技术领域。高技术产业则是指从事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产业,需要投入大量研发资金和人员,以掌握和发展尖端技术,通常具有以下特征:知识和技术密集程度高,R&D 人员和资金投入大,技术和产品创新速度快,产业增长能力强。本文所指的高技术产业以国家统计局制定的《高技术产业统计分类目录》为标准,主要包括高技术产业 5 大行业: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高技术产业对国家政府具有战略意义,发展高技术对于国民经济信息化、传统产业改造、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有着重大意义。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国家产业换档升级,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已成为全党和国家的重要共识,我国高技术产业随之得到快速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和资金投入的支持下,30 多年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在国民经济增长放缓的形势下,2015 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10.2%,2016 年更是增长了 10.8%。
高技术产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也实现了大幅的增长,有力地促进了国家产业的调整升级,成为了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根据图 2-1,我国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从 1998 年的 6579.92 亿元增加到 2015 年的 139968.65 亿元,增长了 20 倍,年均增长达到 19.70%,高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从增长率的走势来看,受到个别年份国内外经济因素的影响,整体增速比较不稳定。新世纪初,我国加入WTO,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速一度接近 40%,随后有所下降。2009 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主营业务收入增速跌破 7%,而近五年,年增速保持在 10%左右,虽优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但有逐年下滑的趋势。

........................

2.2 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投入产出现状
2.2.1 整体情况
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主要依靠自主创新,因此自主研发对高技术产业的创新产出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自主研发投入即 R&D 投入主要包括 R&D 资本投入和 R&D 人员投入,在此分别以 R&D 经费内部支出和 R&D 人员折合全时当量来衡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对高技术产业发展越来越重视的同时也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对高技术产业的促进作用,在政策、资金、人才资源等方面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力支持,并把“自主创新”放到战略高度上来。如图 2-5 所示,我国高技术产业在创新投入方面的力度不断加大以推动新产品开发,不仅资金投入量加大,参与创新研发的人员也越来越多。

由图 2-6 和图 2-7 具体来看,1998 到 2015 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 R&D 投入整体呈上升趋势。至 2015 年,R&D 经费量达到 2626.67 亿元,是 1998 年的 46.5倍。R&D 资本投入增速的波动很大,而在近几年有所放缓。R&D 人员投入同样存在增长波动大、近年增速放缓的现象,且在个别年份人数有所下降。1998 年从事高技术产业研发的人员仅仅超过 7 万,共 70879 人,到 2015 年已超过 70 万,达到 726983 人,增长近 10 倍。然而,近年来我国 R&D 投入有放缓趋势,2013到 2015 年间,R&D 经费内部支出增长率徘徊在 10%-20%之间,R&D 活动人员数的增长则不足 10%,放缓明显。

.........................

第三章 影响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31
3.1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31
3.1.1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31
3.1.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33
第四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47

第三章 影响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

3.1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3.1.1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1 研究假设
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和首要来源,高技术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产业,它的发展对经济的增长至关重要,而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因此技术创新能力是高技术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新的创造需要对 R&D 活动的投入,R&D 投入在众多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中都被列为是关键的影响因素。R&D 投入主要包括 R&D 资本投入和 R&D 人员投入,创新的过程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以购置先进设备和研究材料,以及维持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创新的主体更是拥有高知识水平、深厚理论基础和掌握尖端科技的研究人员。结合本研究,高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通过自主创新来实现,自主创新则主要依赖自主研发投入即 R&D 投入,包括 R&D 资本投入和 R&D人员投入,两者可用于反映自主创新的努力程度。由此看来,在理论上,以 R&D投入所体现的自主创新的努力程度无疑是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重要的积极影响因素。
在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国际贸易往往容易被忽略,更是鲜少有研究贸易开放程度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大都集中在研究 FDI 的技术溢出效应上。然而,根据 Grossman 和 Helpman(1991)提出的“创新驱动”增长理论以及 Coe 和 Helpman(1995)所提出的贸易溢出模型,都肯定了国际贸易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国际贸易作为国际技术溢出的主要渠道之一必然会对一国的技术创新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且贸易开放程度越高,资本和商品的流动速度就会越快,所得到的技术传播渠道也越多,理论上有利于促进一国的技术创新。但是也有学者对此提出相反的意见,Patricia Hofmann(2013)的研究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导致竞争,会给创新和经济增长带来消极的影响。总的来说,贸易开放也理应是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重要的解释变量,但其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具体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的验证。
基于以上的理论分析,本文将研究 R&D 投入、贸易开放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由此提出总体假设,假设 R&D 投入、贸易开放与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

第四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创新投入产出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随后利用全国省级面板及行业面板数据,通过静态面板模型 LS 估计和动态面板模型 GMM 估计考察了 R&D 投入、贸易开放与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 R&D 投入、贸易开放与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稳定关系。R&D 投入包括 R&D 资本投入和 R&D 人员投入,以及贸易开放都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主要依靠自主创新,而贸易开放对其也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基于区域间的比较,R&D 资本投入和贸易开放对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大于中西部,而R&D 人员投入对中西部的推动作用更大。
基于本文的分析和结论,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整体发展和技术创新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 高度重视自主创新的作用,持续加大 R&D 投入
中国应该更加注重自主研发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积极加大 R&D 投入,包括资本投入和人员投入,培养相关的研发人才,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主要依靠自主创新来促进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由此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大力发展经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发展高技术产业,并进一步加强体制改革,为行业竞争营造公平有效的市场环境,为企业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鼓励和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不但要积极引进和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而且还要高度重视对技术的消化、吸收以及再创新,在合作与竞争中,努力增强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提高自身的创新产出,实现新产品市场化,最终推动中国高技术产业的长远发展。
2. 坚持对外开放,加快建设“一带一路”
实践证明贸易开放是有利于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因此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中国应该坚持对外开放,而且要不断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借助中国与相关国家已有的双多边机制和区域合作平台,主动与亚欧非及世界各国建立起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加强各国的经济合作与技术交流,共建“一带一路”,使生产要素如资本、劳动等能够在各国自由流动,资源实现高效配置,各国市场深度融合,从而达到和平发展,互利共赢。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还要充分利用外商投资和国际贸易对技术进步的正向溢出效应,如竞争效应、示范效应、产业关联效应等,不断提高中国高技术产品的生产效率和附加值,增强中国产品在国内及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从而使其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以及长远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