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新技术、新思维向实际应用转化的速度加快,以及联网思潮的及互联网金融企业带来的冲击,作为金融企业的 A 公司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产品及服务的设计不但要能够满足当下又要着眼于未来,如何能够快速地满足客户需求并高效率、高柔性、高质量的进行金融产品及服务的创新及研发已成为众多金融型企业要面临的首要挑战。但是,如何才能确保这些产品及服务高效高质量的交付?这不仅需要企业内部政策的支持、资金配合、内外环境等因素的综合配合作用,还需要加强对产品研发项目的整个过程管理工作,并借助新理论新工具不断地对公司内部的项目管理工作进行改进及完善。
为了新的项目取得成功,需要明确以下几点关系:第一,新研发项目是在整个项目团队成员的明确分工和整体协作下,将个体或组织内的隐性知识和已经具备的显性知识进行动态转换,创造新知识的具体过程,这个过程对项目而言是交付高质量的项目成果,对项目团队成员而言是获取能力素质的提升;第二,新系统研发具有投入成本大、风险高(例如系统缺陷、交付物质量等等)、项目组成员经验能力不等(须满足既定上线时间)等,因此项目中的不确定因素都需要明确的识别并被有效的控制;第三,系统研发的过程,其实是组织与个人的知识被融合及再创造的过程,这一过程十分复杂且难以控制,可通过在项目中引入与知识管理理论及措施的方法,对其进行优化完善。第四,由于本人在本公司中从事的系统研发项目管理上实践经验较为充足,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担任企业内部知识管理项目的项目经理并长期进行该项目的推广及落地工作。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当下,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知识型员工的占比是重要因素,项目作为知识型员工协作的主要场所,其存在着内外部原因而导致的项目过程中产生的极具价值的知识及最佳实践的流失现象,是大多数项目中都会遇到且需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项目组成员在项目过程中的知识获取及应用,成为他们在项目中的能力素质提升的障碍,已经成为影响项目质量一大因素。作者期望通过将知识管理的相关方法应用到项目管理过程中,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以野中郁次郎提出的 SECI 知识管理模型为依据,并借助相关工具及方法结合系统研发项目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实现对项目中产生的团队及个人的知识经验、最佳实践进行有效的沉淀及应用,达到项目组成员在项目开展的每个阶段都能有效的获取所需的项目知识,使得个人的能力素质得到提升,逐步减少因人而产生的事故,最终达到提升项目质量的目的[7]。
同时,也期望通过对此项目的研究,整理出一套具有可借鉴意义、可复制、可落地的项目生命周期中知识沉淀及应用的思路,并能够广泛的应用在 A 公司的项目管理过程中,从而提升知识的价值为公司创造更多的效益。
.........................
第2章 理论综述
2.1 知识管理
美国生产和质量委员会(APQC)对知识管理定义如下:知识管理是个体或组织进行的将知识视作一种资源并进行积累和应用的一种措施,当个体或者组织有知识获取需求的时候他们能够顺畅地获取,并使用这些知识产生良好的效益。知识管理活动一般以专项项目的方式进行,其最终目的是提升人员能力素质最终达到组织整体绩效提高的目的。企业知识的管理,是一种借由组织学习创造隐性和显性知识这些信息化的行为,达到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都能够获取所需的知识[26]。
在知识管理相关的理论中,知识从形态上被划分为显性知识以及隐性知识两大类。显性知识是指那些已经表面化的、可以被语言描述、文字记录的知识,如图书、制度等。隐性知识是那些存在于个人大脑意识中,未通过相关方法工具进行总结,并形成相关记录的知识,如个人的经验等。
与任何传统管理不同,知识管理是一种超越一切功能形式的管理,是人类认识论与价值理论相结合的学科领域,涉及生产、技术、人力资源、信息、战略等管理职能的形式和内容[27]。从项目的角度来看,知识管理是关于确保在项目开始之前、期间和之后使用项目团队和其他涉众的技能、经验和专业知识。一般来讲知识的概念较为抽象,在未被总结归纳时,他是人们大脑中的一种意识,而且人们总结分享自己的知识或获取他人的知识的过程是不能被强制的。所以积极主动地知识共享环境是实施知识管理必要措施,这样才能鼓励组织或个人去总结、分享自己的知识或获取他人的知识。因此,知识管理是基于人、信息、知识资源和学习和创新的管理。
.............................
2.2 知识转化的 SECI 模型
由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是日本较为出名的企业家,他们通过多年的对企业管理经验,在长期对企业及个人的观察及总结下,在知识创新领域和知识资产管理方面,提出了 SECI 模型,其中核心指导思想就是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在组织创新过程中相互作用和转化。这个转换过程包含社会化、外显化、融合化、内隐化四种基本的知识的转化形式,这一完整的流程被称为 SECI 模型[28]。SECI 模型,
使各类组织知识管理中的实践现象得到了很好的说明解释,使组织中的知识转化过程的规律得到很好的总结,为组织开展知识管理工作的规划及落地提供了较好的理论支持和操作方法。
第 3 章 A 公司系统研发项目中知识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16
3.1 系统研发项目的组织架构和人员管理 ............. 16
3.2 A 公司系统研发项目的一般流程 .................. 17
第 4 章 知识管理在 A 公司系统研发项目中应用研究 ........ 28
4.1 知识管理在项目中应用的目标.................... 28
4.2 系统研发项目知识管理模型的提出 ............... 28
第 5 章 知识管理在系统研发项目中的应用评价 ............ 61
5.1 系统研发项目知识管理应用效果分析 ............. 61
5.1.1 实验假设 ................................ 61
5.1.2 实验扰动变量的控制 ...................... 61
第5章 知识管理在系统研发项目中的应用评价
5.1 系统研发项目知识管理应用效果分析
在第四章,我们以知识管理理论基础为指导,结合系统项目管理的特点,从项目组织架构、项目流程、管理机制上等多个方面对系统研发项目中的知识管理措施进行了优化改进,并通过各种措施促进项目中的知识沉淀及应用,以及知识在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间的转移创造。这种尝试能取得成果吗?它是否促进了项目中的隐性知识的转化及应用?项目组研发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是否得到了提高?人的能力和素质的变化对项目的质量有影响吗?我们将从以上内容为立足点,通过相关实验及数据进行检查和验证。本节选取两个研发项目组,命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数据得出的进行统计分析,验证之前的研究假设。
5.1.1 实验假设
根据隐性知识及显性应用与评估的相关理论[44]及探讨,我们将从知识的五个应用维度来衡量知识管理相关措施的具体应用效果:即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结构、自主能力和设计能力。实验的目的:一方面,研发项目管理中有意识地引导研发人员去发掘应用隐性知识,也就是说,知识管理在项目中应用后研发人员的隐性知识是否得到有效的发掘及沉淀。另一方面,通过有意识地挖掘并应用项目成员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后,考察项目人员的各个维度,项目成员的个人能力和素质水平是否会得到提高。并对项目成员的能力素质提高后,从项目的质量的数据变化来验证其是否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
6.1 结论
本文主要研究 A 公司系统研发项目中的知识管理问题。秉承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从组织、流程、系统、文化等方面对 A 公司系统研发项目管理中存在的知识管理问题提出优化改进方案。本文的主要研究如下:
深入分析并总结了国内外知识管理研究的发展和现状,分析了在公司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实施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对公司系统研发项目管理现状以及知识管理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主要如下:项目管理现状的系统研究、开发项目管理的特性研究、项目知识分类的系统研究、系统研发项目知识流失的原因研究、系统项目中的知识分类研究、知识的流失对项目的影响研究中,知识的流失的原因的研究。
在对 SECI 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 A 公司系统研发项目的知识管理模型。并依照提出的模型的各个环境,在实际的项目管理过程中进行落地。最后,对知识管理在研发项目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和讨论,并对知识管理平台引入前后的项目管理进行了对比分析。事实证明,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引入知识管理的相关做法,是行之有效的,它使得项目中的显性及隐性知识得到了很好的沉淀与应用,对项目的质量提升、项目人员的能力素质提升的效果是显著的。因此该套理论方法,适合作为一个模板,在 A 公司整体层面的项目管理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并对其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略)