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搜索、资源拼凑与双元创新之间的作用机制范文——组织政治氛围的调节作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8399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本研究尚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第一,本研究所选取的数据样本是横截面数据,而知识搜索、资源拼凑对双元创新的影响,本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今后研究可选取不同的时间点对数据进行采集。第二,极少有学者将本研究的各个变量放在模型中,尤其组织政治氛围这一变量很少有学者进行研究,使推理过程有一定局限性。

第 1 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2020 年 2 月 10 日,吉利和沃尔沃发布公告,双方正在就业务整合进行讨论,并将合并后的业务上市,此次合并,将组建国内市值第一的全球汽车集团,吉利无疑是在 10 年前蛇吞象般收购沃尔沃后,又抛下了一枚重磅炸弹。从吉利进驻汽车市场以来,短短 23 年一路成长,从生产摩托的门外汉成为国内汽车领域的在位企业,吉利是如何办到的呢?吉利 1997 年进入汽车领域后,没有生产线,没有研发人员,没有造车技术,没有供应商,但是吉利要发展,它巧妙地整合了当时手头的闲置资源进行资源拼凑,只要能满足自身造汽车的需求,就资源重构进行生产,以低价购入将近破产的汽车工厂,利用原本摩托车厂累积的工程师、生产线、供应商自己一点点拼凑,进行利用式创新(改良夏利底盘和内饰)。知识技术方面,不懂就学,利用搜索深度搜索汽车及相关领域知识,聘请了很多当时汽车国企工程师,通过研究成熟汽车的相关技术进行深度学习,利用搜索宽度学习大量异质性知识,来满足自身创新需求,寻求技术突破,终于在探索式创新上有了明显成果,1998 年造出第一辆汽车,2002 年造出第一台发动机,无一不展示着吉利探索式创新的丰硕成果。相比于合资汽车,技术、知识处于明显劣势的吉利横空出世,离不开其薄弱的组织政治氛围,每一个吉利的员工,憋着一口气坚定地要造出百姓买的起的汽车,吉利内部有严格的约束机制,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每个人以成果绩效论英雄。就是这样的一步步,吉利积累了大量知识、技术、灵活运用各种可利用资源,成长为了中国汽车行业的明信片。
就像当时的吉利一样,如今很多企业还是面对着资源不足、知识不够、技术不足以支撑企业搞创新、求发展,能不能效仿当年的吉利,通过利用手头的现有资源,跨界进行知识搜索,努力营造弱组织政治氛围,从而实现双元创新,本研究认为答案是肯定的。知识经济、云技术、大数据、互联网时代、生物科技的到来,使企业更容易进行知识搜索,激烈的市场竞争,各种不确定性,使得有效资源更加稀缺,资源拼凑、知识搜索成为企业弥补知识资源的有效途径,通过创造性的将知识搜索获取的知识与资源拼凑获取的资源重构利用起来,内外部结合可有效促进双元创新,受吉利案例启发,本文将探究知识搜索、资源拼凑对双元创新的影响,将组织政治氛围作为调节变量,就成为了一个富有理论深度和实践意义的课题。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以资源拼凑、知识搜索与双元创新间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并尝试引入组织政治氛围为调节变量研究中国情境,发现复杂现象背后所隐藏的一般性规律,努力形成一个比较全面客观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研究严格遵循学术研究的客观逻辑,将全文分为六章。
第一章,阐明研究背景和意义。提纲挈领的告知研究方法和内容,指出论文的创新之处,使读者明晰该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二章,文献回顾与梳理。对知识搜索、资源拼凑、组织政治氛围及双元创新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并就各变量的概念界定、维度划分、影响研究进行梳理整合并进行述评,为下一章研究假设的提出提供理论支撑和文献基础。
第三章,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在研究意义的支持下,通过文献回顾,提出资源拼凑、知识搜索对双元创新间的影响,组织政治氛围在资源拼凑、知识搜索与双元创新间的调节作用的关系假设。
第四章,研究设计。明晰各变量的测量维度及方法,对问卷的设置与收集过程做了详实介绍,并利用 SPSS 对收集回的问卷做了基本的统计性描述和信效度检验。
第五章,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利用 SPSS 做完相关性检验后,对各个假设数据进行检验,并将得出的结论进行汇总。
第六章,研究结论与展望。对得到的数据与假设进行总结和讨论,并据此得出管理启示,最后阐明本文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第 2 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1 双元创新的文献综述
(1)双元创新概念界定与分类
“双元性”是指具有冲突矛盾、统一对立的悖论性概念。Duncan(1976)在《组织管理》中提出“双元型组织”概念,认为企业为并列进行探索和利用的创新活动,应构建与之适应的双重组织架构。随着对该概念理解认识的加深,“双元性”被引入到创新领域,March(1991)从理性搜索理论的角度首次界定了“探索”与“利用”活动为两种不同导向的创新,“探索”关注企业长期绩效,强调自主创新,通过不断试错和纠偏来开拓未来市场,“利用”关注企业短期绩效,强调利用已有资源实现现有市场的发展加强。
事实上,针对于创新的“二元性”,学术界提出了很多类似的概念。Danneels(2002)划分双元性创新为探索性创新和应用性创新。探索性创新和应用性创新的侧重点不同主要体现在客户需求的满足和市场的开发程度,探索性创新针对未来市场的开拓,主要目标是满足潜在需求;应用性创新针对现有市场进行渗透发展,主要目标是满足现有需求。Benner 和 Tushman(2003)划分双元性创新为突破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划分侧重点除同 Danneels(2002)在于需求和市场的开发程度外,还关注知识的新旧交替上,突破性创新关注全新知识的搜索利用,努力创造出展新的知识价值,渐进性创新关注对旧知识的利用组合,努力用旧知识改善现有技术流程。Christensen 和 Bower(1996)划分双元性创新为维持式创新和破坏式创新,划分侧重点除同 Danneels(2002)在于需求和市场的开发程度外,他们另外关注的是技术的轨迹变化,维持式创新的技术轨迹变化为微小连续的,而破坏式创新是彻底的跳跃式的技术变化。
...........................

2.2理论模型的构建
如果仅仅搜索组织内的知识,知识过于单一,将导致组织陷入能力陷阱、核心刚性,形成路径依赖。相反,如果企业进行知识搜索,就能扩大组织的知识丰富度,增加了不同知识元素的可能性,增加灵活性和战略柔性,从而有利于双元创新。于此同时,在知识搜索和创新过程中,面对资源约束的紧张,企业要敢于打破组织的思维惯性,突破资源禀赋的束缚,对废弃闲置或廉价的资源创造性重构,挖掘资源的更多新价值,而且,资源拼凑不仅使得有限的资源得以充分的使用,而且本文还验证了其对双元创新的正向影响,希望给正在面临资源约束的企业以启迪。另外,本文创新地引进了组织政治氛围作为调节变量,希望企业重视其带来的消极影响,在实践中,尽量减少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为探讨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本文研究的内容分为四部分:(1)知识搜索各维度与双元创新之间的关系;(2)资源拼凑与双元创新之间的关系;(3)组织政治氛围在知识搜索各维度和双元创新之间的调节作用;(4)组织政治氛围在资源拼凑和双元创新之间的调节作用。如图 3.1 所示:

.......................

第 3 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22
3.1 理论模型的构建.............................22
3.2 研究假设............................23
第 4 章 研究设计...............................29
4.1 变量测度.................................29
4.1.1 知识搜索的测量..................................29
4.1.2 资源拼凑的测量............................30
第 5 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40
5.1 相关分析......................40
5.2 假设检验........................40

第 5 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5.1 相关分析
在进行假设检验之前,先对各变量间的进行了相关关系的计算,采用 SPSS21.0数据分析软件,用 Pearson 相关分析,探究各个变量间是否具有相关关系及他们之间的相关方向,结果如表 5.1 所示:

如表 5.1 所示,资源拼凑、知识搜索各维度与结果变量双元创新间的相关关系在 0.01 水平上显著且正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自变量与因变量间存在显著正向相关性,组织政治氛围与其余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在 0.01 水平上显著且负相关,具体因果关系通过回归分析进一步探究。
......................

第 6 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与讨论
本文揭示了资源拼凑、知识搜索对双元创新的作用机制,探索组织政治氛围在各变量中的调节机制。通过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 15 个假设中有 13 个假设得到了支持,2 个假设未获得支持。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总结如下:
6.1.1 搜索宽度对双元创新的影响
实证结果显示,假设 H1,H1a,H1b 都得到了支持。搜索宽度使组织不断获得不同领域的知识,丰富企业异质性知识,为企业研发新的技术、产品,开拓新的市场提供给有力支持,较好的促进探索性创新。而各个领域的知识丰富,或补充现有知识,或可对现有技能做改进,使得企业在利用本领域知识技能时,更加得心应手,从而促进利用式创新,所以搜索宽度对双元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从实证数据可以发现搜索宽度对探索式创新的影响要大于对利用式创新的影响,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搜索宽度对探索式创新的影响是直接产生的,知识的极大丰富大大促进了开拓性的创新,而吸收来的新知识通过与企业现有知识的整合调整,才能间接促进利用式创新。
6.1.2 搜索深度对双元创新的影响
实证结果显示,假设 H2, H2a, H2b 都得到了支持。搜索深度使组织不断聚焦获得相似或特定领域的知识,该领域知识的集大成者很容易改进已有产品,提升技术,促进渠道升级,正如吉利当年对夏利底盘和内饰做改进,最终造出了带有自身符号的底盘和内饰,故对利用式创新有直接正向影响,聚焦领域知识掌握的高度熟练,使企业很容易与异质性知识产生互动,且该领域的经验可以降低在新产品、技术开发时的风险及错误,对探索性创新有间接正向作用。同样,实证数据可印证这个观点,搜索深度对探索式创新的影响系数(β=0.383)小于搜索深度对利用式创新的影响系数(β=0.415),但总体来讲,搜索深度还是对双元创新有正向的显著影响。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