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与中国出口贸易——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6094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

2013 年 9 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期间,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倡议,同年 10 月,习主席在出访东南亚国家期间,提出了“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由此,一带一路”成了国内外新的关注点。2013 年,总理李克强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时表示,要带动腹地发展,对东盟地区打造海上丝绸之路。2014 年 3 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标志着“一带一路”建设进入全面推进阶段。2015 年 3 月,国政府发布《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强调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优先地位,出要优先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抓住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关键节点、关键通道及重点工程建设,在道路通达水平和航空基础设施水平上实现突破,加快推动口岸基础设施和港口合作项目建设,实现国际运输水、陆、空联运通道的畅通无阻。

“一带一路”是我国集政治、经济、内政、外交为一体的重大战略构想,对于促进我国与周边的经贸关系、深化区域间合作、加快地区经济的联动、推动世界的和平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一带一路”战略不是一个全新的机制,它是以中国与相关贸易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为依靠,陆续推出基础建设互联互通、贸易投资便利化、资金融通等措施,依赖“丝绸之路”经济、人文、商贸的千年传承,赋予其新的合作意义。早在 2100 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贯通东西连接欧亚的路上“丝绸之路”。而另一方面, 在2000 多年前的秦汉时代,连接我国与欧亚国家的海上丝绸之路也渐渐兴起。这两条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古代与欧亚大陆文化、贸易交流的桥梁,促进了两个地区的文明交流和文化碰撞,也增进了两个地区人民的友好往来。新时期的“一带一路”,是对“古丝绸之路”的继承和延续,有以下五大基本任务:加强各国间政策沟通、实现国家间设施联通、实现各国间贸易畅通、积极探索资金融通、促进各国间民心相通,其中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打造“一带一路”战略的主要抓手。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当前文献对“一带一路”的研究已有一定的基础,在国贸领域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基于贸易便利化角度研究“一带一路”和中国出口贸易;从贸易结构角度分析“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相关影响;从人民币汇率角度分析“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贸易影响;从基础设施角度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问题;从贸易潜力角度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发展空间;用 GTAP 软件做事前模拟,分析“一带一路”战略的国际经贸效应;关于“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规划及构想。

但是,于已有的这些文献,有的只针对某个特定国家、地区或省份,有的仅从宏观角度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总体效应,有的只分析了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指标,或是把基础设施作为一个综合指标来分析其对贸易的影响,导致大多研究结论无法全面细致地反映“一带一路”战略下基础设施建设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更未探讨通信技术基础设施在贸易中所起的作用。本文既分析两类基础设施的总体效应,又分区域分析两类基础设施的差别化效应,丰富了当前对“一带一路”战略的理论研究,也为研究“一带一路”战略的政策效果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强,减少贸易障碍和推进贸易自由化日益成为各国关注的论题,其中与贸易成本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成为各国投资的重点。而“一带一路”战略目的之一便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互联互通,通过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推动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从而大幅降低运输成本和贸易成本,进而形成共同发展的经济带。因此,结合基础设施和“一带一路”这两个热点问题进行研究,不仅可以进一步理解基础设施和贸易的相互关系,也为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进贸易自由化及实现经济联动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际贸易领域“一带一路”的相关研究

近几年国际贸易领域对“一带一路”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基于贸易便利化角度研究“一带一路”和中国出口贸易。如孔庆峰和董虹蔚(2015)通过构建一套完整的贸易便利化指标体系,“一带一路”沿线69 个亚欧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进行测算;张晓静和李梁(2015)从区分不同区域的贸易便利化措施入手,采用“一带一路”沿线 45 个国家 2008—2013 的样本数据,构建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分析不同区域的不同贸易便利化措施对中国出口影响的差异性。

(2)从贸易结构角度分析相关影响,如杜秀红(2015)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强度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实证分析了中印两国贸易结构的竞争性与互补性。

​(3)从人民币汇率角度分析。杨广青和杜海鹏(2015)将人民币汇率水平及波动和我国出口贸易相联系,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贸易的影响。​

(4)从贸易潜力角度分析。谭秀杰和周茂荣(2015)通过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沿线国家间的贸易潜力,并采用一步法分析了贸易潜力的影响因素。他们发现,中国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出口仍有巨大潜力,因其贸易效率在逐年提高。

​(5)从基础设施角度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问题。彭丽琼和任华(2014)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研究了交通基础设施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但研究对象仅仅针对新疆地区,他们发现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和商品运输成本呈负相关关系,增加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能降低运输成本,从而增加进出口贸易流量。龚新蜀和马骏(2014)采用计量经济理论模型,研究中国西部省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和中国同中亚国家贸易增长之间的关系;林智荣(2015)等从促进区域贸易和要素自由流动角度出发,探讨了中新经济走廊公路和铁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互联互通问题;王淑敏(2015)等设计了中蒙俄经济走廊的两条重要贸易通道,以便于消除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差异,节省贸易品的过境运输时间与运输成本,从而实现贸易便利化。

......................

第二节 基础设施与国际贸易的相关研究

​国内目前对基础设施与国际贸易的研究并不多,更多地关注基础设施的经济增长效应,而国外学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有着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通过梳理基础设施建设影响国际贸易的研究文献,得到基础设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机制。

一、 通过贸易便利化分析基础设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基础设施投资能够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改善相关国家的贸易收益。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贸易便利化协定》对成员义务的规定,贸易便利化应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信息的公布与获得;货物放行与清关程序;与进出口相关的规费和费用;边境机构合作与海关合作;与进出口和过境相关的手续;受海关监管的进境货物的移动;过境自由;沟通与协商机制。贸易便利化是对国际贸易过程中涉及的行为、手续及惯例的简化与协调,保证所有的相关行为都发生在一种有效、透明、可预见的方式之上①。

​在一些文献中,通常把运输和基础设施放入贸易便利化的指标体系中。张晓静和李梁(2015)从市场准入、边境管理、运输和基础设施及商务环境等 4 个方面构建贸易便利化指标体系。采用“一带一路”沿线 45 个国家的面板数据,析不同区域的不同贸易便利化措施对中国出口影响的差异。孔庆峰和董虹蔚(2015)测算了“一带一路”沿线 69 个亚欧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将一级指标设定为口岸与物流效率(T)、海关与边境管理(C)、规制环境(R)和金融与电子商务(F),为了使贸易便利化的测量更科学准确,我们进一步将一级指标细化为 22 个二级指标。Portugal-Perez and Wilson (2012)评估了贸易便利化四个指标对 101 个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影响,四个指标分别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通信技术,贸易效率及商务环境。该研究摒弃了早期研究常用的主成分分析法,采用要素分析法得到总指标。研究表明,基础设施对出口的影响最大。

.......................

第三章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和基础设施发展现状..............13

第一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界定...............13

第二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现状..........13​

第四章 实证研究及结果讨论.................26

第一节 模型设定...................26

第二节 构建基础设施指标体系.................26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39

第一节 研究结论................39

第二节 政策建议..................39

第四章 实证研究及结果讨论

第一节 构建基础设施指标体系

根据当前的文献,基础设施指标基本分为两大类: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通信技术基础设施 ICT。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指标包括:航空货运量、航空客运量、离港航班数、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铁路线路长度、铁路客运量、公路客运量、公路线路长度等。通信技术基础设施指标包括:固定宽带订阅、固定电话用户、ICT产品出口、ICT 产品进口、ICT 服务出口、ICT 服务进口、互联网用户、移动手机订阅、安全网络服务器等。

在变量的选取上,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基础设施指标构建的谨慎性,本文选取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指标包括三个衡量指标:航空货运量、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0 尺标准集装箱量)、铁路线路长度(千米);ICT 相关指标包括五个衡量指标:固定宽带用户(每百人)、固定电话用户(每百人)、互联网用户(每百人)、移动手机用户(每百人)、安全网络服务器(每百万人)。数据均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

本文选取了 2005—2014 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流量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限于基础设施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剔除了数据严重缺失的一些国家,最终选取了 42 个国家进行实证分析,采用 Stata 13.1 进行面板数据分析。豪斯曼检验显示本文适用的是固定效应模型,但由于虚拟变量及不随时间变化的变量的系数在固定效应模型中出现了omit 的情况,本文的模型只能在随机效应及混合效应中选择。通过进一步的 F检验,本文最终选用的是随机效应模型。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本文选取了基础设施指标中的具有代表性的几个交通基础设施指标和通信技术基础设施指标,将其逐步放入到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中,实证分析基础设施对中国出口贸易流量的影响。除此之外,本文也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为了东南亚及南亚国家,中亚及西亚北非,东欧这三个地区,进行分区域的实证分析。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

(1)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对中国出口贸易流量的影响均为正效应并且显著,中国 GDP 的影响相对更显著些。

(2)传统引力模型中的一些地理因素,如距离因素、边境因素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流量的影响已经不再像以前那么明显了。可能原因是随着空运、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加速发展以及互联网等通信技术在贸易中的大力应用,贸易成本已有很大程度的降低,地理因素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中的影响已经大大弱化。

(3)中国的基础设施较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说,对中国出口贸易影响相对更大一些。另外,通信技术基础设施的影响在当今国际贸易中呈现复杂性,并非像前人研究中那样在任何时候都会显著促进双边贸易的増加。可能原因有:第一,信技术基础设施降低了传统贸易因素的重要性,自由贸易协定、公共边界、公共语言及殖民影响等;第二,通信技术基础设施在促进贸易数量增加的同时,降低了商品价格,使得总贸易价值下降;第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存在“数字鸿沟”,通信技术基础设施能增加出口到发达国家的贸易量,却降低了出口到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量,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发展中国家居多。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