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回顾当前世界经济政治环境,多哈回合谈判搁浅使得世界各国纷纷转向双边自由贸易和区域自由贸易等诸边贸易协定。国内来看,当前中国已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速由过去的高增长变为如今的中低增长,同时产能过剩、结构失衡、内需不足等经济问题也相继显现。要突破当前国际国内困境,中国需寻求能帮助中国消化过剩产能、提升产业结构和拉动经济增长的区域进行合作。2013 年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2014 年丝路基金注册成立,2015 年先后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随后成立的亚投行又无疑将全球眼光再次聚焦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多为转型经济中的发展中国家,国家建设资金缺口大,无论在基础设施条件、经济结构还是文化差异、地缘位置上无疑都是中国接下来寻求区域经济合作的一个不错选择。
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作为企业参与全球分工的两种方式,前者对后者的效应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焦点。截至 2015 年底,中国累计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直接投资 472.7 亿美元,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10978.6 亿美元的 4.3%,比 2005年占比提高 1 个百分点。2015 年,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货物贸易出口额 2904.1 亿美元,占当年中国世界货物贸易出口额 22818.6 亿美元的 12.8%,与 11 年前相比占比提高 4 个百分点。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投资与出口贸易无论从量上还是比重上均出现了增长,那么二者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前者的增长是否对后者产生了影响?如果有,出口贸易又有多大程度是由中国对其直接投资拉动所致?进一步地,中国对丝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是否又间接提升了我国的产业结构?伴随着当前国际国内经济政治大背景,未来中国对丝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势必继续增长,研究对该地区投资的贸易效应显得尤为重要。
.......................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外有关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
(1)传统贸易理论视角
传统的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理论视角着重于贸易替代与互补两方面。Robert AMundell (1957)是最早研究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学者,并首次提出了直接投资与贸易存在替代关系的结论,且其替代模型中的关税阻碍等贸易壁垒不仅符合当时的国际环境,在如今的国际对外直接投资中仍然占用一定的比例。Adler 和Stevens (1974) 基于企业层面的数据,利用 1966 年美国母公司出口额和其在日本、加拿大、德国的海外子公司生产销售等数据做了分析,发现国外子公司的生产销售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母公司出口。Svensson(1996)将产品分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进一步展开母国出口与海外子公司生产的关系,他认为海外子公司生产对母国中间产品出口表现为贸易创造,但对最终产品出口则表现为贸易替代。Belderbos和 Sleuwaegen (1998)发现当日本以规避贸易壁垒而对欧洲展开直接投资时,直接投资会减少东道国进口,从而对母国出口产生贸易替代。利用 38 个国家和 52个行业数据,Helpman Melitz 和 Yeaple (2004)基于更广泛的数据展开了 FDI 销售额与出口的关系,最后证明两者关系为负。
1960 年以后,完全替代论便受到了来自跨国公司和学术界的实践、理论双重挑战。首先对 Mundell 提出挑战的是日本学者小岛清(1973),他认为国际直接投资是资本、管理、技术和经营的整体转移,而并非是单一的资本流动,最后他利用 2×2×2 模型来证明贸易与投资的关系,结果表明存在正向关系。将国家分为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JoshuaAizenmana 和 Ilan Noy (2006)利用 207 个国家和地区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贸易与投资之间的关系和所属国家有关,发展中国家明显表现为正相关,工业化国家则不显著。此外,他们还发现贸易对投资的效应要小于投资对贸易的效应。将行业细分为制造业和服务业,W. Hejazi 和 A. E. Safarian(2001)利用美国和 51 个合作国 13 年间面板数据对投资和贸易的关系展开探讨,结果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在制造业领域与进口和出口均存在正向关系,在服务业领域则只对出口表现为正效应。也有学者对投资的短期和长期贸易效应展开研究,Oscar(2001)利用西班牙季节数据,发现短期来看,直接投资表现为贸易创造,长期则存在双向的正关系。Ranjan KumarDash,P.C.Parida(2013)采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与服务贸易之间的联系,并进一步验证了其与经济产出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发现FDI 与服务贸易出口存在互补关系,且外国直接投资和经济产出以及服务出口和经济产出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
2 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贸易效应:理论分析
2.1 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
对外直接投资和贸易作为企业参 与全球分工的两种方式,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热点。不同学者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机的分类不同,但总体来说可以整理成四种:市场导向型、效率寻求、资源寻求和技术寻求。
2.1.1 市场导向型
市场导向型投资动机,是指寻求新的国家和在已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开拓和维系市场。实践证明,只把市场定位在国内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是短视的。任何一个企业在发展上都希望有国际市场的支撑,尤其是在一国内需不足的情况下。从现实来看,基于市场导向型投资动机而对外投资的企业既有世界 500 强,也有中小型企业;投资东道国选择上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还有转型经济体;原因既有对贸易壁垒的规避,也有单纯的扩大市场。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市场,是众多跨国公司市场寻求的理想投资国。沃尔玛、家乐福等世界零售巨头在中国的扩张,无疑是市场导向型直接投资的典型代表。以沃尔玛为例,截至 2016 年低,沃尔玛已经在我国 189 个城市开设了 439 家商场、8 家干仓配送中心和 11家鲜食配送中心,接下来沃尔玛还将继续加大对我国市场不同业务的投资。
2.1.2 效率寻求型
效率寻求型投资动机,是指跨国公司为降低生产成本而在东道国进行直接投资,主要发生在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和一体化进程加快情况下,跨国公司基于生产和运输成本考虑,逐渐将一些非核心环节转移到生产要素更廉价的国家进行生产。转移国内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边际产业到更具生产优势的国家,以此带来经济效益和国内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效率寻求型投资动机在企业和国家层面上的最终目的。历史上全球发生的四次大规模产业转移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跨国公司基于效率寻求而展开的投资转移。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随着国内生产成本的逐渐提高,英国率先开启了海外投资进程,美国无疑是该次产业转移的最大受益者。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美国受制于国内生产成本的上涨急需对国内产业结构进行转型升级,传统行业如钢铁、纺织等产业被陆续以企业直接投资的方式转移到德国、日本。成为新“世界工厂”的德日在 20 世纪 70—80 年代也同样开启了对外投资道路,此次产业转移的接收地是“亚洲四小龙”。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沿海地区开始承接“亚洲四小龙”对外直接投资,中国也由此成为新的“世界工厂”。基于效率寻求的海外直接投资还在进一步展开,中国西部地区、东南亚等国正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对外投资的焦点。
......................
2.2 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贸易效应及作用机制
2.2.1 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贸易效应
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出口贸易效应主要有四种:出口引致、出口替代、进口转移和市场扩大效应。
(1)出口引致效应
出口引致效应是指,随着跨国公司在国外投资设厂所带来的原材料、机械设备、零部件和其他相关产品的出口,最终引起的母国出口增加。
(2)出口替代效应
出口替代效应表现的是母国出口的减少。当跨国公司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东道国一定时间后,当地企业也通过技术扩散和模仿掌握了该产品的生产并将其投向东道国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从母国的进口。同时随着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市场的推进,生产规模和销售网络也会进一步扩大,这必将替代从母国的进口,从而致使母国出口的下降。此外,母国基于规避贸易壁垒而向东道国直接投资时也会产生出口替代效应。
(3)进口转移效应
进口转移效应也表现为母国出口的减少。它是指跨国公司出于对成本等的综合考虑,不再从母国进口原材料、机械设备,转而向第三国家进口相关中间产品,从而导致投资母国出口规模的减少。
(4)市场扩大效应
市场扩大效应是一种间接效应,它是指国外子公司通过在东道国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某一件产品所带来母国其他产品的出口增加。它是跨国公司对国外需求产生的一种积极影响。
以上四种效应中,出口引致主要产生在直接投资初期,进口转移和出口替代则主要发生在投资中期,后期主要是市场扩大。此外,出口引致和市场扩大效应对母国出口的影响为正,表现为出口的增加;出口替代和进口转移效应对母国出口影响为负,表现为出口的减少。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取决于以上四种效应的相互影响,且出口贸易效应主要是通过母国出口贸易规模和贸易结构的变化表现出来。
..................
3 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直接投资与贸易现状 ..........18
3.1 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现状 ...................18
3.1.1 投资总额快速增长..........................18
3.1.2 投资水平相对低下......................19
4 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出口贸易效应:实证分析 ...............................27
4.1 贸易规模效应 .....................27
4.1.1 模型建立、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27
4.1.2 模型检验.......................27
5 结论及政策建议............................36
5.1 结论 .............................36
5.2 政策建议 ..............................37
4 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出口贸易效应:实证分析
4.1 贸易规模效应
4.1.1 模型建立、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为了得到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整体效应和国别差异,本文首先将丝路沿线所有国家纳入整体,然后综合选取丝路沿线八个国家来分别进行时间序列分析。由于直接投资具有滞后性,因此当年直接投资流量并不会马上作用于出口贸易。因此选取 2005—2015 年中国对沿线所有国家和八国货物贸易总出口额和直接投资存量两个变量,分别用 EX、FDIC 表示。因时间序列数据经过对数处理后不改变其性质和关系,且更容易得到平稳的时间序列,所以回归模型中的变量采用取对数后的变量,分别记为 lnEX、lnFDIC。此外,鉴于直接投资对贸易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因此本文中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将取用滞后一年的数据,数据单位统一为亿美元。上述数据中,EX 取自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FDIC 来自历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
5 结论及政策建议
5.1 结论
丝绸之路经济带涵盖国家广泛,能源资源极为丰富,被誉为是“21 世纪的全球战略能源和资源基地”。因涉及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所以其产业结构与中国存在高度互补性。近些年来丝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快速发展的需求与国家经济基数不高形成的反差使得国家建设资金缺口大,这无疑对中国企业的直接投资进入丝路沿线国家提供了极大便利。后期,随着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丝路沿线国家必将成为当前和今后较长时间我国进行经贸合作的重要区域。本文阐述了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和出口现状,综合选取了八个国家运用理论和实证两种分析方法对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出口贸易效应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如下:
首先,从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和出口现状来看,中国对其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无论在总量还是比重上均处于增长阶段,因此也佐证了丝路沿线国家在中国对外经贸合作上的重要性在提高。由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产业结构、资源禀赋同中国的互补性,因此很大程度上致使中国对其直接投资和货物出口存在国家和行业集中度高的情况。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联酋、巴基斯坦、印度、伊朗、沙特和土耳其占据了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直接投资存量 80%以上,货物出口 70%以上。从出口商品结构来看,中国对丝路沿线国家工业制成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存在上涨趋势,因此可以说中国对其出口贸易结构有所改善。
其次从实证结果来看,无论是对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还是八国,直接投资对出口规模的拉动和出口结构的改善都是正效应,且整体效应大于国别效应,出口结构效应大于出口规模效应。此外国别差异来看,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规模拉动效应由大到小依次是:阿联酋、伊朗、俄罗斯、巴基斯坦、印度、沙特、土耳其、哈萨克斯坦;直接投资对出口结构改善作用自高到底依次为:俄罗斯、阿联酋、沙特、伊朗、哈萨克斯坦、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其中,每增加1%的直接投资存量额能带动出口规模和出口结构提升超过 0.3%的只有三个国家,分别是俄罗斯、阿联酋和伊朗。因此,未来投资方向上应加大对俄罗斯、阿联酋和伊朗的直接投资,以期进一步扩大我国出口规模和提升出口结构。
最后,我国对丝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和货物出口也存在一定问题,譬如直接投资量相对较小,劳动密集型产品依旧是当前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货物贸易出口主要产品等。此外,虽然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规模和出口结构的影响为正,但其出口拉动作用还相对较小,这无疑跟我国对丝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规模较小有关。因此,随着后期我国加大对丝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水平,其对出口的拉动作用将会进一步显现。
参考文献(略)
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出口贸易效应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